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节 艾哈迈德出兵

唐军破城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就是“炸城”!

把地道挖到城下,使用火药炸了城墙,从挖掘的人力、技术到火药均无问题,但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唐朝的采掘业发达,唐人井下挖煤、挖铁矿石早就熟手,工程营的军官,实质就是矿山的工头!

拉巴迪城地势低洼,地下水汇聚,往地下挖得一米,即可见地下水涌出来!

那里期,没有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水源,没有大量人口需要用来的水,地下水丰富,不丰富的地方反倒是不多,象上一次近着河边还能够把巴格达城给炸了实在是中大奖。

所以往拉巴迪城下开挖地道,连挖了十条地道,条条积水,让军官们无话可说!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程伯喜头痛着怎么样破城,而杨成献却是打得有声有色,高兴得他合不拢嘴。

……

拉巴迪城被围,非同小可!

它是主持两河防务的两河总督府所在地,两河总督优素福万一阵亡或者被俘,影响深远!

连优素福和拉巴迪城都保不住了,对于大食国军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绝不是说笑的。

而且拉巴迪城是抵抗唐军入侵的重要支撑点,不容有失,一旦它的失守,往大马士革的道路将被打通。

大食国的防御都围绕着两河防线进行,它民财匮乏,难以组织新的防线。

所以,拉巴迪城不容有失!

在接到拉巴迪城的消息,从大马士革王廷直到地方实力派,都度过了一个个难眠之夜,想尽一切办法,试图解救拉巴迪城被围

其中就有卡利加城主苏丹·哈希姆·艾哈迈德,他络腮胡子,褐色卷发,体格高大,双眸炯炯有神。

卡利加城位于两河之间的萨尔萨尔湖,被两条大河夹着,又有湖泊之利,妥妥的鱼米之乡,非常富裕。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粮食绝对是硬通货,可以不用黄金白银,但不能不吃饭。

在东方入侵大食之后,卡利加城的财富转向整军备战,积极准备城防和军队训练,有上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均训练有素。

城主艾哈迈德原是名老将,他父亲是上一任的城主,艾哈迈德年轻时到过北非、君士坦丁堡以及阿富汗作战,取得了一定战果,赢取名声,受到父亲的青睐,将他定为继承人。

人到中年后,艾哈迈德回到卡利加城接任城主,非一般混吃等死的城主所为。

在接到了拉巴迪城被围消息,作为军人的目光,艾哈迈德知道厉害,唐军将大食的两河防御一分为二,固然狠辣,但是他们的侧面非常的薄弱,只要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唐军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于是他立即发信,邀请附近城池的城主出兵,解拉巴迪城之围。

信中指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唐人西征,变化极大,严重冲击旧有的权力秩序,只怕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对于什么宗教之争,那是狗p,无关信仰,如果能够继续当城主,信奉释迦牟尼又如何!关键是唐人进行“中央实管”,军政分离,地方官只能理政不可管军,没有军权,一个狱卒都可以将地方官拿下。

真要实行了,还能叫“城主”吗?

不能够让唐人得逞,否则大家别指望风流快活。

对于作战,不打算去巴格达城,那里是底格里斯河东岸,唐军往来方便,救援迅速,而且巴格达处于大河之东,没有天险,守也守不住。也不直接去救拉巴迪城,那里已经成为了两军针锋相对所在地,血肉磨盘,热得烫手,死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他将计划攻击两河之间的巴别尔城和刻拉利城,切断唐军的补给线!

且两河之间地方狭小,机动不便,不利于唐军骑兵的发挥,反倒有利于步兵作战。。。

不消说,动这信件打动了城主们的心,附近的城主,领兵或一万,或数千,十日之内即有十三个城主率六万人到达了卡利加城,与艾哈迈德共商大计。

艾哈迈德动用库藏,给各支部队送去了麦粉、豆子和食油、盐等,他资源丰富,一口气支持了六万人半个月的口粮!

这些年来上交给王廷的粮食不少,但作为城主,岂无半点好处!

至于城主们和高级官员,则被他邀请到城主府里共进晚餐。

卡利加城的城主府金碧辉煌,可以看出卡利加城的富裕。

餐桌上摆放了丰盛的羊肉焖饭和成盆的牛只烤肉,还有大饼、奶油、酸奶酪、蒸鱼、炒蛋、葡萄、无花果、杏子、葡萄,甚至还有珍惜的鱼子酱!

