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矿产国营

第341章 矿产国营

“嘭——”

“给朕滚出去!”

“都给朕滚出去!”

“滚!!!”

内廷养心殿内,当打砸之声不断传出,与之一起传出的,是朱由校盛怒的咆哮声。

一大群太监宫女连滚带爬的退了出来,而养心殿里,朱由校气的发抖,在他面前跪着的王安四人也是汗流浃背。

“万岁息怒……这账最少是算清楚了,眼下我们……”

“息怒?!”

魏忠贤还想表表忠心,然而朱由校却拿着户部交上来的京官“官吏定禄册”向魏忠贤瞪着眼睛怒骂:

“他们对武清县百姓征收六万两银子,发给了户部三万两,户部给朕的内帑发了五百两,而他们自己贪了三万两!比户部拿的还要多多得多!”

不管你是百姓、商贾、士绅、豪强……总之伱要做生意,都需要和官府打交道。

“是!”听到朱由检的话,曹变蛟立即去办,而朱由检也闭目养神等待。

他和朱由校、毕自严等人想到的不一样,他们想的是地方官府用“耗羡”来鱼肉百姓,让朝廷背负骂名,而朱由检想要做的却是直接取消“耗羡”。

“反了天!反了天!”

“齐王……齐王到哪了?!”

银行的推行,必然和主流货币有关,而它的出现,则是避免了让官府自己运输赋税而借口提出大量耗羡。

要知道,在泰昌元年之前,掌握在朝廷手里的矿山就六百多处,而眼下除去旧港,大明能多出近三百多处金银铜铁煤矿,都源于对地方士绅豪强的追查。

“万岁、不能抄啊!”

第二天一早,随着保定县上百位官吏被束缚拷上枷锁,身处保定县衙的朱由检也拿到了这本《官吏定禄》。

三人难得在心里异口同声的骂起了魏忠贤,而魏忠贤也被吓了一跳,勾着头不敢抬头。

这三百多处金银铜铁煤矿,就是在追查贪腐时抄到的。

朱由检对这群士绅豪强从来没有抱有过希望,不过眼下既然他们瞒报矿产的真实比例,那倒是有些方便朱由检了。

“朕统御九州万方,是天子,是皇帝!他们就拿这些东西来瞒骗朕吗?!”朱由校激动的抖落着手中的文册,并持续不断:

“对百姓收正赋一倍的耗羡,他们收了银子进了自己的兜里,却要朕和朝廷来为他们承担骂名!”

“殿下!殿下我冤枉啊!”

如果矿产国营,那么朝廷就只需要出成本费和人工费了,而人工费和工人来源,对于大旱下的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他之所以让陆文昭也带来矿产的文册和数量,是因为他即将进行下一规模的经济治理。

九品分为正九品、从九品、次九品三等。

仅仅取消陋规收入,这不符合朱由检的想法,他要的是彻底取消耗羡。

王安不等朱由校继续发怒,便继续说道:

“齐王兴大案,本就惩治了天下十数万官吏,而天下八省皆有大旱,浙江、南直隶又有洪涝尚未收尾。”

例如古代铜钱中间那个方孔就是方便将钱串起来集体打磨圆边的,因为圆边上有毛刺。

朱由检把文册放在了桌上,脑中也大概得出了大明眼下所有金银铜铁煤矿充公后,朝廷能获利多少的数额。

同时、朱由检合上了这本《官吏定禄》。

恰好在脸黑这一点上,朱由检确实够黑……

“殿下——”

大明宝钞经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祁镇的骚操作,在民间几乎没有任何可信任程度,这是朱由检为什么不去追求纸币,而是追求钱币的原因。

并且前提是,粮价得一直保持五百文,不然一旦粮食价格降低,大明的总收入会更低。

不过朱由检并不在意,科技会随着时间的不断进步,基建的时间也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的缩短。

“砰!!!”

