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四处调兵

第153章 四处调兵

“真好!”

皇宫东华门护城河内,声音从中传出,却见朱由检站在两丈长的模型上,蹦蹦跳跳,引得水花四溅。

他有些生疏的解开风帆,然后跨一步走到了旁边的乌篷船上,曹化淳扶着他走来,而朱由检却指着六七个少年太监道:

“会水吗?”

“会……会!”几个少年太监犹豫着回答道,而朱由检咧嘴一笑:“那你们上去坐着。”

“奴婢领命”几个少年太监无奈,只能走上了船,坐在船上,而这狭长的中西结合货船,也在秋风的带动下,将船只吹动。

“这船多重?”朱由检开口询问,而曹化淳也道:

“船重百料,可载二百六七十石。”

“万岁说了、若是这船可以,便依照手艺建造大船,可以从一千料开始用天津、登莱等地储存的阴干船木建造民船。”

“若是千料大船,应该可以载重二千五六百石……”听到曹化淳的话,朱由检心中思索,又询问道:

“船没有问题,既然有阴干木,就用它们来造船吧,先造十艘千料大船试试,需要耗银多少?”

“眼下、当命黔国公府的沐氏沐昌祚、沐启元领兵前往曲靖府驻扎,再命其谎称万岁赐酒,召云南各宣慰使前往曲靖饮酒会谈。”

“另外、命丽江府知府木增召集兵马,以朝廷旨意,命乌思藏、朵甘等地不得相见兵戎,各都司、万户府调兵马不等入丽江,归木增统辖,移驻云南北腾州!”

建造一艘上千料的货船可以让数千民夫渡过漫长的冬季,让他们在冬季有收入。

“行了!船坞的事情你去安排就行。”说罢、朱由检对摇桨的太监道:“回宫!”

想要解除百姓负担,徭役是最重要的。

这奏疏中,固原总兵没有出兵是需要被责备的,但更应被责备的是杜文焕。

说到这里、朱由检回溯了一下在西南之地对大明较为忠心,且实力强大的土司,随后继续道:

建造的货船够多,积攒的经验就可以用到风帆战列舰上。

“齐王结束泛舟、随后前往了养心殿,模样很急,想来是有了什么大事。”

朱由检甚至已经想到了,当荷兰人远道而来想着入侵时,迎面碰上大明日不落舰队的窒息感。

“民夫可以征募当地徭役,不用花银子,原料因为不花银子,所以只需要付二百七十二两的班匠银就足够了。”

国富而民弱不可行,民富而国弱也不可行,只有维持平衡才可以,但平衡之下,需要确定富的是民,而不是豪强劣绅!

“天津的船厂继续找地方扩建,建立船坞上百也不是不可,上百船坞要足够容纳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劳作。”

“四川、贵州、云南有卫所兵十余万,但顶不上用场,还是得看各宣慰司和土司的土兵。”

说罢、朱由检拔腿就走,而当他走东华门,急色匆匆的前往文楼时,这副模样,恰好被文华殿的官员看到了。

尽管换算之后,也不过是三百多吨位的货船,但这个价格依旧可以接受。

姚宗文骂完之后,不情愿的将奏疏递给了内阁之中的翰林,由他们转呈到了叶向高和刘一燝面前。

更不要提,朱由检还要向外开拓,移民大琉球、安南、缅甸、南洋、东北了。

旱情爆发后,大明的粮食缺口是数以千万石、乃至上亿石的缺口。

只是在这澡盆上,一艘一尺有余,和朱由检所绘画的风帆战列舰一模一样,静静的在水面漂浮着。

【癸未兵部覆总督京营陈良弼疏言,原额三大营马二万一千二百五十匹,万历四十八年倒死一千七百九十三匹,查……】

朱由检以后要走海运,首当其冲就要解决百万漕工的生计问题。

“按照往年龙江船厂、天津船厂的报价,需要招募船工四百,民夫四千,一艘船如果有原料,只需要两个月时间建造,造价二百七十二两。”曹化淳回道:

“殿下、西南来消息了。”

走海运是成本最低的,而这就需要足够多的船。

脸上不由露出残忍笑容的朱由检,让旁边的曹化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件事得告诉皇兄,你先退下吧,我现在去养心殿。”

“嗯……”叶向高也微微颔首,随时同意了把杜文焕这个勇将解职敲打的手段。

这奏疏,是弹劾京营乱养马、卖马的,其中内容,让叶向高也皱眉不已。

朱由检这人,政事上基本很少插手,主要还是在裁撤卫所和边镇,以及兵备上用心。

朱由检放下了狠话,原因还是因为他经过了解后才发现,明代建造木船是真的便宜……

百姓有钱才能交赋税,才能在皇店消费,总不可能单单指望田地的粮食,就让他们养活一家老小吧?

