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虏逼昌黎

建虏很是托大,探马都未曾派出,前锋直接出现在视野里。全部都是骑兵,一眼望不到头。

昌黎县令左应选面色沉重,对身边的守备石国柱点点头。

于是,石国柱转身命令身边的一个兵丁去箭楼敲响警钟,全城准备迎战。

没想,这些建虏,根本就没有理会小小昌黎县城,直接绕了过去,往山海关方向而去。

在前锋过去没多久,就是建虏的中军。从旗号可以看出来,奴酋也在中军。细细一观察,建虏八旗都在内,往山海关而去。

左应选还在建虏军中发现了一支炮队,估摸大炮的数量,远多于昌黎城头的火炮。从建虏来处一思量,就知道是永平城头的火炮。现在看他们的动静,应该是尽起军队前往攻打山海关了。

一直过了几个时辰,才看到建虏走完。虽然他们并没有攻打昌黎县城。但如此庞大的数量,精锐的兵卒,还是让昌黎城头的溃兵、民壮面容失色。

昌黎县令左应选一看城头防守人员的士气不对,急思之下,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响亮,一直笑到周围所有的人都注目他为止,才慢慢地收住笑声。

守备石国柱知道县尊是有用意,就配合着左应选大声问道:“不知县尊为何发笑?”

“本官笑建虏不自量力,徒取其辱。”左应选大声的说道。

周围的人都感到好奇,不知道县尊为什么会这么说。

不少民壮头领,就是大堂上的乡绅,暂时没有职责在身的,此时都已找了过来,聚集到昌黎的“心脏”身边。

“请县尊为我等指点一二。”石国柱继续大声道。

边上有个机灵的衙役看县尊要讲话,就到边上搬来一条凳子。

左应选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站了上去,面对人多的方向,大声地说道:“诸位乡亲,本官说建虏不自量力,徒取其辱,是有根据的。你们说,这大队建虏,绕昌黎而去,是去干什么?”

看建虏所去方向,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建虏这是去打山海关了。

有一个乡绅出言答道:“建虏怕是去山海关了。”

左应选马上把话给接了过去:“对,建虏是去打山海关了。但山海关是什么地方,天下第一关。历经多少年的战事,可有落入过敌手。建虏在辽东那么嚣张,可有攻下过山海关,这次入寇,还不是绕着走。再说,现在驻守山海关的是什么军队,大明最强的边军,关宁军。天下第一关加上最强边军,凭着建虏在关内小胜了几仗,就能打得下来了?”

左应选说到这里,停了停,让底下的人都有时间能消化他的话,然后又铿锵有力地说道:“本官可以拿头上乌纱作保,建虏此去山海关,必败无疑。”

昌黎距离山海关并不是很远,许多人都曾经到过。见识过山海关的险峻,也了解关宁军的强大。因此,对左应选的说法表示赞同。

左应选的话,再加上底下一些人的赞同,一下消除了听众大部分的恐惧之心。

左应选双手伸出往下一按,示意周围人等都安静下来。然后又说道:“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建虏要是一来就攻打昌黎,说不定还难以防守。但是,他们选择去碰最硬的山海关,必定是碰的头破血流,铩羽而归。这打仗,要是没了士气,能打得赢么?”

守备石国柱首先明白过来,县尊是在鼓舞士气,因此,左应选一说完,他马上大声响应道:“县尊说的对,建虏没了士气,还打个屁仗,滚回辽东老家去吧。”

石国柱手底下的兵丁一看自己的领导在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纷纷跟着附和,一下就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鞑子回家喝奶去吧。”

“鞑子要来,就让他尝尝我手中火枪的厉害,一枪爆他头。”

“我也要打得他娘都不认识他。”

“直接让我丢个火雷给他们,炸他们回老家,省得走路了。”

昌黎守军之前看到庞大建虏军队的恐惧之心,就在吆喝怒骂声中消去无踪。

左应选见说话达到了效果,就让他们散去,给其他人也说说,建虏就是一只纸老虎,没什么好怕的。

等人都散了之后,左应选招手让石国柱过来,然后低声吩咐他道:“建虏势强,为防万一,趁着建虏去攻打山海关的机会,多组织一些人出去收集檑木滚石。另外,城里能配制出来的火药,全部配制出来,然后做成各类守城火器备用。”

