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摊牌

第115章 摊牌

盐引、这东西和茶、酒、铁在古代绝大时候都是朝廷专营的东西,在明朝却放的宽松了些。

在明朝前期、由于北方百里无鸡鸣,偌大的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省人口加起来不足一千五百万,因此不如南方富足。

由于地区的物资十分贫乏,驻守北疆的军队需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物资。

为了应对这种贫乏,明朝制定了一条规矩,那就是盐引需要商贾运粮食去边镇地区才能够换取。

这制度极大缓解了北疆将士的物资问题,不过自从弘治五年改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之后,大家只需要向朝廷这边缴纳银子就可以获得盐引。

大盐商基本上至朝廷、下至地方都有人,所以很多时候只是象征性地缴纳一些银子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盐引。

可以说他们的盐,几乎成本为零,更多的花费则是花费在上下打点上面。

一些商贾以“润笔费”为名,请勋贵、官员题字,将一个字以数百乃至数千、上万两银子炒高,变相贿赂。

明朝的盐引制度是“纲盐制”,即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

大明纸面上每年盐产量是6亿斤,盐税收入本来按照产量来说,每引官府得银6两6钱4分,6亿斤盐全部售出后,官府应该收入1328万两白银,但实际上大明最多时只有250万两白银。

是啊、私盐价格便宜,百姓可不就都跑去买私盐去了吗?

“承恩、你帮我写信!”

只要江南和两淮的文官势力不联合弹劾朱由检,那么事情就能够控制,但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京城内的勋贵会怎么想?

北方私盐,实际上大多都和勋贵有关,这种事情、从嘉靖开始,皇帝就已经知道了。

朱由检一开口,王承恩就在旁边的桌上拿来了纸张,并亲自研墨,随后等着朱由检开口。

想到这里他就牙疼,所以只能不断地想怎么改盐制。

这点人数,连皇城都打不进去,估计就要被朱由检的七卫一营给荡平了。

商人将茶运至卖茶地,还需向税课司按三十取一缴纳销售税。

朱由检说这话的时候,王承恩手都在抖。

他们唯一还能用的兵权,或许就是被吃了都不知道还剩多少人的京师三大营。

朱由检忍不住开口询问,而王承恩听到却不觉得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情,直接道:

但是勋贵是皇权的一张牌,可以不用,不能没有,所以皇帝一直在妥协。

由于大明对于商茶实行均引法,因此户部将茶引付产茶州县贩卖,凡商人买茶,赴官具报所卖斤重,行茶地区,纳钱买引,许向茶户买茶出境货卖。

“十几万?!”听到这个数量,朱由检后槽牙都差点咬碎了。

对于他来说、与其被那些贪官污吏吃,还不如他自己吃。

“那我就告辞了。”得到答案,王安起身就走。

感情在大明正规买盐卖盐是赔本买卖啊,那些合理贩盐的网文怕不是看的地摊文学。

想到这里、朱由检手又痒痒了,而王承恩却头皮发麻的提前开口道:

只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私盐收入他直接交给好皇兄就行了。

“这个……”王承恩是真的不敢说,而朱由检则是自顾自道:“几万引还是能给的吧……”

【希望哥哥在明年开春,我扫平了蓟镇和顺天府的卫所后,能对我在海边做些小生意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算出这个数据,朱由检简直想吐血。

由于眼下刚过了午时,因此王安没有耽搁,直接坐上了马车,向英国公府赶去。

至于抓他做童工的人是谁,他没说,但估计好皇兄一看到这封信,就知道朱由检在暗戳戳的指他。

【另外、近来我口渴的不行,希望哥哥能给我发一万引商茶引,弟弟会老实交税的……】

他拿着这信对王安和魏忠贤、客氏挥舞道:“你们看看,我这弟弟真是什么都敢要!”

