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胜之势

第140章 大胜之势

【四月二十四日,寅时七刻(4:45)、桂领兵袭杀,烧伤烧死巴约部众数千人,虏酋与建虏硕讬领兵出城,双方交战三合,虏酋领兵退走,向东逃百余里。】

【辰时三刻(7:45)、与土蛮钟嫩商谈, 钟嫩退走。】

【巳时六刻(10:30)、钟嫩返回,土蛮诸部皆认同,愿以巴约部土城以北,交换辽河中下游草场。】

【宰赛请朝廷赏粮三万石、再赏盐万石,甲胄两千,桂不敢应允,特此请示殿下。】

【此战,我军斩首八百九十六级, 其中建虏一百九十七级, 北虏六百九十九级。】

【可交移六科者一百三十七级,请御马监视察者七百五十九级】

【另俘获军马九千六百余匹,驽马一万六千余匹,牛三千六百头,羊四万三千只……】

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战报,当他被朱由检所看到时,已经是四月二十六日了。

望着手中的军报,对于没能抓到恩格德尔、也没能抓到硕讬, 朱由检有些遗憾, 但就从战果来说, 朱由检还是比较高兴的。

羽林卫牺牲一百五十七人,重伤残疾一百二十一人,轻伤三百七十二人, 军马战死四百三十七匹, 残疾退役一千二百三十五匹。

不过对此、朱由校却没有同以往一样生气,而是对李汝华安慰道:

“军饷一事吾已经明了,但请放心,等辽沈事宜结束,吾会从内帑之中调银发放山西三镇和辽东的军饷。”

但如果在小冰河期即将降临的眼下,一旦辽中地区无法屯垦,那就代表朱由检计划中向外开拓华夏文明基本盘的计划破产了。

“四月十八日,原勇士营参将领满桂领兵从榆林口出塞,绕过长城,六日奔袭九百里,奇袭巴约部土城,烧伤烧死巴约部众数千人,巴约部虏酋与建虏硕讬领兵近万出城,双方交战三合,虏酋领兵退走,向东逃百余里。”

所以、他早早就在白马关事情发生后,就告诉了李若涟,一旦巴约部战事有了结果,率先说出白马关事情。

“加上辽河中下游的草场,若是再迁移数万百姓,估计能有个二三百万亩,这些地方倒是可以用来放牧。”

但只有知道皇帝心思的叶向高,和知道朱由检心思的杨涟两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历史上辽泽河网沼泽众多,人烟稀少,车马难行,直到闯关东时人口大量涌入,自然环境被迅速开发,辽泽才最终消失了。

“六天前,齐王殿下领兵天策卫,于白马关对峙喀喇沁首领伯晕歹三万余骑,随后定下白马关开御马监官市的条件。”

“另、户部调银三十万两,粮六十万石前往关外,交付满桂,着其好生防备建虏、监察土蛮。”

他着重看了一眼轻伤和重伤,以及战报过程,无一都提到了战马马力不足,结果冲刺时被绊倒,导致将士被甩出,还有后金那两门铁炮的炮弹致死。

不然不会将大宁三卫划到兵部麾下,也不会让户部出银子。

想到山西三镇的规模,朱由校就忍不住的生气。

至于李若涟的话语话术,这也是朱由校指点的,因此在这样的指点下,大臣们对白马关开启互市都选择了沉默。

“嗯?”听到这话,所有朝臣都是不可思议的看向了朱由校。

责怪朱由检不是一件好事,谁都知道如今皇帝有多么宠信这位齐王,并且齐王都已经领兵一卫喝止北虏三万骑,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终究是马匹不足……不过现在好了,缴获这么多战马,开辟了两处官营的互市,马匹自然会多起来。”

自己要怎么做?刘一燝问心自问,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因此、他立马叫王体干去通知内阁和六部、六科以及北镇抚司大臣。

内帑有七百万两的收入吗?或许有,毕竟皇帝整顿了顺天和永平的卫所,还有御马监南北场的支持,但同时御马监的军饷也是一大问题。

能超过他们的,只有汉唐两代和前元罢了。

但叶向高和杨涟两人的家境本来就不是殷实之家,比起还能算作清流党的杨涟,叶向高更是一个无党人员。

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眼下满桂所打下的这里,就属于辽河平原中游。

“这人吃马嚼的,每年最少需要七八万两和六七十万石的粮食。”

