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又来了(二更)

听见脚步声,沈嬷嬷偏头看了看,见是三娘,赶忙从座上起身:“小姐去了哪里了?可叫我好等。”

三娘老实道:“出去了一趟……”

若是换做从前在傅府,闺中小姐跑出去少不得沈嬷嬷一顿训。如今变了,沈嬷嬷习惯了三娘的胆大,出门似乎都成了常事。

沈嬷嬷没细问,而是端起桌上那碗:“老奴给您做的长寿面,您尝尝。”

“长寿面?没事做这个干嘛?”

沈嬷嬷嗔怪道:“小姐年纪轻轻的怎么记性如此不好?今儿是您的生辰。”

她恍然大悟,才想起还有生辰这回事。

从前三娘小,不兴过生辰,秋姨娘也都没放在心上。后来嫁到陆家,也没人提什么生辰,再又到了望春楼,那还记得这个事情?

说实在的,三娘上辈子还真没好好过个生辰。

她接过沈嬷嬷手里的碗,满满一碗长寿面,叫人看了心暖:“没想到嬷嬷还记得我的生辰……”

沈嬷嬷笑道:“怎会不记得?小姐出生的时候足足折腾了三日,傅府上下都跟着忙,那是最深刻的记忆了。”

当初春娘刚被送到傅家的时候,各个都以为是王文胥的人,又是奉承又是巴结的。春娘生三娘的时候也颇受傅家关照,最后生下孩子,傅家给王文胥寄信却杳无音讯,他们才渐渐冷落了春娘。

因此,沈嬷嬷能记得她的生辰,也说得过去。

沈嬷嬷看她接过碗,忙又把筷子递了过来:“小姐快尝尝……”

三娘笑着接过,搅拌了一下,挑起几根往嘴里送。

“好不好吃?”沈嬷嬷关切问道。

她点头,将嘴里的面咽下去才道:“好吃,嬷嬷的手艺哪能不好吃呢?”

沈嬷嬷挺高兴,坐在一旁看着三娘将一整碗面吃了下去。

这一碗下肚,撑得不行,好歹是沈嬷嬷一片心意,她吃撑了也不说。

沈嬷嬷见她吃得干干净净,满面喜色,收拾碗下去了。

晚间,三娘还觉得撑,熬到大半夜才睡下。

王祁贤去赶考后的第三天,乔氏又来了,逮着府里的人就说王二爷做了走商生意能挣大钱,有几分炫耀的意思。

这帮下人哪里知道走商是什么意思,听乔氏说得眉飞色舞的,都跟着奉承,说王二爷厉害云云。

乔氏前一刻还在众人面前炫耀,后一步却又赵氏跟前借银子去了。

离上一回借钱还没过半个月,上次的都没还,这次就又来了,赵氏心里头多多少少有些不快。

乔氏有求于人,态度极好:“嫂嫂为人和蔼,心地也善良,这回可不能见死不救。”

赵氏纳了闷儿了:“才短短数日,怎么就到‘死’的地步了?”

乔氏做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本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谁知商队被困在城外,那些货物进不来,自然没法卖成银子。这不银子都投进去了么?现在咱们连吃饭都难,所以才又来求嫂嫂您。”

“怎么会这样?”赵氏听她这么说,不由替他们担心:“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乔氏看起来根本不担心:“肯定不会出问题,就是官兵堵在城外三里处,不让难民进京,他们暂时被堵在那里。”

说情被堵,王文胥半月以前也在城外被难民堵住,所以赵氏还挺相信,不过她还有别的担心:“既然是西域弄来的东西,肯定价值连城,你最好让二爷差人去接洽,免得出岔子。”

“去了去了,今儿一大早得了消息二爷就过去看,想来晚些时候就能有消息。”

如此,赵氏也放了心,问乔氏:“那你这回又借多少?”