“另外、朝廷没有银子了,五殿下准备弄私盐来补贴内帑。”

加上他们手下的人,恐怕上千万亩军屯田都被侵占了一个干净。

朱由检手里御马监南场的一千二百茶引,只需要交课税三百六十两,就能买到一万两千斤芽茶。

“万岁……”王安作为朱由检的人,首先开口道:

不过他还是起身对朱由校道:“万岁、英国公那边……”

当王安一开口,朱由校便轻微颔首应和了起来。

王安也清楚,因此对张维贤道:

“我就不瞒你了,五殿下已经在昌平练兵五万有余,没有虚额……”

这换算下来,一年收入……六万两!

在沿海选十块好低,圈上几万亩好地来弄私盐,哪怕只有夏季,以及晴朗天气能晒盐,他也能稳定搞出一两亿斤盐。

上千万亩军屯田中,哪怕再少,在京的勋贵也最少侵吞了三四百万亩军屯田。

“是吗……”朱由校颇有深意的呢喃了一声,过了数秒后看向了自己手中的信。

“回万岁……”魏忠贤献媚的笑道:

“那孙传庭不愧是五殿下举荐的人,到毕节不过半个多月,就已经把毕节卫中七星关所的军屯田清查,并且招募了数千兵马。”

毕竟在朱由检之前,乱搞盐引,乱搞私盐的藩王不是没有,相反是很多。

“嗯、你去说一说吧,包括和他说一下,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卫所裁撤一事。”

【只要事情能成,我保证每年给哥哥的内帑交两百万两银子!】

说着、朱由校看向王安道:

“告诉户部,再发茶引两万给御马监南场,这茶引的课税需要正常缴纳,不得拖欠。”

“这么少?那我只要一万引就行。”朱由检厚着脸皮开口,又叫王承恩在信的末尾提到了茶引的事情。

“我的意思?”张维贤无奈的笑道:“我又能有什么意思呢?”

“承恩、你说我要是和皇兄要茶引,他会给多少?”

经营了两百年的英国公府占地三十余亩,哪怕明朝房价不高,但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还是价值千金。

这十二万斤芽茶,如果花上关系,直接买最好的那种茶,手一翻就能卖出一万两千两银子,六十多倍的利润。

朱由检只在顺天府、永平和天津三地搞私盐,这是牵扯不到江南和两淮势力的做法,他们虽然也会弹劾,但想必力度不大。

三十六卫、二所……

他想了半天,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还是他也跟着搞私盐。

如此的话,一个纲只有三十万两的收入,十个纲顶多三百万两。

这封信已经是昨日写的了,但朱由校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王承恩代笔的。

“此二人都能得如此恩宠,更何况殿下……”

朱由检挠了挠头发,最后开始大吐苦水。

晒盐成本最低,不过上千斤盐的成本也不过十几文,一旦形成规模,朱由检就能靠卖私盐起家。

“或许更多也说不定。”王承恩笃定的开口,并为朱由检解释道:

“弘治年间,张皇后的两位弟弟,建昌伯和寿宁候就经常向孝宗敬皇帝要盐引,每次不是十万引,就是二十万引。

那么先不提远的地方、就说近的内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鄂尔多斯、察哈尔、科尔沁等六部蒙古,大概就能消化两百万斤盐。

不过、如果朱由检拿了一个纲的盐引,然后专门对蒙古人贸易,以一斤盐三十文钱卖出去。

“殿下……”听到这离谱的话,王承恩忍不住道:

“殿下、私茶是赔本生意啊……”

“奴婢遵命……”王承恩都快哭出来了,而朱由检又对他问道:

“等等!”

