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天启元年

第120章 天启元年

腊月风景、北方的雪花愈下愈大,在白茫茫一片的山脉之中,纵横交错无数道路,以及无数石堡。

石堡所设卡的道路深处,延绵数百里后,一处夹在大山之间的五岔路口平原上,出现了延绵十数里的房屋和一座矗立在山顶的城池。

眼下、此地灯火通明,仔细看去、那延绵十数里的房屋,清一色的都是铁匠铺。

所有铁匠点着灯笼,在铁匠铺内赤裸上身的挥舞手中铁锤,不断敲打手中长钳之上的炙红铁块。

伴随着“叮叮”的吊打声中,一块块铁块被打造成箭矢、兵刃、锤头,甚至甲片。

一些女子坐在铁匠铺门口,熟练地将刚刚打造好后静置冷却的甲片串联镶嵌在一件件布面衣之后。

这里、活脱脱的像一个军工厂,而这里、也就是后金的都城,赫图阿拉……

赫图阿拉,它被建虏称为“兴京”,汉意为横岗,即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

该城横亘于群山拱卫之间,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东西南北皆不足一里,还没有大明的一些王府大,可却是实实在在的后金皇城。

而外城长宽各二里,城中居住六万多女真人,城外有耕田四十多万亩,几乎占据后金耕田的二十分之一。

他三十有四,身材在爱新觉罗家族中算是高大的,足足有五尺四寸。

眼下他的话,让努尔哈赤十分满意,但这并不是他想要听到的。

说到这里、朱由检也是无语。

烛火下、努尔哈赤看着自己手中的信,捏成一团后,直接丢到了一旁的火炉中,并抬头对站着的所有人道:

“明国的这个小皇帝不容低估,三天前六千名川兵驻扎进入了沈阳城,并且去了空额,裁撤了沈阳的老弱。”

“停……”听到是辽沈和南场来信,朱由检立马抬手让人停下,随后等待那气喘吁吁的锦衣卫快走了过来。

“一千五百万两,他们还真敢要……”朱由检撇了撇嘴,随后看着残檐断壁,心头想道:

“等这地方快建的时候,我一定叫好皇兄在东宫旁边的广场弄几根避雷针和引雷线。”

眼下的皇太极不过二十多岁,还十分稚嫩,加上不了解白杆兵,因此以为白杆兵顶多也就是刘綎麾下人马的程度。

“殿下、万岁让您去养心殿候着,顺带叫御膳房做一些您喜欢的早膳。”

想到这里、朱由检打开了戚金的信。

莫说他们,便是庙堂之上的群臣们,也不会觉得。

朱由检心中郁闷,对贺世贤吃空饷的行为深恶痛绝。

王体干作辑回礼后,便向着文楼走去,而朱由检则是嗑着瓜子向养心殿走去。

文华殿门口,朱由检手里拿着一把西瓜子,一边磕一边吐在旁边小太监举着的布袋中。

当晨钟作响,与其一起响起的,便是顺天府北京城中络绎不绝的鞭炮声。

想到自己为好皇兄拿到了这么多好东西,朱由检笑着继续向下看。

“汉商来报,沈阳的兵力应该在两万不到,粮食够吃半年左右。”

在信中、陆文昭和曹化淳将四百万亩耕地平均发给了一百二十多万御马监佃户,剩下的四十多万则是用来圈养牛羊了。

“也就是说、之前纸面上的沈阳军饷最少三十万两,算上粮秣和辎重,一年最少六十万两。”

只是可惜、由于万历使用熊廷弼经略辽东,而熊廷弼的铁壁防守,直接折断了努尔哈赤的想要占据辽东半岛的野望。

在百官贺礼,并宣读了一下各州府衙门,以及海内外诸多藩属的贺礼与贺表后,大朝会便匆匆结束,并没有讨论任何关于政治性的话题。

越过文楼,趁着没有那么多文臣,朱由检来到了残垣断壁的三大殿面前,带人走上废墟问道:

这么多田地,即便和佃户三七分,外加交了田赋和加派,也足足有三百多万石。

“眼下裁撤后,减少了二十三万两左右的军饷,还有二十万两左右的粮秣辎重。”

“谢殿下!”

