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相爱相杀

萧天熠和寒菲樱在崖底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都蜜里调油般艳烈炽热,而外面京城也确实如他们所料,因为世子和世子妃的失踪,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燕王府。

听着侍卫的禀报,燕王的神情越来越复杂,急急追问,“世子还没有消息?”

“是,东方明玉和淮南王府的人,似乎不愿意相信世子和世子妃已经遇难了,他们一直都在寻找二人的下落,说只要一日没有找到尸体,就不会放弃。”

果真是军中铁血情谊,燕王沉默片刻,摆了摆手,“退下吧,一有世子和世子妃的消息,一定要立刻来禀报本王。”

“是。”

一个月以前,世子和世子妃追捕叛军余党至城外深山一带,和余党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虽然尽数消灭叛逆余党,但世子和世子妃不幸双双坠崖,这个消息令朝野震惊,惋惜不止。

随后到来的新年完全没有往年的喜庆,一是因为萧远航谋反,率兵血洗京城,死伤者众多,处处都是白幡,二是因为救京城于为难之中的世子和世子妃生死未卜,没人敢大张旗鼓庆祝新年,更有许多百姓自发地为深得民心的世子祈福,希望他们夫妇二人早日平安归来。

淮南王府的人一直都不相信世子爷和世子妃已经遇难,无数次要潜入崖底去寻找世子爷和世子妃,可毒雾弥漫,瘴气太重,他们下去了数次,都被逼了回来,但没人放弃,他们始终相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世子爷一定会在某一天如天神般归来。

欧阳菁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如同晴天霹雳,差点瘫倒在地,不停地对告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他怎么可以死?

她从来没有告诉他,她一直爱着他,爱了他那么多年,哪怕她现在是燕王妃,是别的男人的正妻,她心里也只有他一个男人,她还没有来得及对他诉说衷肠,他绝对不能死。

不能让任何人察觉自己的心事,她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蒙着被子哭泣,她是恨极了他,可也爱极了他,他那么聪明,那么睿智,却独独不懂自己的爱,他不爱名门闺秀的自己,却去爱一个商贾之家的女儿,他到底是怎样瞎了眼睛?

她因爱生恨,发誓要报复他,要让他后悔,要让他一无所有,因为她不想看到他璀璨夺目意气风发的时候,身边有个碍眼的寒菲樱在,那一幕会深深刺痛自己的眼睛。

既然不能相爱,那就相杀吧,如今自己是尊贵的燕王妃,很快就是至高无上的太子妃,将来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权势慢慢地折磨他们。

可他的骤然离去让欧阳菁措手不及,心痛得无以复加,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得泣不成声,熠哥哥,你怎么可以在我还没有报复你的时候,就和那个女人一起死了?你怎么可以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离开?你这辈子最亏欠的人就是我,你知道吗?

看着他和寒菲樱的亲密和幸福,她异常痛苦,连带着将有眼无珠的他一起恨了,可她不想让他死,她只想让他有天后悔,后悔自己选错了人,熠哥哥,你只能是我的,一开始是,就算死的时候,也只能是我的。

日复一日,熠哥哥也没有半点音讯,欧阳菁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而且,她也慢慢弄清楚了熠哥哥为什么会死?

听说是寒菲樱坠崖,熠哥哥为了救她,最后两人一起坠崖,欧阳菁恨不得把寒菲樱千刀万剐,要死她自己一个人去就够了,有什么资格连累得熠哥哥去冒险送死?

她的心痛得在滴血,但在燕王面前,她将所有的情绪都收敛起来,只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和悲伤,燕王生性多疑,如果熠哥哥死了,自己却全无表现的话,他更会起疑自己是在欲盖弥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阳菁都不得不活在虚幻之中,如行尸走肉一般,如果熠哥哥真的死了,她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她派人密切关注淮南王府的动静,不停地安慰自己,或许无所不能的熠哥哥并没有死,他一定会回来的,她逼迫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来。

和欧阳菁的极度痛苦相比,燕王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心中渐渐转为窃喜,萧天熠的死,对自己来说,是好事一桩。

从前和萧远航相争不下,当然需要萧天熠的大力协助,帮自己把萧远航踩下去,但现在萧远航已经死了,他所有的势力也被自己一一剪除,从今往后,朝堂上就是自己一家独大,再无人能与自己争锋。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伴随着局势的变化,燕王心中又多了一个隐忧。

