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朱温的请君入瓮

李存璋的做法是对的,他的两千骑兵虽然不多,但却让王彦章不能够全力对付李嗣源,要派兵阻击对付不说,还有将一份心神放在李存璋身上。

时间没有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单独领兵的李存勖来了。他带来的兵马不多,只有三千人,但这三千人却是鸦儿军。加上李存璋的兵马,虽然吃不下王彦章的一万飞骑军,但却足够纠缠飞骑军,等待后续部队来到。那个时候王彦章想轻轻松松的离开,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算你走运”王彦章不甘心的看了被团团包围的李嗣源,现在李嗣源手下只手下一千不到的兵马。王彦章敢发誓,如果再晚一刻钟,不敢说全歼,但斩杀李嗣源还是有可能的。一个李嗣源可是比得上三千鸦儿军了。但现在明显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时机,也没有这个时间让王彦章从容下手。

“撤退”王彦章非常不甘心的下令道。不过不甘心,还是得撤退。

李存璋并没有贸然的追击,他看到了对方的强悍战斗力,继续纠缠下去,恐怕只会导致两败俱伤。更加重要的是,李存勖距离这边有些远,他可不敢冒险。毕竟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上他都处于下风。

这一场突袭战双方互有胜负,李克用破解了李思安的快攻,斩杀宣武军三千余。王彦章斩首七百多级,全是鸦儿军的,算是小胜一场。

如此的战绩很难说双方谁占了上风,鸦儿军是河东军的精锐部队,论起伤亡比例,李克用亏了。但李克用迎头胜了一场,士气方面更是高涨。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李思安的节奏,李克用可以更加从容的布置大军。

不论是谁吃亏了,但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这场决战,李克用已经率领大军压上去。而李思安也在后方整军完毕,双方的箭都已经射了出去,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

……德州……

“殿下,赵州紧急军情”一名锦衣卫的士兵急急忙忙的走进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存焕闻言不由心头一紧,赵州可是李克用的所在地,从那里送过来的紧急军情可不是一般的军情。

“晋王李克用率领八万余大军与李思安于柏乡大战,李思安三番四次失利,损兵折将。现在被晋王李克用击败,李思安率领大军向邢州方向撤退”锦衣卫士兵恭声禀报道。

“来人上地图”李存焕吩咐道。

朴乐射等人立刻拿出一份地图铺垫在一张大木桌上,李存焕手指在地图上迅速滑动,最终定在邢州治所龙岗城上。看着龙岗,不知道为什么李存焕心中涌现一股不怎么好的预感,沉吟片刻,李存焕抬起头来对那锦衣卫士兵问道:“双方死伤如何?”

“暂未清楚”锦衣卫士兵微微一怔,脸色略微有些尴尬的应道。

“速速打探清楚”李存焕脸色凝重的说道,在锦衣卫士兵快走出大帐的时候,加了句让人心头沉重的话。“不惜一切代价”

“是”锦衣卫士兵虽然不知道究竟李存焕看出了什么,但他也似乎明白,应该有什么大阴谋出现了在这场战争中。不知道究竟是宣武那边使出,还是李克用那边使出。

“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李存焕身边的朴乐射忍不住问道。

李存焕轻轻摇摇头,道:“不知道你也不要问了。”

“乐打你迅速去给冯道传我口令,给符存审和李存孝命令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李存焕急声说道。原本朴乐射脸色还有些玩世不恭的,但现在闻言,旋即脸色大变,他也明白过来了,恐怕出现了李存焕也不过触摸到几分的危局,而且这个危局非常大,否则李存焕也不会有上面的那些话。

“同时也让朴景辉、韩延徽、杨师厚过来一趟”李存焕脸色冷峻的吩咐道。

“是”朴乐射肃然应道。

当杨师厚、朴景辉、韩延徽三人来到的时候,中军大帐已经换上沙盘,虽然沙盘很多细节上失真比较大,但李存焕还是选择这种更加方便观看敌人布置的沙盘。沙盘上密密麻麻的布满红色、蓝色两种小旗帜。

