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问名礼

这一回,生气的就不止钱氏一个了,相王妃原本就一肚子火气,六十四抬纳采礼,相王府不是拿不出来,可是相王根本就不乐意,只是娶个庶‘女’罢了,又不是娶什么天仙,用什么六十四抬,要不是她肚子里那块‘肉’,就凭她也想进王府的大‘门’?!

可是相王妃还真的就拗上了,俗话说,不争馒头争口气,她的王儿哪点比不上那纨绔郡王了,要被他处处压上一头,再说了,王儿要是一辈子好不了,那就只娶这一个‘女’人了,总要风风光光一些,相王妃其实哪里乐意要送那么多陪嫁了,实在是为了脸面啊,再说了,送出去的都会送回来,那就还捏在她手里!

只是相王妃想到那些东西都是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而越郡王的要么是贡品,要么是从皇上那里坑来的,就心里不平衡,一气之下竟跑进宫找太后诉苦去了,太后可就相王这么一个儿子,相王世子这么一个嫡嫡亲的孙儿,忽然之间就不举了,太后也为此着急上火呢,再听相王妃说连越郡王的暗卫都鄙视相王世子,火气就彻底压不住了,“七十二抬纳采礼,哀家送他七抬!”

相王妃来诉苦,为的就是这聘礼呢,太后库房里积攒了不少东西,哪一天她过世了,这些东西可都归皇宫所有,轮不到她,太后说送七抬,那绝对是好东西!

太后自己掏的腰包,还觉得不够,这些年皇上偏袒越郡王也偏袒够了,连带着对定远侯府四姑娘都高看几眼,便带着相王妃去御书房找文远帝,大体就是越郡王纵容属下藐视相王世子,知晚抢驳相王妃,觉得纳采礼少了,越郡王如此嚣张皇上要付一半的责任。

文远帝被指责的脑袋直突突。没办法,只好叫徐公公去库房挑了两件,赏赐给相王妃。

送走了太后和相王妃,文远帝‘揉’着太阳‘穴’。徐公公劝道,“皇上别为了一点小事心烦。”

文远帝瞥着徐公公,“纳采礼才是第一礼,还有五礼没送呢!”

徐公公擦拭了下额头上的汗珠,笑道,“皇上莫不是担心郡王爷为了压过相王府,把皇上的小库房洗劫一空吧?”

文远帝扫了徐公公一眼,徐公公忙把嘴闭上了,这两日他算是‘弄’明白了,这些年皇上为何纵容郡王

爷了。经常数落王爷没把郡王爷教好,原来郡王爷是皇上生的,以皇上对郡王爷的宠爱,别说小库房了,他就是把‘玉’玺抢了。皇上也睁只眼闭只眼,想当年,郡王爷不就看中了‘玉’玺,要抓着往,皇上真给了,只是那会儿郡王爷还小,都拿不稳。要不是他反应灵敏,不定‘玉’玺真摔没了。

别说,徐公公还真猜对了,文远帝真担心叶归越为了压制相王世子,又来打劫他,虽说他百年之后。那些东西都是他的,就算不是他的,也是身系帝王绳的尘儿的,那可是他皇孙,他不心疼。可是他现在毕竟是皇上啊,被人给打劫,脸面上过的去吗,再说了,为了个‘女’人攀比成风,传出去丢人啊!

不过一想到,知晚的陪嫁是他的皇孙儿和皇孙‘女’,就是把镇南王府送出去,文远帝也觉得应当。

有了太后的支持,第二天,相王府就抬着七十二抬纳采礼登‘门’了,彼时,知晚正在桓府帮桓孜治病。

看着自己的儿子气‘色’一天好过一天,桓大人和桓夫人心情好啊,对知晚是连连道谢,热切殷勤的知晚都不好意思了,笑道,“拿人钱财与人办事,我收了诊费,要是不治好桓大少爷,也说不过去啊,施过两次针,桓大少爷的脑中淤血已经消除一大半了,十日后我再来,这期间,他可以多下‘床’走动走动。”

桓娇挨着知晚坐着,笑的眉眼弯弯的,之前还对知晚的医术抱着怀疑,但是这几天,桓娇已经把知晚当成神医了,好奇的笑道,“还是越郡王慧眼识珠,一定要娶你做郡王妃,五姑娘与你一母同胞,相王世子一定要娶她,她也如你一般会高超的医术吗?”

