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河北道、辽东城

经过商议,最后决定下来了。这次将有近四万士兵获得休假,李存焕这个命令发布下来,当真是换欢声雷动。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名士兵长期服役的带来的思乡情绪,特别在乱世当中,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并不夸张。

不过李存焕也没有犯傻,他将边军的团练兵拉上来,如此一来边境的兵力虽然减弱了不少,但也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攻破的。

同时一系列重大的人事任命也出台,李存焕组建已经有名无实的河北道,其实按照惯例,河北道的最高长官观察使应该由魏博节度使担任的。不过李存焕可不管那么多,他直接按照自己的规划,将安东、卢龙、义昌划分入河北道,自任为河北道观察使。

这相当于李存焕建立了一个中央小朝廷。李存焕将河北道改官制,下辖为观察副使、六司参军。

六司参军其实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六部,分别是司功(相当于吏部)、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相当于工部)六司,最高长官为司某参军,比如司功,最高就是司功参军。

不过司仓参军和司功参军、司户参军有重叠,李存焕让沙桉克去挂名,实际上司仓参军也就是个挂名参军。观察副使由长孙承良担任,张承业升任河北监军。司功参军由六十岁高龄的聂夷中担任。司户参军有张承业兼任、吴必辅担任副参军。司兵参军由周德威担任,由杨师厚担任副参军。司法参军由聂夷中兼任,韩延徽担任副参军,偶然帮下聂夷中,主要工作还是给李存焕当掌书记。而司士参军则是由吴必辅担任。

同时檀州旧人蒋英杰调任沧州兵马使,而义昌节度使依旧由周德威担任,不过已经变为遥领,也就是挂名的。

经过一系列的变动,李存焕的权力得到再一次的加固,河北也成为了一个相当于中央集权的国家。所有大权力都集中到了李存焕和六司手中,而李存焕则是有对六司直接任免的权力。

河东的李克用很识趣,他立刻以乾宁帝的名义任命李存焕为河北道观察使,至于其他的人士任命,李存焕怎么任命他就怎么任命,反正他反对也没有用,卢龙有人甩他一眼都算是给他李克用面子了。

处理完繁琐的政务后,李存焕开始秋猎了,他带领的兵马不多,一共八千人。大部分都是新兵,用李存焕的话来说,新兵有锐气。其中忠孝军五千、铁鹰都五百、白马义从二千五百。随行的人员有周德威、高思继、李存孝、耶律阿保机、薛阿檀、杨师厚、冯道等。

随便提提耶律阿保机,他立功回来就被李存焕冷藏了,其实也谈不上冷藏,不过是李存焕并没有给他担任地方官员,他现在不过是遥领义昌节度副使。

李存焕朝平州出发,那里就是著名的山海关,自隋朝就修建,高大结实的城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都无声无息的吸引着游人的心神。

李存焕在山海关呆了一天,继续出发,过了山海关就是营州了。从平州去营州只有一条道路,沿着海岸线走,这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辟,唐朝修建的直道。虽然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道路已经有些凹凸不平,但总体而言唐朝的工部还是有良心的。至少李存焕感觉到这条道路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宽阔可以容纳九辆大车行驶的直道李存焕估计,哪怕是不加保养还可以使用二百年。

当然前提是没有人将直道两侧的树木砍伐了,那树木将土地加固了,让黄土夯实的直道得到了充足的保护。

一走了一段路程后,李存焕真是有一股将军费开支削减,加大道路修建力度的冲动,本来按照他的估计,一天大概可以行八十里的路程。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傲人的成绩了。

毕竟军队步行不仅仅是持续行走五六个小时,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背负装备。而骑兵也不轻松,他们得比步兵先一步来到扎营的地点,然后就喂马,检查战马的马蹄有没有在行军途中受伤。还得放牧,在水源边洗马,这个得骑士亲自来,这可是和战马培养感情的最好机会,一名优秀的骑士是需要经常和战马培养感情的。

不过因为直道的存在,李存焕第一天行军速度达到近一百里,李存焕估计五天后自己就可以到达汝罗城,又名辽西故郡城,曾经是安东都护府的都督府所在地。(现锦州市)

