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北军西征

二月,朱由检下批礼部,让徐霞客与葡萄牙签订贸易条约,条约内容有三:

第一、大明承认葡萄牙为独立自主国家。

第二、大明提供年利率为3%的三百万两贷款,分十年偿还。

第三、大明将出售价值二百万两的小麦、红糖、瓷器等商品给予葡萄牙,并出售足够装备四万人,价值一百万两的军火。

这整个条约,大明说白了就是提前预支葡萄牙商品,然后葡萄牙每年还三十九万两给大明,持续十年。

对于刚刚复国的葡萄牙来说,这笔买卖很值得,而对于大明来说更值得。

西班牙是有能力威胁大明的国家之一,尽管威胁很小,但威胁一直存在。

葡萄牙独立之后,西班牙控制的人口将会从一千二百万暴跌到九百多万。

对于西班牙的财政收入来说,西班牙的财政收入也会跌落到一千六百万两左右。

一千六百万两看似很多,但是对于眼下拥有三十万军队的西班牙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他们每天在战争上的投入超过了五万两,并且西班牙还背负着上亿负债。

在大明和他们中断贸易后,显然他们将要迎来自己在本世纪的第五次国家破产。

在眼下的局势中,若昂已经凭借战前徐霞客提供的军火装备了一支一万六千人的常备军队。

哪怕人数很少,但在前线抽不出军队的情况下,西班牙也暂时没有时间去处理葡萄牙。

等他们有时间的时候,大明和葡萄牙这次协议中的军火已经运抵里本斯了。

届时,葡萄牙可以用这足以装备四万人的火器,将一万六千常备军提升到七万人。

那种时候,恐怕费利佩四世只能祈祷若昂不会反攻西班牙了。

西班牙的困境越大,对齐国就越有利。

因此,在对徐霞客发去消息的时候,朱由检也命人向齐国的金铉发去了消息。

他需要金铉在齐国成山府东部的临淄水(密苏里河)上游平原建设城池,同时调动可调动的拖拉机在当地开垦田地,种植小麦。

朱由检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依托临淄水把粮食运到墨西哥湾,然后走海路运送粮食给欧洲和利未亚诸藩。

美洲的穿堂风在工业化的齐国面前不算什么,按照现在的情况,三年时间齐国就能在中部开垦二百多万亩耕地,每年将运送足够六十几万人吃的四十几万吨粮食前往各国贩卖。

有了金银才能移民更多人口,齐国才能开垦更多土地,更好的用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剪刀差来发展工业。

至于齐国的粮食问题也不用担心,大明每年还会运送数量不等的拖拉机前往齐国,齐国的发展不会因此而停下。

反倒是开垦中部才能让日后齐国在中部修建一条串联北美东西的铁路。

在这样的安排下,齐国和大明都会牢牢控制欧洲和利未亚,不过是否会爆发贸易矛盾,这就是朱由检不得而知的了。

他眼下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三月初一的西征之事上。

也在他关注的同时,伴随着三月初一如期抵达,大明京嘉铁路修抵肃州高台县,距离嘉峪关仅有不到三百里。

嘉峪关囤积如山的物资早已准备好,伴随着嘉峪城关打开,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声吹响……

在阔别115年之后,大明的兵马终于再次走出了嘉峪关。

猎猎作响的“朙”字旌旗走出了嘉峪关城门的甬道,由满桂率领的这支军队走出了嘉峪关。

“娘地!老子这次肯定能载入史册!”