例如这造船厂,数千民夫是多,但每个月也不过支出四千多两。

小船在朱由检的招呼下回到了岸边,不过在船还没有靠岸的时候,朱由检就看到了站在岸边的李若涟,这让他意识到了不对。

“不必!”听到曹化淳的话,朱由检皱眉道:

“请皇兄设立天津船厂,募船工一千,每船工月俸一两二钱,民夫可以从漕运民夫之中招募,一日三十文!”

“嗯?”听到这话,原本还在想着最近捞到多少银子的魏忠贤猛然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直接宣进来吧,不可怠慢齐王。”

刘一燝和叶向高都看到了姚宗文的大骂,只是好奇又是什么事情。

这么一来也好,反正没什么用,拿这么多马也是浪费。

“嗯?”朱由校还在想今日弟弟有些冷淡,却不想看到了朱由检紧张的模样。

这水盆呈圆形,直径六尺,高一尺,活脱脱是一个大澡盆。

果然、当朱由检一上岸,李若涟就递出了一封写着甲等的军报。

朱由检要从御马监开始解除徭役,不仅要解除,还要用基建来带动底层百姓,给他们发铜钱,让经济运转起来。

“阁老先请……”刘一燝和叶向高搭档了一段时间,也知道这是有事情不方便在这里说,因此请自己出去在路上说的做法。

当他们看向那御史的弹劾奏疏内容时,瞬间眉头一皱。

好吧,原来是杜松的侄子杜文焕出兵河套,捣巢之后遭到了河套北虏的报复,直接导致了河套北虏从固原镇叩关,随后劫掠庆阳,围困了延安。

叶向高心安理得的把奏疏放在了一旁,而这时、看着他们处理完事情的官员快步走了过来,随后走到叶向高旁边躬下身子在他耳边开口道:

内阁之中、在官员赶来的时候,只见到了开口便骂的姚宗文。

也在他们赶路的时候,一太监走入养心殿,对门口的魏忠贤侧耳小声道:

便是用五千料货船,也顶多一次性运回上万石,那么最少需要数百艘这样的船只,才能保证海运运粮。

“嗯……”听到是朱由检的动向,刘一燝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看着这信中内容,基本是确定了目前叛军人数最少会有八万,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贵南其他土司还会不会继续暗中响应。

“殿下、这样开销就大了……”曹化淳想劝一劝,而朱由检却摆手道:

因此在分析过后,刘一燝便和叶向高向着干清宫养心殿急匆匆赶去。

于是他拿起了手中的手书,对笑脸相迎的自家皇兄道:

“哥哥、您需要看一下这个。”

“是!”

随即、他猛地抬头问道:“以眼下西南之兵力,能否保西南无忧?”

如果让朱由检都着急,那么一定是边事出了问题……

“大小三十二家,以阿迷侬为首,兵力两万左右……”

解决完事情,他又拿起另一份奏疏,打开一看更是紧皱眉头。

“嗯?来的挺好的,刚好问问弟弟,这模型如何。”听到自家弟弟来了,朱由校原本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脸上挂上了笑意。

“掌印,齐王求见万岁,眼下在干清宫门听宣,看模样有些着急。”

哪怕是上千料的大船,加上数百民夫、上百工匠的工钱,原材料,也不过一千四五百两罢了。

徭役男丁做民夫,导致耽搁农时,而农闲时男丁有没有时间去务工,自然收入上不去,生了病也就看不起大夫。

“刘阁臣、这些奏疏堆的差不多了,刚好老夫又是要与万岁商议,不如一同?”

伱既然赶去捣穴,人家来了你就要敢去对付,结果人家围困劫掠延安十余日,你居然才姗姗来迟?

古代人口为什么在战争频发的时候涨不上去,一部分原因就和徭役有关。

“至于民船的数量,先建造千料十艘,二千料三艘,三千料一艘,不要求全部成功下水航行,但至少要累积经验。”

他当即起身,与叶向高并肩走出门外,向着养心殿走去。

朱由检接过后拆开,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情在看到信中内容后,当即便沉了下来。

裁撤卫所发田可以,但只能养活少部分人,而大部分人,就可以靠造船厂了!

这些地方如果成立一个船厂,贸易量足够大,单独一个就能解决十数、乃是数十万民夫的生计。

望着朱由检的脸色,官员们当即便入殿准备告诉叶向高。

“阁老、齐王刚才直奔养心殿而去,脸色不太好看,好像有什么大事……”

他们身后,紧紧跟随两个捧着需要处理奏疏的官员,而叶向高也开口道:

至于二千料和三千料大船,也不过二三千、或者四五千两罢了。

“徭役一事不用再提,往后御马监麾下的佃户也不用服徭役,要求干活都给发放工钱,工钱按地区,从十五文自三十文不等。”

那么、如果大明每年都要下海数百艘上千料,乃至数千料的大船,那别说百万漕工,便是数百万漕工的生计也能解决!