乔氏想了想:“就二百两吧,够过活便成。”

相比上回的五百两,赵氏觉得二百两不算太多:“成,便再帮你们一把,等你们缓过来了,可一定要还过来,这事我还没同老爷说呢。”

乔氏一再保证:“嫂嫂就放心吧,一定给你还过来。”

赵氏也没多想,她看乔氏近来比从前和善不少,大概能信,便又让丘若取来二百两银票给乔氏。

乔氏说了好些赵氏的好话,直夸赵氏贤惠。

谁不爱听好话?赵氏高兴,跟乔氏越发亲近起来。

后头这些日子,乔氏又没了踪影,也没再到王府来。

乔氏想着货物到了京城得花时间卖出去,也没急着催,况且王祁贤正在贡院考试,她心里头最牵挂的还是这个。

王祁贤回来那天,京城没出太阳,早晨的风还有些凉。

相较于河洝,京城已经暖和不少了,换做是那边早都穿薄袄了。

南方湿气重,天一凉就下雨,一下雨就吹风,故而秋日也冷。京城其他时候都好,就是冬至过后就寒入脊髓,比起南方冬日更难熬。

一行人都在府门前等着,王祁贤在贡院呆了九天看起来疲惫不堪。

赵氏心疼儿子,什么也不交待,迎入府做了顿好吃的给他吃下,便让他歇息去了。

三娘等人都散去,才与赵氏福身退下,回去的路上却见王祁贤候在半道上。

他见三娘过来,便径直朝她走来,让她一阵惊奇。

“兄长在等我?”

他没有否认,也没承认,开口便道:“你怎么知道这次秋闱会涉及兵书政论?”

原来是为这个……

她当然知道了,这次秋闱乃五年之最,标新立异,考的就是兵书政论,所以这在京中成了大事,好多学长因为涉猎不广而落榜,王祁贤也是其中一个。

三娘本想早早提醒他的,奈何中途出了那事,耽搁不少时日,后来两人又生了隔阂,不便独处,便没机会说。

沈嬷嬷送粽子去是个契机,她恰好想起这档子事,便想同他说一说。哪怕是临阵磨刀,也好过毫无准备。

她不知道王祁贤听进去没有,要是听进去看了也还好,要是没看也罢。她也不期盼能改变多少,王祁贤还年轻,了不得再考便是

“我不过是先前看了点这方面的东西,觉得意思,才提了提,并不知道会考这个……”三娘装得一副惊奇模样,问道:“难不成真有这么巧,考了这方面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因果轮回(一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搅蛮缠(一更)第三十九章 入王府第二百四十章 红杏出墙(三更)第九十一章 非良人(二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姻缘木(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为难边南军(一更)第一百零六章 喜从天降(二更)第六十八章 出丑第四百二十九章 与陆家结亲第九十章 如何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忆往事 (一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十万火急(一更)第二百三十章 卖人情(一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吴先生离京(二更)第三章 密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千载难逢第一百零八章 后悔了(四更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唉声叹气(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后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妥协了(三更)第九十二章 不安好心第六十一章 鸽子第四百五十章 商议大业第一百章 匆忙外出(一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唉声叹气(一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主王府(二更)第六十三章 开春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言相劝(一更)第二百六十七章 帮衬长房(一更)第五十一章 偷溜第七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零一章 伺候(二更)第三百九十四章 负伤归来第三百四十九章 根基已固(一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众望所归(一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伤第八章 审问第一百八十五章 口舌相争(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美滋滋(一更)第二十九章 张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主动去见他第三百五十八章 庵堂之灾(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较量第九十一章 非良人(二更)第二十四章 牢狱第一百六十二章 巧遇故人(一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番好意(一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诉之客(一更)第四百零五章 千里传音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宫前夕(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他的苦衷第二百零六章 来者何人(一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苏府秘辛(二更)第九十三章 定国公大寿(二更)第三十九章 入王府第十七章 过继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忆往事 (一更)第一百二十六章 君子协定(二更)第六十三章 开春第二百九十一章 事不宜迟(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负伤(一更)第四百章 尼姑跑了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较量第二百八十七章 风流倜傥(一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身处危机(二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眼熟的玉佩第一百二十章 留不得(一更大家支持正版哦)第三百六十四章 唉声叹气(一更)第七十九章 鼠目寸光第一百五十六章 恼人的来客(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死里逃生(一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小惩大诫(二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捉拿歹人(一更)第十四章 哭闹第六十七章 才辩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诉之客(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册封第三百六十四章 唉声叹气(一更)第四十四章 化解第五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零五章 二房来闹(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石头的出处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王府(二更)第四章 问话第二百四十九章 翁中捉鳖(一更)第四百五十章 商议大业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思之苦第四百六十一章 主动去见他第三百八十二章 莫名的危机第三百八十一章 杀出个邺淑第二百四十四章 举案齐眉?(二更)第四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少漓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后之死第五十八章 秋姨娘第七十五章 救济第三百八十九章 他的苦衷第二十章 蓬海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