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蠢蠢欲动

“唏律律……”

“驾!驾——”

春季、伴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北方的冰雪融化,万物开始复苏。

自然开始有规律的调整自己,而没有规律的则是世间的万物。

事情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导致面对一堆棘手事情的时候,显得手忙脚乱。

历史上的崇祯想要一心对付后金,可他面对的并不仅仅只有后金,还有北方的蒙古人、关内的饥民、崇祯十七年不间断的天灾人祸,以及试图在大明建立殖民地的欧洲入侵者。

尽管时代不同,位面不同,但只要存在利益关系,大明要面对的,永远不止一个敌人……

天启十一年三月十六日,当北山的曹文诏叔侄厉兵秣马准备拦截建虏,当黄台吉鼓足勇气带队北上,当朱由检与努尔哈赤在上京城内外相互隐忍的时候,春季的漠北草原也并不是那么平静。

得益于纬度的不同,以及上直骑兵的撤走。

去年原本负责烧荒的明军没有出兵烧荒,这让漠北的蒙古人得以喘息,渡过了一个稍微安稳的秋,冬季。

“仅凭万余骑兵,怎么能拦得住大蒙古国的数万铁骑?”

站在他旁边,曹猛也看着上京城十分无奈,但当他转头看向那一片片未耕种的田地时,脸上又洋溢起了笑容。

三月十七日午时,当南边明军喜滋滋烧荒的时候,北面的明军终于与建虏的前军碰面了。

“放心好了,我的消息准确可靠……”

相比较金国还是小势力时就加入的刘爱塔,以及不断出谋划策,收买汉人商贾的范文程两兄弟,李永芳是叛徒的可能性最大。

“你怂个屁!咱们自给自足,殿下听到了估计也会夸奖咱们,更何况你害怕黄台吉杀个回马枪?”

“大汗,要不要攻城?”

“今年我们敢南下打草谷,明年他就敢带着铁骑饮马斡难河,驻兵不儿罕山(狼居胥山)!”

正如眼下,林丹汗口中这句话一样,充分体现着他的张狂和鲁莽。

远远望去,在他们疾驰的方向是一处山丘,越过山丘后、出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密密麻麻的蒙古包。

这是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兴许在历史上他死于乱兵,死于饥饿,又或者死于明末的诸多瘟疫之中……

只可惜,自然虽然很美,但上面的人却不一定。

他们几人中,年纪最大的便是林丹汗,由此可见,眼下的漠北五大汗都是正值中年的强壮之辈。

“我得了南人的消息,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此刻就在你们喀喇沁部的喀喇沁城(燕山县)避暑。”

当熟悉的声音响起,映入人眼帘的,是已经三十八岁的林丹巴图尔,被漠北共举为呼图克图汗的察哈尔林丹汗。

“刘爱塔,你带你本部驻守,戒备突围道路沿途的明军袭扰妇孺。”

因此,黄台吉能选的人实际上只有一个……

与这样的大军对比,他脚下的石堡如同暴风雨中的灯塔一般渺小,似乎随时都会被这乌压压的“浪潮”所吞没。

曹猛动了自给自足的心思,毕竟上京城周围的都是熟地,四万人加上军中的数万挽马和驽马,想要耕种上京城外的七八十万亩地,可以说十分轻松。

行军打仗,就地屯田这种事情很常见,只是步入天启朝以来,由于钱粮充足,明军一直没重操旧业罢了。

“嗯……大明的皇帝朱由校!”林丹汗志得意满的说着,然而苏布地却不相信:

只是随着近几年的局势不断发生一些诡异恶化,便是黄台吉都不由的觉得金军之中可能存在明廷的锦衣卫。

这并不是黄台吉想要的建议,但由于莽古尔泰那日的失言,让金国贵族们知道了“抛弃妇孺”的严重性,因此谁都不敢再说出这话。

也在他点头的同时,十分受用的林丹汗看向了那厉兵秣马的六七万游骑,心中豪气突生:

在这图案上,除了绿茶野花,还有牛羊和牧马人在四处走动。

朱由检虽然对己方的后勤有自信,但能减轻一些压力,还是减轻一些好。

“其中战兵只有七千人,分别是飞熊卫和大汉将军,剩下的一千人都是宫女太监和锦衣卫。”

他首要怀疑的对象是李永芳,因为李永芳在金军进攻抚顺的时候,起先他是带兵死守的,而后眼看城池守不住,他才选择了投降。

“那倒也是……”孙守法有些意动,毕竟眼下八卫兵马在身旁,用两卫耕种并不算什么,真遇到袭击,三十里外的塘骑层层传递消息回来的时间,也足够兵马穿戴甲胄了。

“这……不太好吧?”

