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

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

“铛……铛……铛……”

泰昌元年十月初五,随着晨钟作响,最先走出宫门的不是即将要出发的朱由检,而是朱由校。

他昨夜处理奏疏直到子时才睡下,但一想到朱由检今日就要出发后,只是匆匆睡了两个多时辰的他就穿着常服起床了。

干清宫的宫女太监一阵忙碌,最终在寅时七刻摆驾,将朱由校的步辇移驾到了东宫门口。

在朱由校到达东宫门口的时候,近两百车的银两、行李已经出发了,只有朱由检还在勖勤宫用着早膳。

没有惊动任何人、朱由校步行入宫,小心翼翼的走向勖勤宫。

门口的曹化淳和王承恩等人见到朱由校进来的时候,吓了一跳,连忙准备行礼。

只可惜他们的动作被朱由校抬手打断了,而朱由校也走到了朱由检的身后,看着桌上的三荤两素一汤,微微笑了笑:

“这么多、吃的完吗?”

“嗯?”听到熟悉的声音,朱由检一转头,顿时和好皇兄四目相对,差点没一口汤喷出去。

朱由检一开口,朱由校便是一愣,因为他所说的话,都是他心中所想的。

“哥哥若是想,万不可叫人纵火、下毒。”

不过本着木匠的习惯,他敲了敲椅子,微微皱眉道:

“以你所见,应该如何?”朱由校紧皱着眉头,死死看着自己的弟弟。

“我倒是什么都不缺,就是哥哥在朝廷里,常朝的时候别和御史、言官们一般见识就行,气坏了身体就不好了。”

他只觉得弟弟愿意为了自己能报仇,能做出这种事情,十分感动。

“嗯!”朱由检回应一声,而这会儿他们也走到了东宫门口。

“他们不是以被打板子而骄傲吗?打得他们屁股开花,看他们还骄傲不骄傲。”

说罢、他就走出了七八平大小的车辇中,而朱由检虽然没有下车,却打开窗子,探出了半个身子。

曹化淳留在了勖勤宫,他需要在之后接待戚金的浙兵和秦邦屏的白杆兵前往昌平。

王承恩见状,缓缓行礼道:

“殿下、东西都已经从玄武门送出了,可以摆驾了。”

“这么快?”朱由检一边回应,一边看向了好皇兄。

这下说下雪等开春,等开春必然要说雨水大了,等夏至。

“弟弟去了昌平,劳心力的事情交给承恩和杨涟去做,每月记得回一次宫里,缺什么就叫承恩告诉忠贤,哥哥为你添上。”

“却不想去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我也哭成了泪人。”

站在门口的几个小太监见状,连忙举起罗盖伞,而朱由校才发现这么会儿时间,天上居然飘飘洒洒的下起了初雪。

“总之哥哥不用管,这件事情我会去做,这段时间哥哥不要给外臣把柄,应该好好的照顾李康妃。”

只是他这嘱咐被朱由校听到后,不由轻笑道:

“我是天子,是皇帝,言官和御史们要是气到了我,只叫人拖出去打板子就行。”

说着、朱由校笑容又慢慢凝固,随后皱紧着眉头握住朱由检的手道:

“弟弟保重。”

朱由校看了一眼朱由检,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手:

您是好兴致了,万一被言官知道,又要弹劾我了……

只是两人的空间,最后还是被停下的车辇打断了。

这么一来二去,一年就稀里糊涂过去了。

“既然这样、那你就带回来给我看看吧。”

“自古都是哥哥宠爱弟弟,废些时间有什么的?”

“当时母亲说、人若是难过、自然哭出来要好些,但我想哭不是什么好事,就哄着你。”

“又叫皇兄?”朱由校眼神一下子幽怨了起来。

至于朱由检为什么能猜到,是因为历史上李康妃就是被纵火而未被烧死,随后所有党人官员上疏不应该欺负李康妃,因此后续弄出了不少丑事。

“做套家具?那有点费时间了吧。”朱由检埋头喝汤,但好皇兄却宠溺笑道:

早就准备好的四马车辇已经等待着了,而陆文昭也微微躬身道:

“我保证她活不了多久。”朱由检一脸认真,难以想象这样的话是一个十岁孩童口中说出。

朱由校有些惋惜,但还是抓住朱由检的手站起来,随后解下了自己的裘衣,披在朱由检的背后,帮他系好了裘衣后,试了试松紧:

“驾!”

