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干饭

这一厢王从惠拿定了主意,当夜在官驿里头辗转难眠,绞尽脑汁,盘算当要如何行事。

他倒也不是蠢到极致,心里有了数,还晓得细细算一回范尧臣惯常入宫奏对的时辰,次日一早,又弄这样,又弄那样,硬生生巳时才出发,路上磨磨蹭蹭,回到宫中特去沐浴更衣,打扮整齐了,将将拖未时。

因怕旁人分了自己的风头,他也不带上一同办差的几个小黄门,独自一人去了垂拱殿。

得了仪门官通传,王从惠的一双腿才踏得进去,抬头一瞥,见得前头情况,心里就生出几分颤抖来。

仿佛天意一般,今日殿中并不只有范尧臣,两府重臣,居然到了个七八成。

而座上的除却杨太后,竟还有本应当正在崇政殿中上课的小皇帝。

——这是什么日子?众人在商量什么?

正当这样要紧的议事,为何会把自家这样一个黄门官叫得进来?

他心中还在忐忑,上头的杨太后已是当即问道:“王从惠,那导洛通汴,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杨太后的口气不同往日,其中除却焦急,竟还混着几分严厉,她话一出口,殿上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才进殿的这一个黄门身上。

此时此刻的垂拱殿中,不是宰辅,便是重臣,王从惠从前不过是清华殿中毫不起眼的黄门官,如何经历过如此的场面,给众人盯着,一时间连手足都有些发软。

他路上已是背好了说辞,此时也顾不得多想,脱口便道:“臣才从沙谷口的营地当中回来,十数日当中,昼夜不休,在汴渠沿途数十处工地一一走访,问了所有管事之人,也亲眼……”

对面还未说完,杨太后的眉头就已经皱了起来,打断道:“我只问你,那沙谷口的水渠,究竟凿通了不曾!”

王从惠磕巴着道:“凿……已是凿通了……”

因前头思绪被打断,回话以后,过了好一会儿,他也没能继续往下接。

杨太后本就焦急,见得他这般迟钝,越发恼火起来。

垂帘数月,她还未曾召见几个外官,每日见到的多是近侍重臣,入内禀事的不是宰辅一级,就是朱保石、崔用臣等人,这一干俱是人精,哪个不是举一反三,问一得十?常常连话也不必多提,自己提个头,对方就知道把后头所有东西全数补齐。

杨太后还记得许多年前,彼时还是张太后的太皇太后当着她的面,对着先皇赵芮嫌弃“皇后无能”,说她作为一国之母,没个眼力见就算了,手下也俱是些“吃干饭的”,什么事也不会做。

她当时只如同遭了奇耻大辱,虽出于孝道,不能反驳,可心中却认定张太后乃是看自己这个媳妇不顺眼,故意羞辱。

然而等到杨太后掌了权,再回头看原本清华殿的黄门、宫人,时不时的,那“果真有些不堪用”的想法,就会缠绕心头。

果然是“吃干饭的”。

正问正经事呢!东拉西扯的!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喋喋不休!

莫说不如崔用臣,便是比起新回来的许继宗,也实在也只够提鞋……

此时此刻,那隐隐约约的想法,已是又在杨太后脑子里冒得出头来。

眼见就要到得汛期,南边不少地方发了洪涝,各地不断往京中发奏报要钱要粮,要免赋税,还要药材,桌上的奏章叠得都要把她的头给埋了。

三司跑来哭穷,各部司又互相搪塞,偏生这一阵子京中接连下了几场大雨,穿城而过的数条大河水都涨了数尺,引得人人心慌不已。眼下明明已是过了未时,这许多人不回衙署办差,都堵在殿中,便是为了是否要安丰军并蔡州两处的粮、药去往信州、建州抚济灾处吵个不停。

因京师接连遇雨,有人忧心一旦将安丰军并蔡州两处的存储调往南边,偏逢汴渠发了洪涝,凭着眼下的存备,难以够用。

却另有人觉得,若是依着原本的计划,导洛通汴当是还有十天便能竣工,即便遇得大涝,黄河之水不复入汴渠,应当不至于应接不暇。

正值此时,沙谷口营地当中的奏表却是送入了中书,通报导洛通汴工期已竣,黄河改道、洛水入汴,一应全数做得妥当,而那主理之人顾延章,正要回京复命。

此封奏章,很快就被递进了杨太后的桌案上,可究竟能不能信,朝中却无人敢于拍板。

按着都水监原来的计划,本当要再过十余日,才能竣工,眼下明明前头工期近半时,沙谷口营地里头还民伕不足,正四处招募,后头虽然人是够了,可时间才过去多少?这是当真提前竣工了,还是那顾延章在夸夸其谈?