高头大马上,李自成紧紧攥着缰绳,背景是嘉峪关外的戈壁滩与黑山、祁连山。

他面色潮红,显得十分激动。

不仅仅是他,应该说南路军的所有明军都十分激动。

他们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一队人马,而这队人马便是京城派来撰写《国史》的史官们。

收复西域,这是朱由检很看重的一件事情,历史上的崇祯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还不忘想收复河套,朱由检也同样。

只不过他所想的不仅仅是河套,而是西域,河中等丢失数百、上千年的地方。

朱由检要求史官们将这次收复西域的过程全部记下,并且还要交给满桂阅览认可后才能送给自己阅览。

也就是说,此行的将领都将被记在《国史》之中,他们这些总兵、参将也自然不用多说。

出征之后,朱由检还授予了西征军队一个权力,那就是“勒石”。

每收复汉唐旧城一处,都要用混凝土和生铁立碑,并且在碑上写下收复这座城的所有士卒姓名。

这样做其实很耽搁时间,但朱由检就是要让大军别打的太快,给林丹汗一个逃遁的机会。

当然,军队也不能打的太慢,尤其是北路的孙守法、曹猛这部兵马必须兵贵神速,不然大军就会面临断粮的危险。

勒石并不算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权力,但在武人地位急剧上升的天启朝,西征军队是第一支被授予这权力的军队。

这就足以让他们激动,让他们士气高昂。

“吁……”

道路一侧,满桂带领军中将领来到关外的矮丘上,他们居高临下的看着明军走出嘉峪关。

火红的鸳鸯战袄让整支队伍好像出关的赤龙般,蜿蜒着向西方进军。

大军以队为单位,每队有大挽马八匹,八匹大挽马拉拽四车,车上装着甲胄和士卒一个月的口粮,以及一队十七人的弹药、战马所需的豆料、草料和饮用水。

四辆马车由八个身着鸳鸯战袄的民夫架驾驶,他们除了负责驾驶马车,还要负责在战前帮士卒着甲。

由于马匹众多,因此南路军先头部队的民夫并不算多,只有七千人不到,其中还有一千人负责押运火炮。

尽管南路军有六营兵马,但作战的兵马只有四营,剩下的两营六千多骑兵则是负责后续粮道。

因此,算上作战兵马和民夫,先头出关的人数是两万人。

在他们之后,便是运送大批粮草的辎重队。

两营骑兵合计十哨,每哨五百四十五人,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拱卫将领的六旗,约六百余人。

亲军旗负责拱卫将领,让将领坐镇辎重路线中部,十哨骑兵则是负责保护由民夫组成的辎重队。

辎重队每队五千人,每人大挽马一匹,每匹大挽马负责拉一车,每车有重量在三千斤的粮食、草料、豆料、弹药、淡水等各种物资。

每个辎重队可以支持大军和辎重队四个月的粮草,而它们需要按照每个月出发一队,每两个月返回一队的情况出发。

总而言之,南路军的辎重队是负责三路大军主要补给的辎重队。

中路军的游牧式辎重队,只够他们打到别失八里就无法返回,而北路军也仅仅只能够打下也迷里。

这两路都是游牧式作战,随时有可能缺粮。

如果南路军出现了问题,其它两路大军都要全军覆没,因此南路军只能稳扎稳打,一旦出错,西征全盘皆输。

因此,满桂肩上有很大的担子。

他看着走出嘉峪关的两万兵马民夫,心情无比沉重。

这时,旁边的朱辅炬也摊开了地图,量了量后头也不抬的解释道:

“出了嘉峪关后,三百里无人烟,需要行军三百里抵达洪武年间的沙州卫,将沙州光复,然后短暂休整,让嘉峪关运送足够的粮草前往才能继续向哈密进军。”

朱辅炬作为宁夏营的参将,同时也是北军都督府的佥事,他负责督管先头兵马的粮草辎重和行军一事。

“沙州被一些吐蕃、回鹘人占据,当地又是土城,以十斤炮的威力,一轮预射就能击垮城墙。”

“不过,嘉峪关到沙州、哈密的道路上有许多马匪强盗,少则数百,多则数千。”

朱辅炬收起手中的地图,同时对满桂作揖:

“都督,可以先派一营兵马作为先锋拿下沙州城,然后再拿下西边的罕东卫,最后再派一营兵马清理道路延边的马匪强盗。”

“好!”满桂沉声应下,同时不等他开口,李自成就和两个总兵作揖道:

“都督,末将愿为先锋!”