放下战报,坐在燕山大营御马监院子内的朱由检松了一口气。

“另俘获军马九千六百余匹,驽马一万六千余匹,牛……”

因此、他们都没有站出来弹劾,而朱由校见状,也开口道:

“万岁、眼下九边军饷未发,朝廷尚拖欠一千一百余万两军饷,户部眼下还缺额九百余万,实在拿不出……”

辽响取消,百姓一亩地能少交三四斤粮,这比其他什么政策都实惠。

因此、他把目光看向了李汝华,而李汝华反应过来后,也作揖道:

“着吏部,兵部在辽河故地设置大宁前卫、大宁中卫、大宁后卫等三卫军。”

因此花二十几万两,在关外弄一个牵制后金的地方十分划算。

“再着永平、顺天两府知府,在筑城之后,按满桂所需,将顺天、永平等地养济院的百姓调往大宁。”

说到这里、朱由检叹气道:

“要在这里依托长城守住辽河中下游的草场、辽泽,那么最少要筑城一座、堡六座,维持两卫军,或者三个营的兵力。”

没想到、这只是过去了三个月,他们的战力已经达到了出塞,并且六天奔袭九百里的程度。

李若涟见状,便作揖回礼,随后开口道:

“这是自然,记得向皇兄邀功!”朱由检笑着回应。

这句话一开口,四十几位大臣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皇帝的身上,而端坐大宝的朱由校也抖了抖手中的信道:

“另外、由内阁和兵部牵头,调太原兵一万二,大同兵一万、宣府兵一万五援辽。”

如果连辽河平原的北部都无法屯垦,那么三江和松嫩两地就更别想了。

也因此、他们更希望皇帝能带来新的局面,让大明中兴。

皇帝不经过兵部和兵科、内阁,直接下旨出兵。

刚开完早朝,上完早课的他,对于一回干清宫就能拿到自己弟弟的信十分高兴,不过当信被拆开后,他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

这三万七的兵马一旦调走,那么留在山西三镇的可战之兵就不足三万,甚至不足两万了。

辽中这块地区十分复杂,它大部分区域都属于辽泽范围。

或许在李汝华看来,户部的压力小了,在兵部看来、调这三万七千的兵马援辽,可以缓解辽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好事。

可以预料的是,皇帝这样擅自调兵,并且齐王敢于执行的行为,极大挑战了文臣的神经。

“另外所有打扫的巴约部、建虏甲胄都可以送给宰赛。”

“最后,让满桂在辽河中下游选一些适合建城和建堡,可以开垦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他们闭口不谈,而其他人见叶向高不开口,刘一燝也闭口不谈,顿时皱眉。

“三千六百多耕牛,加上互市的话,应该能凑够五千。”

而且朱由检也想知道、眼下的辽中的辽河下游,辽泽北部这块地方到底能不能屯垦。

从战局来看,老奴是绝对不会放任这里筑城,除非他愿意冒着每次出征都被明军袭击开原和铁岭的风险。

十六卫军十二拱卫营,虽然目前空额三卫军,但也有近十一万人,支出近三百万两银子。

“万岁……”听到朱由检的话,工部尚书王佐还没有说什么,倒是户部尚书李汝华上前开口道:

“记得和皇兄再讨要三卫编制,在此地设立三卫军驻守,最好是满桂留守。”

不过、没给他们太多想事情的时间,朱由校便开口了:

辽泽又指辽河平原地区的沼泽地带,主要分布辽河以西,大约在后世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北镇之间。

不过他们好奇的是,只是因为一个互市就叫这么多重臣前来?

诸臣闻言后,诸如杨涟者,大部分激动的攥紧了拳头,毕竟这是收复三百里失地啊。

刘一燝现在担心的,就是他们清流之间的问题。

尽管拓土三百里,斩获颇多,但这更说明了皇权和兵权的联系更紧密了。

“李若涟、你的人应该已经知道关外发生的事情了吧?”

