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

上书房,慈禧、光绪、翁同龢、荣禄这些清国最高统治者正在商讨一个棘手的问题。

“看来李鸿章是不打算增兵了?”光绪黑着脸说道。

“老臣好话说尽,李合肥就是死抓着银子不放。说什么朝廷要是想让北洋出兵必须拨款。”翁同龢哭丧着脸说道。

“这李鸿章就是这样报答朝廷的?”光绪当时就觉得一股无名业火往头上冲。

“倭寇在不断增兵,难道李鸿章就不怕他的3万多北洋军在朝鲜全军覆没?”光绪问道。

“回禀陛下,李中堂自然不怕没有退路,不要了从开战到现在,北洋舰队主力可是还没有损失。致远济远两舰已经修理完成。只要这海路不失,北洋陆军就可以通过海路撤回辽东半岛的旅顺。他李鸿章自然是不怕!”荣禄起身回答道。

“他李鸿章倒是想得够全面啊,连退路都想好了。”光绪冷哼道。

“朝廷能拨出多少银子?”就在这时,一直不说话的慈禧问道。

“240万两白银吧,这已经到年终了,户部实在是没有余款啊。如果向洋人借的话,倒是可以借来不少。”翁同龢说道。

“240万两银子怕是让在朝鲜的北洋军打半个月都不够吧?”慈禧看着李鸿章递上来的折子冷笑道。

“那朝廷可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翁同龢小声说道。

“没想到李鸿章居然拥兵自重,我大清可战之兵又不止北洋一家,南洋的刘坤一,还有荣禄的武卫军都可以一战,就让李鸿章自己守着他的威海吧。”光绪气愤的说道。

“荣禄,你的武卫军可有一战之力?”光绪盯着荣禄问道。

“老臣的武卫军训练多年,但是枪械火炮与北洋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如果陛下让奴才出征,绝无二话。”荣禄立即起身说道。

“这个老狐狸。”光绪心中暗暗说道。

“你们先退下吧,此事明天再议。”就在光绪想再说什么的时候,慈禧摆摆手让荣禄和翁同龢先行告退。

“皇上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啊?”荣禄翁同龢告退后慈禧才慢慢悠悠的问道。

“先把户部的银子拨出去,实在不够再找洋人借吧。”光绪虽然生气,也曾经动过使用其它军队来代替北洋出征的心思。但是也就是说说而已,先不说湘军已经所剩无几了,就从刘坤一手下南洋水师的表现上来看,让这人上去怕是还没北洋表现的好。至于荣禄吗?这是慈禧的嫡系。自己不太了解武卫军的情况,所以不发表评论。而且李鸿章说的确实也在理,北洋上下拼死拼活的为朝廷打仗,朝廷再不给钱,你让北洋如何去打?

“嗯,是个办法,但是这些银子够吗?向洋人借?确实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然后呢?洋人要是借机敲诈怎么办?”慈禧看了光绪一眼说道。

“这怕是不过,亲爸爸可有别的办法?”光绪问道。

“能不外借就尽量不要外借,这借钱容易还钱可难啊。”慈禧说道。

“可是这要是不借,我大清的户部可实在没有银子了。”光绪立马变了脸色。

“这银子要是筹集的话,可以从两方面来找,一是向各省巡抚和提督摊派,他刘坤一张之洞控制着我大清财税重地,你不去打仗,筹集点银子总该可以吧?(清朝历代皇帝都摊派过,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的钱,皇帝一个子没出,都是让曹家自己筹集的,结果到最后,康熙一死,雍正上来二话不说就直接抄了曹家来补亏空。)二吗?就只能从旗务下手了。这每年4000万两的旗务银子可是一个大项啊。”说到这里,慈禧也不由的一哆嗦。

“这旗务银子可不能随便动啊。这可是关乎我大清根本啊。”光绪一听立马就急了。

“这日本人一旦打进了满洲。我大清龙兴之地岂不是要遍地狼烟?难道这不是根本所在?当然了这旗务银子不能都给北洋用了,东北的依克唐阿还有武卫军的荣禄都要分一些,毕竟朝廷可要靠着这次战争练就出几支可战之军。现在看来,这大清也就北洋一支可战之军。纵然李鸿章没有二心,我这心里也十分的不安稳啊。”慈禧长叹一声。