如果按照这个推行,大明最后的官员数量会达到一百一十二万,俸禄支出会达到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宋元明虽然专行纸钞,但民间百姓依旧在用银锭和铜钱,而这也导致了银、钱、钞三品并行,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此外还有从京城到辽东、从京城到安南、从京城到浙江、到云南、到朵甘的铁路。

从正一品来看,毕自严规定了正一品正俸三千两银子,以及太医院的医治保证,除此之外便再也没有各种杂七杂八的免赋免丁。

要铸币,要大兴铁路,必然需要庞大的各类矿产,铁矿倒是可以官民共营,但金银铜这三种矿类,只能朝廷官营。

“到头来百姓对朝廷怨声载道,齐王和朕所分地而得的名声全被他们败了个精光!”

说罢、朱由校将《官吏定禄》文册放在桌案上,起身便要走出养心殿。

不过、如果大旱结束,大明能实现八千万石岁入的话,那即便粮价跌回四百文,田赋折色也有三千二百万两银子,算上户部和御马监的收入就是五千六百万两。

只要把耗羡问题交给银行,那么这个问题就从政治问题,变成朝廷和银行的博弈了。

数省官吏敢于侵吞赈灾钱粮,那天子脚下存在偷偷加收赋税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陆文昭大概的解释,而朱由检手上则是不断地翻动,并且看到了大量掌握在民间商人手中的金银铜铁矿。

“须知天下贪腐官员,不仅仅有官员胥吏,还有燕山,还有士绅豪强,望万岁三思……”

现实一点的手段是,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来承办银行,然后给官吏、皇店员工、军队发放钱币来更迭币制。

“他们拿了银子,转过头来说朝廷给的俸禄不够,要求加俸,做出的混账事还需要朕的弟弟给他们擦屁股!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他瞥了一眼会厅内的朱由检,随后快速收回眼神。

唐代的长安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人口大约八十多万,鼎盛时更是一百多万,而同时期的君士坦丁堡约有三十万人,罗马只有五万人,巴黎只有两万多人。

光说黄金,每年最少有两三万斤,三十几万两的收入,而白银则是能有四五百万两银子的收入,铜也能有个三四百万两,而铁矿的产量完全可以达到两亿乃至三亿斤,煤炭更不用多说。

政策这玩意,一旦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被强迫后,那就执行不下去,比如正统年间的宝钞贬值后,百姓根本就不管朝廷的严令,而朝廷也只能放松百姓,取消用银禁令。

甚至只要朱由检够脸黑,他完全可以用收复元朝疆域的旗号,强行把大蒙古帝国变为元朝,把四大汗国的地盘都先名义占领,然后在实际收复。

打磨流通后,铜钱就能方便用绳子串起来,方便流通,而如果金银币也采取此法,则损耗太大。

他在翻看,而曹变蛟和曹鼎蛟却听着那群被押出去的官吏嚎啕之声忍不住讨论道:

“殿下这次回程,已经收拾了九个县的官吏了……”

“官府每岁岁入黄金一万二千余斤,白银十七万斤,铜一百七十二万斤,铁一万万六千余斤,煤七十六万万斤……”

朱由检只需要告诉他们币制的优点,以及银行承包放贷借贷,还有各种国债的规则就行。

如何取消耗羡?这点很简单,却也很难,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行业的诞生。

这些铁路如果按照每年各修建五百里,那么七年时间能全部竣工,不考虑人力和环境的情况下。

“这些矿商之中,有多少人有违法乱纪,勾结官员的事情……”

如果考虑这些,那么这些铁路修建的时间,恐怕要花费数十年……

“呼……”长舒一口气,《官吏定禄》之中的内容并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因此天圆地方的新币,将会成为大明的主流货币。

王安等人见状纷纷跟上,而按照朱由校的话,这本《官吏定禄》也被人送往了保定……

以大明的财政,显然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来发俸禄的。

从京城到广州,大约是四千里路左右,从京城到朔方,再从朔方到宁夏,最后从宁夏到嘉峪关,这路线三千五百里……

“殿下……”

