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番外之沈彦佑

先皇共育有五子,大皇子和四皇子乃正宫皇后所生,二皇子乃是刘妃所生。随着皇子们渐渐长大,谁能问鼎帝位便成了最受兴阳百官和百姓私下热议的话题。

最被众人和先皇寄予厚望的,便是嫡出的大皇子。但这种局面在大皇子十六岁那年——先皇欲立大皇子为太子那年,被打破了。

那年,大皇子和四皇子便服出宫遇袭,虽被武安侯次子沈文功冒死救下,却还是因伤及根本,三月之后病故。亲眼目睹大哥为了保护他被人刺穿腹部的四皇子发奋读书习武,终于在十一年后问鼎帝位,成为大夏的第三位皇帝。

少年天子干昌帝贺承泽是目睹皇长兄遇刺后,一夕长大,令人刮目相看。武安侯府的嫡次孙沈彦佑,却从会说话起,便懂事得让人心疼。

沈彦佑的生辰是永久九年五月十七。

那一日,大皇子和四皇子在兴阳街头遇刺,他的父亲沈文功因为救驾,弄丢了他的堂兄沈彦义。堂兄被人抢走,武安侯府大乱,怀孕刚满九月的母亲痛了多半日,十分凶险地生下了他。

沈彦佑三个月时,大皇子病故,伯父战死沙场。

沈彦佑七个月时,伯母罗氏病故。

沈彦佑四岁时,七岁的长姊沈存玉提着一杆比她还高一大截的银枪,入右侯卫大营。

沈彦佑五岁时,祖母病故。

体弱多病的孩子,总是比健康的孩子更敏感、多思。在接连有亲人病故、堂兄百寻不见的环境中长大的沈彦佑,更是如此。

每年家里人都会给他过生辰,也在他面前笑得很开心,但他知道他们不开心,因为堂兄是在他出生那天丢的。他多大,他堂兄就丢了多久。

母亲常因此抱怨说家里人眼里只有丢了的沈彦义,说他之所以体弱多病,都是沈彦义害的,但沈彦佑从五岁起,便明白不是这样的。

祖母病故后,一家人悲痛不已,父亲在灵堂内哭得撕心裂肺。沈彦佑从未见父亲那样,受惊发起了烧,被母亲抱回房中,喝了药迷迷糊糊时,听到母亲和外祖母坐在床边说话。

母亲的抱怨声被外祖母打断,“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你总记恨着有什么用,你多骂两句,彦佑的身体就能好起来了?”

“娘,我恨啊,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天天盼着他好起来,可你看他病病歪歪的这样,如果不是沈彦义……”母亲捶着胸口哭泣,听得沈彦佑都跟着难受、害怕。

外祖母生气打断母亲,“瞎话说多了,你自己都当真了?彦佑这样子全赖你!如果不是听说沈彦义丢了后你高兴得直蹦高,彦佑会早产?”

母亲诺诺道,“女儿没蹦,是地上反潮气,滑着了。”

外祖母冷笑反问,“这种话你自己信?”

母亲不吭声了,晕晕沉沉的沈彦佑更迷糊了。

过了好半天,外祖母语气才好了些,听着不那么让沈彦佑心口难受了,“侯爷和夫人对彦佑好不好,你自己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侯府用金汤玉匙养着,彦佑早就没了,你再这么怨天尤人下去,女婿早晚跟你离了心。”

母亲反驳道,“金汤玉匙养着是应该的,我儿子可是侯府唯一的嫡孙,将来侯府还指望着他呢。”

“你一颗心全吊在他身上,还不如养好身体再生一个。”外祖母的声音不大,语气也不严厉,但沈彦佑听着更害怕了,“这孩子能不能养大还两说呢,没准儿侯爷还没走,他就先走了。”

后来她们说了什么,沈彦佑记不清了,但这段话深深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他不敢跟任何人讲。后来,母亲把他交给了奶娘,不再日日守着他了。沈彦佑害怕过后,发现母亲讲的很多话都是错的。

长姊并不讨厌他,还会帮他打那些欺负他的人。祖父和父亲眼里不是只有丢了的堂兄,他们也关心他。祖父会因为他生病守在床边,讲故事逗他开心;父亲会把他裹在斗篷里,抱着他去看花灯,给他买好看的泥人……

再长大些,母亲生了三弟,把他当眼珠子护着、守着,不管自己了。沈彦佑只失落了几日,便振作了起来。因为已经读书识礼的他,明白了祖父和父亲有多辛苦,长姊有多拼命。

祖父和父亲要为国御敌、要处理衙事、要保护四皇子不被人暗杀陷害、要寻找堂兄还要照顾生病的他。长姊也很累,她每次回府身上都带着伤。即便如此,他们在他面前却都笑得很开心。

沈彦佑也跟着笑得很开心,他要让他们放心。

他努力读书,让外人再提到武安侯府时,不只是谈论丢了长孙的武安侯有多可怜、去军营跟一帮男人打架的长姊有多可笑,还要让他们知道,武安侯府还有个读书很厉害的沈彦佑。

再长大些,沈彦佑明白了只读书厉害是不行的,因为他是个病秧子。他再努力,外人不只不会因此高看武安侯府一分,反而又多了个叹息的话茬:武安侯府还有个会读书的病秧子。

他,要变得厉害起来。身体不行,便用脑子。

沈彦佑开始将视线放在书本之外、朝堂之上、人情世故之间,除此之外,他开始寻找堂兄沈彦义。他不在乎母亲心心念念的爵位,他想找回堂兄。因为只有找回堂兄,祖父和父亲才会真正地开心起来。现在他已经能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祖母灵堂内哭得那么伤心。因为父亲认为,伯父伯母和祖母先后病故,都是因为他弄丢了堂兄。

