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君恩(三上)

感受到手背上热乎乎的水渍,杨广心中亦是酸辣辣的难受。云定兴是杨勇的岳父,为了稳定权柄,杨广即位后很快便将自己的几个兄弟极其党羽铲了干干净。他这些年一直把云定兴放在边军中,就是为了尽量和对方少相见,以免心中愧疚。但人总是在越困扃时刻越怀念亲情,纵使帝王也不例外。如果当年不是他自己将几个兄弟逼得死的死,疯的疯,今天大伙携起手来共渡难关,说不定大隋又是另一番局面!

念及这些,杨广拍了拍云定兴的手背,长叹着说道:“老将军有空就常回东都转转,你的府邸,朕一直给你留着!咱们君臣,有始有终!”

回过头来,他又将目光转向李旭。“你要好自为之。咱大隋边军向来是最骁勇善战的,你将来切莫坠了老将军的威名!”

“老臣(末将)尊旨!”云定兴和李旭同时答应。裴蕴和虞世基等人见李旭执掌一部边军已成定局,想阻拦也来不及了,也只好悻悻作罢。

“好在此子没有进入朝堂!”裴蕴扫了李旭一眼,心中暗道。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朝堂是国家的中枢所在,距离皇上距离越近的地方地位越显赫。至于边军将领,虽然有权开府建衙,但距离两京甚远,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

本来李旭和这些朝中权臣就没什么积怨。众人之所以合力排挤他,不过因为大伙都出身自世家大族,而偏偏他出身寒门,怎么看都不顺眼而已。这就好像一池锦鲤中突然跳入了头泥鳅,大伙讨厌的只是它那身泥土色,而不问其具体行为是否构成危害。待到如愿将李旭排挤出朝堂,很多人的心气也平了。非但不想再继续追杀,反而向其示起好来。

“汾阳周围民间凋敝,补给难以自筹。微臣以为,陛下可使李将军率部移防真定,以灵寿、深泽、博陵、赵郡等地物资进行补给!”朝散大夫黄衮先向李旭笑了笑,然后奏请杨广考虑汾阳军的现实困难。

“臣附议。李将军威名远播,移师河北,刚好威慑那些乱臣贼子!”太府卿元文都出班附和。

杨广刚才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层,只是没想好到底将手中这支力量安置在何处才更能发挥其骁勇善战的特长。听完几个臣子的谏言,心里慢慢有了个好主意。

“李旭上前听旨!”杨广笑着踱回御案之后,大声道。

“末将在!”旭子大步走到金殿中央,抱拳肃立,端端正正向杨广行了个军礼。

“此番雁门破贼,李卿功不可没。朕封汝为冠军大将军,汾阳军大总管,博陵郡侯。特赐开府建衙,总领汾阳军,兼授涿郡、山谷、恒山、博陵、赵、信都六郡抚慰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剿匪平叛,危急之时,补给可从地方钱粮中扣除!”

“啊!”杨广话音刚落,黄门侍郎参掌朝政裴矩和内史侍郎参掌朝政虞世基二人同时倒吸了口冷气。他二人刚才还在心中暗自庆贺阻拦李旭入朝成功,没料到杨广一转头就给了对方这么大的好处。冠军大将军是从二品武散职,单论级别,比左屯卫大将军还高了半级。而汾阳军大总管是实授官,表明李旭非但可以接替虎贲郎将云定兴所部汾阳军,还可以自己决定军中所有事务,对不服从命令的下属有生杀予夺之权。开府建衙是朝廷特别赐给高品级武将的权力,拥有此权的武将有资格自己提拔校尉以下军官。从五品督尉一直到三品将军,凡在他麾下的,他都可以保举,兵部和吏部往往只走个过场便要授予印信。而六郡抚慰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则权比一方诸侯,凡是所辖范围内的文武官吏,理论上都可以随意任免!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河北北部明明有十几个郡,杨广偏偏将临近河东,匪患最轻微的六个郡划给了李旭去‘抚慰’。至于河间、平原这些窦建德叛军盘踞之地,还有可能面临叛乱的虎贲大将军罗艺治下,杨广则让李旭全部回避开。这样,即便将来河间、蓟县各地出了大乱子,李旭如果觉得手中兵力不足,也可以坐视不理。因为他的辖地不包括那几个郡,朝臣们还不能弹劾他消极避战!

可以说,从杨广登基以来,从没有一个年青人如此受宠。哪怕是宇文述和来护儿二人的子侄,目前也没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汾阳军的驻地便可顺利从河东道北部移动至河北道西部。凭着六郡之地的钱粮,朝中即便有人暗中给李旭使绊子,也阻止不了汾阳军的快速发展壮大。至于显贵无比再进一步便可封公的博陵郡侯之爵位,与巨大的实权相比,反而不那么令人震惊了。

“恭喜李郎将!”屈突通和云定兴二人没等众同僚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同时向李旭道贺。

“傻子,还不感慨谢恩!”罗士信在心中暗叫。他看出来很多人对杨广的这个决定非常不满意,只是一时没有人领头,所以才没提出反对意见。御案后那个家伙耳朵骨软得像丝绵,若不抓紧时间敲砖钉脚,恐怕这点好处转眼便被收将回去。

这些年来,李旭一直在官场中打滚。即便在木呐,屈突通和云定兴二人话中的暗示之意还是能听明白的。当即深深俯下要去,接旨谢恩,顺请杨广恕自己甲胄在身,无法行全礼。但表示接任之后一定不负朝廷所托,尽快挥师东进,早日扫平六郡盗贼,还朝廷和百姓一片安宁之地。

“你先莫急着挥师东进,朕还要在河东道巡视几天,你带了汾阳军,在御林和雄武二军外围警戒。待朕进了太原,你再回汾阳去收拾。咱们君臣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你这些年打了那么多胜仗,都是怎么赢的,抽时间到朕身边说说,朕喜欢听!”杨广终于做成了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开心地补充。