知晚笑而不语,茯苓便捂嘴笑道,“我家姑娘的医术是跟高人学的,连侯爷都瞒着呢,五姑娘又怎么会呢,相王世子娶她,是因为……。”

茯苓说着,知晚假咳了一声,茯苓忙捂住嘴,不敢再吭声,桓娇眨巴着一双灵动大眼看着知晚,这没什么不能对人言的吧,桓夫人坐在那里直摇头,相王妃心高气傲,又岂会看上一个庶‘女’,还是越郡王妃的庶妹呢,这其中肯定有隐情,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与相王世子的病有关,桓夫人其实是这样想的,相王世子之所以娶秦知姝为正妃是因为知晚的医术,等迎娶了秦知姝之后,知晚就帮他治病,在桓夫人眼里,这世上就没有能难得住知晚的病症。

见知晚不愿回答,不由得娇嗔了桓娇一眼,“要是随随便便都

能学的来四姑娘这样高超的医术,太医院的太医们还有活路?”

桓娇轻嘟娇‘唇’,她当然知道这样高超的医术不是轻易能学来的了,她只是好奇相王世子为何一定要娶秦五姑娘做世子妃呢,还这么等不及的就要娶进‘门’,知晚见她那好奇的神情,也知道这些个大家闺秀,贵夫人们平素闲的无聊,最关心的就是世子少爷大家闺秀定了谁府上的亲,尤其是相王世子,在整个京都,身份能超过他的压根找不到几个。

知晚轻眨了两下眼睛,觉得秦知姝的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要不是出了什么意外,谁家‘女’儿会等不及在十日之内出嫁呢,便朝桓娇勾了两下小指,桓娇忙把耳朵凑过去,知晚轻言了两句,桓娇一双眼珠没差点瞪出来,直勾勾的望着知晚,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知晚轻点了点头,虽然很难想象,但却是事实。

桓娇真的被震撼到了,从她七岁就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除了父兄堂兄外。就连表兄都不能轻易见面说话,更别提外男了,秦知姝不但与相王世子接触了,还委身与他。甚至还怀上了孩子,这是要被活活打死的啊,现在居然一点事没有,还要嫁给相王世子做正妃,太匪夷所思了。

怎么定远侯府上的庶出‘女’儿总那么奇特,胆量超乎寻常的大呢,一个敢逃越郡王的婚,还一逃就是一年,要不是侯爷被关进大牢,估‘摸’着她都不打算回来的。一个更是胆大,竟然未婚先孕,偏还都嫁给京都数一数二的权贵世家,想着越郡王和相王世子的纠葛,四姑娘与五姑娘将来还怎么做姐妹?

桓娇可没想过叶归越和相王世子会因为知晚和秦知姝化干戈为‘玉’帛。这可能吗?

屋子里说笑着,外面进来一个小丫鬟,福身行礼后道,“老爷,夫人,赵夫人来了。”

桓夫人眉头一皱,脸上就闪过一抹不虞之‘色’。端茶轻啜,“去回了她,就说府上有贵客,没功夫招待她!”

桓娇也一脸嫌恶之‘色’,倒叫知晚好奇了,还是桓大人摆手道。“我与赵兄是同窗好友,又一同在兵部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犯不着如此。”

桓夫人素来贤惠,听到桓大人这么说。也就松了口,摆摆手,让丫鬟下去请赵夫人进来,她则不动,她倒要看看两年都不曾登‘门’的赵夫人来府上所为何事!

知晚瞅着桓娇,桓娇轻嘟了下嘴角道,“我娘生赵

夫人的气呢,我大哥与赵家姑娘打小就定了亲,要不是我大哥受了伤,也该迎娶赵家姑娘进‘门’了,从知道我大哥有‘腿’疾站不起来后,赵夫人不顾我大哥还在悲伤中就硬要退亲,我娘恼她呢……。”

桓娇娓娓道来,其实这中间还有故事,赵夫人膝下就一‘女’,宝贝的不行,打桓孜受伤回来,太医诊断这辈子都难站起来后,就要退亲,只是碍着两家是世‘交’,退亲太驳斥桓家的颜面了,就迂回了一下,说把庶‘女’嫁给桓孜,桓夫人哪会同意,赵夫人就认为桓夫人一定要拖她‘女’儿下水,当时就翻了脸,这‘门’亲事就告吹了,其实那会儿桓孜就有意退亲了,免得误了人家赵姑娘一辈子,可是桓夫人气的是赵夫人不该这个时候就退亲,那会儿赵家姑娘才十四岁,要娶进‘门’还早呢,即便是退亲,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好歹等她儿子病情稳定些吧?