“末将(下官)见过秦王殿下”杨师厚三人行礼道。

“都起来吧,师厚你看这里。”李存焕一把拉过杨师厚,神色紧张的指这一道以浅蓝色粉末示意的河流。“这里是悉水,这里是沙河,他们都是璋水的支流,流向璋水。加上璋水这段流域,你看像不像一个大圈子,将邢州的龙岗一带地区包围起来。”说到这里,李存焕顿了顿,手指慢慢滑动到沙河的源头,“这里是太行山,大军根本跨不过去。加上悉水这些河流,整个龙岗一带像不像一个天然的牢房吗”

杨师厚脸上露出一抹凝重,苦思片刻,杨师厚露出一抹轻松的摇摇头道:“独眼龙不是傻瓜,他应该看出这里的地形独特,但同样这里也是他瓮中之鳖的好地方。我想他不会连这里也看不出来,他敢肯定他会分兵巨鹿。巨鹿位于大陆泽东南方,刚好脱离了璋水流域和太行山形成的天然包围圈。不但可以阻击试图迁回的敌人,还可以和李克用成掎角之势,巩固了李克用的防线。而且朱温想将李克用包了,就得经过巨鹿。否则走其他地方,恐怕时间上赶不及,到了李克用后方,李思安早就被李克用吃得骨头都没有剩下来。”

“希望独眼龙这回不要太狂”李存焕担忧的说道。独眼龙垮了,他李存焕也没有什么好处。特别是现在李存焕非常缺乏时间,安东军和熊津府兵来了是不错,但他们距离德州足足有六百里路程。以每天五十里的行军速度来到计算,这就需要六天的时间。

其实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一路上要经过几处大河,这些大河可不同陆地,陆地你几万大军铺天盖地的走都没有问题。在水上,你得老老实实的坐船,或者搭建浮桥。如果是几千兵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安东军和熊津府兵加起来有五万大军。往往一条大河都耗费半天的时间才将大军渡到另外一边。结果算下来,需要十天的时间才可以到达德州。

十天的时间看似短暂,但对于一支高速运动的大军而言,不过是非常短暂的时间。一支骑兵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十天的时间中奔袭一千多里外的敌人。

就在李存焕默默的等待中,慢慢观看整个战局,锦衣卫成了李存焕无所不知的眼睛。罗弘信在李存焕来到德州后,就带兵撤退到魏州。让李存焕惊讶的是,平原县县令居然是一个将才,将凭借不到两千兵马,将罗弘信的二万魏博大军拖死在平原。

李存焕接见了这个叫孙鹤的县令,发现他谈吐不凡,而且特别喜欢策略,李存焕便将他提拔为兵马使。因为瀛州兵马使被刘仁恭突袭时战死,李存焕便任命孙鹤为瀛州兵马使兼河间镇将、河间县令。

虽然很罕见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那是因为河间遭了兵灾,让各方约束,已经不适合了。李存焕这才放手让孙鹤大干一场,加快恢复河间的民生,再加上河间作为瀛州治所,上面还有一个瀛州刺史来。李存焕才如此放心孙鹤。

罗弘信虽然退了,但在退到的地方是德州相邻的魏州,摆明准备和李存焕对持。李存焕对此也非常乐意。双方装傻充愣的对持起来,每天爆发一次半次斥候之间的冲突,总体而言双方都没有决战的意图。

锦衣卫的飞鸽传书来了,李克用派了受伤的李嗣源出兵巨鹿,一举攻下这座著名的古城。昔日楚霸王也是在这里一战成名的。

李存焕多少也松了口气,这么说来,李克用已经有把握能够全歼李思安,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朱温还没有出兵救援,有些奇怪。

想到这里,李存焕不由心头一沉,他知道朱温那里肯定有古怪,但有什么古怪,李存焕却又琢磨不出来,真是让人难受的战争迷雾。

不过李存焕并非没有办法,这个办法虽然笨,但有效。所有兵马备战状态,同时锦衣卫消息不断的传递到德州。杨师厚、韩延徽、朴景辉等几人,三班倒时刻待在中军大帐,不断将最新的消息在沙盘上更新。一旦发现什么不妥,便可以迅速的发现。

这样虽然看不透朱温的计谋,但好歹也让自己的反应力提升到最顶端。纵使被朱温阴了,损失也可以减少几分。

“殿下,有新情报”冯道走进帐篷,喊醒李存焕。

李存焕闻言,心神一惊,那些许残留的睡意也消散的干干净净,穿着便服站起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温派出朱友宁率领龙骧军、神捷军从清河出发,直驱冀州”冯道着急的说道。

