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压轴登场

?周至柔点点头道:“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猛龙轰炸机设计方案,虽然整体上偏保守一些,却也不乏亮点。而且这样的设计风险较之前两种方案又要小得多,倒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这样,我们再看看最后一家单位,中央航空研究院和重庆飞机工业公司联合设计的方案究竟如何,请你们的代表上场吧!”

雷霆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走到讲台之上,把中央航空研究院的设计师们绘制的设计详图和方案挂到了墙上,这才拿起一根教棍指着三视图以及立体解剖图开始讲解。

这幅图就比之前的三个方案更详细,还有立体解剖图,看起来更直观,甚至连进气道里面的结构也纤毫毕现。

雷霆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大声讲道:“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今天我很荣幸代表中央航空研究院和重庆飞机工业公司上场,在各位专家面前汇报我们联合设计的翼龙远程轰炸机设计方案。从这幅图上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方案是一架飞翼式的轰炸机,它去掉了传统布局飞机的机身和尾翼,相当于将整个机身和主翼融合到了一块儿,大家可能会很奇怪,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下面我就详细来讲一讲。”

“飞翼气动布局,作为一种先进的气动布局,与传统布局相比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气动布局一体化设计的最佳布局,空气动力效率高,气动载荷的分布可达到最佳,结构重量轻,比传统布局轻10%以上,刚性好,有效装载空间大,而且具有良好的雷达隐身性能。”

雷霆话音刚落便有人大声问道:“请问雷达隐身性能是个什么概念?”

只见会场上的人都惊讶地看向发出声音的人,原来那人正是刚才那名空军评审。

雷霆微笑道:“说到雷达隐身性能这个概念之前,我必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军用雷达的概念。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是英文RADAR即RadioDeteAndRanging的译音,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雷达的优点是白天黑夜均能检测到远距离的较小目标,不为雾、云和雨所阻挡。雷达是将会成为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它不仅应用于军事,而且也应用于交通运输、气象预报及其他一些领域。”

“雷达早已在军事上得到应用,早在1936年,美国已经研制出作用距离达40公里、分辨力为457米的探测飞机的脉冲雷达。1938年,英国已在邻近法国的本土海岸线上布设了一条观测敌方飞机的早期报警雷达链。将来,雷达甚至可以搬上军舰和飞机,成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比如说咱们研制中的歼甲战斗机在机头装上机载雷达之后,便可以发现视距外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空中目标,做到先发制人。同样的,咱们的翼龙轰炸机也可以装上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的雷霆,实现精确轰炸,其效能比目视轰炸不知道高多少倍!”雷霆激动地道。

周至柔这时也忍不住问道:“雷上校,咱们能不能研制出雷达来,这个东西简直太好了!”

雷霆点点头道:“当然可以,但是这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因为雷达是一件相当复杂的装置。书归正传,我接着说说什么是雷达隐身性能吧。雷达探测的原理是设备把电磁波辐射出去,然后根据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来发现目标。飞机要实现雷达波隐身,其核心问题就是使目标的雷达回波无法被侦察雷达探测到。也就是说,要么吸收掉入射的雷达波,要么改变目标的反射特性。对这个核心问题,需要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是衡量雷达目标反射电磁波大小的一种物理量。一般来说,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越小,表明雷达接受能量越小,因而就越难对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目前,提高飞机雷达隐身特性,降低其雷达散射截面的手段主要有2种,即外形技术、材料技术。”

“所谓外形技术,就是合理地设计飞机外形,以达到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或使目标回波偏离侦察雷达视向的目的。要获得低的雷达散射截面,飞机应具有光滑平坦的外形,机头截面要小;机身应尽量减少有垂直于入射波的平面和圆筒式锥形表面;应避免尖锐边缘、陡角,如机身和机翼转折点以及看得见的腔体;发动机应埋入结构内部,进气口和尾口必须经特殊设计;采用大后掠角机翼、V形双垂尾或无尾以及翼身融合的外形布局;尽量减少外挂设备等等。”

