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开棺

徐良一番指控,不过信口胡诌。

如若徐氏安葬时果真三窍流血,面有中毒迹象,不管其时徐家再如何落魄,又如何会在收殓时毫无反应?

他如此说法,不过是担心衙门不予理睬而已。

单凭一群混混,加上没有什么势力的徐家,李程韦半点不需要去理会,今次乃是没有防备,过了这一回,将来出入时注意些,哪怕徐良再找了人过去闹事,乱棍打出去就够了。

然则只要事情扯上了衙门,李程韦便再无办法脱身。

徐良闹着要李程韦开棺,归根到底,只是为了从李家弄一笔资财。他一穷二白,并不怕打官司,可李程韦家大业大,一旦递了状纸,等于给京都府衙送上了一大块留着油的肥肉。

徐家也是商户出身,徐良自然晓得世上没有哪个商贾是愿意上衙门的,俗话说得好,财不露白,一张嫁妆单子摆出去,再把李程韦给李丽娘的陪嫁也放上台面,那一注大财,有几个官吏看着能无动于衷?

只要将此事闹上衙门,届时再凭着这一个同李程韦要银子,至于开棺的时候坟头里头究竟情形如何,徐良却并不畏惧。

徐氏的陪葬品流落在外,已是说明墓中必有蹊跷,李程韦并无时间提前准备,仓促之间,绝无可能在其中动手脚,只要开了棺,徐良一日不撤状纸,李家一日就要往衙门里头塞银子。李程韦是个生意人,也识得字,自然懂得投鼠忌器的道理,也明白孰轻孰重,饶是他家泼天富贵,一旦给衙门也好,外头宵小也罢,哪怕是生意场上的厉害对手盯上了,都难以摆脱,与此相较,倒不如一次给足了钱把事情了结了才好。

闹得大了,徐良再带着人上门讨要银钱,想要借此发家有些困难,可想要发一笔财,却是易如反掌。

听得“三窍流血”几个字,推官的面色也凝重了起来。

如果只是无凭无据的告状,京都府衙自然不会理会。开棺验尸何等大事,只听得徐良空口白牙一通胡说,衙门怎么可能会去给他站台。

然则一旦涉及毒杀,听得那徐良自述,他手上还有证据,且那证据有凭有据,并非胡说,却是叫这事情全然不一样了。

***

且不说这公堂之上,徐良如何痛骂李程韦,李程韦又如何巧言辩解,隔着几条街,就在金梁桥街的顾府之中,季清菱很快收到了信。

松节站在下头,颇有些蔫蔫地道:“小的不敢走近,生怕叫那姓徐的等人认出来,幸而从前识得一二个在京都府衙里头当差的,叫人问了,听得一番转述,只说京都府衙已经接了徐家的状子,还未下衙,后头分管此时的司理参军便去后衙宗卷库中寻了从前的存档,那徐氏原本记载在案乃是病故,仪容、情况尽皆写得清楚,又有当时的里正、属官确认……”

他情绪并不是很高,一来是没有亲眼得见徐良状告李程韦,十分遗憾,二来后头查得出来的情况并不合原本的推测,是以语气都是郁郁的。

季清菱还未说话,秋爽已是插嘴问道:“那徐氏是真病故,还是假病故?”

松节斜斜地睨了她一眼,道:“我又不是当日去盖棺的里正,未曾见得,如何知道她是如何没的性命?”

秋爽瘪了瘪嘴,道:“我又不曾问你,你着急插什么嘴!”转头又同季清菱道:“夫人,若是查到后头并无什么毛病,衙门还会去开棺验尸吗?”

只要开棺验尸,无论多小心,难免都会毁损遗体,惊动亡者,是以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选择开棺。此时不少官司打到后头,不得不开棺验尸,原告同被告却是同时撤诉,不过是怕被人戳着脊梁骨,说为了钱,不要脸面而已。

有了这样的世情,正常情况下衙门自然也是倾向于不要启坟。

季清菱摇了摇头,道:“这一回除非李家请了大靠山,否则徐氏的棺木,是不得不开了。”

“那徐良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也不是小门小户长大的,见识并不少,而今早已到得山穷水尽的地步,做事更是毫无畏惧,况且李程韦这些年不但生意做得大,得罪的人也不少,你且看着,怕是过不得几日,京中便要听到许多传言。”

秋爽颇有些不解,问道:“什么传言?”

