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喜上加喜

瑞王在新帝登基大典上发动兵变,意图弑君篡位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京师。

百姓们闻听此事,除了感叹两句,也说不出什么别的了,但朝臣们不同,他们大都亲身经历了那一日的哗变,因而除感叹之外,也不免觉得皇家这潭水实在太深。

瑞王意图造反不假,这他们亲眼所见,但新帝那日表现更像是早有准备,他们也是看在眼中的,然而成王败寇,瑞王现在已经输了,自然也就没人再去深究这些,惹新帝不快。

自古争权夺位,失败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然先帝新丧,新帝不想制造太多杀戮,因而倒是没有如群臣所想那般大开杀戒,只下令处死以瑞王为首的少数几个兵变的主谋者,至于瑞王府其他家眷仆从,倒是留了性命,只盼了千里流徙。

朝臣们对新帝此举自然大加赞颂,言新帝仁慈,瑞王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新帝却还顾念骨肉亲情,没有赶尽杀绝,堪称仁君,颇有先帝当年风范。

新君仁厚,乃国家百姓之福,朝中更是无人替瑞王说话,那些曾经效力于瑞王的官员更是担心仕途受到牵连,为新君所不喜,因而一个个如同鹌鹑一般老实。

先帝新丧,新帝继位,不适合有太大举措,因而新帝并未急着整饬朝局,多是先处理一些先帝在时尚未处理完的政事。

头一件要紧的,便是匈奴来朝一事。

这一次,匈奴来朝,可不仅仅是朝觐这么简单,而主要是来签署投降协定的。

匈奴王要送自己的长子来京做质子,这是南诏同意匈奴称降的第一个条件,剩下的,还要慢慢商量,最近这几日,新帝便一直在忙这件事。

除了这件事,还有对征北军的奖赏,也要逐一定下来。

是功是过,总要有个明确说法。

然虽则具体封赏还未下达,但所有人几乎都明白,陆铮的封赏肯定轻不了,只看怎么封罢了。

除了陆铮,跟着他的几位副将也都有大小不一的战功在身,加官进爵已然是板上钉钉,这些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新朝新贵。

这其中,以陆文等几个年轻将领最为受欢迎。

陆文正值婚龄,想要招他做女婿的人家,可着实不少,只是先帝新丧,这事不好拿到面上来说,因而才没人登陆家的门。

可即便这样,陆文也被吓得几乎不敢出门去。

……

新帝登基一月后,先帝陵寝修建完毕,钦天监择了吉日,新帝亲自送先帝梓宫入葬。

待先帝入葬后,接近着便是太后和皇后的晋封大典。

礼部遵新帝与太后命令,两次典礼皆一切从简,并不铺张。

册封大典后,因太皇太后还在,太后便暂时未挪宫,依然住在凤仪宫,而新晋的皇后娘娘则从东宫暂时搬到了紫华殿,另外两位侧妃,也一并封了妃位,挪入内宫安置。

杜家出了位皇后,以后也许还要出一位太子,一时之间,杜家在京中也是风头无两。

除了杜家,太后母家文家,大学士林家也都得到了不同封赏,再加上护国公府陆家,这四家已俨然成了鼎立京师的四大家族,凌驾于各大世家之上。

陆铮等一众将领的封赏也下来了,不过,陆铮的封赏倒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但也不小。

当年陆铮受封护国公世子的时候,先帝曾言,待陆铮成年,便让陆铮接掌护国公之位,然先帝在位时,并未做到,倒是新帝一继位,便兑现了这个承诺,陆铮也就一跃成了南诏史上最年轻的超品国公。

国公之上,便是异姓王了,封无可封,因而,这个封赏倒也不算小了。

而陆文也晋封了二等武威将军,这么年轻就坐等二品大员的,也着实少见。

毕竟武将与文官不同,若无战功,可是不能随意封赏的,而陆文这份封赏,也是自己实打实拼杀而来的,因而倒也没人乱说什么。

又或许是想说却不敢多说。

毕竟新帝虽然看上去平易近人,但可没人会天真到以为他真的没有脾气,平易近人。

别的不说,就说新帝能扭转原本不利于自己的局势,成功登顶帝位,就没人敢小瞧这位新君的手腕和政治才能。

谁看不出新帝现在是在不动声色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呢?

