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等高

画上多是阶梯状的线条,或横或纵,一旁还有字迹。

两具屏风虽然大,到底容易挪动,很快就被放在了殿上,一具抬到了杨太后一面,一具则是排在筑好的假汴渠旁。

“此为‘分层筑堰’之理。”

顾延章指着那屏风道。

他行到桌案的最前方,引着赵昉到了前头,解释道:“此为上善门。”

赵昉在京中数月,自然去过上善门,不过是当着朝臣的面,他不敢说话,又不能不回话,只好点了点头。

顾延章又指着一旁的一人道:“此为沈存复,乃是这‘分层筑堰’之法的首创者。”

赵昉循着他的指点看了过去。

沈存复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铜壶,听得顾延章说话,又见得面前站着的是天子赵昉,紧张得手脚都发起抖来,哆哆嗦嗦地道:“臣……臣乃都水监中水工……沈存复。”

顾延章又指着另一名站在屏风旁的人,道:“此乃高涯,亦是都水监中老练水工。”

高涯手中拎着一根竹竿,连忙行礼。

小孩子都喜欢顽具。

赵昉虽是十岁,也一般还是个大小孩,见得那假汴渠,已是被吸引了十分的注意力,听得顾延章介绍,虽是出于礼貌,同沈、高二人点了点头,可依旧还是挂着一旁桌子上的筑造之物。

沈存复得了顾延章的授意,将手中铜壶抬高,把里头的水注入了“汴渠”之中。

顾延章带着赵昉顺着桌子转了一圈,对其一一解释,此处是哪里,彼处是哪里,此处旁有田地,彼处旁有屋舍,此处地势如何,彼处水深如何。

那筑造之物,乃是用面糊、木屑而塑,颜色较浅,也不容易渗漏,沈存复往里头倒满了水,那水流就在其中自高而底,缓缓而下,看起来,当真就是一个缩小的汴渠。

顾延章手中并无任何文书,只站在前头,指着筑物细细而谈,哪一处多是栽种粮谷,哪一处多是栽种树木,什么地方有水匮,什么地方有村落,当中住有多少人,距离汴渠堤坝又有多远,无不了熟于心,侃侃而谈。

赵昉虽是个小孩,可见得顾延章说政事,又绕着桌子转啊转的,并无半点不耐烦,而是越跟越紧,越凑越近,唯恐自己听得漏了。

杨太后在屏风后头,更是已经再坐不住,早跟着站起身来,倾着身子,只差搭着那屏风把头往外头看。

顾延章足下走得极快,不用多少功夫,便围着桌子走完了一圈。

黄昭亮站在一旁,本来还想尽早将其打断,然而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听得进去,等到反应过来,待要开口,对面早就回了原位。

他一面暗暗后悔,一面又有些遗憾。

后悔是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说话;遗憾却是遗憾,这顾延章,怎的话说得这样快,这样少。

给赵昉这个不知事的小皇帝做解释,话应当说得更为细致,更为多一些啊!

汴渠关乎国计民生,自然极为重要。

黄昭亮身为宰辅,若说不想多多掌握其中情况,那是骗人的。

只是想寻出一个熟悉汴渠的人,并不难,想要寻出一个自上善门而下,去过泗州的人,也很容易,可想要找一个如同顾延章这般,跟着水工一齐细细丈量过汴渠水深、水文、地势,对汴渠沿岸情形了如指掌,又能如此深入浅出细细综述的人,满殿当中,实在是寻不出一个。

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机会,没有理由去这样做。

当然,如若今次给了旁人去接下这个勘测的差遣,其人会怎的做,暂未可知。然而满朝当中,能做到如此细致、周到偏又知道何为重点,抓大放下的,黄昭亮数了数,自己手下,好似暂时还没有。

他落后了一步,面色就有些难看。

假筑的汴渠旁,有着一条不大的水沟。而“汴渠”与水沟之间,本是用面糊、木屑揉就的东西堵着。

行到最初出发之处,顾延章指着那沟渠,对着赵昉道:“陛下且看,此为勘测用的旧沟,乃是汴渠改道之前的河道。”

