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试探建虏

第334章 试探建虏

“斩!”

“噗嗤——”

七月,随着陕西民变引起的贪腐大案渐渐进入尾声,被监察缉捕的官员渐渐由北方旱情四省转变为南方四省。

一个个被查出贪腐的官吏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被压上各县西市,随着一声“斩”而人首分离。

贪官污吏的死去,换来的是一批还未被污染的新官员。

只是谁都不知道,眼下穿着官袍,眼中和心中尽是清廉刚正的这群燕山官员,又能在官场之上熬上多久……

【七月十二日,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

【七月二十二日,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

“该赈灾赈灾,该发粮发粮……”

这宫殿小的可怜,宽不过八丈,高不过两丈,进深不过三丈,穷酸至极。

只是朱由检还没高兴多久,陆文昭便作揖继续道:

“传令黄龙和诸藩,诸藩子弟登船前往小西洋监察使司,另外南军都督府调二十拱卫营随军前往小西洋监察使司。”

等到十月,数千万石番薯便会押运北上,赈济灾区。

“这家伙应该就是范文程……”

只是这其中,郭桑岱没敢去见黄台吉,生怕自己的身份被黄台吉看出来。

“这一百万料柚木还需要配合其他三百万料木料才能造出三百艘九千料货船……”

“七大船厂不够那就再兴建两大船厂!”

人口的问题不用多说,整个兴京城不过十万人,其中男丁不过三万,而女人和孩童却很多。

郭桑岱没有暴露自己就是北面北山女真大汗的身份,而是以大萨满的身份前来。

“宣……北山野人女真大萨满猛岢虎!”

“大约九万四千余人……”毕自严想了想后,说出了一个大致的人数。

“不过十月之后,陕南一些地方可以产出不少粮食,下官已经命人提前购买了,数量大约二百余万石。”

“吁……”

郭桑岱还在轻视建虏,旁边的一名北山女真人却对郭桑岱询问了起来。

郭桑岱比比划划,而那人见状也点了点头,比划之后说道:

“我会安排人去联系他,伱放心。”

“去了树皮,为六十文钱一料,暹罗国每年要提供五十万料,甘孛智每年提供二十万料,合计七十万料。”毕自严说道:

只见他眼前的矮丘下,是一排排乌压压排队领取粮食的灾民。

他以为渭北百姓已经存粮数十石,即便没有朝廷赈灾也能安稳数年,却不想贪官污吏却给他上了一课。

那么到了十七世纪末,二百多年的迁移下,欧洲也不过迁移前往美洲不超过三百万人。

牛录额真见状,招呼了负责监视郭桑岱等人的女真人后,便转身走进了那简陋的皇宫城门之中。

“礼物不错,收下了……”

他这么说着,而毕自严见状也知道劝不下来他,只能作揖退下。

他将代善的两红旗调往了亦迷河城,把莽古尔泰的正蓝旗调往了辉发城,而把他自己的蒙古旗兵和汉营兵调回了兴京城。

他看了这两人两眼,随后走进了殿内。

只是咳嗽了几声,他便上气不接下气的靠在了龙椅上,呼吸如风箱拉动一般。

见状,那人松了一口气,显然他也是被锦衣卫派往奴儿干的归顺女真人。

瞧这一百余万劳改之人的速度,恐怕十年之后,大明能得到一块广袤的红河三角洲大粮仓。

这么一来、兴京城和上京城便是他直接掌握的地方了。

尽管这二百三十万亩还需要两年的整理才能有所产出,但解决了最难的树木、石块清理后,后续只需要十几万人就能不断清理这二百三十万亩的田地,并且进行育肥。

建虏不愿意售出粮食,显然是因为他们的粮食也不够吃,或者说刚够吃。

“这三百艘九千料货船,也不过最多载千余人,然而还需要一些船只来搭载补给,因此说是三百艘,但能动用的只有一百艘左右。”

毕自严止住了接下来的话,似乎不想把话说的太满,而朱由检闻言则是反问道:

“我朝向暹罗国购买柚木是多少钱一料?”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知大汗。”