在锦州休息一天后,李存焕就在此出发,朝安东都护府的都督府所在地辽东城出发。

刚刚来到辽东城,李存焕都不敢相信自己眼前这个地方就是辽东城,一路上关外的情况李存焕也看的清清楚楚。关外并非没有农田,但哪怕是农夫,他们都是半耕作半放牧的形式生活。但那么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地广人稀的感受。

这的确,五十亩地就能够养活一家四口人,但如果放牧则是需要五百亩地。哪怕是半耕作半放牧也需要近三百亩地,和幽州比起来的确差了不少。

到那辽东城不同,辽东城坐落辽水东岸,位于辽水下游一带,但并不靠海。不过当李存焕来到辽水的时候,看到无数小船不停的在辽水当中川流不息,李存焕甚至有种感觉,辽水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船。

在符存审的迎接下,李存焕骑着怒火狮子走入辽东城,辽东城城外靠河边的一侧,成了工业区,大量的作坊商铺在和穿着古汉服的人交谈,还有一些明显是契丹人、女真人的人在贸易。

穿古汉服的人则是多数是向辽东城出售粗布、纸张,而契丹人则是出售牛、羊、骏马、兽皮,女真人则是出售水稻、粗布、骏马、珍珠、兽皮。另外还有一些日本人打扮的人出售一些昂贵的物品,比如玳瑁甲、漆器、画卷、清酒。

PS:今天有些忙,这一章没有修改,大家将就将就!那啥,眼泪汪汪加弱弱的问一句,有推荐票吗?

第231章 义武发难 朱温出兵第18章 袭营(下)第10章 铁骑踏营(下)第290章 桑干河大战初战第123章 李茂贞、王行瑜仿董卓第339章 吴越动荡第9章 铁骑踏营(上)第102章 乾宁二年第332章 魏州陷,形势变第106章 周德威斩将第150章 朱温出兵第20章 困局第300章 李克用的动作第5章 兵行险着第215章 带方城战役(5)第142章 聚将议事第226章 辽东平,敬翔计出第244章 葛从周那个憋屈啊!第10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37章 李克用欲议和第122章 约见李克用(下)第43章 火烧土狼山(上)第14章 不归路第195章 进贡(下)第237章 李克用欲议和第11章 赏赐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55章 伏击(上)第115章 关中乱(1)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16章 李克用到!第234章 决断第201章 高句丽与百济议和(下)第163章 海鹘船第33章 契丹人来袭(2)第210章 解心结第117章 关中乱(3)第98章 李存焕的疯狂第105章 卢彦威出兵第350章 滑州第44章 火烧土狼山(下)第67章 还不是兵饷闹的!(下)第325章 敬翔献计第57章 伏击(下)第237章 李克用欲议和第307章 皇太弟 葛从周的纠结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153章 存孝战二王第246章 孙鹤河间扬威第139章 高思继救驾第314章 河中事变(中)第218章 灭国第279章第73章 居庸关大战(上)第302章 葛从周夜下太原城第239章 郭崇韬第66章 还不是兵饷闹的!(上)第52章 忠孝军第342章 血色之夜(下)第93章 卢龙留后第77章 风起云涌(2)第45章 大丰收第13章 书房议事(下)第243章 朱延寿第131章 一马换将第319章 火烧泗水县第323章 请君入瓮第273章 史建瑭突袭 王茂章势危第200章 高句丽与百济议和(上)第344章 绞肉机第8章 黄龙岗(下)第200章 高句丽与百济议和(上)第191章 通华谷之战(2)第263章 劝降王师范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188章 耶律阿保机智取鸭绿府第15章 李存孝第16章 李克用到!第134章 整顿政务第116章 关中乱(2)第140章 惊天大案第175章 河北道、辽东城第92章 撕开长枪方阵第306章 朝天子第122章 约见李克用(下)第234章 决断第21章 收编河东军第58章 血色大屠杀第314章 河中事变(中)第132章 棉花第30章 乙室活部第61章 英格兰长弓第68章 选兵第292章 危局第24章 任县大战(3)第127章 乾宁帝第68章 选兵第36章 契丹人来袭(5)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