这消息是腊月二十八日的时候,他就已经和戚元辅押运秋税、漕粮、加派等赋税北上了。

“殿下、辽沈和南场来信!”

“万岁……”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向明朝边军认怂的格局下。

“那城里的川兵呢?”努尔哈赤很满意皇太极的回答,考校般的询问,而皇太极也回答道:

这家伙脑子不错,也看得清楚,如果以后魏忠贤背黑锅背的差不多,倒是可以用他继续背。

他第一份书信打开,是沈阳的秦邦屏写来的。

努尔哈赤的一席话,瞬间把辽东半岛的局势说出了大概。

这么一看、皇帝还是挺苦的。

如果说有、那便是朱由校命令诸多勋贵前往昌平天寿山的皇陵,对十座皇陵进行的祭祀。

然而、在李成梁死后的第一年,积攒了近十万兵力(满文老档记载兵力)的努尔哈赤终于起兵,自称大金可汗,并在建国的第三年公开向明朝问罪,发布“七大恨”誓师告天。

因此、他在清查了辽阳的空额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抄家。

至于羊的、那就是经济产品了。

“唱礼!”

这家伙的名字朱由检还是记得的,因为历史上魏忠贤想要诬告崇祯组织王府护卫,意图谋反时,王体干就拉着叫他别诬告崇祯,诬告不好就是一群人脑袋搬家。

也就是说、辽阳眼下只有七千六正兵和一千五百辅兵。

看着信中的这串数据,朱由检心里喜滋滋的。

在信中,戚金比起秦邦屏要更加轻松的入驻辽阳城,并且在入驻辽阳城后,他第一时间就缴了原辽阳总兵的兵权。

不过这么一来、经过裁撤后,辽阳就只有新老浙兵六千六加一千昌平辅兵,还有一千辽兵和五百辅兵了。

“嗯、知道了,你回去吧。”朱由检大手一挥,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便让王体干离去。

在这货郎车上,有蔗糖、有拨浪鼓、风筝、风车、酸醋、鞋子、拨浪鼓、扫把、帽子、剪刀……

他看着殿内还在贺表的朝臣,倍感无趣,便带人离开了文华殿。

过去的就过去了,认死理的追责,只会让明朝又减少两个能征善战的将军。

率先开口的,是一个身材不高,年过三旬、身穿红色袍子的男人,而他则是努尔哈赤的次子,正红旗旗主代善。

“铛……铛……铛……”

纸面正兵两万五,辅兵一万的辽阳,去了空额后居然只有正兵五千,辅兵两千,还有先前萨尔浒战败逃回的普通浙兵两千六。

“是!”

朱由检嗑着瓜子,用很没有礼仪的模样教训着这个太监,而这个太监听到后,也跑了过来,陪笑道:

眼下的后金内部、虽然表面上高歌猛进,但谁都知道,如果打不下辽东,他们对于明朝来说,顶多也就是杨应龙之辈。

只是在他刚刚越过谨身殿的时候,身后又响起了叫唤自己的声音。

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筐,上面别着是竹耙、蒲扇、鸟笼、雨伞、马扎、梭子、点心小食、瓶瓶罐罐……

实际的田亩数是二百八十九万一千三百二十余亩……

这信里的内容如果是真的,那么眼下御马监南场便有四百四十六万七千七百二十余亩。

信上主要写了入驻沈阳的情况和过程,又写了一下贺世贤、尤世功、熊廷弼三人的性格,最后才写到:

“汗阿玛,沈阳城我们打了不止一次了,不是那么好打的,明军的火炮比我们的要远。”

如果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朱由检高兴的看完了陆文昭的来信,随后在信的末尾见到了陆文昭的最后一段消息。

“走海船应该来得及。”想起御马监用来运送牛羊的战船,朱由检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将御马监南场的信打开,希望能看到好消息。