“杀妻夺宝。”季清菱叹道,“等到泉州的李丽娘那一个儿子身故的消息传回京城,怕是传言会越发尘嚣之上。”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一旦谣言成了气候,即便是不合规矩,为了平民愤,也只能开棺证事。这样的做法,哪怕徐良想不到,市井出身的滚刀肉桑大为了分那许多银钱,也绝不会不出力。

众人正在说话,外头一个小丫头却是忽的跑了进来,道:“夫人,官人回来了。”

果然,过不得片刻,顾延章已是从外头行得进来,他先见得季清菱神情倦倦的,似乎不怎么高兴的模样,又见一屋子丫头个个皱着眉头,又有一个松节立在下头,耷拉着脸,一时奇道:“这是怎么了?”

季清菱把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那李家实在黏黏糊糊的,好似烂泥一样,如果不是那家人总是贴上来,甩都甩不开,我实在丁点不想去沾。”

顾延章这一阵子忙得很,虽然知道自家这一位在后头做了许多事情,却没空细问,此时听了,复才全然知晓,道:“若是不喜欢,不妨先放一放?等我腾出手来,再来打理便罢。”

季清菱却是笑道:“我只是恼他那人恶心,不是什么大事,你且忙你的去罢。”

又道:“左右这已是许多年前的案子了,今次等于给京都府衙送了一份大礼,他们为着功劳,当也不会放过了才是,过几日等开了棺,结果出来了,也没有我什么事了,再一说,过不了几日杜官人也要从外县回来了,他那一处好似查得什么东西,上回柳姐姐遣人给我送了信,问了许多李家的事情,还怕我与他家有什么往来,生怕咱们被牵连进去。”

按着而今朝中的新规,谁人发现了错案、冤案,不但能升官得赏,还能减磨勘,只要抓得准了,实在是极难得的立功的好机会。

虽说宗卷之中记载的乃是自然病故,可宗卷乃是人写的,只要给当日拟写宗卷的人盖一个收受贿赂的帽子,便能将其推翻。

此时正是万事俱备,只等开棺。

***

京都府的后衙之中,张久并苏四两人正坐在一处说着话。

张久眉头紧锁,趁着左右无人,拍了拍苏四的胳膊,小声问道:“最近可有人找上你?”

苏四讪讪一笑,道:“什么找上我?我一个同死人打交道的,哪有什么人来找我?况且我两昨日下午才从祥符县中回京,这般仓促,谁人有空盯着我们?”

张久瞪了他一眼,道:“咱们两个多少年的交情,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瞒着我?你老实交代,昨晚是不是有人给你送了五斤的白银?”

苏四惊得心脏都要跳了出来,叫道:“你怎的知……你胡说什么!”

张久咬牙道:“你说我怎的知道!昨日有人来找我,给我送了五斤白银,说你也收了,正是你叫他来寻我,问我今次是不是要去给那李家毒杀妻子的案子验尸!”

苏四连连摇头,叫道:“我何时同他说了叫他去寻你……再没有的事情,我只说此案未必是我……”

他说完这一句,忽然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

张久惊道:“你当真收了他那银子?”

苏四支吾一阵,道:“只说是给我的车马费,叫我按着实情验看,也不叫我弄虚作假……虽说银钱多了些,却也不是不能收……”

他正要给自己辩白,却是听得外头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人匆匆进得来,叫道:“苏四哥,张久哥,前衙叫你们赶紧收拾东西去一趟!”

却是衙门里头的一个胥吏。

他传了话,并不走开,反而进得门来,一面帮这两个人收拾器具,一面催道:“官人们都在外头等着,两位快些罢!”

张久有心同苏四再对一对口径,可被那胥吏盯着,打发也打发不走,只得心事重重的地跟着一并出得门。

到得前衙的时候,不仅京都府衙的推官、司理参军、十余个差役在外头立着,另有两个有些眼熟的人也站在靠后的位子。

张久狐疑地同苏四交换了一个眼神。

苏四小声道:“是提刑司中的仵作。”

两人走到前头,还未来得同推官、司理参军问好,却是忽然见得众人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几名官职最大的带头,领着众人往他二人相反的方向走,口中叫道:“田知府!顾副使!”

张久连忙转过头,果然见得权知京都府田奉同一个人并肩往外头走来。

他听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抓过旁边的一名仵作小声问道:“那一位是哪位官人?”

那仵作答道:“是我们司中的副使,来了有一阵子了,今次这个案子闹得有些大,御史台说只怕京都府衙之中有人徇私枉法,便要提刑司一同前去验尸。”

张久勉强一笑,问道:“我昨日才从外县回来,着实不晓得这案子怎的回事,老弟,你若是方便,便同我说一说,也叫我心中有个底,怎的事情竟是把提刑司也拖进来了?”