如今萧天熠的势力越来越大,声望越来越高,而且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也并非铜墙铁壁,如果有天他离开自己,转而去扶持一个新的皇子起来和自己抗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萧天熠易于把控,燕王也不会有此担忧,问题就在于萧天熠这人太过深不可测,没有人能猜透他心中的想法,他娶一个被权贵之家所鄙夷的商贾之女,还和她恩爱不渝,传为京城佳话,可见行事不拘一格,不惧世俗,而且,他的力量无处不在,他深得父皇信任,他的威望极高,这些都让燕王感到不安。

还有一件事,就是户部尚书杜盛,燕王多年笼络势力,培植亲信,上上下下都需要银两,这些银两全来自于户部。

户部尚书表面上两边不靠,但实际上却是自己的人,这些年孝敬了不少银两,户部主管国库钱粮,明面上的钱财当然不敢动,但若是连年征战,天灾人祸,那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太多了,国库用钱,动辄数十万两,其中可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多年下来,积累的钱财就是一大笔钱,所以燕王从来不缺银子花,因为舍得花钱,向来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博得了不少贤名,广受褒奖,连父皇也对他赞许有加。

但打仗的时候,做手脚的是军粮,不知道萧天熠是否有所察觉?

还有,前不久世子去北境赈灾,户部当然也会做些手脚,虽然燕王特意提醒过,但户部哪有看着眼睁睁的好处不捞的道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恐怕早已习惯雁过拔毛。

这些事情,不知道世子知道还是不知道?或者水至清则无鱼,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并没有人知道户部尚书是自己的人,世子似乎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过此事,更没有向一向器重他的皇上禀报过。

以燕王对世子的了解,如果他知情的话,他可不像会咽下这口气的人,可他偏偏如此平静,平静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越发让燕王心底不安。

在权力漩涡之中的人,不能没有忧患意识,现在世子失踪了,燕王表面上忧心,可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真是天助我也。

他一方面十分积极地派人协助寻找世子和世子妃的下落,一面心中庆幸,最好永远都别回来了。

而且,他也相信,他们不会回来了,因为一双小世子还在淮南王府,以这两个人的能力,若是真的还活着,根本就不可能不回来,就算什么都能舍得下,但刚刚半岁的儿子也能舍下?

为了表示对世子和世子妃夫妇的关心,燕王还亲自去过他们坠崖的地方,原本的冰雪之城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一片焦土,燕王站在崖边,往下一看,立觉触目惊心,头晕目眩,呼吸不畅,他明白,看来世子和世子妃是真的难以生还了。

世子和世子妃的双双失踪在京中引起了极大的震荡,皇上连续派出最精锐力量搜寻,可依然杳无音讯。

短短数天,皇上就仿佛老了几岁,皇弟的爱子,国之栋梁,刚刚立下奇功,却再一次折翼,生死未卜。

又一次暗卫来报,说还没有找到世子的下落,刹那间,皇上的视线陡然模糊起来,天熠的笑和映月的笑,不知不觉重合在一起,那样熟悉,可自己还没怎么好好补偿这么多年对他的忽视,他就出事了。

“皇上,皇上。”容妃轻言细语道,自从世子出事之后,皇上就经常这副心不在焉的恍惚模样。

皇上回过神来,结果容妃递过来的茶,淡淡道:“怎么了?”

容妃道:“皇上可是还在忧心世子和世子妃的事?”

明黄的龙袍映衬得皇上脸色越发暗沉,“你说这孩子怎么一直没消息?”

“世子一向吉人天相,皇上勿需太过担忧,依臣妾看,很快就会有好消息的。”

皇上没有答话,只是疲倦地闭上眼睛,容妃眉目微垂,陷入沉思,今年因为太后中风,太子谋反,世子出事,连新年都过得冷冷清清的,完全没有往年热闹的气氛。

如今太子倒台,朝中官员纷纷投靠燕王,本以为皇上会乘着新年的吉兆,封燕王为太子,万象更新,普天同庆,一扫晦暗之气,可皇上却迟迟没有此意。

容妃不免有些着急,找借口来了好几次养心殿,想旁敲侧击,让皇上早日给燕王一个名正言顺的东宫名分,而且自从萧远航叛乱之后,皇上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如今燕王已经监国,主管朝政,离东宫只有一步之遥。

水到渠成的事情,偏偏皇上就是拖着,连朝臣的折子都压了下来,从不表态,让容妃始终揣摩不透圣意。

她想了想,又婉言劝道:“太医说皇上要多加休息,切不可再操劳国事,龙体为重。”

皇上阅人无数,岂能听不懂容妃的意思?终于睁开眼睛,斜斜睨了一眼容妃,这段时间,他虽然很少上朝,但朝中局势依然了然于心。

可最近大事接二连三地发生,让他心力交瘁,而且刚刚废了旧太子,立新太子之事不宜操之过急,更重要的是,现在天熠出了事,下落不明,有人居然还在火急火燎地争夺太子之位?