【沈阳兵册正兵两万,辅兵一万,查验去空额后,正兵九千,辅兵三千,经裁撤后、正兵六千七,辅兵两千四,川兵六千,辅兵三千,沈阳之兵共正兵一万二千七,辅兵五千四,计一万八千一百人】

“大汗,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还是得打。”

“辽阳的兵力在一万二三,其中戚金的浙兵四千,还有之前北调的浙兵残部两千六,以及六千多辽兵……”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打下沈阳后,搬进那座辽东第一城。

这三大殿造价又高,结果修建两百余年,就已经发生了两次雷火焚毁的事件了。

牛主要是朱由检交代的,南场必须好好养牛,日后他有大用处。

“再花足够多的金银收买城中的一些蒙古人和辽兵,到时候只要吊桥放下、城门打开,川兵也不过是大金锐士刀下的尸首。”

也在他们等待之余,千里之外的京城敲响了晨钟,并宣告了新的一天到来……

伴随着晨钟敲响,泰昌元年和万历四十八年彻底成为了历史,天启元年正式步入了大明百姓的生活。

“遭罪啊……”

辽阳和沈阳相加,兵力在三万四左右,而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奴婢领命……”小太监回礼,而锦衣卫小旗官也高兴的作辑回礼。

或许对于大明的百姓而言,新春便是新的气象开始,没有人会想到,如此繁华的大明朝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我们之前失败,是因为明军的火器犀利,加上贺世贤手下的三千骑兵善于面突破阵。”

他身材并不高大,也算不上孔武有力,他能发展到如今,全因为三个字。

“不过、他们也暴露了他们的弊端。”

“没有时间了、得让戚元辅赶紧带兵北上才行……”

他走到朱由检身侧,递出了手中的三份手书和一卷文册,而朱由检则是对旁边的勖勤宫小太监道:

“赏二两银子。”

“行行行、知道了。”听到是王体干,朱由检摆手表示知道了。

因此、努尔哈赤为了下一次进攻,已经整整准备了半年,而这个时候、一封信却打乱了他的部署。

至于士绅、粮商、官员的屯田,拿着田契经过清查,远比纸面的数据要多。

“神宗皇帝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攒足了木料,结果工部报价一千五百万两,朝廷哪来这么多银子……”

意思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

“殿下、殿下……”

“这事情很简单,只要散播谣言,说明廷准备继续派太监收矿税,随后打出“有房同住、有粮同食、有田同耕”的口号散播沈阳城内。”

正在朱由检嗑瓜子的时候,一个太监火急火燎的从文楼那边跑了过来,对着朱由检喊道。

就连货郎身上,还有笊篱、笛子、号角、葫芦等一众物品别在腰间,看得人眼花缭乱!

只是这货郎还没有走出一条大街,身上和车上的东西就被抢购一空,最后带着沉甸甸的钱袋,哼着小曲准备推车回家。

在他的一目十行下,由陆文昭所写的南场书信十分顺眼,所有情况更是解释的十分清楚。

或许是因为“蓟镇兵变”、以及朝鲜之役中李如松针对浙兵的事情,比起秦邦屏,戚金对蓟辽一带的将领有些仇视。

不仅每年要挨这群家伙骂,末了新的一年还得掏私房钱给他们发福利。

朱由检脑中闪过这个念头,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努尔哈赤会在两三个月后发动对沈阳的袭击。

信的末尾、秦邦屏回应朱由检,说按照朱由检之前的安排,沈阳正兵军饷涨至十五两,辅兵十两。

“搞什么呢,慌慌张张的,礼仪哪去了?”

远处的大人,以及一些未出阁的少女们站在门口,看着这些摇头晃脑的小孩,止不住的发笑。

眼下、他们不过是辽东地方守军的三倍兵力,强攻显然不利。

这么点兵马,如果努尔哈赤真的进犯沈阳,那么辽阳自保有余,支援不足。

“汗阿玛,末将以为贺世贤喜欢酗酒,并且喜欢亲自领兵冲阵。”

到了晚明、即便是正旦这种一年只有三次的大朝会,也不过是贺岁性的朝会罢了。

“皇兄没有说对三大殿进行修葺吗?”