‘这小子福星高照!’虞、裴等人追悔莫及,却不能强迫杨广收回成命。只好笑脸上前,恭喜朝廷又得一良帅,恭喜李旭高升二品武职。李旭也不介意对方话里话外的挤兑意味,笑呵呵地向对方一一还礼,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希望几位德高望众的前辈老臣不吝赐教。至于所部兵马的粮草军械,也没忘记趁着杨广在场,直接向监管兵部事务的裴矩大人开口讨要。

裴矩无法当着杨广的面推脱,只好答应,转手将此事交给兵部尚书赵孝才处理。李旭当日在荥阳城外对赵孝才曾经有过救命之恩,后者一直想找机会报答。见参掌朝政裴矩不阻拦,当即大着胆子把此事应承下来,并主动建议李旭多备战马,以便在平原之上追杀逃寇。

“这次截杀突厥人,倒是俘获了许多良马。都找专人押在了城外,准备随时解往东都交割!”李旭先向赵孝才致过谢,然后顺口提到。

“好说,好说,李郎将先把汾阳军需要用的那份扣除,免得押来押去的增添许多耗费。等咱们回师后,这雁门郡剩下的军粮和器械你也可以带一批走。边塞上的百姓刚遭了难,我也不忍心再着地方官征调他们押运物资!”

“谢过赵尚书,谢过裴大人,谢过皇上!”李旭抱拳,四下施礼。他和李世民在截杀始毕可汗的战斗中斩获颇多,先前正想着如何找借口扣一批出来送到河南去以解齐郡子弟燃眉之急。眼下有赵孝才的一番交代,连说辞都不用再费心寻了。

杨广正在兴头上,所以根本不在乎赵孝才当着自己的面给李旭开后门。况且大隋将士在外作战,缴获物大部分被将领和士兵们贪污掉乃是惯例。只有张须陀和李旭这样廉洁自守的,才会老老实实将战利品尽数归公。当下,他又叮嘱了几句李旭到地方之后需要体察的民情,并叮嘱户部官吏尽早将汾阳军的军饷补发完全,然后才腾出时间来嘉勉被晾了近一个上午的秦叔宝和罗士信等人。

独孤林已经是辅国将军,因此军职不能再升。杨广将他的封爵升了一级,赏绸缎五百匹,着其回到东都后去户部领取。李世民有奋勇杀敌之功,人又长得讨杨广欢喜,所以直接授了五品轻车督尉,仍然回太原辅佐其父李渊。秦叔宝和罗士信属于郡兵编制,职序与府兵和边军都不不同,所以杨广特别赐给了二人一个武骑尉、一个骁骑尉的正五品散职。至于在地方军中的具体职位,还由其顶头上司张须陀酌情提升。

屈突通资历深,虚怀若谷,战前善于听取谏言,战后又不窃取他人之功。因此杨广升其为镇军大将军,加上柱国衔。着其继续统帅麾下兵马,坐镇关垄、河西两道五十州。待议到其他人的赏赐,杨广便有些犹豫了。特别是对于参与放手守雁门的兵马,他事先答应突厥退去后凡活着的人最低都授予六品官。然而因为突厥人退得早,御林军和雄武营的幸存者加在一处将近一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个六品官的俸禄,即便是倾大隋国库也给不起了!

第4章 干城(三)第5章 无家(四)第3章 争雄(七)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展翼(一)第3章 争雄(八)第2章 虎雏(二)第5章 猎鹿(九)第7章 盛世(二)第6章 持槊(三)第3章 扶摇(八)第2章 吴钩(八)第1章 羽化(三)第6章 持槊(九)第1章 击鼓(二)第1章 羽化(二)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背弃(七)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旷野(一)第3章 烽火(六)第5章 归途(四)第3章 无衣(四)第1章 击鼓(三)第3章 旷野(三)第4章 取舍(七)第2章 吴钩(五)第4章 变徵(八)第5章 无名(三)第2章 虎雏(六)第7章 盛世(八)第6章 锦瑟(六)第6章 持槊(三)第5章 无名(四)第5章 无名(四)第5章 无名(一)第3章 扶摇(八)第2章 虎雏(六)第4章 故人(四)第1章 盛世(一)第4章 故人(三)第6章 锦瑟(六)第4章 干城(三)第1章 击鼓(三)第3章 何草(一)第4章 国殇(一)第4章 国殇(二)第2章 背弃(二)第1章 雷霆(六)第7章 盛世(四)第5章 诺言(四)第1章 大贼(三)第2章 背弃(八)第7章 盛世(一)第3章 无衣(六)第1章 雷霆(三)第6章 持槊(四)第1章 击鼓(四)第2章 吴钩(二)第2章 背弃(三)第2章 壮士(五)第1章 肱股(一)第6章 持槊(三)第2章 虎雏(七)第5章 君恩(四)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争雄(七)第3章 争雄(四)第7章 盛世(十一)第7章 盛世(六)第1章 盛世(六)第2章 虎雏(一)第2章 壮士(三)第4章 干城(七)第3章 争雄(五上)第4章 国殇(四)第3章 争雄(五)第4章 补天(六)第6章 锦瑟(五)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背弃(四)第2章 出仕(一)第2章 展翼(五)第1章 出柙(二)第3章 旷野(二下)第1章 击鼓(七)第1章 击鼓(二)第6章 持槊(四)第2章 虎雏(二)第3章 扶摇(四)第5章 诺言(四)第2章 虎雏(五)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国殇(四)第5章 诺言(五)第5章 猎鹿(四)第1章 大贼(三)第4章 国殇(六)第3章 浮沉(三)第4章 干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