李存焕看了看天色,暗暗计算了一番,朱友宁现在大概到了什么地方。猛然脸色微微一变,道:“糟糕想不到朱温居然暗中策反了刘仁恭”

李存焕也顾不上形象了,连忙从一边衣架上拿下一件长袍,套在身上。接过冯道递过来的衣带,飞快而随便的在腰间一栓。便迅速朝中军大帐出去。

李存焕居住的帐篷距离中军大帐并不远,很快就来到了中军大帐中。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李存焕已经大声吩咐道:“快推演刘仁恭投降朱温,会对现在形势造成怎么样的局面”

当值的是朴景辉,还有十多名低级将校,他们见是李存焕也顾不上心中的疑问了。连忙按照李存焕给出的信息进行推演。

“快去叫醒杨师厚和韩延徽、蒋英杰、元行钦他们这些人过来”李存焕冲刚刚跟上来的朴乐射快速说道。

幸亏朴乐射的听力还算不错,听清楚了李存焕这段仿佛机关枪喷吐子弹般出来的话。应了一声,旋即快步走出中军大帐。

推演并不容易,需要经过模仿双方统帅的性格,再通过一定的情报进行推演出十多个,甚至上百个推演结果,再从中选择一个认为最符合现实的推演出来。这里面不仅仅讲究智慧,还讲究运气。而在情报贫乏的古代,统帅的能力更显重要,某些统帅可以通过蛛丝马迹、近乎穿透战争迷雾的直觉得到正确的情报,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对于推演,李存焕虽然重视,但绝对不会迷信推演。皆因在古代推演运气好,也许能够得到一个近乎百分百的推演,运气不好,得到一个百分之五六十的也说不定。

朴景辉走到李存焕面前,沉声禀报道:“殿下,推演出来了,初步认为,刘仁恭投降,朱友宁会放弃全面占领冀州,而以最快的速度,在刘仁恭的配合下占领通向赵州的县镇,目标应该是高邑和柏乡两个地方其中一个。”

说到这里朴景辉沉吟片刻,开口接着道:“高邑位于赵州腹地,而且地势险要,被南北有两道河流环卫,不但可以抵挡李克用的反扑,也可以抵挡赵州方向兵马的反扑。而柏乡是李克用之前的大本营,大量军粮囤积在其中,最少有足够支持李克用九万大军半个月之需。拖延的时间越长,变数越多。但柏乡驻守的兵马也不少,如果不能够一举攻下柏乡,朱友宁这支奇兵也很难转过头来占领高邑。”

“如此说来,李克用也并非没有机会啊”李存焕说道这里多多少少也松了口气。

“并非”杨师厚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来,不过听他那熟悉情况的口气,应该来的时间不短,只是一直关注战局走势的李存焕并没有注意到罢了。

“师厚,你难道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李存焕闻言,略带惊喜的问道。

杨师厚点下头,脸色凝重的说道:“到现在为止锦衣卫也不清楚朱友宁手上到底有多少兵马。神捷军,龙骧军都是四千人的编制,按道理如果朱友宁进攻柏乡,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要知道柏乡现在也有五千兵马,而且有坚固的城池可以依托。按照一贯的情况来看,要一举攻下柏乡,最少得三万兵马而且这还是处于突袭的情况下。”

“对了,你们怎么没有计算进刘仁恭的兵马?”李存焕忽然发现貌似有一个漏洞存在。

杨师厚开口说道:“是我让他们不用计算刘仁恭的因素,刘仁恭虽然有近万兵马,但他手底下真正服从他的只有三千人,剩下的七千兵马都是正牌河东军。他们应该被刘仁恭胁从,或者软禁起来。无论是那一种,刘仁恭也不敢带他们进攻河东军。万一他们临阵倒戈怎么办?所以我估计刘仁恭会被留在冀州,保护朱友宁的侧翼和后路。”

“现在看来我们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等”李存焕知道无论战况发展的如何,已经不是他现在能够及时介入的了。他只是希望李克用不要输得太惨,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李克用也好不到哪里去。

忽然李存焕想到一个人,对一边站岗的朴乐射吩咐道:“乐打你快请郭崇韬郭司马来”

郭崇韬是李存焕向李克用要过来的,通俗一点就是李克用在卢龙军中的代言人。不过这个代言人权力一般罢了,很多时候都是充当情报官的职责。

调了过来,李存焕对郭崇韬颇为恩重,亲自上表任命郭崇韬为义务行军司马,虽然仅仅是一个虚衔,但这个虚衔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得到的。