由于先头部队只有四营兵马,而朱辅炬仅仅是参将,所以他识趣的没请战。

“李自成攻沙州、罕东,刘宗敏你带人清扫道路,李过你就留下来吧,打哈密的时候你再上。”

“末将领命!”闻言的李自成和刘宗敏喜出望外,李过则有些失望,但一听到打哈密让自己当先锋,他也不再矫情了。

⊕Tтkд n ⊕¢Ο

满桂见二人应下,他也转头看向朱辅炬:“从此地到别失八里有多远?”

“约两千里,以《军律》每日最少行军五十里来看,在不耽搁的情况下,需要二十天才能抵达。”

朱辅炬回应着,满桂也点头应道:

“二十天足够了,提前拿下别失八里,让辎重队在别失八里囤积粮草,等曹变蛟那小子来,便让他送粮也迷里吧。”

满桂说罢,双腿一夹,驾驭战马重下了矮丘,其余诸将也纷纷策马下丘,最后汇入了长长的行军队伍之中。

明代的沙州和唐代的沙州不是一个地方,唐代沙州处于后世敦煌一带,而明代沙州位于后世瓜州一带。

此地有河流湖泊,驻扎兵马不成问题。

至于罕东卫则是位于后世敦煌一带,也是被土寇番人占据,距离嘉峪关六百余里。

六百里路,对于明军骑兵来说,只是四日的奔袭罢了。

可如果是行军,即便是满桂要求每日行军五十里,它也需要六天时间才能抵达。

因此,如果李自成走的快些,差不多能在满桂他们之前返回沙州城。

所以,得了满桂军令的李自成随后带领甘肃营和五十门燕山十斤炮奔袭沙州与罕东两地,刘宗敏则是率领张掖营清剿两地道路上的马匪强盗。

至于满桂带着李过,朱辅炬率领大部队缓慢行军。

他们在嘉峪关外百余里的一个小湖泊补给了水源,在距离沙州二百里的地方接到了李自成攻陷沙州城的消息。

对此没有人感到奇怪,毕竟沙州城只有一群部落驻守在这里,面对明军的击发枪,他们无法做出任何抵抗。

又走了三日后,他们接到了李自成收复罕东卫,并将罕东卫改为敦煌县的消息。

随后在二月初八,当满桂带领兵马抵达沙州的时候,被火炮轰塌的夯土城墙已经被修葺。

与满桂他们所想的黄沙遍地不同,沙州城的植被还算丰富,祁连山上流下的河流汇入城池东北部的一个湖泊之中。

湖泊的面积不算大,最少比起唐代典籍中描写的“瓜州大泽”小了不止十倍。

如果说唐代的瓜州大泽是洞庭湖,那眼下的瓜州大泽便只是一个西湖。

“这地方不错,不管想要种树还是耕地都十分方便。”

满桂翻身下马,在湖边躬身洗了一把脸,洗去了不少风沙。

李过以纯军事的角度看了看这地方,点头附和的同时也说道:

“养军民十万不成问题。”

“都督!”

二人感叹着,史官们则是记载着沙州的风貌,而朱辅炬则是在调整各军在城外扎营。

这时候,李自成策马出城引路,来到湖边,顺势翻身下马:

“都督,刘宗敏那厮去清剿敦煌那边的马匪土寇了,沙州和敦煌没有田亩户册,都是当地土寇胡乱记载的。”

“末将稍微看了一眼,敦煌差不多有万余土寇番人,城外有吐蕃人耕种的耕地三万余亩,还有不少草场。”

“至于沙州这里有吐蕃、回回八千多人,老实得很,城外有吐蕃人种的两万多亩耕地。”

“末将跑马一圈,能耕种的地方怕是不下五十万亩。”

沙州即便在明末这种寒冷期,水源依旧不曾缺乏。

由于人口稀少,当地的水资源没有被消耗多少,不过日后移民变多就说不定了。

因此在朱辅炬到来后,他对满桂作揖道:

“都督,按照殿下的《安西事宜》,卑职以为沙州维持百姓两万,兵马一哨便足够,再多恐怕会让湖泊消失。”

朱辅炬的话让满桂点头,自朱辅炬入都督府以来,提出的许多事情都是朱由检写在书上的,并且都一一应验。

由于他并不善于治理军镇,因此对于朱辅炬的话,他还是能听进去的。

“沙州的事情伱安排,三日后我们启程征讨哈密。”

“是!”