所以,如果能在辽泽北部屯垦,那么努尔哈赤和黄台吉都不可能再绕道袭扰蓟镇北部。

“可交移六科者一百三十七级,请御马监视察者七百五十九级”

在眼下,辽东辽西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辽泽成了隔绝北面蒙古人的天然屏障,被放在了长城之外。

对于这其中的内容,朱由校毫不怀疑,只因为他知道、如果是羽林卫,那一定有那样的实力。

半个时辰过去,所有人陆陆续续的到来,抵达了干清宫正厅,但朱由校一直没有露面。

如果广宁在明朝手中,相当于守住了辽泽南部通道的西出口,后金想进入辽西除非绕道蒙古,但是广宁失陷,辽泽已经不再成为阻碍,关外的局势一下就不利于明朝了。

所以说、眼下的巴约部设卫屯垦,便是关乎大明能不能在小冰河前,将两京十三省人口密度稀释的重点。

“随后、满桂用巴约部土城以北的草场,交换辽河中下游草场,拓土三百余里,收复失地。”

“可是殿下、若是有了这二三百万亩草场,那么我们也就能放养更多军马了,并且广宁和辽东在关外也有了依托的地方。”

比起他,刘一燝则是回想起了七卫一营的大操演,回想起了那支四万多人的兵马。

他在后世被划入东林党,是因为他得罪了魏忠贤,而不是他本人是东林党的一员。

他没有忘记自家弟弟的话,眼前必须先解决辽东的问题,只要努尔哈赤退兵,到时候就能对山西三镇进行变革了。

“秋收之后,我会根据可开垦的地方,迁移足够的百姓前往巴约部等地筑城。”

“此战,我军斩首八百九十六级,其中建虏一百九十七级,北虏六百九十九级。”

“奴婢领口谕……”魏忠贤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值得皇帝这么高兴的事情,但他知道讨皇帝欢心就是办事利索。

他抬头看去、却见皇帝笑着站了起来,左右渡步,拿着手里的信,笑的十分高兴。

朱由检没忘记帮满桂提升官职,并且他还将满桂留在了辽中地区。

这就给大臣们形成了一种只能错觉,那就是伯晕歹领三万骑叩关,随后被朱由检领一卫五千六百人喝止,并定下了开白马关官市这一事情。

“万岁圣明……”听到朱由检的话,兵部尚书崔景荣和户部尚书李汝华便纷纷作揖高唱圣明。

“既然可以、那就先发甘肃、宁夏、固原、榆林四镇的欠响和今岁的军饷。”朱由校沉着气开口,又道:

砰!

“好!”

“这么一来、倒是可以迁移百姓前往巴约部土城了。”

好皇兄激动的一拳砸在了桌案上,把魏忠贤吓得抖了一机灵。

眼下东北三大平原中,最容易开垦的也就是辽河平原,除去下游难以开垦的辽泽外,北部还有不少可以开垦的地方。

另外……

“对了!还有他呢。”

“一旦老奴回援,立马就回防巴约部。”

等好皇兄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二十八日午时了。

果然、不出他们的意料,李若涟当即又补充道:

不得不说、如果在眼下巴约部的地方筑城,安置一到三卫军的兵力,那么完全就可以威胁到开原和铁岭,甚至支援沈阳。

“告诉他,在熊廷弼派出的人马抵达巴约部后,带领他们联合宰赛,佯攻开原的清河关。”

不过这也变相说明了、皇帝的内帑确实是供应不了十六卫军和十二拱卫营了。

“果然又是代笔……”

山西三镇外加辽东,今年军饷近六百万两,如果再加上欠响,那么就是八百余万两。

尽管他们知道、皇帝和前几代皇帝比,比较大方,经常拨发内帑,但没想到皇帝这么大方。

“这么一来、只要迁移四五千百姓就足够了, 每年按照七三分, 御马监交税, 也能产出一万四五千石粮,能养活一千兵马。”

李若涟的情报、和朱由校通过信件所知的没有太大出处,他十分满意,甚至得意洋洋的扫视着诸臣。

朱由校他很想发作,但还是忍住了。

在这句话上,李若涟买了个乖,他只说了朱由检领天策卫对峙喀喇沁三万余骑,却不说原因是朱由检叫伯晕歹前来。

“如果是如此、那么这笔银子,户部可以掏出来。”

“那你就和诸位说说吧。”朱由校将手书放在了一旁,得意的靠着龙椅。

这样的伤残致死率,对于这一战的斩首率和缴获来说, 是可以被原谅的。

山西三镇只要被裁撤,那大明所能得到的就是上千万亩军屯田所上交的上百万石军屯籽粮,以及节省每年的三百三十万两军饷。

也不知道这近二十多万兵马,去了空额之后,到底还能剩下多少!