“奴婢领命……”听到这话,王安知道私盐的事情八成是成了。

可是在皇权面前,没有兵权的勋贵,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这原因,除了贪官污吏,还有一点就是官盐定价太高。

全天下的盐税加起来才两百多万两,有的时候只有一百多万。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之中,哪怕位置再高的人,也是需要一个人拉、一群人举的。

朱由检要顺天府和永平府的所有卫所裁撤,那就牵扯了二十几个卫所,这些卫所,所牵扯的,是数百万亩耕地……

这么看来、盐税这玩意,还真的不是官员不想收,是按照官盐价格卖不出去啊……

“万岁让我来、是准备问问您的意思……”

总之、这家伙把自己说的很惨,非常惨,甚至敢说出自己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的谎话。

不过这样的问题存在于,容易先搞死官盐。

哪怕打击私盐后,官盐定价十文一斤,也能收到近六百万两的盐税啊。

过了数秒、他才无奈一笑道:

朱由检咬着牙、心里在肉疼,并将脑中思绪想好了之后,最后试探性对王承恩确认道:

他看向了旁边的魏忠贤,岔开话题道:

“弟弟派出去毕节卫的孙传庭,干的怎么样了?”

“罢了、弟弟平日里不与我要什么,每次要的东西,都是为了帮我,私盐和茶引就给他吧。”

别的不说、单单福王、秦王、蜀王、楚王等等藩王,每年搞私盐的事情都有人弹劾,但动静都不大。

一引三百斤盐,哪怕最低的十万引都有三千万斤盐,按照眼下北直隶一斤盐五文,那么十万引盐只能卖出十五万两。

朱由检手一摆、王承恩立马苦着脸道:“真送啊……”

张维贤头也不抬的就说道:“看你这模样,显然不是好事……”

如果市面上没有私盐,只有官盐的话,那么定价多少还不是朝廷说的算。

茶引每引一百斤,官府按行茶的地区远近,定上路程限制,经过地方都需要批验,检查茶引的数目,和茶叶的重量才能放行。

但想了想好皇兄对自己的纵容,朱由检一咬牙,还是直接拍手道:“干了!”

至于茶引的价格,叶茶每引200文,芽茶每引300文,取中值250文,相当于每斤茶征税2.5文。

“快、叫人快马加鞭,送到养心殿给好皇兄。”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想到了对北直隶卫所,还有天下卫所清查的事情。

“这臭小子……”

是啊……

“整个天下的商茶引,也不过只有二十几万引啊……”

朱由检想吐血,但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似乎在他的记忆里,除了明朝以外,其他王朝的盐税都是财政收入大头,那么为什么其他王朝能卖出这么多银子?

朱由检反应过来后,立马就咬牙切齿的说出一句话:“打击盗版……”

到时候私盐贩子卖五文、他就卖四文,私盐贩子卖四文他就卖三文,总之就是搞死私盐,然后把控盐场再提价。

“万岁知道老国公你忠心耿耿,因此才会告知你这些事情。”

“只要全大明的百姓都吃我的盐,哪怕一斤五文,也能年入千万两了。”

和盐一样,户部主管全国茶务,确定课额,并设巡察御史以惩办私茶,设茶课司、茶马司办理征课和买马,设批验所验引检查真伪。

在门口的小厮见到熟面孔的王安后,连忙叫人去通传,顺带领着王安向英国公府的花园走去。

要在京勋贵放弃数百万亩耕地,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顺天府和永平府、或者说整个北直隶的军屯田,到底有多少被勋贵侵占?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量。

一引盐300斤,交税六两六钱四分,等于一斤盐22文,而天下百姓吃的私盐才四五文,湖广一带十几文就被百姓骂的不可开交,这也是盐引没有办法实际收上来盐税的问题。

没有可能说、连文官看不起的废物勋贵都能搞私盐,而他一个有兵马、有锦衣卫的王爷搞不起来。

“你确定皇兄会给我这么多?”

想到这里、张维贤咬紧了牙关,过了片刻才开口道:“我劝!”

