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二节 大乱之后有大治

来俊臣的遭遇非常惨:本人被弃市,尸体尽毁,对他恨之入骨的人们争相去剐他的肉,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净。

其实依徐有功想法,他想判来俊臣千刀万剐或者五马分尸,这样才可以赎其罪百分之一二。

终究他是心软,又考虑到过不得武则天这关,才判斩道。

以徐有功宽厚的为人,都对他如此愤怒,其他人更不用说。

来俊臣无人收尸,因为家族被灭,诛九族!

过往,朝廷多有仁慈,除非造反,否则一般不存在族诛的现象。

哪怕是在罪,朝廷判了族诛,也有一些老好人的大臣,比方说太子爷李旦,往往上表求情,这个面子,武则天也会给。

但是来俊臣被灭族,朝中无一人上表求情!

他家族几百颗人头落地,杀得人头滚滚。

人们大声称快,在大街上相互庆贺说:“今后睡觉的人背部才可以贴着席子了。”

他的家产被抄,固定产价值高达一千五百万贯,动产的价值也有五百万贯(实质武三思等人私吞了三百万贯),真是富可敌国,当初韦晞破丝绸道上的昭武诸国时所得财货也不过如此。

其家搜出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都是贪赃枉法抢来的,可想而知其害人之多!

来俊臣问斩之后,标志着酷吏政治的结束。

朝廷大臣们争相上表弹劾,党徒也都配流岭南,原来的制狱被拆,“例竟门”终于不再成为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越是专制社会,越喜欢攻讦告密者;越是君主独裁,越喜欢任用酷吏。借以排斥异己,打击政敌,维护皇帝威权,汉、唐无不如此。

而到了武则天的大周时期,酷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武则天为什么要实行白色恐怖,为什么会宠信这些酷吏?

她以女主临朝,在正统朝臣眼里,她只是一个僭位者,她的承继大统在旁人看来有夺取李唐江山的嫌疑,朝野上下人心不服,无论是当时的还是以后的政治对手都还很多,她不能容忍这些反对势力的存在,她需要人人自危,需要为虎作伥者把恐怖的高压政策进行到底,让反对派在战战兢兢中难以自保,并逐渐向她靠拢,她太需要在这张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营造她的权威和地位了!

于是酷吏应运而生,这些朝廷的鹰犬和高级打手们为了效忠主子,狐假虎威,他们灭绝人性,大兴冤狱,为罗致罪名无所不用其极,创造性的发明了许多令人谈之色变、触目惊心的酷刑,他们在刑具方面的发明蔚蔚大观,似可居世界之首,那一幅幅血淋淋的人间地狱图让人胆战心惊。

黑色地赞一个:中国人的智慧,用在什么方面都是无与伦比。

兵法我们第一;

美食我们认了第二就无人敢称自己是老大。

刑具是独步天下!

……

时人程行谌曰:“周朝酷吏来子珣、万国俊、王弘义、侯思止、郭霸、焦仁亶、张知默、李敬仁、唐奉一、来俊臣、周兴、丘神勣、索元礼、曹仁哲、王景昭、裴籍、李秦授、刘光业、王德寿、屈贞筠、鲍思恭、刘景阳、王处贞二十三人,残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状尤重。”

酷吏招致天怨人怒,而武则天的政治智慧超人,一旦宿敌廓清,她又显现出她的精明来,于是诿过这些酷吏,毫不犹豫的将这些天怨人怒的酷吏们一脚踢开,她的驭下之术得心应手,而倒霉的则是那些昔日呼风唤雨,飞扬跋扈的狗腿子们。

酷吏无一个有好下场,最后全都死得很惨,所谓“积恶之家殃有余”,这也算是冥冥中的一种报应了。(有的酷吏被摘出,如吉顼,也害了一些人,但他站队准确,所以没被清算)

……

大乱之后方有大治,七月初七,驸马都尉韦晞上表贺七夕节,表达美好愿意,曰七夕节代表生机,生与人命相关,人命关天,人力珍贵!

他上奏道:“……臣在西方,人烟稀少,百里内无一人!

有人,方有社会,才能拥有一切。

臣愿陛下,慎刑!”

然后他表奏曰:“自我朝以降,太宗皇帝确立’三复奏‘和’五复奏’当可坚定实行。”

唐太宗规定了“三复奏”和“五复奏”两种,即地方的死刑案件适用“三复奏”,京师的死刑案件适用“五复奏”。司法官员不奏或者奏了未批而擅刑者,要受刑事处罚和撤职。

但对犯有“恶逆”(即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以上罪者,以及身为贱民的部曲、奴婢犯杀主人罪者,则实行一复奏后,就可动用死刑。

韦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实用可行的死刑方法,有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形式。

前者为“斩立决”、“绞立决”,后者为“斩监候”、“绞监候”。凡是性质特别严重的死刑案件,如谋反、大逆、谋叛及杀人、强盗罪中之严重者,要立决,一般死刑则待秋后决,不再是随报随斩。

秋决还有一个好处,皇帝想要特赦时,那么有时间缓冲,杀的人可以更少。

“死者不可复生,万一冤枉了,虽严咎有司亦不可辞其过也!”