“直接大炮点火兮,轰他娘便是!”

“旁人或许不行,但朱由检肯定敢。”

“朱由检这次要对付朱里真,一旦朱里真覆灭,那他下一步一定就是对付我们。”

只是他这消息太过惊悚,便是自大的素巴第和硕垒、衮布三人都不免攥紧了马缰,紧张询问:“朱由检的哥哥,难不成是……”

“朱明皇帝虽然贪玩,但也不是无能之辈,想要靠着围困他来达成和谈,恐怕很难如愿。”

在林丹汗大放厥词的同时,奴儿干上京城外的火炮声持续不断的响起。

豪迈的笑声向着四周传去,让苏布地四人惊讶。

“再让泰宁府的人送些粮种过来,咱们也就地屯田,让老奴眼馋眼馋!”

从天启七年到天启十一年,他沉寂了四年半,除了中间偶尔对漠北进行烧荒外,其它时间他大都在练兵,看兵书,研究如何进攻防守。

不能用李永芳,那就只能用刘爱塔和范文程、范文采三人了。

“驾!”

只可惜,他的话刚刚说完,林丹汗就自满的大笑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上京城和兴京城,甚至辉发城也在发生。

李永芳、刘爱塔、范文程、范文采四人是金军的四大汉将。

苏布地怕林丹汗等人不了解喀喇沁城的位置,特意为他们讲解了一下。

好在与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丙字百户的一百零二个兄弟,而他们将要共同面对的,便是令人窒息的建虏大军。

林丹汗如努尔哈赤所说的一样,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

朱由检不让诸军强攻,这可把军中上下的人闲出了病。

但是那石弹撞击城墙的声音,以及开炮时的轰鸣声,都将守军的精神摧残不轻。

“管他成不成,总之今年反正也要南下打草谷,试一试又何妨?”

苏布地太了解朱由检了,毕竟朱由检可是十一岁就敢带着五千人直面喀喇沁数万铁骑的家伙,苏布地至今还记得当时朱由检和自己父亲谈笑风生,并且气场稳压他们一头的场景。

“娘地!老奴的这个乌龟壳还真厚,估计是用石块垒砌的,没有用一点夯土,不然早就该见到夯土了!”

远远看去,就像绿地毯上绣的花图案。

林丹汗没有解释自己的消息,但他胸有成竹的模样,让素巴第等人都咽了咽口水。

不明朱由检厉害的素巴第自以为是的分析,然而苏布地却皱眉驳回道:

“既然如此,明日出发南下……打草谷!”

林丹汗大胆的带领诸部靠近了开平府,在距离明军石堡百来里的地方开始牧马。

眼下上直九万多人驻守开平府,苏布地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打草谷的好时机。

“我们轻骑奔袭,只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奔袭到朱由校面前。”

“现在不趁着他围攻朱里真的时候南下打草谷,那等他灭了朱里真,到时候被灭的就是我们了。”

策马的声音不断回响,几个身着绸缎的蒙古贵族纵马挥鞭,天矫如飞。

他们三人,便是明末的漠北三大汗,而在他们旁边站着的,却不是背叛了朱由检的伯晕歹,而是他的儿子苏布地。

只是眼下他父亲已经死去,而喀喇沁背刺大明的事情是洗刷不干净了,他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带着这种想法,朱由检继续骑着马在科尔沁草原闲逛了起来。

建虏大军之中,济尔哈朗看着远处那“渺小”的石堡,不想让石堡打断他们突围的脚步,然而黄台吉却摇头:

“单纯的突围走不了多远,我们的队伍拉得太长,如果不把这一座座石堡吃下,那么他们随时会出城来袭扰妇孺。”

乌压压的游骑,几乎要把整片草原都占满,而面对此情此景,为首的贵族举起了马鞭:

“是!”