这两年,桓孜的病情反复,有些生无可恋,桓夫人想给桓家留后,四处说亲,就是没人愿意,赵夫人担心桓夫人旧事重提,一直没上过‘门’呢,今天忽然跑来,还真叫人纳闷了。

正说着呢,就见一身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的夫人走进来,约莫三十四五岁,长的风流蕴藉,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成熟的风韵,进‘门’便挂着笑,丝毫没有责怪桓夫人没有起身迎她的意思。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都让她进来了,桓夫人也就不端着架子了,起身道,“赵夫人今儿怎么得空来我府上?”

虽说是迎客之语,不过语气很生硬,摆明了是不大欢迎,赵夫人脸‘色’微僵,一瞬间又笑了,抓着桓夫人的手笑道,“是我对不住你,这不是没脸上‘门’见你吗?”

桓夫人勾‘唇’一笑,笑意淡薄的如蒲公英,一吹就散,“以前没脸来见我,今儿就有脸了?”

赵夫人的脸‘色’彻底变青,一抹笑都挤不出来了,她以为她会念着十几年的姐妹情谊,会给她三分薄面,不曾想这点面子都不给,那两件事还有希望吗,桓大人坐在那里,忍不住抚额头,自家夫人嫉恶如仇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收敛一些,便出来打圆场道,“赵夫人今儿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能有什么急事,有急事也是赵大人登‘门’,桓夫人呛了赵夫人一句,也就不多言什么,请她落座,桓娇这才上前见礼,赵夫人拉着桓娇的手,连连夸赞道,“几个月没见,出落的越发的水灵了,许人家了没有?”

桓夫人一听她这话,眉头就轻蹙了下,还没说话,赵夫人便笑道,“可别误会了,我可不是来替人做媒的,我实在想不到什么人能配的上娇儿的。”

这话说的桓夫人心里舒坦,连带着脸‘色’都缓和了三分,桓娇一脸羞红的退回到座位上。赵夫人瞥着知晚,见知晚没动,不由的轻挑眉头,“这位是?”

眸底隐隐有指责之‘色’。桓夫人笑道,“这位是定远侯府上四姑娘,未来的越郡王妃。”

知晚这才起身要行礼,结果赵夫人瞅了她两眼,就把眼睛望着桓夫人了,知晚也干脆,站起来身子弯都没弯就笔直落座了,赵夫人还等着知晚给她行礼,结果半天没听到动静,瞥头望过来时。知晚已经在端茶轻啜了,桓娇憋笑憋的肩膀直抖,她当她是谁呢,眼前这位可是连越郡王都敢打敢骂的人,就是见了皇上不行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给你请安是给你面子,你还端着架子,活该被无视,滋味不好受吧?

知晚是桓府贵客,她就是打死一两个丫鬟小厮,桓夫人也不会多说什么,赵夫人就是想落落知晚的面子。原因很奇葩,她‘女’儿曾与桓孜有过婚约,后来退亲后,桓孜曾上‘门’求娶过知晚,而那会儿上‘门’求亲的人很多,个顶个都身份尊贵。尤其是叶归越,为了知晚都上‘门’赔礼道歉了,可见知晚有多好了,赵夫人出‘门’做客,就听人家说起她‘女’儿与桓孜的亲事。把她‘女’儿与知晚放在一起比较,赵夫人就听有不对头的夫人说她‘女’儿与知晚相比,就是米粒与珍珠相比,知晚是那珍珠,赵夫人气啊,今儿见到知晚时,有一瞬间的惊‘艳’,得知是知晚时,立马就转变成了不屑,哪知道她不屑,知晚更不屑,赵夫人还不敢数落知晚不懂礼数。

知晚‘性’子温婉,很好说话,可也看对什么人,人家不给脸,她还做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还差不多!