只见努尔哈赤骨瘦如柴,仿佛病痨鬼一般,并且一条裤腿空荡荡的,齐根消失。

“……”郭桑岱假意问好,可是上面却迟迟不传来声响,这让他忍不住抬头一看。

过了许久,屏风背后才传出了声音,而郭桑岱听到努尔哈赤这嘶哑的声音,便下意识猜到了对方或许还处于伤痛之中,于是便开口道:

不过当军报打开后,朱由检并没有看到什么坏消息,反而是一条条好消息。

望着他们的背影,范文程心中悲戚。

“嗯……”郭桑岱比划回应,随后便示意对方一切如旧。

这样的数额,只能让朱由检感叹大明的吏治已经腐败到了丢一块砖头能砸中一批贪官的情况。

八百万石稻米,可以说拿下锡兰岛是朱由检制定的一个正确战略目标。

一百艘,一艘千余人,也就是一口气能运送十几万人。

郭桑岱见状,转身带人拉着装满金银的牛车走进了皇宫的甬道,而这所谓皇宫的甬道也不过丈许长罢了。

与这些地方相比,这所谓的兴京城简直就是一个大号的村寨,别说一国之都,便是连黄台吉的上京城都不如。

不过除了关键时候,不然黄台吉都是在上京城那边,而这次郭桑岱他们前来兴京城,也是得到了黄台吉的默许。

“洪承畴请求向朝廷上交缴获,黄金五万四千三百两,白银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余两,另外还有各种珠宝玉石,象牙珊瑚……”

“退下去吧,好好休息几日就动身回去吧……”努尔哈赤下了逐客令,而郭桑岱见状也磕了磕头,随后转身退出了这简陋皇宫。

“眼下四司巡查还在继续,尚有六百余万两银子,以及前后押往京城的六十四万两黄金。”毕自严回应道。

郭桑岱见状,则是在手心画了一个暗号,示意事情大致办妥。

“大萨满,我们的礼物是不是带的太多了。”

“郭桑岱头人让我来找大汗,并愿意成为大金的藩属,只希望大金不要再追捕北山女真诸部。”

“我还需要找到刘爱塔,殿下需要他做一些事情。”

只是他们所居住的,都是清一色的土坯房,家中值钱的东西,估计也就那些铁器和弓箭了。

朱由检在询问毕自严,而毕自严也作揖道:

两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那几十个台阶上的宫殿门口大喊,而郭桑岱听到对方叫自己的假名,当即便揣着礼单走上台阶。

郭桑岱虽然只是辽东归化的东海女真人,但最少也见过抚顺,去过沈阳,见识过这些地方的“繁华”。

“为表谢意,郭桑岱头人让我送上这个……”

不等郭桑岱回答,前面赶往皇宫内部的那名正黄旗牛录额真就出现在了城门甬道尽头,对郭桑岱等人挥手示意。

当初黄台吉和代善、莽古尔泰夺权成功之后,他便调换了兴京城和上京城的一些兵马。

“喂!你们进来吧!”

如果不是为了大明宗藩体系的进一步加强,他甚至都懒得分封他们。

他还以为洪承畴是治理交趾遇到了什么困难,想请户部调拨钱粮,却不想洪承畴居然要反哺户部。

在他退出,并走下台阶之后,殿内才传来了一阵咳嗽声,而站在屏风前的范文程也不忍的转头看了一眼努尔哈赤。

只是他并没有看到努尔哈赤,而是看到了一个挡在他和龙椅之间的屏风。

✿ttκǎ n ✿c ○

“该下雨的地方不下,不该下的地方反而跟漏了洞一样。”

最少黄台吉筹备治理的上京城规划整齐,皇宫也有石质的两丈城墙作为屏障,而外城的城墙更是高三丈,厚四丈,虽然没有一点奢华的存在,但却显得古朴沉重。

“这次浙江各地遭遇水患,牵扯波及灾民不下五十万,恐怕没二百万两银子,是难以调往安南、旧港安置了。”

九万四千多人,这已经不少了,但还没有达到大明眼下可以迁移的体量。

“卑职领命!”听到朱由检的话,陆文昭作揖应下,而朱由检的话还没说完,他对毕自严询问道:

“今岁迁往小西洋的百姓和囚犯数量多少?”