那仵作道:“本来以为只是个寻常争嫁妆的案子,谁料到外头传得厉害,说那事主毒死了原配,把陪葬全掏出来,还放在自家铺子里头卖了,偏生不知怎的,竟是叫他那大舅子拿到了手中,昨日另有传了消息,说是他买通女婿,杀了女儿,又把外孙杀了……”

张久听得目瞪口呆,道:“这……这是哪里传的话!竟有如此蛇蝎心肠之人?!”

那仵作道:“外头这般传,有鼻子有眼的,京城里头群情激奋,直说要开棺验尸……”

两人一面说,一面跟着钻上了马车,等到到得伏波山脚下的时候,张久已经听得惊得说不出话来。

饶是他做了十几年的仵作,也极少遇到这样的案子。

杀妻、杀女、杀外孙,这一连串的杀字摆出来,如何会闹得不大。

众人到了地方,一个个下了马车,张久这才发现此次过来的足有数十人。

一行人沿着山道蜿蜒而上,很快到了地方。

李家乃是豪富,早在前几代就有先人把此处山头买了下来,做族中墓葬之用,也雇有专人看守,本该打理得很是体面,然而不知道为何,沿路往上行,两边的墓葬尽皆是多年未有修葺的模样。

此时才入秋,距离清明不过半年,各处坟头上已经杂草丛生,哪里像是有专人照料的墓群。

徐氏的墓只在半山腰,寻到墓地之后,先上过香,自有衙役上前挖坟起棺。张久同几个仵作一并依例填了各项文书,请推官、司理参军签字之后,又给当事人李程韦并徐良按了手印。

李、徐皆是一言不发,两人站得距离极远,面上俱是十分难看。

很快,棺木便从墓中抬了出来。

自金梁桥街、保康门处请来的邻居、里正俱是上前验看一回,复才具名作保。

因从前封棺、入殓时的丫头、仆妇尽皆已经不在李府,只好由徐良并两个里正一同上前查验了棺材密封的情况,确保不曾被调换。

等到一应事宜准备完毕,众人俱是抬头看着太阳,等候得到了午时三刻,几个仵作喝了辟邪汤,含了香丸,又在棺木旁点了熏香,等到差役撬开棺木,复才围上前去。

张久已是净了手,在手上套了手套,此时见得那棺木中的尸首,却是忍不住“咦”了一声。

觉得奇怪的,并不只张久一人,其余三个仵作见得那徐氏尸首,尽皆发出惊奇的声音。

徐氏过世许多年,按道理说,尸身早应腐烂不堪才是,可棺木中的尸首不知为何,虽然不至于栩栩如生,却如同才过世一二年的死者一般。

第三百零五章 两难第九百零三章 非福第三百零六章 希冀第八百四十四章 耿直第五章 决定第九百二十二章 荒谬第四百三十五章 请留第四百八十六章 发现第六百四十章 敲门第四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百三十六章 须发第七百二十二章 俸禄第八百九十九章 解释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话第五百三十四章 请命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伯乐第七百七十一章 优越第二百九十六章 隐患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课第五章 决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入京第五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七百三十一章 赌棍第四百三十八章 代伐第三百三十三章 责怪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引第四百九十五章 倒推第五百五十九章 拜访第五百三十一章 异动第九章 心疼番外 进学(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探知第六百六十二章 校验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七百七十七章 何苦第七百八十一章 无措第一百五十一章 调令(月票550+)第六百四十三章 成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象阵第八百四十一章 偶遇第十七章 轰然第八百九十三章 提携第七百八十章 错愕第四十四章 邸报第六百五十七章 留中第七百八十章 错愕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心第一百六十章 知彼(月票700+)第四百七十六章 打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消停第二百一十六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 发烧第二百八十章 先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宜第五百三十八章 暗潮第三百六十九章 差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半现第一百八十五章 答复第四百二十五章 推测番外 进学(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济民第七百九十章 问话第八百一十三章 有心第五十二章 生病第六百二十二章 比对第三百二十四章 所有第八百七十七章 保举第六百八十四章 草木第三百七十一章 子嗣第五百零六章 敌至第五百一十章 追击第八百五十三章 施教第五百五十五章 奔走第五百六十八章 异常第九百六十三章 歪打第六百八十九章 挡刀第六百一十二章 制衡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二章 乍闻第六百四十一章 请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等候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发(给墨痕泣的加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憨客第八百一十九章 救人第八百零八章 暴露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足第二百二十四章 殿试(上)第五百三十章 缘故第二百二十七章 解试(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题(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指认第二十七章 阅卷(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争论第九百二十一章 补给第八章 偶遇第六百九十五章 说服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外第四十章 选择第八百零三章 讯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