按照现在的局势,太子之位已经隐隐握在容妃母子手中,居然还如此心急?已经惹得皇上不快,所以他故意晾着他们,让他们懂得进退,使得分寸。

见皇上并没有表态,容妃有些失望,不自然笑笑,“鹤轩也一直挂念皇上龙体,若不是怕叨扰皇上,只想日日都来请安。”

皇上重新闭上眼睛,“朕知道鹤轩仁孝,把朕交代给他的事情办好,就是最大的孝心,你先回去吧。”

“臣妾告退。”皇上的话又给了容妃几分希望,她的脸上又浮现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笑意。

容妃告退之后,养心殿重新归于安静,皇上忽道:“召淑贵妃。”

淑贵妃在宫中多年,一直不温不火,如今成了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一是她的资历,二是她的聪慧,当然也和别的女人斗得两败俱伤有关。

但无论淑贵妃站得位置多高,她从皇上这里得到的宠爱始终是有限的,也很少见皇上主动召她,田学禄忙道:“是。”

淑贵妃很快就到了,柔声道:“臣妾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淑贵妃见皇上并没有要吩咐什么事情的意思,缓步过来给皇上揉肩,仿佛极为随意道:“世子还是没有消息吗?”

皇上颔首,不过随即话锋一转,“但朕相信以天熠的能力,一定会回来的。”

淑贵妃含笑,“皇上英明,臣妾也这么认为。”

殿内有短暂的静默,淑贵妃也不是多话的人,只是安静地帮皇上揉捏双肩。

“你还记得静妃吗?”

皇上突然这么问,让淑贵妃的手立即下意识地顿了一下,忙道:“臣妾自然记得,皇上怎么忽然想起静妃妹妹了?”

皇上是因为依稀记得映月和淑贵妃曾经交好,所以召她过来,怅然道:“如今宫里能和朕谈她的,恐怕只有你了。”

“多谢皇上。”淑贵妃轻声道:“虽然妹妹走了这么多年了,臣妾也经常会想起她,她的自尽也一直是臣妾心中的痛。”

皇上的眼神渐渐变得复杂起来,一字一顿道:“她不是自尽的,是李氏奉太后之命杀了她。”

淑贵妃大吃一惊,一只手猛然捂住了嘴巴,“怎么会?”

居然是太后命皇后杀了静妃,她们当初都看似那么喜欢静妃啊,淑贵妃更为奇怪的是,皇上怎么会突然谈起静妃?

皇上神色转为愤怒,“朕也是刚刚知道的,朕记得她死前的那个夜晚和你见过面,她和你说了些什么?”

静妃是后宫的一个传奇,虽然时隔多年,和静妃的交往,淑贵妃还是记忆犹新,“妹妹说羡慕臣妾膝下有个公主,她一直希望她也有个小公主,臣妾对她说她还年轻,皇上又那般宠她,她迟早都会有的。”

“她有什么反应?”一想到孩子,皇上的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她没说什么,然后就和公主一起玩耍,还送了公主一支发簪,后来见公主要睡觉了,就让我们先回去,她说要在太御湖边再坐一会。”

淑贵妃一一回忆着,看着皇上愧然的脸色,试探道:“皇上可是又想起妹妹了?”