“六千七正兵,二千四辅兵么……”朱由检脑中飞速运算,最后得出答案。

努尔哈赤说出这些话,并不是在宣告情报,而是要问出接下来应该怎么打。

见努尔哈赤看向自己,皇太极不慌不忙的开口道:

知进退……

无论是文臣还是皇帝,都更喜欢在文华殿和干清宫处理政务,朱由检还是想的太复杂了。

再这么烧下去,大明底裤赔干净都拿不出来。

想到这里、朱由检笑着伸出手,拍了拍王体乾道:

“小王啊、好好干,孤很看好你。”

一些换上了新衣服的小孩会用木棍去鞭炮的碎屑中寻找没有点到的鞭炮,而更有的孩童则是跟随父母一起去拜访邻里。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是吃空饷,贺世贤和尤世功两人也不会有三千家丁,更是守不下沈阳城。

他看向了坐在位置上,一个有些微微肥胖青年,而这个人便是如今后金诸多台吉、贝勒之中,除了努尔哈赤外唯一懂得汉话的皇太极。

皇宫大殿内,一个身高五尺二三寸左右,身材匀称的老头坐在汗位上,而他之下,则是坐着年纪从三十多到二十几的四大贝勒,以及五大汗臣。

再往后、便是萨尔浒大败明军,夺去了抚顺、开原、铁岭等地。

而眼下,后金的兵力远远要比朱由检等人想的还多,如果是灭国之战,后金能拉出十三岁以上的所有男丁,一共有九万多兵马。

“噼里啪啦——”

御马监南场、在清查了四卫三所的军屯田后,得到了一百五十七万六千四百余亩的军屯田。

文华殿内,伴随着鸿胪寺卿的唱声,身着朝服的百官们纷纷跪下稽首,而后在身穿冕服的朱由校抬手下,纷纷站了起来。

这可比贺世贤、尤世功吃的空饷多多了!

不仅如此、贺世贤和尤世功吃空饷,最少是为了养家丁精锐,而辽阳城的只有正辅八千人,家丁不过一千人。

经过这一场大会,各旗的旗主都开始监督起了城外铁匠铺,希望能在下一战开始前,尽可能的让麾下士卒装备更好的甲胄,拿到更好的兵器。

而经过筛选后,戚金只留下了两千六的浙兵和一千辽东家丁,以及五百辅兵。

由于王朝草创,因此眼下的后金很多话语话术并没有那么多礼仪,但即便如此,那股野蛮的气势还是爆发了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所说的诱杀贺世贤,再用矿税引起辽民抵触明廷,而后打出口号散播的手段,确实招招命中明朝在辽东的要害。

以及朱由校宴赐、并从内帑之中,拿出了正旦新春的节钱钞发放,并对孙如游、方从哲、刘一燝等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发了赐钱。

他们汇聚在这里、是被台上的那个老头所召集,而这个人、便是眼下的“大金复育列国英明可汗”,努尔哈赤……

他将信展开,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信中内容,不由让他满意的点头。

除了这九位重臣、还有其他的几位台吉、汉人将领等等。

他一开口,其他人就敢于开口了,而第二个开口的便是镶蓝旗主,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

“殿下、奴婢是司礼监随堂太监王体干,是东厂魏掌印的……”

自从开原和铁岭、抚顺等地被打下后,这三地就成为了后金的大粮仓,每年有上百万石的粮食运来赫图阿拉,勉强能维持后金庞大的军队。

“诶……”听到这话,王体干受宠若惊,而他也想起了正事,所以作辑道:

噼里啪啦作响的鞭炮声中,那股闻起来十分“新鲜”的火药味让一些小孩痴迷。

从投靠李成梁,再到借助李成梁的势力剿灭建州三卫不服他的部落,再到统一建州,征讨北山野人女真、海西女真等等做法。

朱由检点头示意之后,也不着急拆开书信,而是带着人走进了干清宫的养心殿后,吩咐了一些早膳该做些什么,才打开了三份书信。

在明朝边军将领还欣欣然的认为,努尔哈赤不过是大明麾下一野酋的时候,他已经将兵力从建州三卫定额一万六千余人,壮大到了三万之众,并被明廷授予大明龙虎将军的官职。

至于努尔哈赤,他则是在点头之后对众人道:

“各旗的兵马你们自己准备粮草,三月准备出发,围攻沈阳,夺下辽东!”

