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叙话

小冬微侧过脸朝后看。

殷舜华神情从容恬淡,并没有如身边的一样轻易的就被煽起了悲戚之情来。

中午用饭排席时,四公主果然说到做到,把小冬和殷舜华安排坐了斜对面儿,要细打量倒是真方便。四公主不太放心六公主,让她去自己那一席,六公主摇头不去,小声说:“你那边都是些老女人,闷死人了。我和小冬一起。”

四公主气也不是笑也不是,伸手在她脑门上一戳:“你说谁老,嗯?”

不过话是这样说,她也没勉强,吩咐跟着六公主的人好生服侍。

外头有人递进一个食盒来,在长窗外跟丫鬟说了两句,食盒被传进屋来,拎到六公主旁边。

六公主微微提高了些声音:“哎呀,我就在外面吃一顿,还巴巴的从家里给我做了送来——知道的还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嫌四姐姐府上的酒菜不好呢。”

好几个人就赞她,有的说羡慕驸马体贴的,有的说罗家人对六公主好得没话说。六公主得意洋洋,看来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小冬忍着笑说:“行啦,天气凉,趁热吃吧。”

揭开食盒,里面的饭菜还热腾腾的。从罗家到这儿路虽不远,可也不近,饭菜应该是一做好了就立刻送来的,速度倒真是快,可见六公主现在的确很受重视——

有了年纪的人多重子嗣,罗将军和罗夫人也不会例外。正因如此,许多女子有孕,就象将军出征打了胜仗一般,是婆家的英雄,那叫一个众星捧月。六公主现在出门有驸马跟从接送,家中还特意做了她爱吃的补养的菜肴送来,一扫她之前的颓唐,总算是扬眉吐气。

六公主特意招呼小冬尝菜:“这个瓜齑不错,你也尝尝。”又指着汤说:“这个我一个人可喝不完,大家都尝尝吧。”

小冬笑着尝了一口,果然鲜香美味。

想想六公主之前为了吃个罗汉斋还特意跑自己那里去蹭,想必现在的日子过得叫一个春风得意啊。

“你现在天天在家都这么吃?”

“可不是么,厨房的人天天都先来问我想吃什么,然后采买才出去忙活。”六公主故意抱怨:“可是有时候啊,早上我说想吃鱼,中午一端上来我就反胃吃不下去了,还得撤了再做别的。还有,以前我很爱吃虾的,现在却一点儿都闻不得。”

“嗯,这个也不稀奇,许多有孕的人都这样的。还有人专想吃平时根本不吃的,又或是大冬天里想吃西瓜……”

那汤席上人都尝了,殷姑娘托着小盏,抿了一小口,也赞了一句:“果然是好汤。”

吃完饭小冬瞅个空子招呼殷姑娘:“殷姐姐,这儿人多嘈杂,咱们到后头坐坐吧。”

殷姑娘微一沉吟,她身边的那个姑娘说:“那我去棋苑坐会儿。”十分知趣地先走了。

只剩她们两人,殷姑娘倒还是落落大方:“郡主请。”

“殷姐姐不用和我这么客气,叫我小冬就是了。你现在可还在书院读书?”

“前年就不读了。”

小冬当然不能开门见山上来就直奔主题:你喜欢我哥哥不?你对有可能做我嫂子这事儿有啥看法?只能慢慢绕弯子,不过小冬也有点奇怪——殷姑娘的年纪可不算小了,虽然京城里姑娘也有出嫁晚的,但是那多半都有缘故,比如有孝,有病,有杂七杂八的其他原因。殷姑娘看起来身体康健,教养又佳,又聪慧大方,怎么会依旧待字闺中?难道她的嫁妆真的薄到一张纸写不满?

不过小冬再朝下打听,立马明白过来。

殷姑娘和她母亲跟着伯父伯母生活,伯父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未嫁,这么一顺下来自然把她耽误了。

长幼之序当然重要,可是也不是绝对呀。远的不说,就说五公主吧,她生病耽误了,所以六公主不是在她之前出嫁了么?自己也比哥哥早成亲——不过他们是兄妹,若是小冬有个姐姐没嫁的话,那另当别论。

“姐姐平时在家都做什么?”

殷姑娘说:“先前还上学的时候只觉得时间不够使,闲在家里之后,倒是有大把的闲暇,陪母亲抄抄经,做做针线什么的。”

小冬点头说:“也是。我以前也上学。冬天早上起身时总是特别舍不得暖被窝儿。总想着什么时候不上学了,痛痛快快的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可是现在想想,还是上学的时候有趣。”

“你先前是在集玉堂读书吧?”

“是啊。”小冬点头说。公主,郡主,县主这些都是在宫内学堂读书,大多数人不过是应付差事。

“听说,集玉堂有不少的藏书……”一说起这话来,殷舜华眼睛陡然就亮了,有如守财奴说起哪儿埋着金子一般。

小冬摇头说:“那个不要提了,徒有虚名而已。里面的书啊,好些还是太祖时候的呢,谁也不去看,整年整年的锁着门在那儿落灰。”

殷姑娘眼里的亮光黯淡下去:“这样啊……我听区先生说起过一回,一直琢磨着,要是有机会去看看就好了。”

区先生啊?小冬倒是有很久很久没她的消息了。

“区先生还在长青书院么?”

