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补铁锅

霍山县,原属六安州辖下,后划归到庐州。

虽然这个小县城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丝毫的改变,可名义上算是高了一个级别,从县城升级为市级县(是按照现在的理解方式说的,那时候铁定没有市级县这个说法,哈哈)。

终大明一朝,庐州就属中央直辖,尤其是在靖难之后,距离最近的陪都南京根本就管不到眼皮子底下的庐州。无论是官吏置制还是税负银钱,庐州都是直接和京师对口的。

按现在的说法,庐州就是大明朝的直辖市,舒城作为直辖市下辖的县城,自觉比普通的小县小城要高贵那么一点。

军事上归属中都留守司,可大名鼎鼎的中都留守司主要的势力范围是在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在庐州的势力仅仅是一卫一所而已。

庐州的大明官军应该有五千人马左右,当然这是纸面上的数字,至于现如今还有几个能战之兵谁也说不清楚。(整个中都留守司的总兵力应该有四万五,但是应该有是一码事,实际上有没有又是一码事——作者按)

前些年纷扰大半个天下的农民军把老朱家的祖坟都刨了,也没有见几个能打能杀的大明官军。到了今天,中都留守司算是彻彻底底的完蛋了。取代中都留守司的就是黄得功的人马。

自从福王称帝以来,马士英督凤阳庐州,算是黄得功黄部的顶头上司。

可黄得功和南京新立的小朝廷不和就是个瞎子也能看出来,市井传言黄大将军经常破口大骂马士英马大督师,就是弘光帝的诏书也敢当着宣旨宫人的面撕扯的粉碎。

黄得功和弘光朝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利益纠葛,平头百姓也说不大清楚,就明白一个道理:现如今这世道,弘光朝的政令也就在南京城之内还算好使,真要想把统兵的大将怎么怎么样,是门儿都没有。

别说黄得功,江北四镇又有哪一个是把南京朝廷放在眼里的?

江南有大明官军百万,可谁都知道这一百多万是怎么回事儿。

江北四镇就不必说了,他们根本就不大理会小朝廷。现在的黄得功正和徐州的高杰闹意见,双方兵马调动频繁,要不是史可法史阁部往来奔走,早就火并了。

虽然现在高黄两部还没有内讧,看那架势也差不多了。

湖北的左良玉左部手上有八十万大军,算是绝对的实力派吧。可是左良玉几次表示小朝廷不是大明正统,看那意思说不准哪天就领着他那八十万大兵过来攻打。

有人说左良玉是要借着这个由头夺权,还有人说是左良玉害怕闯军想要离开湖北,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说法多了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百姓也无从得知。

大伙都明白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大明朝的这半壁江山呐,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就算闯贼和建州奴不过来,他们自己个儿都能打起来。

还有桂王、鲁王,潞王……这些个龙子凤孙都眼馋福王,都想做皇帝,都等着看热闹呢,说不准这热闹里头就有他们的一份儿。

住在城里头的老孙头原本是凤阳人,后来凤阳闹闯贼,这才领着老婆孩子到了舒城。因为是外来户没有地产,只能做些零散的小生意养家糊口。

在舒城的这些日子里,老孙头钉过马蹄掌,熬过驴皮胶,前些日子有操弄了一套家什,走街串巷的补铁锅。

“补锅——补铁——锅——”伴随着招财板儿的节奏,老孙头吆喝着走过一条条小巷。

日头都已经有两竹竿子高了,一个拎着破锅出来的人也没有见到。

说来也怪了,串游了十好几条巷子,基本就没有瞅见几个人,偶尔有个人影也是行色匆匆。

“鬼世道,他们的锅都该坏掉。”老孙头嘟囔着走上官街,准备找个便宜的摊子吃俩饼子,却发现官街上人潮汹涌,从一条条小巷中汇集出来的人流正朝南门疾奔。

这么壮观的场面让老孙头连吃饭的心思都淡下去许多,赶紧拽住一个询问:“大伙儿这是要干啥去?南门有啥好看的热闹?”

“太子,是去看太子。”

“什么太子?”