天津、登莱、金州、淮北、松江……

“是……”太监闻言转身便宣召去了,而魏忠贤也转身走进了养心殿内。

此刻的朱由校,没有在处理奏疏,而是双手抱胸,一只手摸着下巴,对着面前桌上一个大水盆露出了不解的模样。

想到这里、刘一燝便开口道:“当命解职候勘。”

朱由检沉着脸吩咐了李若涟,而李若涟也作揖应下。

最后放了一句狠话,就带人跑了。

他顺势接过手书,随后一目十行看了上面的情报后,瞳孔不由紧缩。

见自家皇兄询问,朱由检也坚毅答道:“我早前就已经调马祥麟和刚刚出川的一万白杆兵回援,加上他们,还有秦老夫人刚招募的一万新卒,联合孙传庭他们有四万多兵马。”

这个奏疏一旦交给皇帝,恐怕京营的所有马匹也要被调走了。

朱由检知道服徭役的危害,首先就是耽搁农时,影响百姓生计。

这时、朱由检也被宣召,大步走进了干清宫,养心殿内。

“这个杜文焕,和他叔父杜松一样,都是做事不顾后果的家伙!”

信中内容,主要还是针对安邦彦和宋万化的情报,而情报内容则是贵州南部的土司已经暗中响应的事情。

“交给万岁处置吧。”叶向高知道,眼下齐王的四骑卫正缺战马。

“……”听到这个消息,叶向高当即皱眉,随后对旁边的刘一燝道:

可就是这样的支出,便能让数千个家庭的收入超过一年务农的时间。

【七月二十六、延绥(榆林)总兵杜文焕乃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诸部大恨,深入固原、庆阳,围延安,扬言必缚杜文焕,掠十余日始去。】

“继续监察、尤其是要得到叛军起兵的时间,先探得起兵时间的百户所、千户所,赏银三千两!”

魏忠贤见状,只能上前作揖道:“万岁、齐王在宫门求见,模样有些着急,应该是有急事。”

他一进门就见到了大澡盆和那船只模型,这让他有些惊诧,但更重要的还是说事情。

朱由检罕见说出了明朝官员往往都不会调动的一个地方,乌思藏。

尽管明朝没有派军入驻乌思藏,但自成化年间起,在皇帝的授意下,丽江木氏土司就有意的向乌思藏东部开拓,在后世昌都一带驻兵挖矿,另外监督乌思藏。

这木氏土司,便是朱由检要调动的重中之重。

今天两更,十分钟后再发一章

(本章完)

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304章 建虏内斗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90章 互市贸易的物资第248章 寇可往 我亦可往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386章 杀绅分地第529章 为兄消瘦第463章 大明都指挥使郭桑岱第475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第122章 京中兵马无男儿第170章 时不我待第246章 《明荷南洋条约》签订第111章 立场转变第689章 后记(九) 咸嘉之盛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长成第607章 师徒相悖第191章 生擒徐鸿儒第148章 东林想变法第627章 两相对照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388章 筹谋基础教育第82章 黄口小儿有蛮力第542章 局势纷乱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58章 杀倭取赏第162章 宗室问题第652章 齐王东渡(终章)第585章 收复西域第681章 后记(一)新时代第594章 满朝虫豸第691章 后记(十一)五反三正第515章 名将陨落第137章 训喀喇沁第96章 扶弟魔第279章 征日先锋颜思齐第346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第543章 双璧陨落第336章 仕途诱惑第574章 万事不留人第571章 古井无波第402章 南次亚的大乱斗第486章 发兵平缅第359章 火烧草津城第330章 贪官晋商 吊民伐罪第23章 兵部又来要银子了第18章 国丧第141章 种植番薯三宝第463章 大明都指挥使郭桑岱第686章 后记(六)永昌承平第562章 嘉峪关头第616章 债多不压身第385章 无过便是功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284章 井底之蛙林丹汗第458章 北山血战第18章 国丧第89章 银子不够花第271章 一群虫豸第407章 积谗磨骨朱由检第8章 初尝权力第149章 闯王来了第584章 风吹到西州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第596章 今岁打老虎第490章 师徒第418章 称孤道寡第54章 藩王兴 宗室苦第140章 大胜之势第431章 风云际变第609章 秋风起第698章 后记(十八)武狩内战第15章 千万两军饷的缺口第341章 矿产国营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277章 开诚布公第462章 哥舒夜带刀第67章 戚金练兵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429章 大婚筹备第202章 辽东备战第68章 海纳百川第162章 宗室问题第535章 欣欣向荣第629章 调教家兄第418章 称孤道寡第643章 百姓赖安第290章 膨胀的野心第542章 局势纷乱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509章 兴亡又如何第543章 双璧陨落第683章 后记(三)永昌新政第273章 争权攘利第363章 《平缅事宜》第463章 大明都指挥使郭桑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