满桂的话已经说出,所有人都作揖应下,朱辅炬则是翻阅地图,量了量后继续说道:

“从沙州至哈密需要翻越一座大山,距离六百余里,大军行军需要十二日,骑兵五日即可抵达。”

“眼下驻扎在吐鲁番和哈密的是阿卜伦,他麾下有骑兵万余,占据哈密到龟兹一带的广袤地区。”

“以末将来看,只需击溃阿卜伦主力骑兵便能迫使他投降,毕竟眼下他已经无路可退。”

朱辅炬的话让诸将点头,而满桂闻言也道:

“我大明对哈密四立四失,眼下是第五次,断不可失去。”

“虽然阿卜论有可能战后投降,但还是要以歼敌为主。”

“李过,这次你作为先锋,率领宁夏营和酒泉营出兵。”

“末将领命!”听到终于轮到自己出兵,李过激动作揖,随后对李自成咧嘴一笑。

李自成略感无趣,只能抢先作揖道:

“打阿卜论让李过这小子先,那疏勒、于阗等地,便交给我和刘闯子吧!”

“可以。”见李自成他们抢功,满桂爽朗的笑了笑。

只是可惜,不等他们多说什么,北方就有一队塘骑南下,朝着他们所在的湖泊赶来。

这一刻,李过有种不好的预感,而这种预感也在片刻后成真。

只见塘骑策马而来,随后熟练翻身下马作揖道:

“回禀都督,西虏阿卜论请降!”

“娘地!还没打就投降了!”听到这话的李过破口大骂,而四周人也闻声大笑了起来。

满桂抬手示意他们别笑,然后安抚李过道:

“若是他真降了,虎兔墩的王帐别失八里交给你打。”

“虎兔墩这次不会还跑吧?”闻言的李过一脸难受。

“这可说不准……”李自成用揶揄的口气调侃自家侄子,李过这个比他年纪还大的侄子见状也是朝脚边吐了一口唾沫。

“这仗打着没意思!”

“行了……”满桂笑着抚须,将目光放到了塘骑身上,询问道:

“他有什么要求?”

“回都督,阿卜论只想让都督按照旨意上的继续册封他便是。”

塘骑开口回应,满桂也点了点头:“这不是难事,旨意是殿下和监国下的,二位殿下不会反悔。”

满桂和塘骑所说的旨意就是朱由检对这次阿卜论的招抚圣旨,其内容主要是阿卜论投降后授予他西州伯的爵位,也授予他麾下万户、千户和百户各级散阶,基本和发给准噶尔的一样。

相比准噶尔还能逃跑去西西伯利亚来说,被林丹汗和大明包围的阿卜论连跑的地方都没有。

他不想投靠林丹汗,毕竟大明西征,林丹汗能不能打过还是一回事。

与其投靠不知前途的林丹汗,有固始汗的前车之鉴在,投靠大明显然是阿卜论的最好选择。

伯爵那每年三千两的俸禄,加上自家几个作为千户的子嗣俸禄,怎么说也有个几千两银子,这还不算草场……

大明给阿卜论开出的草场是青海一带的二十万亩草场,虽然不如他的吐鲁番汗国地盘大,但不用养兵之后,这草场价值会高上许多。

不仅仅是他,还有他麾下的部众也被准许前往漠北、漠南放牧,每户七八口人,共用万亩草场。

眼下漠南、漠北有十数亿草场,虽然极为脆弱,但养活百万牧民不成问题。

眼下这两地的牧民只有二十余万人,而吐鲁番汗国也不过十几万人,将他们迁移过去,当地的草场还是那么丰富,其它牧民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的。

