第七节 药店学徒

张先生点点头道:“来了,先去后堂帮忙,刚进了一批药材。”

“是!”小宝转身出堂,望着他的背影,张先生若有所思。

这个小学徒乃可造之材也,东西一到他手里,没有学不会的,学识是一日千里,贯通融汇,且能举一反三,若肯定下心来,必成杏林高手。

且为人诚实勤劳,礼貌待客,嘴巴很甜,推销药品几乎没有落空的。

可惜的是他心不在此,顶多是学一技之长而不会以此为职业,不然授其衣钵,乃是美事。

……

回春堂乃前堂后厂的形式,所谓的厂实际上指的是加工场地,就设在后堂,当小宝步进后堂里,小小的院落里挤了十数人,开四口锅,干得热火朝天,数名伙计正在炮制中药。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炮制就是要保留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去除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便于服用,提高疗效,许多中药都要经过炮制才能够起作用。

见到小宝到来,大伙儿齐声欢呼,都说救星来了。

他打声招呼,系上围裙,赶紧上去帮忙。

铁锅炒药!

中药炮制中的炒法是将药物置于炒锅内,用中火加热,标准是翻炒至药面焦黄。

这里要懂得控制火候和手法,火大了,动作慢了,容易焦。火小了,长时间焗着药材会影响药性

火炭热力迫人,小宝手握铁铲,用力地翻动。

药气不好闻,热气更不好受!

随着铁铲翻动,热浪滚滚,药气愈发浓郁,每一铲动,扑面而来,熏人欲呕欲昏!

做药店学徒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是做苦力,得将大把大把的中药扛进库房、扛进扛出,作辨别、清洗、晒干和预加工等等准备工序,这些活儿当然得由学徒去完成,接着就是重要的中药炮制,师傅教过后,除了名贵中药,大部分的工作由学徒们来做。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煅炭后能止血。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有学问,要加热火力是多少、加热多长时间、翻炒的手法等等,制药师傅可没有这么多时间仔细教的,顶多是说一说而已,更有“留一手”的坏毛病,学得多少,这就看中药学徒眼明手快和悟性了。

他们得从基础的中药炮制:蒸、炒、炙、煅,以及制作丸、散、膏、丹开始学起。过去民间有“靴帽茶药,四大苦行”的说法,提的就是这四种行当是辛苦活儿。要知道在过去炮制药材、制作成药不像现在有各种机械,不管酷暑三伏还是寒冬腊月,都在院子里手工操作,炒药手上烫出水泡、被熏得双目发赤都是常事。

不说别的,就拿中药饮品的“切片”来说,要切得厚度均匀,刀功必不可少!

而想练出手活稳重,出刀精细,练得腰酸背疼手麻是很正常的。

除了粗重活儿,中医学徒得学大量的医书,分三步走,首先,背诵浅显的入门医术,大夫把一些简单处理的段落告诉给学徒,也就是一些初级的教材,内容不一,先行背诵。其次,得背诵大本医书,例如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名篇,并听师傅讲解。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足足有九九八十一篇。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

将书籍背熟,那时候可没有人手一本的印刷品的便利,一本医书售价高,学徒们往往要自行抄录。

学徒的第三步,跟师临诊,学习开方。并看医案。这是正规的学习中医步骤,老中医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医案是大夫的最大秘密,有病情分析、诊断的依据和开药的药方,所谓“法不轻传”,可以去看医案的学徒,基本上接近于大夫的徒弟,属于师生关系,而不是学徒了。

换言之,当中药学徒,必须文武兼备,武的是指要有力气,扛包要大包上,炒药要能出大力,要有体力,能持久工作;文的是识字,古时候的繁体字和文意生涩难懂,文盲多,智力不高者(往往是四肢发达之辈)看得两眼晕花都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即便能看得懂医书,理解其意,大段大段的篇幅背下来,也令人生畏。