之所以反应这么快,并不是郭桑岱很了解范文程,而是有原因的。

“此外,临近灾区各省的粮食也提前被预定购买,约三千万石左右。”

想到这里,朱由检便下令道:

走过甬道,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修建在石台上的宫殿,不过这宫殿几乎是原木风,看得出在营造之初,就没有人认为会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

眼下有锡兰岛作为桥头堡,那么在当地集结军队也就简单多了。

“除了两国之外,旧港承宣布政司每年提供三十万料,合计一百万料。”

不过由于储存问题,番薯的数量实际上并不多,因为它们四月种,十月收,最多保持半年而已。

“将贪官污吏手中的粮票收回后,眼下已经发出九十三余万石。”

看着这四不像的健壮文人,郭桑岱下意识脑中就出现了“范文程”三个字。

“加大对小西洋的迁移,这次的囚犯中,可以抽调一些女人前往锡兰,和大军的辅兵、民夫在当地结合繁衍。”

“殿下、交趾的扫尾已经差不多了,诸藩子弟中死伤三十余人,藩王们对朝廷的态度有些不好……”

“尽人事、听天命吧。”旁边的孙传庭也附和了一声,而朱由检则是抬头看向了眼前。

这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中,整个欧洲也不过迁移了四十万人登陆美洲就能看出。

“交趾新开田二百三十余万亩,新建交趾船厂一座,水泥场七十余座,送往旧港囚犯十七万人……”

这一件件事情做完,朱由检才将注意重新放回到了正在排队领取米麦的灾民们身上。

身着粗布麻衣,外披兽皮的奴儿干使臣团中,为首之人是一个身着粗糙扎甲的男人。

木质的屏风后面依稀能看出坐着一个身材佝偻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并没有开口说话。

在范文程悲戚的时候,郭桑岱等人被人监视送去了一个简易的驿馆。

【下官洪承畴奏报齐王府,望殿下亲启,自……】

“这已经是入秋以来,南边第十二起水患了。”

现在朱由检只想把他们早点送出去,而送出去这点,似乎也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礼物不错……但贸易是不可能的……你回去告诉郭桑岱,要是他真的诚心贸易,就派出五千人来兴京城,我会单独为他设两旗。”

掌握了这个情报,那么明军完全就能挑秋收前的时间进行北伐,到时候只需要围困建虏为数不多的几座城,慢慢收割粮食,那么建虏就只能饿死在城池之中,明军甚至都不需要打,就能灭亡建虏。

郭桑岱在他走后,和自己身后的几名北山女真人打量了一些这所谓的金国皇宫,心里不免闪过几丝轻蔑。

眼下这局面,便是一时不察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女真人不会杀其他部落的萨满,因此这个身份很安全。

剩下六百多万两……还是在已经按照五百文一石粮价,买了三千多万石的粮食前提下。

只是对于朱由检来说,这样的迁移能力还是有些弱……

朱由检给毕自严做出了要求,不过毕自严却道:

“殿下、这南北都在移民,七大船厂虽然已经全力运转,但每年能下水的九千料货船也不过三百余艘,况且暹罗国和甘孛智两国境内柚木数量骤减,造船……”

七月二十七日,当身处延安府米脂县的朱由检站在一座矮丘上揉捏眉心叹气,而他手中拿着的是一份份从南方发来的奏疏。

一斤粮票可以领一斤米麦,或者三斤番薯,而粮票十日一发,一发便是发一月份额。

“抄家所得的银子,还有多少?”

“去岁小西洋一共收获田赋八百万石,不过按照殿下您所说的安排,这八百万石没有算入户部的岁入,而是储存在了当地。”

一句句叫骂声不断出现,却并没有让郭桑岱后怕,反而他心里高兴的紧。

他们一路走来,整个兴京城几乎清一色的是女真人,只有少量汉人和蒙古人的身影,而这些人还是建虏的营兵。

不过郭桑岱虽然嫌弃,却还是在进殿的一瞬间就扫视了一眼,随后迅速低下头,一步步走上前后,他才跪下说道:

“北山女真猛岢虎,代头人郭桑岱向大汗问好……”

眼下洪承畴突然送来军报,倒是让朱由检有些好奇了。

“如何?”