从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官员为图封赏、晋升,偷工减料、胡乱施为,导致最后出得大乱子,或是早已送得请功奏章入京,其实当地一地鸡毛。

经历了前一段时间众人攻讦范党,杨太后已是认定自己今后不能只偏听一言,是以只好等着皇城司并京畿左近转运官兵其余官员的上折,好两相对照,才晓得那一处是否当真已经妥当了。

谁知还未把其余地方的奏章等到,就先等到了奉命去监查的王从惠。

自己一直用着的人,再如何无能,却也比其余生人值得相信些,是以纵然已是很是嫌弃,杨太后还是耐着性子,复又问道:“何时通的?怎么通的?那情况如何?可有什么问题?”

她一连发了好几问,全然把王从惠心中已是备好的稿子打得乱了,叫他在肚皮里翻了又翻,复才找得出一一对应的话来,然而那“怎么通的”并不在准备当中,便拼命回忆当日领着自己四处查看的都水监官员所说,此时拿来复述。

可王从惠当时听着觉得简单的话,因其实并没有真正搞懂,此时解释起来,难免有些颠三倒四。

他见得不对,只好囫囵带了过去,将几个问题简单回禀了。

王从惠一面答,上头杨太后一面问,她问题甚多,俱是围绕那新渠是否得用并黄河水情,另有汴渠上游水深等等,其中有过半不在王从惠的预计当中,当真是答得磕磕绊绊。

然而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还是十分明显。

内侍官去得沙谷口,亲眼看到那渠已是通了,并非都水监骗人,既如此,安丰军并蔡州的粮药自然也能运往南边。

杨太后很快将事情敲定了,官员们各自领了命,依序告退而去。

一如既往的,范尧臣被留了下来。

等到人走得干净了,杨太后便急忙将王从惠召得上前,只道:“那顾延章甚时能回京来?”

这个问题,王从惠如何能答得上来,只好道:“若是顾公事心中挂着回京复命,走得快的话,怕是这一二日便能到了。”

第三十五章 转变第十八章 争执第三百六十六章 满足第三百二十二章 唬人第六百九十章 问话(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折狱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题(下)第十七章 轰然第八百一十四章 机会第一百六十章 知彼(月票700+)第八百九十九章 解释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逆第四百五十章 乡音第五百六十三章 委屈第九百零九章 心痛第二十四章 选择番外 进学(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应对第八百六十四章 阿娘第四百二十五章 推测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愤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财第二百九十二章 养虫第二十八章 阅卷(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通头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别第二百五十四章 认恩第二百五十三章 相得番外 起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打点第八百二十九章 背道第五百四十六章 存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烦躁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饭第九百四十八章 捉鱼(给miumiu的妈咪的加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抵达第一百四十一章 后怕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第八百八十一章 信心第二百四十二章 盘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献与(月票450+)第二百八十二章 案情(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儿第二百三十七章 未雨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后第九百五十章 烤鱼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查库第九百二十三章 围攻第六百七十一章 待发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炬第五百九十五章 助力第六十五章 委屈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弃番外 进学(一十八)第七百六十六章 自发第六百零七章 询问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次(补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瞎眼第四百一十九章 遗表第一百二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六十七章 日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七百七十九章 未遂第五十八章 教女第八百九十一章 白与第五百三十四章 请命第二百七十章 吞饵第三百九十章 劝服第三百八十七章 狡辩第三百三十九章 顺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偏架第一百三十五章 联手(月票350+)第九百六十一章 消停六百三十三章 外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高兴第三百六十七章 问话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第七百七十三章 命丧第二十八章 阅卷(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欣赏第九百四十六章 图利第一百四十二章 警惕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宫第三百八十八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挡刀第四百三十三章 假如第八百二十七章 天子第七百零九章 商议番外 进学(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抽调第二百零六章 眼熟第一百六十七章 无措第五百九十六章 整理第七百六十八章 郁郁六百三十三章 外出第六百四十三章 成事第五百八十章 点人(为我乃大罗金仙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