“初雪不大,我若是赶得紧些,明日应该就能到昌平。”

朱由检见状,脑中想了想后,才开口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的好弟弟,有事的时候一口一个哥哥,没事的时候一口一个皇兄。

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朱由检才起身搬开了凳子:

“皇兄一起。”

朱由校说着以前的种种,但朱由检心里却觉得有一丝怪异。

“我来送送你。”朱由校坐在椅子上,拉开旁边的椅子,示意朱由检坐下。

夏至到了、肯定又要说酷暑难耐,等秋分。

“……”听着这话,朱由检心中无言。

刘氏和王氏都是因为谁死的,他十分清楚,好皇兄的这些话像是在叙旧,但更像是在数落当年的仇恨。

“呵呵……”见朱由检邀功的模样,朱由校笑了出来:

“我记得刘娘娘去世的时候,你没日没夜的哭,怕被皇考听到,就跑来我的殿里。”

若是旁人见到,恐怕会十分恐惧,但朱由校却没有。

他侧头看向朱由检道:“下雪了,莫不等开春再去?”

“哥哥坐。”朱由检被点破,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心里不免在想好皇兄怎么走路没声音。

朱由校的少年心性展露无遗,这种做法便是朱由检都想起那画面,都有些想笑

“行了、走吧。”

“嗯……”见陆文昭这么说,朱由校不露悲喜,只是牵着朱由检的手上了车辇,而王承恩和魏忠贤也分别上了马车、为二人驾车。

系好裘衣,朱由校牵着朱由检的手,并排着向勖勤宫外走去。

朱由检心里百感交集,也嘱咐着好皇兄。

魏忠贤两人一抖马缰,车辇开始向着皇宫北面的玄武门驶去,一路上朱由校和朱由检谈了他以前的好多事。

“昌平那边已经建好军营了,哥哥不用担心我住的地方,东宫的庖厨也带上了,哥哥就看我明岁带一支能打的军队交给哥哥就行。”

“我下车去往文华殿了,外面风雪大,弟弟别送,染了风寒不好。”

看着笑的很开心的好皇兄,朱由检缩了缩脖子,而这时陆文昭也走到了勖勤宫门口。

“万岁、殿下、玄武门还有四百锦衣卫负责护送,羽林三卫已经在安定门外了。”

因此他握住了朱由检的手,而朱由检也没有说什么。

“这椅子木料不错,就是太老了,过段日子我给你做些家具,把勖勤宫的家具都换换。”

他看着朱由校下车后,转身上了步辇,然后才放心的坐回到了车辇中。

“摆驾文华殿!”

步辇上、魏忠贤唱礼,两辆车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大雪纷飞,同样坐在车内的两兄弟开始经历人生这么多年来,“最远”距离的别离。

(本章完)

第594章 满朝虫豸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388章 筹谋基础教育第316章 内圣外王第471章 灰头土脸第192章 扫平山东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481章 扬帆起航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29章 御马监的家底第220章 阉党抬头第348章 典吏阎应元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61章 高标准养军第130章 调兵援辽第473章 齐国五年计划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9章 忠心耿耿魏进忠第64章 孜孜不倦第42章 搬空盔甲厂第31章 百万兵马而无一军可用第157章 群臣逼宫第170章 时不我待第113章 浙川援辽第474章 兄弟见面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461章 积怨满山川第178章 荷兰入侵第452章 明金对峙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7章 可罚不可杀第157章 群臣逼宫第367章 八个心眼的颜思齐第455章 天时地利人不和第635章 故友相见第323章 拿下郑主第80章 少年纵马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398章 齐王选妃第541章 担子渐重第111章 立场转变第312章 筹备南征第617章 暗手明了第681章 后记(一)新时代第576章 制衡欧洲第285章 生擒朱由检第369章 大侄子朱慈燃第392章 开幕在即第119章 川兵入沈阳第163章 齐王党第86章 上架感言第204章 战前台风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鹡鸰在原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265章 病来如山倒第62章 戚家军到来第635章 故友相见第599章 世事无常态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286章 欲哭无泪虎蹲兔第78章 叶向高第342章 乱国之人第407章 积谗磨骨朱由检第414章 兄弟之争第245章 黄龙的野望第404章 暗流涌动第516章 拔高标准第341章 矿产国营第427章 四下无人第297章 局势复杂第277章 开诚布公第435章 齐王冠礼第303章 再苦一苦外人第298章 大灾不断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515章 名将陨落第481章 扬帆起航第274章 钱粮不够用啊第1章 当从移宫案始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国难为第32章 百般无奈第421章 沙俄东侵第325章 天启八年第442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第235章 筹备南洋第522章 朝气蓬勃的齐国第565章 父债子偿第442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第318章 兵不血刃第277章 开诚布公第296章 南征北讨内安民生第335章 能查而不可查第2章 最毒妇人心第19章 倔老头杨涟第599章 世事无常态第315章 太庙前的分地竞拍第397章 从善如流第230章 谋求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