“所以问题就来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轰炸机,都是全金属的材料,并且在外形上雷达散射面积非常大!大家再看我们的翼龙远程轰炸机,它的飞翼气动布局有什么特点?”说到这里,雷霆便用教棍指着大图。

参加这次竞标会的所有人,包括各大飞机制造厂的代表都被雷霆所讲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设计师们,他们何曾接触过这样高深又精辟的雷达隐身理论,因此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雷霆是如何介绍翼龙轰炸机的隐身性能。

雷霆这才回过头,看着大图开始介绍道:“大家请看,我们的翼龙轰炸机从腹部的方向看,完全是一块光滑的平面,当起落架收入机身之后,完全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突起物。再看它的整体构造,机头是三角形,机尾呈现为一个W型,发动机进气道和尾喷口都在机背,所以当从地面雷达发射来的雷达波大部分会向各个方向折射,而不会反射回雷达波发射方向。这样一来,就实现了雷达的隐身,也就是说雷达是不能发现这架飞在天上的轰炸机。”

第252章 胜利大撤退(下)第343章 秘密试飞(十一)第296章 凶猛的火力第264章 日战车联队覆灭(上)第235章 猎鹰出击第396章 缅甸方面军内斗第455章 燃烧的东京第269章 空地对抗第223章 远征缅甸第224章 作战部署第385章 压倒性优势第93章 歼甲战斗机设计方案论证会第404章 豹式坦克歼击车首战第121章 扩建机场第178章 无一漏网第95章 战术技术论证(下)第224章 作战部署第212章 隆重的下线仪式第273章 戏剧性的转折第253章 新一轮攻势第53章 龙之利爪第167章 坦克歼击车为何物第184章 空中捕猎第428章 柳州战役(一)第30章 五年计划第195章 敌疲我打第175章 陆空联合作战第57章 训练霸王花(下)第67章 第一支突击步枪诞生第106章 抚州上空的鹰第208章 组建远征军第106章 抚州上空的鹰第119章 战斧进驻第203章 不让悲剧重演第230章 英国人的优越感没了第229章 委员长的胜利第336章 秘密试飞(四)第91章 机炮安装方案第315章 美日决战(二)第252章 胜利大撤退(下)第318章 美日决战(五)第155章 航母大战(上)第179章 空中遮断第163章 马来亚海空战第239章 绞杀钟馗和零式(下)第70章 靶场测试(三)第141章 震惊四座的设计方案第308章 歼甲战斗机首飞(八)第324章 美日决战(十一)第404章 豹式坦克歼击车首战第232章 开赴缅甸第323章 美日决战(十)第380章 子母炸弹的威力第268章 作间部队已废第206章 惊人之言第435章 喷气时代来临第108章 空中游击战第290章 猎豹出笼第22章 轰炸东京(上)第172章 前掠翼方案第350章 拉拢雷霆第292章 急速狂飙第235章 猎鹰出击第311章 歼甲战斗机首飞(十一)第191章 燃烧的日军指挥部第74章 帝国之花第241章 云爆弹的威力第375章 第一个目标第234章 首战同古第106章 抚州上空的鹰第430章 柳州战役(三)第39章 特种作战训练基地第191章 燃烧的日军指挥部第153章 倒霉的太平洋舰队第263章 仁安羌之战(十)第187章 天炉中的鬼子第37章 特种作战(上)第226章 三国军事会议第278章 首飞成功第381章 以寡敌众第233章 戴安澜的担忧第349章 中美谈判(五)第153章 倒霉的太平洋舰队第260章 仁安羌之战(七)第417章 缅甸之战尾声第412章 轰炸日本舰队第192章 群龙无首第251章 胜利大撤退(中)第232章 开赴缅甸第190章 刺杀阿南惟第334章 秘密试飞(二)第41章 初教一首飞成功第312章 轰动世界第48章 研制突击步枪第16章 罪魁大西泷治郎之死(上)第63章 拍卖献金(中)第373章 中式闪电战第21章 暴走的日本军队第143章 月牙翼轰炸机第195章 敌疲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