桓娇就喜欢知晚这种‘性’子,只是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束缚的地方是在太多,即便不喜欢,脸上也不能轻易表‘露’出来,要是哪一天,她也能如知晚这样,率‘性’而为才好,可是世上又有几个越郡王呢,能如此宠溺纵容自己的嫡妻?

赵夫人同桓夫人寒暄了几句,才开‘门’见山道,“我听说孜儿‘腿’疾渐好,这事是真的吗?”

桓夫人一听这话,心里就夹了警惕,瞥了桓大人一眼,桓大人想要说话,忙把嘴闭上了,其实对于退亲这事,

他心里也是有气的,只是赵大人几次三番赔礼道歉,他早原谅了赵家,只是自己个的媳‘妇’咽不下这口气,他也没办法,桓夫人今儿高兴,可不想因为这事影响了心情,只要孜儿‘腿’疾好了,还担心娶不到中意的媳‘妇’么?

桓大人起身走,临走前还给知晚行了一礼,那恭谨的样子看的赵夫人眼神一凝,要说她是越郡王妃,桓大人行礼也就罢了,她还不是呢!

桓夫人也不隐瞒赵夫人,端茶啜着,云淡风轻道,“不出半年,孜儿就能跟以前一样,能蹦能跳,能上战场杀敌,这事不知道赵夫人从何处听来的?”

赵夫人脸‘色’微僵,桓孜是她看着长大的,对这个‘女’婿她是打心眼里满意,可惜受了伤,太医都说治不好,不然她何至于拼了两家的世‘交’情分也来退亲,要是知道能治好,她何苦呢,赵夫人苦涩的笑着,“是元夫人不小心说漏了嘴,被我追问了出来,这么大的喜事,你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桓夫人把茶盏搁下,擦拭嘴角后笑道,“孜儿‘腿’还没好全,我急巴巴的告诉你,还不得叫外人认为我还想挽回两府的亲事啊,善儿那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欢,可惜与孜儿有缘无分,两年了,我也看淡了,等孜儿‘腿’好了,得赶紧给他挑‘门’好亲事,我也好享受一下儿孙绕膝之乐。”

赵夫人手里的绣帕捏紧,眸底有抹寒意,桓夫人知道她要说什么,赵家在遍地权贵的京都压根算不上什么,想要给‘女’儿说‘门’好亲事谈何容易,尤其是那些家世好,模样才情好,又肯上进的世家少爷更是少之又少,不是你瞧不上我,就是我瞧不上你,不然也不至于退亲两年了,还没许人,她知道赵夫人是怎么想的,‘女’儿原本定的亲事不错,要是退亲后,定个家世不如桓家的,她肯定不乐意,想要高攀,别人又嫌弃赵家‘女’儿曾经许过人,就因为人家现在伤了惨了,就巴巴退亲,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是也有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之言,这样的人家,会乐意结亲才怪,这不,一来二去,就给耽误了,赵家姑娘今年也过来十六岁生辰了,这个年纪还没定亲的,京都可是少之又少了。

赵夫人急呢,这不一听说桓孜‘腿’好了,就急急忙的上‘门’来了,面子里子全豁出去了,谁想被桓夫人一句话就给堵了回去,偏还有知晚这么个外人在场,有什么话她都不好明着说,怕传扬出去对赵善儿的名声不好,便笑了笑,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今儿我来是受人之拖,你也听说了安澶

侯府小少爷的事吧,三岁了还不会走路,这不听说有神医会治大少爷的‘腿’疾,就托我前‘门’来问问。”

桓夫人眉头轻挑,安澶侯府的事她当然听说过,世子妃三年前诞下了长孙,原是喜事一件,随想寻常人家孩子一岁多就会走路,小少爷两岁了还不会走,找了太医来看,愣是什么‘毛’病都查不出来,便防名医,都说没问题,偏就是不会走路,可是愁煞了安澶侯,虽说安澶侯府与桓府没什么往来,可也用不着托赵夫人来问这事吧?