琳琅满目,香气诱人。

大食军主帅优素福一餐只吃两个麦饼,而这里的城主们却是大鱼大肉,大吃大喝,还有艳丽的舞姬跳舞,等会议结束后给他们暖床!

再苦也不能够苦了城主,这就是城主过的生活,他们岂会轻易放弃。

艾哈迈德又是送粮又是拉关系,绝非无的放矢,他需要那些城主服从他的指挥。

打仗嘛,军令不统一是大忌,这点艾哈迈德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当然,真要是某个城主不听令,他也不可能军法从事斩了城主,但城主也必须有个交待,不会象没说好(给军权)时行事无忌,那就足够了!

同时开会展示他的能耐,在简陋的地图上,艾哈迈德告诉大家他的作战计划,一路平推而过,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巴别尔城和刻拉利城后,以城池为据点,四处出击,切断唐人的供应线。

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的城主们都承认了他的领导,约定听他的命令。

兵贵神速,第二天,艾哈迈德登坛拜将,成为了各路大军的统帅,约为“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即以成军,必依军规!”

申明了击鼓进军、点时点名、遵守命令等军规,又说了有功必赏,有罪必罚。鼓励大家为国杀敌,自有厚报等等。

随即发兵出动,他动用了足足三万兵马,中军他自带骑兵,后军派了一万步兵押粮,前军一万兵当先锋,可谓是面面俱到。

大军依次出发,自北面往东南方向行军,径取巴别尔城和刻拉利城。

第九六一节 破普利思卡第七三四节 战前闲谈第五四九节 搞定了第二四三节 阵战(一)第四十七节 双方斗将第九一二节 大马士革暴动!第三十九节 过年(跪求收藏和推荐)第六六八节 有来有往第五五三节 高宗治病第四五六节 唐蕃大决战(二)第四一九节 不甘,但无奈第七三三节 大军云集第八三九节 酒后吐真言第二七五节 班师回县第九百八节 献降表第五八四节 营救程务挺第七七一节 东城韦氏,离天尺三!第三百八节 小镇突击第六六八节 有来有往第九一八节 与武承嗣狗咬狗第七五八节 大决战(十)第四六七节 人是关键第九五五节 御前会议第二十四节 实力节节升第三七七节 猎户第七零九节 血麦第四百八节 办大事(三)第四十五节 谁的麻烦?第九七四节 借酒劝说第二六五节 暴力橄榄球第五一二节 唐家不卖马粪,却做强盗第二五五节 三女将逞威(三)第一九三节 石门之战第三百一节 吐蕃对策(一)第四八一节 出发第千十五节 边走边铺路第七七一节 东城韦氏,离天尺三!第五九十节 马瘟第七六三节 此处不利彼处大利第四一八节 定帅第五六五节 李贤之死第四一二节 吐蕃内乱第六三六节 韦氏被出首第八三四节 谁都睡不着觉第九八五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二一三节 西海酒第二五七节 小部族第四五七节 唐蕃大决战(三)第六八三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一)第七八五节 办班(一)第一六三节 大唐军乐第三一三节 通湟防线第二一八节 人小鬼大论弓仁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九八二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四)第九五四节 达州攻防战二第四一一节 达玛古仁之死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六十九节 河东裴家第三二五节 白宫见闻第二八九节 到农村去(一)第七八六节 办班(二)第九十节 千金见武则天第千三二节 (二)第五八七节 蒸汽机车第六十八节 新都山余孽第五八五节 武家三侄儿第五七二节 廷议契丹(一)第三四二节 龙夷之战(五)第五四一节 武后见婉儿第六三三节 憋屈酷吏(二)第三二十节 演习之事第四三九节 不疑(二)第三一三节 通湟防线第五五二节 我看他们不爽第二三三节 捕奴(二)第一三六节 唐军之殇第八三七节 火焰中的杀机第二七六节 黑齿常之第一百二十节 同一片星空第三二五节 白宫见闻第二九十节 到农村去(二)第九四七节 兵部之事第十七节 进老君观第四十三节 出战第六九五节 大站队(二)第二七十节 坚持就是胜利(二)第九二三节 小矮人办大事第二百五节 指点迷津第二十二节 准备开业第九四十节 备战欧罗巴第一九三节 石门之战第八六三节 我也会帮你数钱第三四九节 三御宝换帅第二四二节 军工与抵达第四一十节 吐蕃国舅爷第九五六节 千年帝国第五七二节 廷议契丹(一)第千三八节 (八)第七九二节 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