“崇祯爷的太子呗,太子驾临舒城,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大事儿……”

自闯贼破京师崇祯皇帝煤山殉国以后,关于太子的流言是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说太子被李闯软禁起来之后又落入满洲人手中,还有人说太子已经葬身乱军之中,更有些无聊的家伙说太子已经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种种传言不一而足,可无论是哪种流言飞语,都是言之凿凿说的有鼻子有眼儿。说太子葬身乱军者甚至能够描绘出太子临死时被射中了多少飞矢;而持出家论调的家伙则更离谱,甚至说在某某山的某某庙亲眼见过已经剃度的太子……

崇祯皇帝在位的这些年,除了以雷霆手段铲除魏忠贤之外,还真没有多少值得老百姓们称道的,大火儿在私下里也没少说这个皇帝的不是之处。真到了崇祯殉国之后,大伙儿才念起这位倒霉万岁的好处来。

要是崇祯爷在位,哪怕是太子还在,哪里还轮得上福王做皇帝?福王根本就是个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屁事不干的家伙

管不住手下的武将,任由那些文官扯皮捣蛋,这些都是朝廷里的大事,老百姓们最多是在嘴上骂几句解解气,这也就罢了。偏偏这个肥的象猪一样的弘光帝穷奢极欲,根本就没有打算理会老百姓的死活。

弘光帝爱吃鲈鱼,而且是爱吃三两以下的小鲈鱼,最重要还必须是鲜鱼……可他娘的鲈鱼是要到十一月才有的,逼着老百姓下河去淘鱼都逼出好几条人命来了。

弘光帝爱住豪华宫殿,也不管不顾的就要人们贡献奇石巨木……

弘光帝爱美色,这才坐上龙椅几天就已经下了两道广征民间秀女的旨意,下到地方上的天使们只要见到稍微有点姿色的姑娘,立刻在姑娘脑门上贴个黄花,这就算是弘光帝的女人了。

为了避免家里的女儿被选进宫中,有女儿的人家都在急急忙忙的嫁姑娘。可是弘光陛下偏偏爱好广泛,不光好女色更有娈童之癖,这一下家里有俊俏儿子的人家可就遭罪了……

一到这个时候,人们就想起崇祯爷的好处来。就算这位已经吊死在煤山上的万岁有再多的不是之处,总比弘光帝要好的多吧,起码崇祯爷不会挨门挨户的硬抢老百姓的儿女。

崇祯爷的死是不能挽回了,可只要有太子在,也轮不到福王这么瞎折腾呐。

大明朝仅剩下的这半壁江山,指定被南京这小朝廷玩的一点也剩不下。

人们已经对大明朝失望了。

偏偏这个时候久未露面、传说中已经死于乱军或者出家为僧的太子出现了。

这让很多人在漆黑的现实之中看到一丝光亮。

“崇祯万岁的太子?太子驾临舒城了?我就说嘛,崇祯爷不该是断子绝孙的下场。苍天有眼呐,我也得去看看。”听说崇祯爷的太子来了,肩膀上的家什仿佛也轻了许多,老孙头挑着担子跑的飞快,抢着去南门看大明太子。

南门处,拥挤着的百姓堵的如墙似壁。

一面上绣日月图案的血红旗帜正猎猎招展,旗下是一队队杀气腾腾的虎贲强兵……

第171章 趁热打铁第122章 大幕拉开第116章 匹夫得逯第154章颓局大振第19章 战场纪律第175章 无意之间就撬动了第21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第71章 灾难贫穷的地带第132章 六十四万种风情第218章 皇家无小事第24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第189章 记的回来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抢劫的第96章 我容易嘛我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第208章 凌驾其上第142章 里里外外第54章 抢劫之王被抢劫第141章乱起乱平看血光第172章 变数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第44章 托孤之重第81章 怪叔叔和小萝莉的幕后故事第99章 裙带关系不好使第209章 兵威促变第144章 麻杆打狼第189章 记的回来第1章 崇祯年间的烟民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第208章 凌驾其上第197章 利益的选择第145章 天那么大第63章 桃源末日第67章 该杀就杀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第78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3)第40章 什么叫做强呢?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31章 神棍无牙第191章 报复的火山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19章 密云将雨卷扬州第125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第36章 钱都去哪了?第45章 我们是来发财的你们逃命去吧第76章 不,没有花瓶,绝对没有第212章 代价第160章 潸然泪下第211章 门户大开第44章 托孤之重第48章 咱们要回家第60章 大忠臣呀我是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194章 生死之间(2)第57章 胜利大分配第73章 从抢劫犯到绑匪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198章 掩盖的目的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220章 苦难尽头是苦难第62章 日月长照鲜血满地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第185章 古今辉映第28章 我也想是真的第21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第176章 偷看底牌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第165章 暗流第65章 杀奴第183章 内部隐患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221章 大火末日第38章 财神其实是个穷光蛋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3)第197章 利益的选择第98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8章 乱象纷呈第199章 凶光毕露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42章 倒计时开始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第29章 我想要你的权利第162章 宁静的太多了第215章 连环炮第107章 最血腥的一天(1)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头第79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第128章 倾尽全力最后一击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第189章 记的回来第54章 抢劫之王被抢劫第55章 这回可是真的发了第156章 又砸又补一大锅第19章 战场纪律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第66章 血对血,牙对牙第206章 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