桓夫人不着痕迹的瞅了知晚一眼,见她与桓娇有说有笑,见她望着她,勾‘唇’一笑,并不言语,桓夫人心里就有底了,四姑娘出嫁在即,府里正忙着呢,来桓府帮孜儿治病已然为难她了,便笑道,“孜儿‘腿’疾能好,还多亏了四姑娘,要不是她请来神医,孜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安澶侯要是想求医,不若求求四姑娘或是越郡王,求我是没用的。”

桓夫人不敢暴‘露’知晚会医术的事,不过她知道霁宁郡主的哑疾是她治好的,这功劳全被她推在了越郡王身上,桓夫人便照着做了,也好回绝了赵夫人,赵夫人脸‘色’一哏,她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容府少爷寒症会好,那会儿正是越郡王在历州,霁宁郡主哑疾会好,也是因为越郡王,前些日子还听说越郡王两次跑桓府来……她刚刚把四姑娘给得罪了!

赵夫人扭了下绣帕,要她低头太难,索‘性’桓夫人告诉她了,大不了叫安澶侯求到镇南王那里好了,赵夫人笑笑,“那我便这样回了安澶侯夫人,让她……。”

赵夫人才说到一半,外面一个小丫鬟急急忙奔进来道,“四姑娘,侯府派了人来通知您,说是越郡王和相王世子在侯府面前打了起来,让您赶紧回去。”

知晚,“……。”

桓娇,“……。”

桓夫人,“……。”

茯苓来之前就猜到会是这样,昨儿冷石‘激’怒相王妃,相王妃肯定会抬很多纳采礼来,越郡王会甘心被他压制才怪呢,忙问道,“可说为什么打起来?”

小丫鬟连连点头,“相王府送了七十二抬纳采礼去侯府,相王世子也去了,没想到遇上了郡王爷,就扬言说郡王爷给他提鞋都不配,郡王爷当时没理他,等世子爷把纳采礼送上后,郡王爷就给问名礼了,送上一座大宅子,好像是他在历州新建的宅子,说是有半个皇宫那么

大,送完笑问世子爷,问名礼打算送什么,好像相王府不够大……相王世子就气极了,说聘礼再多有什么用,五姑娘会先给他生儿子,郡王爷想要儿子,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还说四姑娘你逃婚在外一年,指不定就不是,不是清白之身了……郡王爷一听就生气了,最后两人就打起来了。”

第199章 禁卫军第82章 一念之间第178章 禁酒令第23章 我家爷不找村姑第100章 玉佩第105章 内伤第147章 失宠第131章 龙颜大怒第179章 棒棒糖第4章 珠胎暗结第182章 开张第185章 御史台第31章 贪得无厌第180章 归来第60章 被抓第91章 名额第163章 刺杀第95章 墨汁第1章 农家小院第37章 拾掇第6章 银针第62章 刑部大牢第67章 添妆第97章 不可不防第149章 郡王第170章 吃醋第54章 搭把手第209章 米粥第187章 军威第104章 妙绝第15章 农家活第221章 归来第70章 捡画第64章 被狗追第200章 修路第2章 红绳铜钱第206章 多么幸福第174章 心悦第207章 受凉第182章 开张第189章 没规矩第177章 姐姐第161章 房梁第126章 凤冠第152章 煤矿第178章 禁酒令第161章 房梁第132章 下场第35章 左邻右舍第116章 桓府第63章 罚跪第172章 游湖第33章 咋舌第125章 茶水第199章 禁卫军第182章 开张第61章 进京第175章 治病第173章 仙鹤亭第6章 银针第117章 青出于蓝第218章 皇后第18章 人见人夸第62章 刑部大牢第33章 咋舌第220章 抓周第175章 治病第119章 别乱动第57章 寒毒第6章 银针第72章 虚言第113章 莲花灯第34章 长嫂如母第226章 德才兼备第44章 伍承第193章 手段第141章 添妆第157章 小王爷第211章 添妆第199章 禁卫军第19章 没分寸第215章 铁笼第198章 瑕疵第32章 子承父业第109章 猜字第193章 手段第52章 说话算话第153章 回门第96章 定远侯第141章 添妆第194章 刺杀第118章 断纹琴第197章 功劳第103章 动手第113章 莲花灯第91章 名额第87章 用不完第207章 受凉第9章 何等权势第5章 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