这么多年,能和皇上谈论静妃的人寥寥无几,曾经倒是和寒菲樱那丫头能交流一些,可那丫头也和天熠一起失踪了,皇上想遍后宫,居然只有淑贵妃能聊上几句,长叹一声,“是朕对不起她。”

淑贵妃惊骇不已,许久才平静下来,太后是皇上的生母,如今已经中风,谁人敢说她老人家的不是?也只有拿李氏说事了,“如今李氏已经被囚禁,妹妹也可瞑目了,她深爱皇上,在天有灵若是知道皇上这般自责,想必心中不安,还请皇上为了妹妹,不要再苛责自己。”

皇上却不能原谅自己,蹙眉道:“若是当年那个孩子能活下来该有多好,都是朕没有保护好她。”

那个孩子?淑贵妃心中同样悲悯,“当年妹妹怀孕之后,皇上恩宠眷浓,如今看来,此事恐怕也是李氏的手笔,李氏罪孽深重,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她终将为她的罪孽付出代价,事情都过去了,还请皇上保重龙体为上。”

皇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能言说的苦闷和痛楚,比起容妃,无欲无求的淑贵妃是个更好的倾听对象。

映月走了,天熠也走了,原本想把对映月的思念寄托在天熠身上,现在连这个愿望也可能会落空,皇上抚着眉心,“李氏说天熠的笑像极了映月,你可有这样的感觉?”

淑贵妃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这样问,心中越发觉得有异,想了一会才道:“请皇上恕罪,臣妾不记得有见过世子的笑。”

皇上笑了,“这孩子的确很少笑,朕也不记得,倒是李氏说了之后,朕才留意,天熠归京的时候,他笑了一下,那一刻,朕明白,李氏没有说谎。”

淑贵妃明白了,“皇上是看见世子的笑,想起了妹妹?”

“是啊!”皇上的语气透出浓浓怀念,“朕第一眼看到淮南王府一双小世子的时候,就很喜欢,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相似?”

一想到生死未卜的世子和世子妃,淑贵妃的心情也无比沉重,“世子文武全才,一向深得皇上爱重,或许皇上心中也觉得像,不过是没有察觉罢了。”

皇上深以为然,“若当年那个孩子还活着,也和天熠差不多大了,或许是那个孩子无缘面世,所以朕特别喜欢同时出生的天熠。”

“皇上言之有理。”淑贵妃向来懂得分寸,不敢陪一时兴起的皇上抒发太多感情,只是婉柔一笑,“妹妹的生辰快要到了吧?”

皇上点点头,每年静妃的生辰,他都会在静姝宫度过,年年如此,从不例外,赞许道:“恐怕也就只有你还记得她的生辰。”

“皇上过奖了,臣妾不敢说当年和妹妹情同姐妹,但也有交情,臣妾一向仰慕妹妹的才情,她的生辰臣妾记得也在情理之中。”淑贵妃道。

皇上笑而不语,看着淑贵妃柔顺的眉眼,忽然语出惊人,“你觉得燕王可当大任吗?”

淑贵妃又是吃了一惊,皇上几乎从来不和后妃谈论前朝之事,尤其是这种国之未来的太子储君,淑贵妃哪里敢发表言论?忙道:“臣妾不过是后宫妇人,对于此事,实在不敢妄议,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也不过随口一问,没打算让淑贵妃回答,如今朝中接二连三出事,左相右相纷纷倒台,中流砥柱空缺,重要职位都有空缺,而且朝臣纷纷倒向燕王,若是顺势将燕王立为储君,皇上也不是不同意,只是,若将天熠作为标杆的话,燕王恐怕还是有所不及。

当初,萧远航谋反,社稷蒙难,宫城危急,连江山险些落入他人之手,那个时候,皇上无言面见萧家的列祖列宗,痛悔得差点要自刎谢罪。

是天熠的归来,解救了这一切,那个时候,皇上脑海中闪过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若天熠是未来的储君,龙腾的将来,他恐怕要放心得多。

但历朝历代,还没有立世子为太子的先例,何况,他膝下有好几位皇子,还有风头正盛呼声最高的燕王,他想立天熠为太子,难度可想而知。

到底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立天熠为太子?还是为了一己之私,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到底是为天下苍生计,还是为自己私心计?皇上的无私与私心,在脑海中进行异常激烈的争斗。

就算对权倾天下的帝王来说,立一位世子为太子,依然是个疯狂的念头,依旧会遇到重重阻碍。

如今朝中官员大多支持燕王,燕王无劣迹,有贤名,而且在平叛中功不可没,亲临阵前,鼓舞士气,在这种情况下,若他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恐引起朝野议论纷纷,朝局动荡不安。

还有,天熠是否有此意?历来的世子再优秀,都与皇位无缘,皇上在进行了复杂的权衡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疯狂的念头。

可没想到,这个时候,天熠居然出事了,一个月过去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很多人心中都倾向于世子和世子妃已经回不来了,只是,两人的身份都太过尊贵,没人敢在明面上说出这个大逆不道的结论而已。

这件事的突发让皇上更为自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疯狂的念头,让身为世子的天熠承受不起这个福泽,所以出事?