可现而今朝局几乎尽在新帝掌握,几大世家又都靠拢新帝,其他人又岂敢站出来做出头鸟呢?

为官之道,讲究进退得宜,该退的时候,还是要退的……

而新帝接下来的另一道旨意,更是让众人看出了他对陆铮的偏爱。

陆铮接了国公之位,其妻顾氏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国公夫人了,国公夫人之上,原本再无可封,但新帝却偏偏又封了顾氏郡主之位,授金册,禄二千石,并将清河郡划给顾氏做封地。

有了封地,安笙这郡主之位便不只是个名号这么简单了,这是等同于亲王之女的待遇啊,这下子,众人算是知道新帝对陆铮到底有多偏爱了!

相比之下,陆铮之母林氏晋封为一等国夫人,便没那么轰动了。

虽然大丧期间,一切庆典活动皆停止了,但陆家依旧接帖子接到了手软。

先帝梓宫移送去寿皇殿后,安笙便“病愈了”,跟随林氏去参加了法会,众命妇见她面上仍有病气,还曾暗暗叹她命不好,有那刻薄的甚至还暗地里说她是短命相,哪成想转眼之间,人家便成了一等国公夫人,兼异性郡主了!

这时候,谁还敢说人家命不好,说人家短命,这分明是个大富大贵的么!

安笙知道别人暗地里议论她,倒也不在意。

其实她之所以面色不太好,倒并非装出来的,而是真有些“问题”,只不过,此问题非彼问题,她暂时也有些拿不准,因而就连陆铮和林氏都未曾说过罢了。

直到朝廷的封赏下来后,她方才确定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

她怀孕了。

大抵是她脉象有些弱的原因,到了两个月竟还不能确定,直到近三个月了,才确定是喜脉。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赏雪第七十八章:窝心脚第四百三十二章:观莲节第二百八十九章:夜来马蹄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敬茶认人第九百零六章:般配第二百七十九章:夜风第一千一百五十章:争辩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不过轮回第一百一十章:仗势欺人第九百九十一章:留客第八百九十九章:雪夜身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硬闯第四百六十四章:相辅相成第一百三十章:头疾之因第四百七十三章:生死相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发雷霆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退而其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敬茶认人第九百二十九章:恶人先告状第四百七十八章:大雨第三十四章:翻墙偷跑第四百七十七章:害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情深不易第九百零七章:不喜第一百八十一章:败露第七百二十一章:勒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疯了第三百一十七章:一本正经忽悠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关外话”第二百一十章:变风向第四十三章:契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心灰意冷第七百五十二章:游园第五百八十七章:上钩第七百八十八章:甜香第三百零五章:攻心第四百一十六章:一计不成,再来一计第六百九十六章:骨哨第八十三章:暗中护送第一百一十八章: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九百二十四章:暗生闷气第二百四十八章:突发急症第三十二章:小聚第三百七十九章:装病变真病第五百五十八章:震怒第八百九十一章:求个公平第五十七章:进宫第八十五章:传信第八百零九章:恨第七百九十六章:找茬儿第七百九十三章:来人第九百二十九章:恶人先告状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结果第三十四章:翻墙偷跑第八十八章:新方子第四百五十一章:退步第四百七十四章:再见第六百一十五章:说错话?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小人行径第一千零五十四章:故意的第六百章:分不清第二百九十二章:指桑骂槐第一百一十五章:说大话第一千零七十七章:苦肉计第四十七章:密因第四百三十章:刺心第九百四十五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第三百五十九章:拐弯抹角第二百零五章:旧事不堪第二百七十七章:深意第四百零六章:热闹第十五章:师徒第一千零八十章:狗咬吕洞宾第三十七章:毫无眼色第四百三十四章:采莲第九十七章:“帝王之道”第八百八十章:药效发作第五百四十一章:推责第九百二十一章:真相了第一百零四章:溺毙第一千一百五十章:争辩第一百二十五章:出门第一千零二十四章:不给她问的机会第四百一十四章:挑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喜还是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及笄礼第六百五十五章:惊变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疑虑第四十三章:契机第九十二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三章:准备归京第四章:赶路第四百三十七章:戾气第八百六十章:美梦破碎第八十六章:斟茶第五百五十章:突然登门第四百四十七章:养伤第九十七章:“帝王之道”第八百零一章:“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