币制不能大概,甚至连外形最好都不要改,这方便百姓接受。

二千七百万两银子,这对于今年粮食折色后,总收入在四千九百万两的大明来说,基本就占据了53%的支出。

后世人都知道银行的存在、而与银行差不多的钱庄,实际上也是在明代发展起来的。

“回?”朱由检眯了眯眼睛道:“不回……”

折合为吨的话有些寒酸,不过如果用上了雷酸汞所制作的雷管,加上水泥、蒸汽抽水机的话,应该能让产量翻上几成。

金融手段朱由检不是很行,但毕自严和李长庚、董应举这三个理财大家必然懂得怎么操作。

别的不说,光这一个城市,王朝就得发行数千万枚钱币。

所以,保证三亿斤,向上争取四亿斤,最好达到五亿斤铁,就能让大明每年建设三千里铁路。

王安的话,渐渐抚平了朱由校的怒火,但这种怒火不是消失,而是被压了下来。

从品的俸禄是正品的八成,不过这个制度只存在八品及其以上。

既然百官眼下用耗羡来制造大量陋规收入,那朱由检就慢慢把耗羡问题解决。

朱由检说着,瞥了一眼掌握在士绅豪强手中的各项矿产数据,结果得出的数额,少的让人想笑。

文册到手后,他开始翻看,而陆文昭则是解释道:

“眼下大明矿山一共有四千九百二十七处,其中旧港便占据一千三百余处,加上朝廷手中的矿山,一共有大约二千二百余处。”

“他们把朕的弟弟都累病了?!”朱由校抬手将文册砸在桌上,“砰”的一声让众人身体一抖。

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得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官吏定禄既然已经裁定,那就等齐王回京决断,一旦决断,立即执行!”

朱由检轻嗤一声,对于这些掌握矿山数量比大明朝廷还多,但汇报上来却不如大明五分之一价值的年产矿量,朱由检真的被气笑了。

“齐王殿下已经行至保定,据说殿下舟车劳顿,需要休整几日再进京。”

“抄!得抄!”魏忠贤连忙附和,只是他这边刚附和,王安就跳了出来唱反调:

这交道一打,官商勾结的事情就无可避免,甚至官员自己都怂恿家人经商。

朱由校忍不住抓起砚台砸向魏忠贤身后的大门,砚台与大门碰撞声让魏忠贤发抖,而王安和王体干、刘若愚三人也在此刻达成了统一战线。

追查贪腐的时候,士绅豪强总是能精准的被卷入,这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大明就是一个人脉关系的社会。

朱由校坐回到了龙椅上,稍微恢复了一些理智,双手搭在扶手上,很快变得气定神闲:

只是、如果都用于建设,那么大明百姓当年是别想添设新的铁器了。

朱由校气得发抖,指着跪着的四人道:“抄……抄家!”

蒸汽机距离瓦特版本只有几步的距离,这几步一旦跨过,大明就可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能释放更多的人口去收复未曾收复的疆域。

正九品为俸禄五十两,从九品为十五两,次九品为十两,而大部分燕山书吏都会是从九品,兵马的兵马和衙役则是次九品。

朱由检心不在焉的询问,但陆文昭却知道,自家殿下想对这些人下手了。

他要是用纸币发放俸禄,即便他的本意是好的,但百姓和军队、官吏们也会觉得自己吃亏,自己是被强迫的。

“民间岁入黄金五千余斤,白银三万余斤,铜七十九万斤,铁四千余万斤,煤三万万斤……呵!”