“亲爸爸认为,这李鸿章是否有二心?”光绪追问了一句。

“这李鸿章确实跋扈了一些,但是二心是没有的。否则他也不会费劲心里去搞他的北洋舰队了,要知道,这兵船虽然厉害,但是可是上不了岸。这几年来,李鸿章对他的北洋水陆二师可是投入了相当的精力,而且从现在来看,北洋打的还算尽力。这朝鲜的3万陆军基本上也应该是他能支持的极限了。而水师吗?他那个门生打的也是有声有色。”慈禧说到这里脸上浮现了一丝微笑。

“亲爸爸如何得知北洋已经尽力了?”光绪有些不解的问道。

“其实在旅顺的部队除了李鸿章的北洋以外,还有不少两广和台湾的练军,这些李鸿章可是不能完全控制,除了这朝鲜的3万人,以及各个要塞的留守部队,李鸿章的陆师也就没多少了。至于水师吗?日本人的舰队不敢北上,李鸿章也不敢轻易让水师南下,就这么僵持着。”慈禧解释道。“北洋是要削弱一些,但是如果北洋没了,南洋刘坤一他们可就要做大了。”

“那现在怎么办?”光绪有些糊涂了,这北洋既不能不动,又不能彻底打压掉,这可不是他目前可以想出来的。

“现在这饷银还是要给的,毕竟北洋占礼。不过要想让李鸿章把全部兵力都调到朝鲜,这也明显不可能。所以朝廷为了保住东北,还要另外做一些准备。”慈禧说道。

“您是说荣禄的武卫军和东北的依克唐阿?”光绪小声的问道。

“嗯,这荣禄接管武卫军已经4年,这几年朝廷没少给他银子和枪炮,现在也该放出来看看是什么水平了。至于依克唐阿,它毕竟是黑龙江将军,盛京机械局也为他提供了不少装备。我倒要看看,这满人之中是否还有能战之人!”说道这里,慈禧嘴角浮出一丝冷笑。

“要是能战,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战呢?”光绪继续问道。

“不能战?那也要扶持,这可是我们满人自己的军队啊。”说道这里,慈禧眼中闪过一丝哀愁。

“亲爸爸,李鸿章在折子中提到的允许民间开矿设厂的事情您意下如何?”光绪问道。

“这件事情准了吧。每年我大清岁入虽然有8000万两,比乾隆爷时高上不少。但是现在看了还是不够用,每年旗务就要去一半,其它的用在各地都捉襟见肘。朝廷连一支可战之兵都养不起。别管以后如何,至少现在能筹集一些银子。先把眼前的困局度过了再说吧。”慈禧说道。

慈禧和光绪定下的事情,中枢的军机大臣们自然没有异议。在向李鸿章拨款的同时,责令北洋舰队立即出海寻找机会与日本海军决战。而荣禄的武卫军也开始向关外集结,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也奉命率部南下到达鸭绿江一线准备布置防线。就连已经裁撤的没多少的湘军也被调往东北。吴大澄亲自率领新老淮军奔赴战场。至此,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清国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基本上调空了所有能战之兵。至于八旗兵和绿营兵,不提也罢。求推荐求收藏啊~~

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78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796章 大家一起疯吧!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294章 进京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1122章 结束第1332章 血火蓝天2第106章 尚方宝剑第616章 计划的完善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070章 交锋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战舰第832章 离去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1185章 外援第563章 这就是差距第466章 巨兽的对决第241章 兵分两路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1103章 印度洋孤军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8章 拜会布林(一)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214章 应对之法第191章 战争背后的鹰第127章 中枢的反应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980章 大行动第706章 抉择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926章 反攻第519章 荷兰人的抉择第305章 密谈第295章 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895章 兵临城下第1088章 捉襟见肘第82章 全聚德斗殴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1167章 死从天降第1154章 碰撞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868章 拼命第1247章 游骑兵第649章 火线支援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62章 谈判桌外的合作第603章 如果英国倒了第1050章 无与伦比的暴怒级航母2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321章 纽波特纽斯第1327章 抉择第215章 日本联合舰队集结!第1509章 风暴鸟的首秀第1531章 窗台行动第270章 俄国人的动作第1115章 反击第1041章 苏默VS叶铭第809章 主动的德国人第759章 海陆从来就是冤家!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国海军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448章 防守反击第459章 减少损失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1351章 血与火2第712章 鏖战第1461章 冰岛海战第1015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1246章 风语者第1108章 南下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1058章 两种选择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1235章 羽翼丰满的公海舰队第1044章 快速远洋舰队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1073章 担忧第227章 短暂的平静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744章 绝境第487章 无畏舰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972章 拦截第663章 惊慌失措第1323章 南北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