“嗯……”听到是洪承畴发来的军报,朱由检便打开翻阅了起来。

虚弱而嘶哑的声音让郭桑岱都怀疑努尔哈赤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季,不过他更好奇的还是努尔哈赤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要用屏风挡住自己,不直接露面。

站在他面前的毕自严也眉头紧锁,一脸哀愁道:

带着些许愧疚,朱由检转身走下了矮丘,而孙传庭等人也跟着纷纷走了下去。

努尔哈赤忍痛喊出这两字,随后便走出了几名正黄旗的旗丁,将努尔哈赤抬上了轮椅,推着他返回了寝宫。

任谁都想不到,曾经在萨尔浒之战中将明军三部全歼,几个昼夜狂奔五百余里打得明军崩溃的努尔哈赤,眼下居然成了这副模样,令人唏嘘……

走到兴京城皇宫门口,领头的正黄旗牛录额真对郭桑岱他们交代了一声,而郭桑岱也点头表示知道了。

郭桑岱得寸进尺,一点点的试探着金国的底线,不过对于这个底线,不等努尔哈赤开口,其他女真将领便骂道:

“不过是一群北山的野人,也配和大金做生意?”

不过在开始前,朱由检还需要确定一些事情:

“小西洋监察使司的情况如何?去岁收获的钱粮几何?”

对于这群想锻炼子弟,又不想承受死伤的诸藩藩王,朱由检才懒得惯他们。

“大汗,我们希望能再买些粮食回去奴儿干。”

洋洋洒洒五六百字,朱由检几乎是笑着看完的,而让他笑的原因也很简单。

诸如大明每年都在进行的大迁移,动辄百万的迁移放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

说着、郭桑岱虚情假意的递出了礼单,而这事莽古尔泰也一脸不爽的走了出来,好似抢夺般的抢过礼单,扫视一眼后走到台下,将礼单递给了一个穿着常服,却剃着金钱鼠尾辫的健壮文人手中。

“对朝廷?怕是对孤吧……”朱由检轻嗤。

更何况,杀死北山女真这个前来“投诚”的势力,也不符合努尔哈赤的想法。

显然、洪承畴做的很符合他的心意,尤其是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里,草草开辟了新田二百三十万亩上。

“这天灾是一日不休,一日不停啊……”

对于当地的土人来说,这样的高田赋自然难以接受,暴乱也是很正常的。

放眼望去,这些人是清一色的老弱幼童,而之所以没有青壮年的男女,则是因为他们都前往了黄河两岸,将粮票留给了家里人。

只是当他们走下矮坡的同时,一队来自奴儿干城的使臣团也走进了金国兴京城内。

小西洋监察使司的耕地一共一千二百余万亩,大明在当地的田赋征收是五赋二,此外便没有其他杂项和税收了。

如果仔细查看,便会发现这便是被朱由检派出拉拢北山女真的郭桑岱,而此刻的郭桑岱为何出现在这里?这便是遵从朱由检的军令,前来迷惑努尔哈赤了。

不过城墙建造的再好也没有用,等大明腾出手来,他们只有无力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朱由检将洪承畴所做之事告诉了众人,每说一件事,他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殿下,这是洪经略发来的军报。”

努尔哈赤的声音响起,而郭桑岱见状只能假装露出遗憾的表情,随后乖乖磕头:

“按照一个月九十三万石来算,陕西境内的官粮还够撑到明年三月去。”

眼下收获的番薯,大多是从四川和云贵运来的,数量不算很多。

自拿下交趾全境到如今,已经整整过去七个月了,期间洪承畴没有向朱由检哭穷,也没有要什么别的帮扶。

“旧港当地再募十二拱卫营,军械局调拨火器,调辽东按察使卢象升为小西洋监察使,海军都督黄龙主持就藩地收复事宜。”

这固然有欧洲人口体量小的缘故,但也变相说明了小体量国家的投放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住嘴吧,狗奴才!”