“反正有的是人要当官,管他作甚。”曹变蛟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一个个鱼肉乡里的官吏没什么好感。

第二点则是相比较人口规模和面积,中原王朝的金银储备较少。

此后几代,哪怕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百官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再提及宝钞。

“你说的不错……天下诸事繁多,我大明内忧外患,确实不应该大动干戈……”

毕自严在《官吏定禄》中夹了一张手书,而朱由校也拿出拆开看了看。

“是!”陆文昭作揖应下,随后才起身道:

“殿下、京城里面的情况不是很好,《官吏定禄》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您回京或许能稳定局面。”

除去煤铁,御马监眼下每年在矿产上能赚取价值近五百多万两银子矿产价值,而掌握矿山比御马监还多五百多处的士绅豪强,每年却只能赚取不到二百万两银子。

至于第三点,便是百姓太贫穷,因为土地兼并导致了古代贫富差距过大,财富集中在贵族手中,因此普通民众穷困,用不上大量的金银币,所以“流通”不起来。

首先古代中原王朝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所以钱币采用批量的模具铸造法,成型后再批量打磨。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一旦大明眼下一百二十几万胥吏通过会考,那么大明会骤然多出一千八百万两俸禄支出。

次九品的数量,则是在五十万人左右。

朱由检如果想要对贪官污吏动手,那么对贪官污吏动手的同时,也可以趁机将大量矿产收归国有。

另外、这次管理定额后,胥吏都要从新参与一场会考,会考通过的则成为次九品官员,不通过则是继续实习,每年只有六两银子的俸禄。

大汉的西域,大唐的瀚北、安西、北庭、蒙池,大明的三宣六慰……

三亿斤铁,折合为十八万吨铁,如果全部用于铁路建设,标准低一些,最少能保证三千里的铁路的建设……

“我大明朝两京一十七省之中,有十省都遭遇旱情,外加上交趾刚刚收复不久,诸藩就藩又在即,若是再兴大案,则天下动荡,人人自危……”

“去传陆文昭,让他带来御马监和国帑库存金银铜的数量文册,还有天下各地的矿产数量,产量文册。”

“盯紧他们,查贪腐时,着重查和他们有关的官员,把他们牵扯进去后,抄家充公!”

不过、既然是会考,那么考什么?什么时候考?怎么考?这就是朱由检说的算了。

这三点就是金银币不可能大规模流通的局面,而朱由检主要针对的也不是金银币,而是银铜币。

百官们贪,无非是利用规则漏洞,因为他们也知道直接贪等于犯罪,容易给人留下把柄。

尤其是铁课这一项,北宋官铁根本不如大明,然而北宋民铁矿税能收十几万两,而大明只有可怜的三万两。

到了朱由检这个时候,大明各地的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

进入会厅,他率先行礼,而朱由检则是示意曹变蛟他们接过文册。

币制的问题不难,古代也有金银币,之所以不流通的原因也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三点,而第一点就是损耗大。

这看起来十分恐怖,因为算上军饷的话,大明每年仅俸禄支出,就需要达到二千七百万两银子。

银行……

也就是说,朱由检要做的不是开辟一个新行业,而是要抢占一个已经半成熟的市场。

合着一群家伙都在瞒报真实出产,用地方官员的包庇来避免缴纳大量税收啊……

手书上,毕自严特别说了这是缓兵之计,大明真正需要的从九品人数,只有六十万人。

Www◆ttKan◆¢O

朱由校大声宣泄,而王安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

这也难怪,大明每年金银铜铁课,只能有北宋天禧年间三分之一收入,不足四十万两银子了。

前世的经历早就让他知道基层官员那些蝇头苟利的事情,更何况封建王朝中,实际上获利的手段都是大同小异。

按照宋明的比例来说,仅仅铁矿,按照商税的五十税一来算,大明也能收取五十几万两银子,更别提其他的了。

治腐—矿产—银行—大基建(以工代赈),这四点一线将成为朱由检要做的事情,而这四点不仅需要看朱由检,还需要看军备院。

他拿起《官吏定禄》的新文册,而上面记载了日后官吏规定内的收入有哪些。

在朱由检这么想着的时候,陆文昭也带着急促的脚步声赶来,手中还拿着七八本早就准备好的文册。

“从今日起,旧港的金银铜铁全部存入通州,其余地方的铁料继续供应军械局。”