WWW▪ttκΛ n▪¢ ○

“是,县尊。”石国柱领命,悄悄地去安排县令交代下来的事宜。

左应选自己则和平日一样,照常带着衙役巡视城内各处地方。

再说奴酋皇太极,虽已部分鼓起了士气,但还是有点担心出意外,为多一条克敌途径,连夜派出亲卫前往永平。

次日一早,令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精兵为前锋,攻打昌黎。临行之前,皇太极把他们叫入帐内面授机宜。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兵马,于午后时分到达昌黎县城东关侯庙前驻扎,并未立刻攻城。

他俩一边令部下打造攻城用的云梯,一边等待永平来人。

将近黄昏时分,终于等来了永平之人。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坐在帐中,由皇太极亲兵介绍了来人。

来的这两人是永平生员陈钧敏、王钰。他们两人与昌黎城内的县丞有旧,以为此时还是县丞代管,就领奴酋之令,前来昌黎劝降。

陈钧敏、王钰平时吟诗作对是拿手,骑马打仗就未曾经历。

从永平飞驰到昌黎,已是累得气喘吁吁,见到昌黎城外的建虏大军,心中又是惶恐,面色就显得有点惨白。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等了大半日,对他们姗姗来迟已是不耐烦,因此根本就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直接让他俩前去昌黎城下劝降。

陈钧敏、王钰无奈,只好遵令而行。由十来个建虏监督着,手执黄旗前往昌黎城下。

昌黎县令左应选已在城东城墙上观望建虏大营多时,见对方营中出来十几个人,手执黄旗而来,有点意外。

待到离昌黎城墙较近之时,监视的建虏放缓了速度,落在了后面。

陈钧敏、王钰虽怕,还是慢慢地靠近,一边靠近,一边努力地大喊道:“不要打,我们找县丞有话说。”

陈钧敏手中的旗子抖着,不知道是他害怕而抖到了旗子,还是说旗子是被寒风吹得在抖。

因为只过来了几个人,还举着黄旗,像是有话要说。因此守城人员都没有开打,看着县令,等他下令。

此时,陪在左应选身边的石国柱已看清来人,向左应选回报道:“县尊,来人虽已剃发易服,但属下还是看得出来,像是与县丞有旧的永平生员陈钧敏和王钰。”

一边的万人杰也点头道:“学生也认得两人,正是永平生员陈钧敏和王钰。”

陈钧敏和王钰的喊话传到昌黎城头后,左应选让人不要动手,且听他们有何话说。

他俩战战兢兢地走到离昌黎城头几十步远的地方,听到城头上询问的声音时,马上停住脚步,再也不敢靠近,大声地向城头表明身份,表示要见昌黎县丞。

左应选直接问道:“你是大明百姓还是建虏鞑子?”

陈钧敏一看,城头上一个七品县令服饰的人问话,顿觉不妙,难道就这几天功夫,昌黎县城就不是原来的县丞做主了?

他有点不甘心,喊道:“你们县丞在哪,请他出来对话。”

昌黎县丞在城中维持次序,并没有上来城墙。而且,有县令在,得看县令的意思,不是城外人说啥就是啥的。

于是,石国柱喊道:“此乃新任昌黎县令,有什么话就直接向县尊说就是了。”

左应选向石国柱一示意,他就补充道:“要不表明身份的,就当你们是建虏鞑子,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陈钧敏和王钰暗暗叫苦,却也不得不说。

第187章 昌黎第二战第512章 铁范铸炮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337章 老骥伏枥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58章 锦州军械监第6章 难眠之夜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527章 骡子和马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179章 兵书第865章 电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223章 赎罪银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23章 勤王诏第820章 论奢华风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89章 危险临近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843章 回京第460章 冰棍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58章 货币战争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20章 赵率教第487章 何以知道贱号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63章 荣誉榜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1章 相遇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666章 发现明军弱点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43章 早朝第834章 缉私成果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731章 哥萨克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320章 进士之祸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746章 天津卫第278章 伏击建虏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193章 诱骗成功第89章 危险临近第647章 空城计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31章 京师之战第638章 产钳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746章 天津卫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308章 要自救第52章 救灾第92章 濒临绝境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768章 突围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90章 危机四伏第162章 战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