“另外你派人回信给弟弟,就说私盐之事,等他什么时候将顺天府和永平府的蓟镇兵马更换,卫所裁撤,再来问我。”

如今、御马监南场手中的就是商茶的茶引。

“这两个人的下场可不太好啊……”听王承恩说起这两个家伙,朱由检莫名发虚。

“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把毕节卫整顿为毕节府了。”

“老国公,再多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您自己想一想、是要保勋贵,还是保大明。”王安想要张维贤做出抉择。

“卫所的事情,还有私盐的事情,蓟镇兵马的事情,你其实比谁都清楚,即便我说了,也不顶什么用。”

【因此、臣弟想了一个办法,既然无法击败私盐,干脆就加入他们。】

他并没有不高兴,只是在吐槽罢了,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他可清楚,自己殿下每天不睡够四个时辰根本就不会起床,有的时候还要赖床半个时辰。

如果真的按照朱由检信中所说,由他经营私盐,随后每年能交上上百万两银子的话,这件事情并非不可以做。

朱由校明明在埋怨朱由检,可脸上却是带着笑意的。

到了信的末了,朱由检脸不红心不跳的直接说道:

【哥哥、眼下这盐价,私盐才四五文,官盐却要最少二十二文才不会赔本,所以百姓都买私盐,不买官盐。】

但眼下、朱由校有了一个好弟弟,一个可以用的人,勋贵成为了阻碍他的拦路石,那么就必须把它搬开。

拉的人毫无疑问是那至高无上的皇帝,而举的那群人,便是因为利益聚在一起的人。

商茶每年的税收入,不过十几万两,而实际上江南一带的粗茶也能卖出十几文一斤的价格,好茶甚至可以卖到两百文。

然后他就能靠这几万亩盐田,实现年收入百万两银子的梦想。

“废话!”朱由检皱眉道:“你家殿下我说出去的话,有收回来的说法吗?”

张维贤对朱由校俩兄弟一点点剥夺勋贵的利益无动于衷数次,眼下已经有一部分勋贵对他不满了。

【弟弟苦啊,苦的每天夜里都在哭,哭的不是自己,是哥哥你啊。】

末了、当王承恩写完信,额头已经是一片冷汗,而朱由检则是接过信笑呵呵的看着,似乎这就是发财的宝贝。

没错、他跟着搞私盐,只要他能整顿顺天府和永平府的卫所,就可以直接在沿海一带搞晒盐。

“对于你们来说,确实不是。”王安微微颔首,随后道:

“老国公、我也就不遮掩了,万岁准备让五殿下裁撤顺天府、永平府的卫所兵,更替蓟镇兵马。”

“私盐一事、如果真的如五殿下所说,其实也并非不可以。”

到后面,他直接把后世长芦盐场给提前搞出来,弄出几十万亩盐田,年产二十几亿斤盐。

当王安来到花园时,正好见到了坐在凉亭内煮茶看书的张维贤。

面对他的咄咄相逼,张维贤犹豫不决。

这数百万亩军屯田,能为大明交出上百万石粮食。

干清宫养心殿内、当朱由校皱着脸看完朱由检叫王承恩代笔的信时,瞬间被气到了。

这种事情也不需要他去做,找锦衣卫弄几个没有关系的普通人,花些精力就能搞起来。

王承恩帮他写信的时候,心里都在煎熬。

商茶行于江南,官茶行于陕西汉中和四川地区,而商茶允许商人买茶引贩卖,官茶却是地方买马需要。

听说过勋贵和藩王搞盐引的,但这搞私盐还告诉皇帝的做法,自家殿下还真是千古第一人。

“我知道。”朱由检白了他一眼,随后上前笑呵呵道:

由于年龄相仿,加上张维贤也是当初支持朱常洛的勋贵之一,因此王安来到后便坐在了他的对面。

他先是说御马监怎么怎么艰难,又说南场还没有丈量好田地,最后说如果七卫一营调往蓟镇,那么新招募兵马又如何如何。

勋贵不一定是保皇党,也有可能是吸血最厉害的那一批。

王承恩回头,还以为是自家殿下后悔了,却不想他却笑呵呵道:“那茶引,也给我讲讲。”

“他还说要搞私盐,叫我对文官的弹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说说、有这道理吗?”

至于王安、他则是继续说道:“勋贵的力量太过薄弱了,五殿下和万岁联手之后,他们的手段你应该是看到了的。”

“昔日不可一世的齐楚浙宣昆五党都吃了一亏,何况你们呢?”