政治实际上就是经济账,包括军事也是。

没有宝钞,百姓兑换钱币不方便,因此钱庄就开始崛起了,而这便是大明版本的银行。

它们不仅参与金银兑换,还承包放贷,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

人多金少,狼多肉少,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大量采用金银币交换是不可能的,而西方小国总共才几千来号人,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一个村,当然可以用金币进行交换了。

指望朝廷承办银行,然后百姓络绎不绝的来存款,这个并不太现实。

文武俸饷二千七百万两的这个数额,朱由校还能接受。

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

朱由检要攒铁,以此来解决大明的后勤压力问题,只要后勤压力解决,他就不用再使用大量民夫去战场冒险了。

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如何减少地方官府的火耗,首先就是统一币制,将所有钱币收集过后,以纯银币,铜银币,纯铜币来构成简单的币制。

矿产国有……

从陕西的事情爆发后,他就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大明的官场即便整治多年,但依旧还是那么烂。

正二品二千两,正三品一千六百两,正四品一千二百两,正五品八百两,正六品五百两,正七品二百两,正八品一百两,正九品五十两。

“万岁发火就发火,你拍个什么马匹?拍***啊!”

大明两京十七省,锦衣卫的调查中,一共有二千九百余家钱庄,这些钱庄占据多少金银,这点朱由检不了解,但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闻言陆文昭面露难色:“可您不回去,万岁恐怕维持不住局面,百官们始终会闹起来的……”

“让他们闹……”

朱由检轻蔑的看了一眼桌上的《官吏定禄》文册,不屑道:

“他们闹的越大,孤收拾起来就越轻松,能收拾的人也就越多……”

下午开会,更新估计还是在六点左右。

(本章完)

第691章 后记(十一)五反三正第571章 古井无波第214章 围杀黄台吉第9章 忠心耿耿魏进忠第456章 八里堡之战第165章 强藩反应第101章 视察火器第108章 缉拿抄家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117章 阅兵准备第496章 海陆夹击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饱第124章 十六卫军十二拱卫营第95章 藩王质问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第276章 旧港的工业第390章 晚明两大人精第455章 天时地利人不和第608章 相互试探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457章 斩首上万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685章 后记(五)尧年舜日第208章 各自出击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旧港第400章 南亚困局第567章 兽穷则啮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第307章 天启七年第255章 狂飙六百里第270章 吹响革新的号角第119章 川兵入沈阳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旧时代第207章 杀建虏赏百银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93章 大仇得报第373章 兵临江户第38章 皇兄就是拿来坑的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77章 野心第649章 自古以来第76章 浙党势大第216章 打断建虏的脊骨第456章 八里堡之战第531章 国事艰难第127章 沈辽大战序幕第428章 一正两贵三平妃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饱第59章 御马监裁军第329章 风雨欲来第2章 最毒妇人心第490章 师徒第599章 世事无常态第139章 俘获巴约部大妃第444章 抓贪官不如杀胥吏第29章 御马监的家底第66章 泛江南势力第16章 上直二十六卫第439章 野人与蒙狗第472章 不偏不倚杨文岳第554章 书不如人第342章 乱国之人第401章 天降正义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欢第594章 满朝虫豸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75章 回京第7章 可罚不可杀第392章 开幕在即第414章 兄弟之争第491章 百姓赖安第426章 帝位不稳第436章 齐王大婚第158章 奢安之乱爆发第480章 战后疾苦第462章 哥舒夜带刀第407章 积谗磨骨朱由检第597章 废奴运动第270章 吹响革新的号角第70章 真实的满清八旗第485章 大势所趋第219章 建虏断骨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42章 搬空盔甲厂第234章 南洋自古以来第113章 浙川援辽第223章 谏言废辽饷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60章 谋划草原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国难为第240章 收复吕宋第329章 风雨欲来第353章 分忧第564章 西征第517章 走山访水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动荡第250章 生擒朱由检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