把他们迁走,让汉人同化他们,再迁移汉人接管吐鲁番汗国内的十几座城池,西域南疆瞬间就能汉化一大半。

对于大明和阿卜论来说,这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么想着,满桂也看向了朱辅炬:

“这件事情你带宁夏营的一哨骑兵去看看,如果阿卜论诚心归顺我大明,我可以替他上疏,请他任兰州兵马使,再给他一个实权官职。”

满桂知道李过嘴笨,相反朱辅炬能说善道,加上他秦王府一脉的宗室身份,想来就算阿卜论反悔,也不至于杀他。

“末将领命。”朱辅炬也清楚满桂的想法,同时他也欣然接下,并不怕危险。

他讨厌战争,但他还留在军中,归其原因就是他不想再体验一次北山血战的残酷。

在他看来,打来打去,死的都是大明的百姓,都是百姓的孩子。

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哪怕仅能少死几十、几百兄弟,那他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如眼下的阿卜论,如果朱辅炬能说服他归降大明,那这次西征就能少死数百上千人。

因此他在接令后便毅然决然的带着一哨五百余名骑兵,向着西北的吐鲁番城奔赴而去。

在他赶去的同时,满桂也准备在沙洲简单休整三日,同时围剿四周的马贼土寇。

做完这些,不管朱辅炬回没回来,他都会继续向哈密行军。

他可没有太多的时间耽搁,毕竟没人能保证,阿卜论此举会不会是缓兵之计。

如果满桂中计,老老实实等着,那其后果就是中路军和北路军全军覆没。

这样的代价,他赌不起……

第206章 杀辽商第401章 天降正义第12章 伸手锦衣卫第562章 嘉峪关头第21章 清算御马监第314章 贫者越贫,富则越富第463章 大明都指挥使郭桑岱第7章 可罚不可杀第64章 孜孜不倦第492章 直布罗陀第676章 番外(二十四)亚欧战争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374章 火烧倭猪第483章 反向输出第325章 天启八年第56章 尽是空饷第96章 扶弟魔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检第547章 商贸繁荣第221章 战后功赏第340章 官吏定禄,风雨欲来第363章 《平缅事宜》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归齐第311章 治蝗和添火第392章 开幕在即第425章 我徂东山第574章 万事不留人第524章 老谋深算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615章 四方纷乱第334章 试探建虏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77章 开诚布公第260章 收复朵甘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672章 番外(二十) 国策第201章 发展迅猛的市舶司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82章 黄口小儿有蛮力第149章 闯王来了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饱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14章 且进且退第487章 苦练内功第507章 乌合之众第575章 天无二日第104章 淮北开端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为家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议第539章 好景不长第551章 皇兄归来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4章 一年换三帝第399章 官学开办第250章 生擒朱由检第55章 抵达燕山大营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第433章 残暴嗜杀第465章 拂晓第189章 千骑卷平冈第541章 担子渐重第63章 为戚家军扩军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466章 终末第471章 灰头土脸第498章 任他几路来第564章 西征第687章 后记(七)太平腐败第218章 犁庭扫穴第175章 兵权才是道理第159章 稳住辽东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4章 一年换三帝第190章 连下三城第530章 河西轶闻第351章 悯农者厌农第651章 千难万难第108章 缉拿抄家第39章 文官多奸诈第552章 浙江实况第299章 齐王返京第615章 四方纷乱第661章 番外(九) 天启三十八年第575章 天无二日第627章 两相对照第647章 鲸落万物生第613章 故人再见第317章 旱情不断第28章 红丸案后续爆发第39章 文官多奸诈第285章 生擒朱由检第576章 制衡欧洲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380章 是齐王党还是顾党第514章 无毒不丈夫第694章 后记(十四)摩刘之乱第233章 筹备复套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51章 勋贵亦是蛀虫第34章 奸宦毒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