他吃了还能将赚来的银子给好皇兄,盐商和勋贵、文臣吃了,那是在为大明掘坟。

“或许在外人看来,我张维贤是勋贵之首,但你王安还能不清楚?”

反正到了最后,这整篇信看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朱由检被人抓去做了童工。

张维贤的话,王安听到后沉默不语。

朱由校颇带深意的看了一眼王安,王安也明白他所说的深意,便微微行礼后,退出了养心殿。

一句话说出、张维贤的想要拿茶杯的动作一顿,显然被这个消息惊住了,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是……”王承恩哭丧着脸,只能为朱由检解释了起来。

“但这是在为难我啊……”张维贤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长叹一口气。

但大明规定每引盐需要缴纳六两六钱四分,十万引,朱由检就需要交出六十六万四千两。

但眼下大明的盐引,平均下来一斤盐是二十二文,而私盐才五六文,贵的地方十几文,傻子才去买官盐。

“京营的人马能有多少?你们还有多少牌可以打?”

“若是殿下要盐引,以万岁对殿下的态度来看,恐怕能要十几万引……”

明朝的茶分商茶和官茶,以茶易马为官茶,放出茶引并收课税的是商茶。

不过、如果官盐的盐税价格能降下来,朱由检倒是可以在这里面操作。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王承恩道:

“承恩、你说我要是和皇兄要盐引,皇兄能给我多少?”

看着他的背影,张维贤只能摆手叫来了府内掌事,对他交代道:

“告诉在京所有勋贵家主,叫他们来府内正厅议事……”

“是”闻言、掌事退了下去,开始去通知各府的勋贵。

望着掌事的背影,张维贤长叹一口气道:

“万岁、您难道就真的以为,练兵那么容易吗?他们不会相信的,您也被五殿下蒙骗了……”

一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

第170章 时不我待第544章 神机妙算朱由检第254章 狼山之战第33章 客氏恼怒第171章 战争泥潭第178章 荷兰入侵第182章 螳螂捕蝉第543章 双璧陨落第404章 暗流涌动第424章 敌军非但不投降第651章 千难万难第103章 蜂窝煤的火爆第535章 欣欣向荣第95章 藩王质问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261章 天灾不断第627章 两相对照第270章 吹响革新的号角第294章 扫北大捷第177章 朝鲜太上皇杨镐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138章 直捣巴约部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190章 连下三城第430章 检在帝心第209章 誓杀腐儒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526章 粮食就是民心第634章 河中收复第205章 战事打响第365章 南洋风起第289章 北上东出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64章 事毕第286章 欲哭无泪虎蹲兔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315章 太庙前的分地竞拍第509章 兴亡又如何第205章 战事打响第208章 各自出击第330章 贪官晋商 吊民伐罪第635章 故友相见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圣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检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5章 古代社会福利机构第69章 满桂到来第175章 兵权才是道理第386章 杀绅分地第238章 罢黜百官第509章 兴亡又如何第56章 尽是空饷第371章 风高亮节杨文岳第368章 暹罗求救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551章 皇兄归来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648章 新人胜旧人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第632章 齐王待我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16章 上直二十六卫第132章 波流涌动第191章 生擒徐鸿儒第182章 螳螂捕蝉第508章 恒河以东第420章 上直与海军的猫腻第199章 朝鲜政变第85章 孙传庭等人的动向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427章 四下无人第77章 野心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70章 时不我待第217章 辽东大捷第618章 宗藩一体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国难为第69章 满桂到来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储第3章 难兄难弟第8章 初尝权力第267章 太庙献俘第631章 竞争伙伴第685章 后记(五)尧年舜日第475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1章 当从移宫案始第540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第463章 大明都指挥使郭桑岱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217章 辽东大捷第2章 最毒妇人心第32章 百般无奈第624章 三龙同朝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194章 诸王认怂第360章 天启九年第650章 蝼蚁举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