“因此,须当九卿画押,皇帝勾决!”韦晞掷地有声地道,引起了朝臣们注意,仔细聆听。

所谓九卿画押,即死刑案件,一般先经刑部审定,御吏台参核,再送大理寺审允。

每一个判处死刑的人,必须经过刑部尚书(武周朝为秋官)、刑部两侍郎;御吏台的御吏中丞及台院、察院两长官;再有大理寺正卿和两个少卿共九个高官一起画押,少一个人签名,这死刑就处不下去。

九卿画押完毕,还得经皇帝在名字上勾决,皇帝不勾名字,也不能执行死刑!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执掌刑律,可谓‘三法司’,遇重大案件,比方说谋逆之事,由三法司各出一员,遂行‘三堂会审’,俾使御史台不得独断!”

“此律法,乃太平公主殿下在关外推行,不乱杀一人,效果良好!”韦晞指出道,实际上是韦晞的发明,但他这些年来一直假装只管军,行政归太平公主管,如此不引起武则天的反感。

李旦头一个站出来赞同道:“驸马上奏实为老成冶国之言,儿臣愿陛下颁布实行,当可得万民称颂仁厚也!”

他太喜欢这样的律条了,作为太子,他是靶子,最大的目标,武氏兄弟猛攻他、酷吏专门对付他。。。他的人。

那些亲附他的大臣们,说杀就杀了,死得无辜,死得够多,死得让他晚上睡不着觉,猛掉泪。

真要这么实施,就不是想杀就能杀了,无论如何,九卿中肯定有一个是他的人,如此能够保住许多人命。

其他人怎么样呢?

武氏兄弟同样赞同!

破坏规则的酷吏太可怕了,一个不到五品的御吏就可以搞定位极人臣的王爷,干掉国公、大将军等等。

算了,大家和和气气地玩吧!

三方势力一致赞成,武则天乃聪明人,遂明发上谕,明年元月起推行,从此“永为定例”,“每岁霜降后”进行。

今年那些不是斩立决的死刑犯人们,俱推到明年秋天才开刀问斩,多了活命的机会。

消息传出来,武则天脸上光辉大增,被称为“万家生佛!”

第七七八节 与哈里发话别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第五七三节 廷议契丹(二)第九四七节 兵部之事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第三七四节 功成(二)第三六一节 瞬间翻盘第四四八节 类乌齐三头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一百十七节 大叔博尔扎第一三八节 玄清的神算第六五十节 城上城下第三二四节 表哥的应对第三九一节 公主大婚(二)第十八节 逛南市第一五九节 步骑各半(第9更求订阅)第七九四节 钱是好东西第五五一节 太平不太平第九八三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第四九八节 唐倭会战(一)第六五五节 战曹国第六一六节 三千两黄金聘礼第三六九节 论家三律第一五二节 三族迁移(第2更求收藏)第一九三节 石门之战第五八四节 营救程务挺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第一六一节 嫡庶之争第四五十节 将亡(一)第三五六节 唐吐大战(六)第九一六节 我胆小不敢上!第七八七节 太平公主回朝第八十四节 后世与前尘第一六五节 三军训练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第八八八节 破援第三三六节 校尉、上元节第七二一节 昭德KO承嗣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第八十节 八味地黄丸第二百五节 历史惯性不改变第八五一节 水战(二)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第二六八节 死亡行军第四五八节 唐蕃大决战(终战)第四三二节 最大的带路党(三)第四五二节 将亡(三)第七九四节 钱是好东西第三一四节 收麦第二六四节 老小狐狸第二十一节 掉馅饼了第七五三节 大决战(五)第三八二节 骑兵进攻战第三六七节 战后议事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第五七六节 打脸的至高境界第一六六节 老兵不死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第二十节 立足(二)第二二五节 牛刺史第六四十节 李显之死第七三二节 朕几成申岸屠第八九七节 伏击北方大军(二)第四九十节 石见银山第三百三节 杯葛(一)第十五节 上洛(二)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第八九三节 追求真理第九十五节 众筹第一六九节 船老大的哲理第六一三节 破局第六五四节 破何国第一百零六节 首战第千十九节 夜袭法兰克人第二十七节 小宝的朋友圈第六五一节 得手第二六八节 死亡行军第千二六节 不是普通人第八五三节 水战(四)第八三四节 谁都睡不着觉第八三三节 查抄白马寺(二)第二六七节 议劾冯小宝第四三七节 一路突进(二)第七四八节 韦晞的雄心第五四二节 幸福的韦晞第七零九节 血麦第四七六节 回京第二九四节 只要你的经历第九三五节 移民西方(二)第六百九节 可汗与属下第二二五节 牛刺史第六百七节 打它(四)第六七一节 劝进(一)第五一一节 王孝杰的思虑第三二七节 城管拆迁第八八四节 杨成献的对策第三十一节 大收获第八七三节 火炮不咋地第三八一节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