三十六卫三十八所,便是二十三万九千六百军户,近一千两百万亩军屯田,每年三百三十多万两的支出……

“臣领旨……”李汝华得了便宜,自然不会忤逆皇帝,他应下了,而这样的局面更是让朱由校高兴。

“回万岁、臣知道,正欲上奏。”李若涟作揖回礼,而所有人也看向了他。

“去叫内阁和六部、六科诸位大臣前来养心殿议事,另外叫北镇抚司同知李若涟也前来。”

李若涟的话一说出,所有人纷纷皱眉。

李汝华在哭穷,不过并不奇怪,因为明朝复杂的财政制度,导致了六部和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内库,户部能收到的银子并不多,反倒是支出最多,自然也就没有银子了。

王承恩回来说了事情后,朱由检便对他道:

只不过锦衣卫对于一个守备的动向自然不会掌握的太紧密,因此他们只能飞鸽传书询问京城的北镇抚司。

他们毕竟和齐楚浙宣昆等党派不一样,没有那么紧密的利益关系,所以皇帝不经过内阁、六科、六部调兵这件事情,恐怕会引起无数朝臣群起而攻。

“更俘获老奴养女,虏酋大妃,以及巴约部数千妇孺,可称大捷!”

破天荒了……

算上今年,他还有六年的时间,必须在六年的时间将最重点的陕西、河南、北直隶和山西、山东四地的人口吃饭问题给解决。

朱由检有些头疼了,他手下没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将领,如果留守满桂,那自己手下……

“所有兵马,抵达昌平后,由内帑拨银,齐王发饷,将积欠和今岁的饷银,开拔银一同发放!”

只是留守此地的人……

他本以为、七卫一营变成十六卫军,十三拱卫营后,会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练成。

可是、对于专研政治的刘一燝、叶向高等人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是……”王承恩走出了书房,随后去询问了锦衣卫。

这些东西如果消失,那么辽饷加派,似乎也就可以应时局而取消了,从而真正做到惠民。

事情的经过、朱由校是最清楚的,朱由检毫无保留的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朱由校,因此他知道、这件事不能说出真相。

“你帮我写下手书,让满桂用缴获的物资和土蛮诸部互市,留下够大军吃一个月的粮食,再把我们和喀喇沁的互市价格发给他。”

朱由检这么说、但王承恩却笑道:

“户部只需要负责甘肃、宁夏、固原、榆林等四镇和京营军饷便可。”

他一目十行看完了整封信,上面将战事的过程、经过、结果,还有未来治理的各种都写了个清楚。

“嗯、这倒是一个好处,不过最好还是看看能不能开垦辽河的河曲为耕地。”朱由检微微颌首,起身看向了自己身后的辽东地图。

他必须想办法调节齐王和诸臣的党争,因为保齐王便是保皇帝。

已经担任多日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高兴,因此作揖道:

“不知万岁叫臣等前来所谓何事?”

“这还不够。”朱由检捏了捏眉心道:

只要建虏败退回长白山脉之中,那么不等山西三镇和大部分文臣反应过来,十六卫军就会出兵山西,将三镇取缔!

他们两人是文官、按理来说都应该为了文官的势力抗衡皇帝。

想着、他抬头便对魏忠贤道:

直到最后的兵科杨涟抵达,朱由校才让人推开了养心殿的门,大步走到了干清宫主位坐下。

虽然累、但相比较收复辽中,这点痛苦不算什么。

每年的三百三十多万两军饷,也不知道养肥了哪些人……

“不过现在看来、根据满桂的军报,那巴约部城外有两万多亩耕地,可开垦的还有四五万亩。”

“原本我的意思是放弃巴约部,在辽河中下游弄一个御马监的草场。”

谁成想真正的威胁出现在东北,努尔哈赤在占领辽阳后,又率军攻陷了广宁。

文臣之中不少人得知这个消息,纷纷松了口气,他们最怕皇帝的银子多,然后疯狂招募兵马,最后让手中的兵权远远超过文臣可控制的边军和内军。

“另外、此次满桂出塞是齐王指挥,齐王还喝退了伯晕歹南下,因此由内帑赏齐王赐钱三百枚,户部拨银一万两,犒赏天策卫将士。”

旁边斟茶的王承恩看了一眼军报,在缴获那一栏留意了一下后,对朱由检笑着恭喜道:

“恭喜殿下,有了这九千多军马,加上下等马培育,应该能让四骑卫中的天策和羽林卫一人四马了。”