诸多学徒中,冯小宝的能耐最大,他力气大且不算,还相当的灵巧,能够举重若轻,动作快,炮制药材成品率高。

他的刀功非常厉害,切片每一片都厚薄均匀,炒制药材恰到好处,用师傅的话来说他的快准狠已得三味,手很稳,天生合适吃这碗饭。

为人勤奋,遇活第一个上,从不偷懒。

以他的知识面,虽然简体字和繁体字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汉字的体系属于“红花白藕青荷叶,简繁本来是一家”的范畴,在经过他灵活的大脑转化后,小宝把繁体文章整段整篇地背下来,不在话下,也由此学会了分辩繁体字。

若不是他懂得韬光养晦,不把他倒背如流的事情说出来,大伙儿会将他当怪物来看待:“一个走江湖的子弟,都没有开蒙(进学),就可以断文识字,岂不怪哉!”

在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后,冯小宝就可以帮上很大的忙了,这样的学徒谁不喜欢!

大夫、制药师傅都给他开小灶,待他是有问必答,别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顶多是一句“仔细看着”而不会有什么讲解。

他后来据上,隐为学徒中带头大哥身份,可是没什么人妒忌他。

因为他识做人,嘴巴甜且不算,能说会道,还施以小恩小惠,乐于助人,或者指点别人几句,大家干活累了,买些烧饼分给大家(他在家里拿钱,冯大宝又唠叨了,说他败家),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也就不好意思了。

关键是他放出些少声气,大家都知道他心志不在此,也不会在此地开堂执业,不来竞争。

这么一来,谁也不想与他作对,都想着给自己留条路,多个朋友。

……

当中药学徒辛辛苦苦,还对人陪尽笑脸,小宝所为何来?

学一技之长,为将来防身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小宝的远大志向,他要利用中医,建立起城市的医疗保健体系,为将来从军作准备……呵呵,扯得有点远啦,现在嘛,他得努力学习。

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炮制中药,中药药用部分需要净选、特别注意分拣,除去药物中的泥沙、夹杂物以及霉败品,尤其对于变质中药如虫蛀、发霉、变色、走油的中药等不可用,有用的药材则分离其不同的药用部位,做到一丝不苟,以期最大发挥其药效。制成药剂时用到的各种辅料尽量统一标准,放入药剂的辅料如酒、醋、盐、蜂蜜等,在当时没有什么标准可言,往往专门采卖某家店铺的进货。要知道同一味中药,经过添加不同的辅料炮制后起的作用各异。此外,炮制中药和制成中药制剂时的火侯都很重要,过热不可,加工的时间短了也不行,这里面不是看看就可以学到的。

实习看病时经历的症状,对应的医案(他还没出师,先作出初步判断,由大夫作最后决定)等等,一一记录下来。

没有谁知道,被众人公认为聪慧的小宝,回家作了多少的笔记,往往从药铺一回到家,就开始作笔记,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

接下来就是背书,在家里除了习武、吃饭与睡觉三件事之外,不停地背书,就算是以他的超人智力和记忆,他从不懈怠。

这是他后世的为人处世,不高估自己,不小看事物,解决小事,也要以苍鹰扑兔、牛刀杀鸡之势去做去办,确保成功。

事实上,他做得不错,他背下的医书,在几十年之后还能记得清清楚楚,派上用场。

……

且说小宝足足忙了两个时辰方才停工,已是暮色四起,院子里难看清楚了。

饶是小宝体力过人,也觉得相当疲劳,心忖道:“虐待童工啊!”

他并不知晓他的出生年月日,那是他父亲忘记了,不过他肯定是在少年时期!

换作后世,数名象他这般的半大孩子都在吃力地劳作,早被劳动部门找上门,报纸曝光了啦。

停工后,与众不同地是他作了一套柔软体操来松懈筋骨,不用说,那是他后世带来的,他则推说走江湖时看到的,反正没人出来认版权。

本来太极也不错,可是作为敲门砖,未来用在豪门贵族身上,法不可轻传,别人现在跟他学柔软体操他是非常乐意去教。

有人送来了晚餐,学徒和伙计围拢在一起吃吃喝喝。

冯小宝吃得很斯文,甚至他还将属于自己定量的馍送给一些大胃口的伙计吃。

如此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大家的进一步称赞,不过没有谁知道他根本不担心他吃不饱------回家后他有夜宵吃,还是很丰盛的夜宵,当然他不会对任何外人说,以免引发大家对土豪的嫉恨。

夜宵!