淑贵妃虽然并不知道世子的真实身份,但燕王已经是众望所归,皇上还这样问,莫非心中还有别的想法?

会是谁呢?其他诸皇子之中,似乎并没有颇为出色者,难道是世子?这个念头把淑贵妃吓了一跳,但极力保持平静道:“皇上教导有方,燕王才干卓绝,臣妾听很多人夸赞过他。”

虽然皇上富有四海,依然是孤家寡人,因为很多事情,他只能圣心独断,而不能和任何人商量,见淑贵妃避重就轻,也知道后妃们说不出什么,也不敢说什么,开恩道:“算了,你下去吧。”

“臣妾告退。”

淑贵妃刚刚退下,就有内侍来报,“启禀皇上,淮南王爷求见。”

见皇弟来了,皇上强打起精神,“让他进来吧。”

“臣弟参见皇上。”

“自家兄弟就不用那么客气了。”皇上亲和道,“平身。”

淮南王是自己亲弟弟,天熠是他的爱子,对这个侄儿,皇上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子都要器重欣赏,知道皇弟是为天熠而来,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了,天熠是什么人,你这个做父王的还不清楚吗?现在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东方明玉等人不是一直都没放弃吗?说不定,明天,天熠就回来了。”

皇上的话是说给淮南王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只要没有见到天熠的尸体,他就始终相信天熠还活着,见淮南王面色忧重,皇上以为他是太过担忧天熠的安危,才出言安慰。

其实淮南王此来,是另有原因,天熠和菲樱,一个月没消息了,府里的精卫,东方明玉,夜离宸从未放弃,淮南王忽然开始担心,万一天熠真的回不来了,是否应该向皇兄告知他的真实身份?

-本章完结-

第210章 妖精对妖孽第166章 提审案犯第88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107章 回 府第423章 叛军逼近宫门第32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189章 不求回报第302章 雪族灵兽第37章 西域毒药第285章 赏 园第367章 雄 心第312章 两个消息,先听哪一个?第467章 大结局(七)第43章 进宫请安第137章 还在生气?第4章 姐姐归来第86章 突发状况第382章 皇后失算第223章 皇上施恩第120章 拖你下水第421章 夜长梦多第91章 告御状第38章 灵丹妙药第96章 上当了?第336章 复仇天使(五)第33章 绝 配?第347章 燕王妃到来第366章 废 后第18章 未来世子妃第171章 御前辩解第367章 雄 心第30章 庸俗的品位第88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401章 男人的真面目第56章 偷梁换柱第344章 雪中送炭的好消息第80章 坐享其成第469章 大结局(九)第23章 谈判(一)第252章 赴 宴第28章 下马威第378章 蓝芙蓉失踪第398章 倒打一耙第395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393章 杀人灭口第361章 一桩奇案第349章 容贵妃失算第268章 庆功宴第88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143章 接踵而来第419章 初见成效第75章 过人的忍受能力第233章 回到寒府第363章 双方对质第92章 勇闯幽冥山第175章 少女失踪第308章 三方各执一词第334章 复仇天使(三)第182章 暴露身份第210章 妖精对妖孽第414章 多事之秋第469章 大结局(九)第125章 坏到没品第438章 相爱相杀第283章 另有其人?第131章 人情冷暖第167章 出来顶罪第299章 太子相邀第290章 一鸣惊人第290章 一鸣惊人第352章 祁临求助第351章 狂躁的容贵妃第459章 最后的疯狂第246章 雨夜情思第154章 风采依旧第111章 你女儿自己带回去第173章 剑走偏锋第165章 宫宴遇刺第394章 芙蓉郎重现第175章 少女失踪第54章 兴师问罪第98章 她会回来的第432章 进攻第126章 枫桥夜泊第338章 复仇天使(七)第206章 开黑店的祖宗第418章 离间之计第62章 将计就计第247章 芝兰别院第378章 蓝芙蓉失踪第222章 谁家玉笛暗飞声第110章 要死早点死第376章 齐人之福?第167章 出来顶罪第337章 复仇天使(六)第221章 滴血验亲第82章 远 游第49章 命格相合第239章 选婿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