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

日本人的郁闷才刚刚开始,在伦敦的金融巨头拒绝认购日本国债,英国政府正在借款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场准备已久的经济战,在远东正式发动,首先是在欧洲以及东亚市场上,华商突然集体发力,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再各大市场上卖出自己的纱布等纺织产品。仅仅只是保本的低价瞬间就强占了日本纱布的大片市场份额。已经上市的日本纱布出现滞销,而大量运往欧洲的产品则堆积在港口而无人问津。但是相对于清国市场,欧洲市场上的境遇还算好的,借助本土优势,华商产品价格本来就比较低,而一些商人在政府“善意”的提醒下,拒绝销售日本商品,而南洋北洋大臣,以及两广总督张之洞等人联名上书,痛斥日本纱布在大清和朝鲜的倾销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当地的财税,大量白银外流。而在中枢还没下旨之前,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李翰章等人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辖区内用“行政手段”去打压日本纱布的市场空间,而对于进口方面?这更好说了。以日本纱布低劣为借口,直接抵制日本纱布的进口。随即日本政府表示抗议,称清国影响了正常的日清贸易。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抗议顶个毛用啊?李鸿章是北洋大臣,刘坤一是南洋大臣,大清的几乎所有口岸都在这湘系和淮系的控制之下。这两个大人物和你过不去,你日本能如何?更为重要的是,李鸿章还是总理衙门的实际操作者。在李鸿章眼里,清日两国就差开战了。你这份抗议顶个屁用?李鸿章看都没看直接扔一边了。不服?哪有本事来啊。现在的日本海军可远远不是北洋的对手!!

如果说华商与南北洋在全球范围内挤占日本市场,阻击日本纺织业是正面作战的话,那禁止清国和朝鲜对日本的棉花和粮食出口则是迂回包抄,釜底抽薪!!运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在华设厂的华侨商人的纺织工厂急需纱布,所以商人们也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的把自己辛辛苦苦搞来的棉花送到日本去。至于那些受日本人遥控,专门为日本提供原料的汉奸们。刘坤一和李鸿章绝对不会手软,在海关的关键部门换上新人后,对所有前往日本的船只进行严格搜查。一旦发现有棉花,粮食等“限制出口”的产品,可怜的船主就要到衙门里坐坐了。至于结果吗?轻则找个借口入狱,重则直接“病死”!!然后家产充公。你还别说,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李鸿章都佩服日本人的运作,Y的你用民船投运原料也就算了吧,居然还能搞到北洋为南洋华人发的通行证!这样一来,无形之中,李鸿章对内部清理的决心又坚定了几分。这个可能是发动经济战的徐杰所没有想到的!至于刘坤一,他可没想那么多,不过一方面能整整与自己抢购的日本人,另一方面又可以借机让自己和手下发个财什么的,这样的好事,刘坤一实在没法拒绝,而且越干越上劲,以至于手下的那些湘系官吏们。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升官发财的途径。

什么?有人问还有没有王法?这个吗?这些为日本人做事的商人本来就不可能干净,难道还找不出什么问题?就算一时找不出,对于那些在当地一手遮天的藩镇大员们来说就算弄死几个,也没啥事,毕竟连中枢都对南北洋都颇为忌惮啊!!如果说棉花问题仅仅是限制了日本的工业原料,那粮食问题可就是大问题了,日本的粮食很难自给,明治维新后,日本从朝鲜进口粮食补贴国内消耗,而在朝鲜的亲日派的帮助下,这条线路始终是日本人温饱的保证,但是现在怕是不行了,为啥呢?在清国驻朝的袁世凯的“运作”下。日本人发现从朝鲜购买粮食已经越发的困难,甚至最后一袋粮食也运不进来!!恼羞成怒的日本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的粮食问题,就差对朝鲜动手了,可是这动手也仅仅只能说说而已,为啥呢?就算现在日本陆军比北洋强,你也总要跨海吧?只要北洋舰队在,你就甭想安安稳稳的运兵!!就在日本内阁讨论是否给朝鲜一些“颜色”看看的时候,北洋舰队突然集体出现在朝鲜海峡附近,这无疑对那些叫嚣开战的日本人是当头一棒!面对北洋方面的强硬,日本人只能忍气吞声。那海面上巍峨的定镇二舰就是北洋最大的注脚!!