这样的投送能力,放眼整个十七世纪,也没有几个国家说自己能做到。

这对于大明来说可是一个重要的情报。

这点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算起,直到现在为止。

一回到驿馆,一名北山女真就在手上比比划划,写下了这两个字。

在朱由检感叹时,陆文昭带着几名锦衣卫策马上了矮丘,并在勒马后翻身下马,走到朱由检面前时作揖,并递出了一份军报道:

“说说什么事情……”

“粮票发的如何了?”朱由检侧头看向毕自严,而毕自严闻言则是眉头紧锁的作揖回答道:

望着他们,朱由检才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他一步步的走上台阶,随后便看到了两个长相一看就是汉人的家伙站在门口。

朱由检对着毕自严开口,而这样的消息也让毕自严松了一口气。

似乎是被贪官污吏给弄怕了,因此许多百姓拿到粮票后,都没有去选择米麦,而是选择了数量更多的番薯。

不过在经过当地黄蜚的“以德服人”后,岛上人口锐减的土人们分得了大量田地,也自然能养活自己而不闹事了。

“回宫……”

“我会将消息转告郭桑岱头人的,大汗万福……”

毕自严的话让朱由检略微松了一口气,不过他还是看向毕自严道:

大明在永乐年间就可以主持数万人下西洋的壮举,更别提眼下还只是迁移,并且还在锡兰岛建立监察使司了。

见状,那人点了点头,随后离开了郭桑岱的房间。

在他走后,郭桑岱也狐疑的想起了今日的遭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努尔哈赤有些什么事情想要隐瞒他。

不过这无所谓,眼下粮食的问题已经探明,只要再拉拢到刘爱塔,他就完成殿下的任务了。

想到这里、郭桑岱眯了眯眼睛……

(本章完)

第492章 直布罗陀第291章 重开西厂 党争不断第526章 粮食就是民心第408章 大慈大悲杨文岳第118章 局势大好第597章 废奴运动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345章 工业革命序幕第332章 全陕赤如血第644章 恨弟不成齐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614章 且进且退第342章 乱国之人第213章 天启犁庭第484章 烈属安家第240章 收复吕宋第189章 千骑卷平冈第547章 商贸繁荣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37章 以进固稳第576章 制衡欧洲第60章 谋划草原第645章 国际局势第16章 上直二十六卫第688章 后记(八)永昌之暮第53章 领兵要点第365章 南洋风起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25章 古代社会福利机构第350章 庙堂争锋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687章 后记(七)太平腐败第180章 全歼荷兰远征军第307章 天启七年第222章 西北难题第290章 膨胀的野心第697章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第596章 今岁打老虎第506章 蒙古西迁第390章 晚明两大人精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56章 尽是空饷第133章 谋划山西三镇第74章 百事艰难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99章 争锋相对第7章 可罚不可杀第118章 局势大好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255章 狂飙六百里第426章 帝位不稳第701章 后记(终章)太阳照常升起第51章 勋贵亦是蛀虫第176章 三省地震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546章 齐王摆烂第312章 筹备南征第39章 文官多奸诈第16章 上直二十六卫第615章 四方纷乱第120章 天启元年第545章 社交达人朱慈燃第587章 西京繁华第262章 任重道远第371章 风高亮节杨文岳第301章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小日子第610章 海外态度第579章 山雨欲来第650章 蝼蚁举臂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归齐第261章 天灾不断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537章 以进固稳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129章 杀人诛心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483章 反向输出第53章 领兵要点第696章 后记(十六)报团取暖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604章 以身作则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33章 客氏恼怒第3章 难兄难弟第205章 战事打响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第124章 十六卫军十二拱卫营第568章 三龙同朝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428章 一正两贵三平妃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348章 典吏阎应元第181章 裁撤辽镇第293章 游牧民族的传统手艺第597章 废奴运动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国际法第449章 身前身后皆战场第701章 后记(终章)太阳照常升起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