小宝的爹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的字眼时几乎要暴走了!

走江湖时风餐渴饮,经常是一日两顿,有时一天吃一顿饭,最惨的时候连饭也吃不上!

听听,这个败家子,居然一天四餐,地主老财也没他这么奢侈!

不行,我得教训教训他,让他清醒过来!

冯大宝蒲扇般的大手扫向冯小宝的脸蛋时,他不闪不避,目视父亲,冷静地道:“神仙的日子就是这么过的!”

冯大宝的手停住,剧烈地颤抖起来,他越发看不懂这个儿子了。

好在再怎么变,他都是他的儿子!

从此小宝就有了夜宵。

第一九九节 大阿餐晓川瓦苦!第三三十节 举猛士(二)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第千三三节 (三)第二三十节 吐蕃悍将第九十七节 武三思第三九七节 魇魔第六百六节 打它(三)第五一一节 王孝杰的思虑第八六十节 两军对战(二)第千四九节 (十九)第九九四节 好在他们不知道有中餐第三一三节 通湟防线第四七二节 婚礼凑热闹(一)第一九二节 我还没热身呢第七四九节 大决战(一)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第五十四节 路上冲突第七九一节 信我者就得救第五五二节 我看他们不爽第四六八节 宗教事务第八十五节 眼神相对第一百十八节 大叔入伍第四九四节 杀入倭京(一)第五三十节 天上之事第八十七节 模范山庄第三二九节 举猛士(一)第八七七节 血洞将军第二六六节 橄榄球暴力第五四一节 武后见婉儿第六八十节 王子复仇记(一)第六七七节 安逸的日子(一)第八十三节 事情挑明第四八二节 航途中第九百八节 献降表第四六七节 人是关键第千十节 攻进都城(三)第三八二节 骑兵进攻战第一四九节 说服第二五一节 小宝神棍第八二十节 交通战第十一节 长安,我来了!第五四三节 丰州城第七一一节 巴士拉城入手第五四一节 武后见婉儿第九五二节 战事将起第七十七节 入门第九二十节 饮宴起风波第五六二节 伯喜归来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六百十节 图谋可汗第八百五节 很郁闷的大食人第三七四节 功成(二)第五八一节 九月好时光第三五一节 唐吐大战(一)第四十三节 出战第六二十节 建设新西域第四四七节 另样忙碌第九九五节 法兰克人的对策第二五四节 三女将逞威(二)第九七七节 瓜熟蒂落第一三四节 突破了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第九五九节 万马奔腾第八二十节 交通战第七二五节 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三八八节 韦一笑还是韦小宝?第八八七节 收服大食人第二二三节 沙盗的财宝第三四四节 吐蕃集结号第七八六节 办班(二)第一山地师第九九六节 我们做了好大事啊!第六四二节 光环所到第八六五节 火药来历第四三二节 最大的带路党(三)第九二九节 审讯来俊臣第五八八节 刘仁轨卒第九十五节 众筹第二七八节 三大球联赛第一百零一节 双箭合璧第五百九节 回到登州第一千六节 火枪兵袁风(二)第一百十二节 青海湖边第五节 穷人翻身记(二)第一九四节 什么餐餐餐的第五一一节 王孝杰的思虑第三二七节 城管拆迁第八八四节 杨成献的对策第六六三节 做他女人好处多第三三二节 肉骨头第六二一节 神都变天第九四四节 不杀一人第一百零六节 首战第三三八节 龙夷之战(一)第一千一节 痛快还是窝囊?第二二九节 人口最重要第五一四节 我的权势还是太小第四十节 护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