“是啊。”殷姑娘点头说:“区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言下颇皮自豪。小冬寻思着要从区兰颖身上论,她们还能算是师姐妹呢,毕竟都跟她念过书。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小冬很是诚恳地邀殷姑娘来王府做客:“我父亲也是爱书之人,家里光书房就三个呢,一个是父亲书斋里头,一个是外书房,我住的院子里也有一个屋子是放书的,只不过我光是爱收书,收了却懒得看了。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读借来的书,那是如饥似渴。自己一买,就束之高阁了。”

殷姑娘被她逗得笑:“这倒是真的。我以前也是,借到一本好书,挑灯夜读,还要把那精彩的地方抄录下来。要是买了书,固然也看,可是却没有这样的劲头了。想着反正是自己的,又跑不了,早读晚读都一样。”

“正是这样。”

要和人快速拉近关系,就要投其所好。果然一说起读书来,殷姑娘立刻态度热切。小冬倘若说请她去赏花,请她去喝茶之类,她肯定没这份儿热情。

“郡主现在住在王府?”

“嗯,新宅子没什么人气儿,冷冷清清的。我搬回去好几天了,过了冬再走,也可以多陪陪父亲。”

殷姑娘由衷地说:“你真是孝顺女儿。”

她话里带着些羡慕和感慨。

小冬想起她父亲早逝,就算她想尽孝,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有一件事……”她顿一下,小冬的心微微提了起来,静待她说下去。结果门帘一掀,六公主的丫鬟进来,屈膝说:“郡主,我家主子找您过去呢。”

“嗯?什么事?”

丫鬟虽然没细说,可是小冬和殷舜华刚才那种微妙而融洽的气氛已经被打破了,她那句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小冬有些遗憾,再三和她说,请她有空去王府做客,一起翻整那些存书。

“到时候我写贴子给你,殷姐姐可一定要来啊。”

殷舜华笑着说:“一定。”

她们出了屋,殷舜华去花园一侧的棋苑,小冬去寻六公主。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吹在脸上冷嗖嗖的。六公主坐在那儿,看她进来忙招手:“起风了,咱们一起回去?”

小冬在她身边坐下来,接过丫鬟递的茶:“你呀,再晚一时半刻的差人来就好了。”

“怎么你们说了这么半天,还没说够?”六公主白她一眼:“你就是脸皮子太薄了。要我啊,上来三句话就问清楚了,还用得着这么兜圈子耍心眼儿?”

“是是是,说得是。可是又不是人人都象你这么心直口快的。”

正因为重视,所以才不能轻忽慢待啊。要是将来赵吕娶了她,那她们就是一家人了,将来有漫长的时光要相处,怎么能象六公主似的,不分青红皂白把人唐突了?

四公主过来送她们,不过她客人多,小冬谢过她今日款待,又说让她不必送了。

两个人披了斗篷出来,出了二门,罗渭已经守在穿堂处了。小冬也有些日子没见他了,罗渭招呼她:“郡主。”

他以前叫小冬妹妹挺顺口的,这会儿成了亲戚,怎么倒拘束外道了?

小冬看了一眼六公主,心里有数,于是笑着说:“姐夫辛苦了。这么鞍前马后的,真不容易。”

罗渭被姐夫二字叫得一怔,随即笑得象一朵花儿似的,见牙不见眼。

“不辛苦不辛苦,”又憋出一句:“不过确实不容易啊。”

小冬没忍住,噗一声笑出来,急忙转过脸去。六公主脸上一红,嗔他说:“你都说些什么呀。车在哪里?我和小冬一起走。”她拉着小冬的手:“咱们坐一车,我还有话和你说呢。”

“行,我吩咐他们一声去,坐你的车走。”

两人坐在车中,六公主掀帘子看看车外,问她:“你近日可进宫了?”

“去了,给太后娘娘请安去的。”

“见皇后娘娘了吗?”

“没见着。”

“我听说,她病了。”

————————

咽炎反反复复真痛苦。

五月八号是个很好的日子咩?那天有三场喜酒……

啊,求票票。

第48章 夜雨第142章 过往第57章 春雷-20第64章 观星台第一百八十章第64章 定亲第7章 早膳第60章 邀约第16章 登山第56章 受伤第30章 桃花第41章 水草第102章 欺负?第64章 退婚第10章 诗第八十九章第3章 菩提果第67章 安神-100第102章 欺负?番外错落下第91章 暑意第176章 生活第24章 上元第173章 听闻第58章 比较第44章 蝉声第100章 水路第69 出嫁第8章 苹果第6章 长青书院第36章 入学(下)第134章 相会第66章 等待第48章 夜雨第63章 生辰(下)番外当年第93章 见识第11章 玩具第140章 习惯第140章 习惯第29章 礼第174章 落雪第121章 回程第162章 逝第50章 蛤蟆第13章 宴第109章 意外第55章 菊花第98 疑惑第33 夜风第142章 过往第9章 光与影第98 疑惑第45章 生辰第48章 过年第84章 相求第23章 年夜第175章 春雨第一百十一八章 秋雨第1章 从死亡开始第5章 太后第9章 光与影第41章 出嫁第一百十一八章 秋雨第165章 做客第142章 过往第119章 故居第31章 风筝(上)第11章 玩具第33章 礼物第52章 路遇第6章 公主第173章 听闻第105章 路窄第87章 宫人第127章 聚第46章 离京第154章 感觉第158章 酒后第63章 订亲-80第16章 来客第166章 暑热第40章 分离第140章 习惯第64章 观星台第73章 客人第92章 妥协第27章 来客第153章 消息第48章 过年第35章 做客第65章 遥远第57章 莲子第125章 嫂子第1章 寿辰第53章 相识番外错落下第104章 冤家第90章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