只是这从北往南吹着的春风,却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种凌冽的寒意,如同眼下的朵儿必河南岸一般……

范文程不用多说,黄台吉还需要他在身边出谋划策,因此不可能让他留守。

“别说他不敢杀回来,就是真杀回来,你旁边那两千门火炮是干嘛的?”

只要守军没有援兵,那守军几乎是亲眼看着自己是如何被城外的敌军给拖垮的。

也就在他闲逛的时候,各方的战事都在稳步推进。

不过现在的问题就是,那个大明皇帝身边的兵马情况如何。

“这九万余人之中,又只有万余骑兵。”

他本以为他会沉寂许久,然而突然爆发的第三次北伐给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梦似画的场景,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他能建立如此功勋,靠的是朱由检,而眼下朱由检不在他身边,上直的猛将也跟随朱由检前往了奴儿干合围朱里真,可以说这是属于蒙古人的天赐良机。

林丹汗说着,手中马鞭挥向了那厉兵秣马的数万蒙古游骑。

“你们得知道,燕山……”

只是他的自信没有赢得苏布地的支持,因为苏布地并不相信会有人出卖大明皇帝的位置,也不相信朱由校有那么怯懦。

他们此刻穿戴甲胄,拿着一些石头在河流旁磨刀,而他们身边的马匹已经穿戴好了马鞍,俨然一副要南下打草谷的模样。

关于朱由校,苏布地听过的故事比林丹汗听过的还多,在他看来,朱由校还是有些能力和手段的,不然朱由检不可能在天启元年的时候,那么轻松的执掌腾骧四卫。

眼下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种种地来打发时间。

“上直拱卫营虽然精锐,但驻扎在关外的只有三十个营,九万余人罢了。”

深受耕战之道的熊廷弼在攻破金军的亦迷河城,挺进兴京城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军中的十二万民夫,带着三万多骡马,接管了开春后的兴京城四周耕地。

可这地方出现这么多石堡,并石堡都还是新修没几年的模样,这就不得不让黄台吉起疑了。

无奈,黄台吉只能接受了代善的建议,而这时的黄台吉也看向了汉四营的四个将领。

总的来说,燕山山脉里的道路,大多都狭长。

明军的士兵可以把耳朵塞着棉花睡觉,但是金军不能,他们还要随时防备有可能攻城的明军短兵,因此他们只能强行让自己入睡,然后在一声声炮声中麻木。

“围着也是围着,干脆放出两卫兵马和那三万民夫耕种如何?”

一想到这里,林丹汗就止不住的激动,不由抓紧了手中的马缰,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个朱明皇帝站在城头,怯懦求和的场景。

面对孙守法和曹猛的行为,朱由检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干涉。

刘爱塔本部不过三千人,而多尔衮三人六个牛录,整整一千八百人。

“多尔衮、多铎、尼堪,你们三个人分别带镶白旗的六个牛录策应。”

此刻的他站在石堡上,双手扶着女墙,面对的是遮天蔽日的建虏大军。

上京城已经转暖,剩下解冻的时间刚好可以用来打造农具。

唇亡齿寒的道理,林丹汗还是明白的,他知道自己得给明军造成一些干扰,顺带劫掠一些物资。

号角声在石堡的顶端响起,与之一起响起的是不停射出的响箭声。

硕垒心动的询问,林丹汗也抬手比了一个数目:“八千人!”

碧绿闪光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摇曳曳,中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小野花。

黄台吉下令了,并且选中了刘爱塔和多尔衮、多铎、尼堪三人。

在他的身边,是同样年轻的札萨克图部首领素巴第,车臣部首领硕垒,以及土谢图部的衮布。

黄台吉不愿意带妇孺突围,但作为上位者,该装的时候还是得装一装。

得令的四人接令,但可以看出黄台吉眼下对于身处朱由检“必杀”名单里的汉四营并不信任。

“呜呜呜——”

至于范文采的带兵能力并不强,加上明军勇猛,让他留守,就得留守足够多的兵马。

数量庞大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袭击上直拱卫营驻守的开平府,在苏布地看来就是一件蠢事。

苏布地十分了解明军的实力,也知道只要兵马前面带上“上直”二字,那战力基本是五军精锐。

不过走黑路可以走,但却不应该走蠢路。

这群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然而比起它们,更醒目的是在蒙古包四周的数万蒙古游骑。

“留一营兵马戒备,大军继续突围如何?”