只是、后金的日子并不好过……

至于孩童们,有的则是放起了风筝、有的炫耀着手中的拨浪鼓,有的则是拿着自己的新帽子戴上,摇头晃脑、四处招摇。

这样的拜访,往往能得到一文或者数文的红包,而他们拿到红包后,不约而同的都奔向了大街,眺望左右,希望见到货郎的身影。

“殿下、这哪里修得起啊……”旁边的小太监苦笑道:

至于负责镇守辽阳城的,是朱由检并不熟悉的一个辽东将领。

见到推着车的货郎,所有孩童都围了上去。

由于在萨尔浒之战中偷袭杀死了没有兵器,并且力竭的刘綎,因此被鼓吹为四大贝勒中最勇猛的人。

“两天前的辽阳也入驻了一支四千人的浙兵,领军的人是戚继光的侄子,镇守过蓟镇,参加过朝鲜之役的戚金。”

事实上、后金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厉害,并且萨尔浒之战中,更是在与杜松和刘綎两部交战后,死伤了数千余人。

“他这样的性格,一旦我们用小股人马引诱,他一定会上钩,然后我们就可以将他围杀。”

居住着上百万人的北京城中,许多地方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新的对联和福到。

“二十八……”朱由检轻声呢喃,算了一下,已经过去了五天的时间。

按照一日四十里的脚程,他们也应该抵达徐州了。

朱由检正想着时间够不够的时候,一双手遮在了他的眼前:

“猜猜我是谁……”

一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

第262章 任重道远第145章 老奴怂了第215章 炮击老奴第137章 训喀喇沁第573章 燕山不满第469章 风声鹤唳第244章 复设旧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1章 高标准养军第449章 身前身后皆战场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140章 大胜之势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466章 终末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16章 内圣外王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50章 大小曹第278章 盐茶国营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293章 游牧民族的传统手艺第381章 朱由校站台第298章 大灾不断第252章 投降输一半第410章 工业投产第534章 宗藩局势第121章 备战第453章 硝烟四起第490章 师徒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133章 谋划山西三镇第479章 南昆仑监察使司第453章 硝烟四起第276章 旧港的工业第404章 暗流涌动第565章 父债子偿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516章 拔高标准第172章 诸事繁杂第246章 《明荷南洋条约》签订第80章 少年纵马第36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455章 天时地利人不和第235章 筹备南洋第513章 天启十三年第360章 天启九年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13章 故人再见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87章 明贬实保第476章 义释兵权第467章 林丹汗叩关第281章 暗流蛰伏第121章 备战第254章 狼山之战第72章 忠贞秦良玉第645章 国际局势第158章 奢安之乱爆发第694章 后记(十四)摩刘之乱第301章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小日子第13章 恐怖的辽响数量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365章 南洋风起第70章 真实的满清八旗第416章 骄兵悍将第172章 诸事繁杂第151章 西南风紧第179章 出兵第444章 抓贪官不如杀胥吏第16章 上直二十六卫第435章 齐王冠礼第66章 泛江南势力第273章 争权攘利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559章 零丁洋里第485章 大势所趋第121章 备战第521章 废衍圣公第96章 扶弟魔第205章 战事打响第85章 孙传庭等人的动向第91章 人间惨状(七千字大章)第460章 北线无战事第203章 晚明全名将阵容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613章 故人再见第442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第580章 齐国募民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第573章 燕山不满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动荡第425章 我徂东山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储第661章 番外(九) 天启三十八年第33章 客氏恼怒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马监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92章 哈剌温山之战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检第241章 备战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