泱泱九州,寻一个人谈何容易。

沈彦佑十三岁时,祖父寻到了堂兄的下落,以养病为由辞官南下。祖父走之前连身后事都安排好了,大有此番不寻到堂兄便不归京的意思。自祖父走后,沈彦佑没有一日不心慌的,总觉得会出事,他与父亲商议,先后抽调两批人手增援祖父。

但还是出事了:祖父在祁县时,祁县内的卧龙堤,决堤了。

消息传回兴阳武安侯府,沈彦佑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能慌,不能病倒,要沉住气,要立刻抽调人手去寻祖父。当得知祖父虽受伤但已平安到达宣州后,沈彦佑和父亲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北庭都护府的八百里加急变送入京中——突厥二十余万精兵进犯大夏!

南有洪水,北有来兵。面对一群各怀心思的朝臣,少年天子只得将希望,寄托在被他器重的武安侯府上。祖父受伤,长姊成了干昌帝的首选之臣。

不愿看着伯父仅留的血脉去北庭拼命,父亲请令出征,武安侯府便交到了十三岁沈彦佑手中。沈彦佑根本没有精力去抱怨自己不争气,无法带兵出征,他要安排人手沿途保护祖父归京,要为父亲出征做准备,要调查自祖父行踪被暴露的真相。

祖父平安归京时沈彦佑有多开心,查出是母亲将祖父的行踪透露出去的沈彦佑就有多难受、多挣扎、多疲累。

后来,他从祖父和许川口中得知了沈戈的存在,他无比期望沈戈就是堂兄,所以当长姊吼叫着要南下去见沈戈时,沈彦佑站在了她这一边。

如果不是体弱,他也想去。除了想为祖父寻回孙子、为堂姐寻回胞弟、为父亲寻回侄子,他还想有个能并肩作战的兄弟,与他一起面对府外的风风雨雨。

府内的,他一力承担。

百般思量后,身为人子的沈彦佑提出了圈禁母亲的主意,切断她与府外的联系。

待长姊确认沈戈就是堂兄后,祖父抱信痛哭,沈彦佑流着泪给父亲写信。

千盼万盼,终于到了祖父和长姊回京之日,出城迎接的沈彦佑终于在迟了十五年后,见到了自己的堂兄。

两人对视而笑的那一刻,沈彦佑便知道他堂兄沈戈沈彦义,比所有人口中、信里说的更好。

肩膀上的担子终于可以放下了,他可以坦然面对生死了。

第165章 春娇找上林如玉第41章 墙头上的黑影第65章 一线峡第315章 八万两白银请夺魄门出山第275章 丢银子第4章 好的开端第267章 将王八按死在瓮中第143章 算计死他!第146章 沈彦义的胎记第322章 四散奔逃第270章 试药第303章 试探第99章 林如玉的主意第251章 丢了家当第188章 你是我媳妇第296章 为自己打算第178章 堂姐第255章 计成第271章 离间计成第318章 不一样是因为沈戈第170章 顾卢两家的婚事第60章 做局(上架第二更,求订阅)第20章 恶魔第169章 打一架第158章 六千两还是两万两第342章 我是你亲娘!第32章 沈戈病倒第200章 码头遇卢家第154章 谁是黄雀第300章 暗中的仇家第64章 喜欢又能怎样第299章 跪在街口祈求第288章 送聘礼第162章 沈戈的狼群第71章 谁也别动第249章 当街拦住林二爷第114章 上山抓人第157章 天年功法第95章 赈灾粮丢失第42章 托梦第158章 六千两还是两万两第57章 水莲花第162章 沈戈的狼群第328章 学会了变脸的林三姑第27章 上岸第80章 第三个身份第50章 西边在哪?第63章 我不怕疼第167章 狼嚎第320章 扎马钉第235章 祭拜父母第143章 算计死他!第74章 你是谁第183章 闫青的去向第344章 沈家二姑娘第152章 芳华园世子宴第29章 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第308章 挖到银子了第289章 沈戈归来第13章 还没走第308章 挖到银子了第338章 鬼吓鬼第326章 杀贺炯明第341章 栖子楼第27章 上岸第196章 沈彦义的下落第107章 认出第90章 一力降十会第106章 认出第29章 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第199章 启程去常州第150章 沈戈对贺炯明第23章 先生第104章 福气给你要不要第240章 我不会娶别人第192章 中毒第220章 虎头令第163章 春娇第293章 新宅第342章 我是你亲娘!第281章 开战第150章 沈戈对贺炯明第112章 回宣州第75章 易容术第266章 喜讯第51章 我送他一程第139章 下毒第159章 第159 勾心斗角第273章 以火攻火第206章 试毒第198章 改八字第168章 来战第104章 福气给你要不要第266章 喜讯第238章 一碗药汤第7章 沈戈第232章 发誓第306章 出城第68章 把海捕文书拿来第210章 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