只是眼下,他从燕山兵家学府毕业已经四年有余,他从一个小旗官熬到了百户官。

原本北山西北方向出现阿喇山城和雅克萨城,哈喇山城等城驻军黄台吉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北山女真的索伦部之前就在这里块地区生活,留下了大量山城。

伯晕歹本来就老迈,在经历了几场漠北的寒冬后,最终在去年冬季前去世,苏布地理所应当的继任成为了喀喇沁大汗。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如果他们能生擒朱由校,那按照朱由检对朱由校的感情,估计他们要什么,朱由检都会给。

黄台吉不想扰乱人心,因此只是在怀疑阶段,还没有对李永芳下手。

“明军在开平府还驻扎着数量不少的上直兵马,而且关外的村寨都结成石堡,怕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代善看着那石堡,试探性的提出建议。

如果是以前,黄台吉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李永芳带兵留守,因为他对付明军很有经验。

负责驻守此处的,是第三届燕山兵家学府的学子……郑钧。

苏布地瞧着林丹汗这副德行,也知道他不会听自己的话,估计打草谷的时候,林丹汗还是会带人突袭燕山。

林丹汗眼看无法说服苏布地,只能用打草谷来掩盖自己的目的。

“抢些工匠和汉民来漠北耕种,那个齐王朱由检再厉害,也不可能三年内打到漠北!”

随时飞射而来的石弹让守城的金军饱受摧残,尽管上京城被修得十分敦实,堪称铜墙铁壁。

说句实话,他并不认为自家父亲选择反叛大明是对的,反而他认为这件事情他父亲做错了。

不然,如果到时候朱由检真的北伐,他们连西迁的资本都没有。

滚滚的浓烟飘向空中,被春风吹向了更南边。

眼下有些事情干,还能有所产出,减轻后方的后勤压力,何乐而不为?

带着这种想法,八卫指挥使纷纷传令,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被后方十里外闲庭散步的朱由检知道了。

朱由校不如朱由检,这一点苏布可以肯定,但如果因此把朱由校说的什么都不是,那苏布地只能对林丹汗一通臭骂了。

当时的大明俨然扫去了颓势,选择在那个时候反叛背刺,明显是错误的。

单纯的打仗,确实对后方的后勤压力太大了,屯战这种事情,古往今来太多军队干过,尤其是围城的军队,完全可以说一边种敌军的田,一边攻敌军的城。

“就算攻不进行宫,只单纯围困行宫,那个大明皇帝也会被吓的屁滚尿流,答应我们的所有条件!”

一轮炮声结束,在新一轮的炮声响起前,拿着千里镜的孙守法忍不住骂骂咧咧。

“嘭嘭嘭——”

“得令!”听到孙守法的话,后方的几个指挥使纷纷咧着嘴大笑。

双方碰面的地方,是一个距离朵儿必河三十里外的石堡内外。

唯一没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只有尤世功所部,而他所部之所以没有发生这种事情,全因为他们正在向着蒲儿河城赶路,没有地给他们身后的民夫耕种。

已经遭受五日炮击的上京城,随着炮声的再度响起,也被持续不断的摧残着。

在暖暖的阳光下,靠近哈剌温山脉的大地得到了积雪融化后的河水滋润,漠北东部的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上百万亩耕地被十几万民夫烧荒,滚滚浓烟飘向空中,而兴京城内的建虏也自然知道明军的意图,但面对明军的行为,他们却无可奈何。

林丹汗不相信像朱由检那样的人有两个,并且他在南人口中所知道的朱由校,也只是一个贪玩的中庸之主罢了。

“吁……”

省下十几万米麦,就能在之后的大灾里,多救活几万饥民。

在苍穹之下是一碧千里的景色,一望无垠的漠北东部草原,像—张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天边。

“你从哪里得来的情报?万一是南人诈骗,我们连带这几万兵马都要覆灭在燕山之中。”

“眼下的大明和以前的大明不一样了,你们不能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大明。”

只是他的话虽然很对,但林丹汗他们却有着不得不南下打草谷的原因。

野兽如果年轻,就会想着争勇斗狠,人如果年轻,就会敢做一些老人不敢做的事情。

孙守法觉得有些不太好,然而曹猛却拍了拍他后背:

“朱由检带兵去征讨朱里真(女真)了,我们刚好可以趁这个时候南下打草谷!”