赵昉凑近看了。

顾延章抬起头,忽的开口叫道:“沈工。”

沈存复手中还提着铜壶,被他这样一叫,有些手忙脚乱,一时不知当把那铜壶放下,还是继续拎在手上,足足过了两息功夫,才上得前来。

虽说进殿之前已是同他交代过,可眼下当着满朝文武,当着天子,当着太后的面,沈存复只觉得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憋着气把手伸了出去。

见沈存复没有说话,顾延章便接着道:“陛下请看,此处便为都水监拟要堆放淤泥之处,应因掘出淤泥一丈二尺,填于徐村淀外的荒地上。”

赵昉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可是方才说的,历年被淹的徐村淀?”

顾延章道:“正是,因连年被淹,徐村淀外头的土地俱已抛荒,黄河水中多盐多涩,为水泡过多日,那田地便再难种粮谷、果菜,可细细回算,按着往年房舍上河水泡过留下的痕迹,每年此处淹地水高为一丈一尺三寸,一旦淤泥清走,即便再遇得洪汛,只要并非那等百年之灾,便不能漫出堤坝外头。”

又指引赵昉道:“陛下且看沈存复所指之处。”

赵昉依言看去。

沈存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道:“请……皇上抽出此处木片。”

原来细细看了,沈存复手指之处,在那旧沟与汴渠当中的这一段,当中是有有段可以活动的木块。

这桌案并不高,赵昉不需要垫脚,便按着他说的把木块抽了出来。

沈存复不用说话的时候,做事倒是靠谱得很,眼疾手快,把这一段水流用特制之物拦住了。

赵昉把那木块抽出,此段水流又被拦阻,水自然而然地便顺着新开的那一个空档之位流了过去,很快就将旧渠蓄满。

顾延章问道:“陛下请看,旧渠与汴渠,水势是否等高?”

赵昉点头,道:“是的,两处一样高。”

后头黄昭亮、孙卞二人的脸色,已是更为难看起来。

第八百八十六章 引荐第二百零五章 虚君番外 进学(一)第九百二十三章 围攻第四百四十六章 挑衅第二百七十三章 互鄙第一百七十二章 要脸第八百八十一章 信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九百五十章 烤鱼番外 进学(七)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二百三十二章 冷暖第二百三十九章 小住第四百七十二章 着急第二十一章 后悔第六百六十四章 进呈第五百七十章 劝慰第五百一十九章 拦阻第三百九十二章 苦差第一百五十七章 后方第四百一十九章 遗表第三百一十九章 谎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透露第五十八章 教女第一百六十三章 惊觉第六百七十二章 备粮第四十一章 射赛第七百五十五章 绸缪第五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六十一章 解决第四百五十九章 引火第七百三十四章 来历第七百六十六章 自发第二百五十三章 相得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九十三章 担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通第一百七十九章 许诺第二百四十二章 盘算第三百四十章 收敛第七百八十九章 愿违第二百二十七章 解试(上)第四十三章 玉玦第五百章 插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喝醉第五百二十七章 搜查第七百三十三章 玉佩第八百零三章 讯问(上)第八百八十六章 引荐第六百四十八章 议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判案(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四百零四章 弹劾第八百三十四章 太皇(给madoka1013亲的加更)第八百二十章 后续第二百七十五章 幸存第十一章 哀求第八十九章 退让(给madoka1013的加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教琴第八百八十三章 动摇(给书城修仙的加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第一百零八章 入城第四百零九章 心慌第一百六十章 知彼(月票700+)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报番外 授课(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调任第八百零九章 手帕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上元第六百二十九章 参考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四十二章 争执第七百一十九章 证据第四十一章 射赛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八百三十章 统筹第六百八十一章 猛然番外 进学(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特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宅子第二百零三章 向往第五百四十二章 云梯第八百三十九章 虎猫第二百九十八章 贪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私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盘算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第七百六十三章 指认第一百四十七章 认罪第四百四十七章 质问第三百七十六章 和离(补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等候第六百一十三章 讨巧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四十七章 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