日本人实在没想到在一直对外“亲善”的清国政府居然会做出如此之事。(好吧,不是中枢做的,是下面的“藩镇”做的!!)在抗议无效,想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又没这势力的时候,日本人骨子里的自卑终于占据了上风。没办法,认了吧。不过这一认可不要紧。国内的工业和百姓生计可成了大问题!大量的纺织品挤压在国外,不要说赚不到钱,就连在港口的驻泊费用以及已经入库的仓储费都是一个大价钱。日本国内各大企业算来算去,明显有些耗不起,万般无奈之下,部分小厂果断决定甩货或者直接拉回国内。而粮食问题则更加致命,工厂没有原料没有订货顶多是停工,可是一旦没有了粮食,你能不吃饭吗?面对在缺粮背景下的一波波抢购狂潮以及升斗小民的抗议。日本政府知道单纯镇压是没有办法的。哪能怎么办?买粮食啊!于是乎,日本政府急忙通过各种渠道用自己好不容易的来的硬通货从东南亚各地购买粮食,以解燃眉之急。而东南亚的法国人和英国人以及荷兰人西班牙人,可不介意这时候敲一笔竹杠!!

“盖琳小姐,十分感谢您对北洋和大清所做的一切,请您放心,您所做的一切都会为您带来丰厚的利润。”徐杰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报酬问题我们以后再说,先说说你打算如何收场?难道清国与日本的经济战要继续打下去?这次日本国债肯定是卖不出去多少了,日本经济状况的急转直下使得日本在英国金融界的信誉直线下降。”盖琳问道。

“还不够彻底。只要索尔兹伯里首相还在台上,日本就依然有可能获得来自英国的贷款。部分英国政要依然有利用日本牵制俄国的想法。短期目标是让日本无法吃下2艘蛮横。(你让南洋一下吃下2艘蛮横也不可能。)而长期目标则是让英国与日本交恶!!”徐杰想了想说道。

“让两个国家交恶?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困难了。”盖琳不由的摇了摇头说道。

“不,其实很容易。或许日本人自己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徐杰微微一笑。虽然伊藤博文不会去和俄国人联手,但是不代表日本国内没有人这样去做!!

今天早上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收藏还少了一个--!作者很伤心,决定今天化悲愤为力量,加更一章!!大家支持一下吧,就算暂时养着,也别扯收藏啊~~

第1271章 长角犀牛第1118章 决战那不勒斯第86章 清日海军(三)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1168章 最长的一夜(1)第686章 陆军装甲集群第890章 突围第7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第745章 明争暗斗第775章 终于有人识货了第104章 提前发生的撤旗事件第220章 强势围观第233章 主权换援助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948章 蚂蚁咬死大象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1347章 真正的装甲战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372章 同盟国最终战略1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1276章 后续反应第390章 谈判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637章 愚人节大屠杀第1257章 交锋第43章 来自南洋的华人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824章 意大利海军出击第1087章 大战略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364章 巡洋舰的黄昏第972章 拦截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644章 夜战第1388章 登陆第1538章 摊牌2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538章 马卡诺夫的建议第445章 变局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1009章 停战吧第317章 美国海军的家底第523章 火炮后置怎么样?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367章 破局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098章 备战第1章 穿越第686章 陆军装甲集群第292章 处理旧货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744章 绝境第484章 突破第363章 肉搏战!第1278章 巨人杀手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431章 陷阱第240章 准备撤离第1164章 帝国铁马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154章 分配战舰第363章 肉搏战!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315章 热火朝天的北洋第940章 见个真章吧!第168章 丰岛之后(一)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941章 困局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388章 北海道风云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158章 陆军战略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军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771章 被鄙视的法国武器第911章 追击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738章 最后的战斗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1189章 差距第878章 丹泽港外的战斗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