郭崇韬很快就来到了,他见到李存焕衣裳凌乱,明显来的时候很急,立刻明白恐怕发生了什么大事。李存焕也不隐瞒,直接道出战况。

郭崇韬闻言,脸色凝重的摇摇头道:“恐怕高邑和柏乡都保不住”

“为什么?”朴景辉在一边不忿的反问道,颇有挑衅的味道。

“住口”李存焕在一边对朴景辉一瞪眼,呵斥道。

吓的朴景辉连忙点下头,诚惶诚恐的道:“下官失礼了”

郭崇韬对李存焕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旋即注意力放在沙盘上。“虽然我不清楚朱温的计策如何。但我知道朱温的军师敬翔这个人素来自称算无遗策。他一定有八成的把握才会让朱友宁出手。要知道这个朱友宁为人相貌英俊而机智,有人盛传朱温死后,将会是由他来到继承朱温的位置。虽然这里面多少有几分虚假,但也可以看出朱温对他的宠爱。敬翔不会让朱友宁去送死的。”

“嗯”杨师厚目露惊愕的看了郭崇韬一眼,想不到这个人的本事不少。转过头来,看着李存焕说道:“我赞同郭司马的话,我们在这里胡乱猜测,也没有什么用,现在唯有等朱温图穷匕见。只是希望朱温是荆轲,虽然厉害,但终究让李克用有惊无险的度过这一关。”

“难”李存焕闻言,摇摇头,对于李克用的处境他十分清楚。别看现在威风,恐怕早就被朱温算计的死死了,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来一个大逆转。

第292章 危局第31章 宿麦第239章 郭崇韬第273章 史建瑭突袭 王茂章势危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2章 幽州李存焕第236章 谁言平卢无大将?第103章 冷箭、毒药第150章 朱温出兵第184章 百里奔袭第89章 降兵暴动第37章 契丹人来袭(6)第67章 还不是兵饷闹的!(下)第243章 朱延寿第144章 东方宪为先锋第350章 滑州第329章 破局(下)第154章 济水之战?开幕第106章 周德威斩将第16章 李克用到!第7章 黄龙岗(中)第178章 霹雳雷火第131章 一马换将第211章 带方城战役(1)第61章 英格兰长弓第146章 葛从周连破三营盘第112章 韩梦殷第175章 河北道、辽东城第350章 滑州第115章 关中乱(1)第350章 滑州第22章 任县大战(1)第223章 熊津城第222章 熊津城破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266章 ‘骑绝’谢彦章VS王茂章第210章 解心结第299章 背水一战的李克用第210章 解心结第164章 福船、车船第315章 河中事变(下)第12章 书房议事(上)第211章 带方城战役(1)第160章 济水之战?落幕第139章 高思继救驾第3章 义子第333章 朱温求议和第288章 论战 阿萨德的评价第214章 带方城战役(4)第332章 魏州陷,形势变第326章 天下大势第126章 李克用拥帝第173章 少女的劝解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323章 请君入瓮第5章 兵行险着第298章 计擒史建瑭第71章 刘仁恭计取三州第293章 李存焕发飘第311章 科举 刘知俊求援第216章 杨师厚的坚持第232章 亲征义武第20章 困局第14章 不归路第281章 李嗣源反?李存勖出征第219章 在沉默中爆发的甄萱第319章 火烧泗水县第179章 虚惊一场第316章 危局第308章 收朱瑾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290章 桑干河大战初战第61章 英格兰长弓第206章 三路并进,迎敌第75章 居庸关大战(下)第202章 新罗来客,朴景辉第302章 葛从周夜下太原城第230章 乱局初现第91章 李克用的反击第190章 通华谷之战(1)第270章 新婚二妃 兵制难题第323章 请君入瓮第202章 新罗来客,朴景辉第130章 杨师厚第77章 风起云涌(2)第258章 河阳寺之变(上)第313章 河中事变(上)第201章 高句丽与百济议和(下)第197章 议兵第110章 质子?侄子?第305章 李克用之死(下)第304章 李克用之死(上)第333章 朱温求议和第132章 棉花第223章 熊津城第253章 王彦章大发神威第299章 背水一战的李克用第22章 任县大战(1)第203章 民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