这样的功绩、不要点嘉奖着实说不过去。

只是他们不知道、朱由校其实还有银子,他之所以敢说自己负责山西三镇和辽东的军饷,是因为他接下来就要对山西三镇动手了。

叶向高沉默是因为他知道,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那位领兵的齐王殿下,要遭受到不少弹劾了。

“满桂有功,升为大宁总兵,统领大宁三卫,在当地筑城、堡六座,由工部节慎库拨银六万两。”

哪怕开垦之后,一亩亩产不足一石,甚至不足百斤,但只要发放足够的耕牛,给予足够多的田地,加上蜂窝煤和地炕的设计,朱由检就不信大明渡不过小冰河。

朱由检的话被王承恩听去后,他连忙研磨书写手书,写完之后吹了吹墨迹,才对朱由检道:

‘殿下、是不是也要写一份给万岁?’

斩杀真虏近千,还俘虏了数千妇孺,最后收回了部分朵颜三卫的故地,扩土数百里。

这么一来、北直隶的十六卫军就只能让朱由检一手操办了。

这时,他回想起了一个人,于是转头对王承恩问道:

“去问问锦衣卫,之前我让兵部调动的那个叫做曹文诏的守备,眼下在干嘛?”

相比较他和叶向高,其余齐楚浙宣昆等五党和其他党派的官员就皱眉了,甚至已经想着回去后,要在下一次常朝组织弹劾了。

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随后便招呼王承恩派人将信送往京城。

看着这熟悉的王承恩字迹,好皇兄心中无语,随后才关注起了信中的内容。

但时局在这里摆着,犒赏是正常的,关外设立大宁三卫这点,他们也执拗不过皇帝本人。

所以、他们将目光都放到了李若涟身上,想知道还没有没有更重要的情报。

他心中对于自家弟弟所说、用战争所获得的军功巩固皇权的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同。

看吧、这群平日忤逆他的家伙,在知道自己的人取得了大捷后,还不是只能低头答应自己的话?

想到这里、朱由校对于自家弟弟口中所说,收复河套的事情更热心了……

骨折还没好,然后又热感冒了,所以今天只有一更。

另外感谢“小飞毯,仿徨前路,爱跑路的小瑞文,韶华不负,罪骨终究为王”等诸多大佬的打赏。

(本章完)

第55章 抵达燕山大营第461章 积怨满山川第359章 火烧草津城第230章 谋求开疆拓土第512章 大国寡民第57章 解决兵员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191章 生擒徐鸿儒第285章 生擒朱由检第563章 庙堂新气象第440章 筹备犁庭(加更 感谢XuS大佬的盟主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505章 解放乌斯藏第164章 事毕第146章 辽事落幕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640章 摸着弟弟过河第292章 哈剌温山之战第427章 四下无人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46章 布局西南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113章 浙川援辽第661章 番外(九) 天启三十八年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38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第181章 裁撤辽镇第8章 初尝权力第449章 身前身后皆战场第476章 义释兵权第205章 战事打响第18章 国丧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624章 三龙同朝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90章 连下三城第317章 旱情不断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第425章 我徂东山第11章 噩梦开局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第105章 士绅贪婪第345章 工业革命序幕第430章 检在帝心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404章 暗流涌动第686章 后记(六)永昌承平第37章 浙兵戚金第522章 朝气蓬勃的齐国第698章 后记(十八)武狩内战第577章 五国会谈第244章 复设旧港承宣布政使司第427章 四下无人第164章 事毕第622章 燕山倾倒第537章 以进固稳第305章 天启之治第459章 男丁死而妇孺上第38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第574章 万事不留人第40章 海运之争第453章 硝烟四起第602章 齐国繁华第339章 巡抚天下孙传庭第136章 出塞第480章 战后疾苦第681章 后记(一)新时代第131章 小儿腹中藏毒计第115章 摊牌第61章 高标准养军第47章 国之柱梁孙传庭 忠心耿耿洪承畴第42章 搬空盔甲厂第584章 风吹到西州第537章 以进固稳第346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第72章 忠贞秦良玉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58章 杀倭取赏第518章 时不我待第250章 生擒朱由检第112章 落幕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畴第526章 粮食就是民心第92章 点醒杨涟第222章 西北难题第20章 索要羽林三卫第18章 国丧第649章 自古以来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95章 藩王质问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241章 备战河套第36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646章 江水为竭第626章 日新月异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归齐第124章 十六卫军十二拱卫营第235章 筹备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