“七千?”听到这个数目,曾经经常和明军打交道的苏布地立马皱眉道:

“如果这七千人死守,我们不一定能在短时间攻进喀喇沁城。”

这么想着,孙守法也转头喊道:“让工匠营的人打造一些农具,军中闲得发慌的兄弟去帮忙,民夫去烧荒。”

“朱由校的身边有多少人?”

同时,他也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因为他毕业的时候,已经是天启七年,而当时距离第二次北伐之战已经结束大半年了。

山丘上,那策马的五个贵族停下了前进的步伐,站在此处眺望成片的蒙古包,满意的扫视那数万游骑。

总之,明军烧荒烧的喜滋滋,城头的建虏看着牙咬碎。

“就让这个莽夫去碰一鼻子灰吧。”苏布地在心底嘲笑林丹汗,但表面上却还是点了点头。

“不用攻打喀喇沁城,那个大明皇帝眼下在他的行宫里,那行宫距离喀喇沁城有十几里的路程,行宫高不过一丈。”林丹汗双眼如炬:

孙守法和曹猛把八卫兵马的两千门火炮分为二十组,每组一百门,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对上京城炮击。

但这种怀疑一旦产生,他就不可能让李永芳留守。

在南边已经喜迎春风的时候,鹰扬卫甲字千户,丙字百户的明军士卒,正顶着冰冷刺骨的寒风,直面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军队伍。

似他们这样五六万兵马齐出的情况,只有少数几条路可以走,一旦被人诈骗围堵在山中,全军覆没并不夸张。

这接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不可能是策应,更应该是监视。

对此,刘爱塔没有做出任何表情,只是麻木的接令,随后点齐了自己的兵马,开始沿着大军北撤的道路布防,警惕石堡内的明军。

金军队伍开始动了,带着让丙字百户所有人冷汗直流的压力,他们缓缓向北开去,而石堡外游弋的八旗马步兵和汉四营兵马,则是时刻提醒着守城的郑钧,危险还没有过去……

第438章 建虏来犯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卫第141章 种植番薯三宝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82章 黄口小儿有蛮力第470章 精打细算虎墩兔第18章 国丧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国际法第659章 番外篇(七)大明国际法第430章 检在帝心第229章 漩涡中心的黔国公府第573章 燕山不满第371章 风高亮节杨文岳第602章 齐国繁华第302章 内外有难题第133章 谋划山西三镇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532章 蒙古西迁第523章 荆棘第44章 听墙角的起居注官第183章 黄雀在后第325章 天启八年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鹡鸰在原第204章 战前台风第149章 闯王来了第507章 乌合之众第447章 建虏北狩第473章 齐国五年计划第18章 国丧第371章 风高亮节杨文岳第7章 可罚不可杀第225章 第两百二十四 革新勋贵第162章 宗室问题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639章 齐国新春第263章 俺叫李定国第3章 难兄难弟第496章 海陆夹击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361章 废除徭役第252章 投降输一半第428章 一正两贵三平妃第402章 南次亚的大乱斗第569章 中秋佳节第157章 群臣逼宫第537章 以进固稳第481章 扬帆起航第584章 风吹到西州第498章 任他几路来第403章 明莫战争第517章 走山访水第685章 后记(五)尧年舜日第158章 奢安之乱爆发第232章 率先中兴的大明财政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270章 吹响革新的号角第699章 后记(十九)平叛援明第415章 南征北讨敢当先第620章 国债第289章 北上东出第499章 春光满面洪承畴第506章 蒙古西迁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544章 神机妙算朱由检第25章 古代社会福利机构第74章 百事艰难第527章 盛世之下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550章 治戎为长李定国第40章 海运之争第201章 发展迅猛的市舶司第380章 是齐王党还是顾党第150章 大小曹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511章 乱世用重典第28章 红丸案后续爆发第614章 且进且退第29章 御马监的家底第681章 后记(一)新时代第495章 复起孙传庭第179章 出兵第290章 膨胀的野心第34章 奸宦毒妇第576章 制衡欧洲第367章 八个心眼的颜思齐第701章 后记(终章)太阳照常升起第192章 扫平山东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184章 辽东设省第438章 建虏来犯第460章 北线无战事第635章 故友相见第652章 齐王东渡(终章)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场第276章 旧港的工业第30章 兄弟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