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

“陛下,今日锦衣卫又抓了八人,这前前后后都抓了十七名高级官员了,涉及的低级官吏更是数以百计。”温体仁向崇祯皇帝总结这几天的反腐结果,话语中透着是不是太多的意思。

“那又如何,个个都是巨贪,朕的国库都能空得跑马了,而他们家里都是金银满屋。不抓,大明都要亡他们手里了!”崇祯皇帝愤怒地喊道。

这些朝廷的高级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贪赃枉法,几乎涉及朝廷的方方面面。一面盘剥百姓,一面截留朝廷进出库银,私卖朝廷公器,所得数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崇祯皇帝闻所未闻的,而且,他从中可以看出,朝廷内的蛀虫绝不止现在已发现的这些人。

崇祯皇帝想起钟师傅说自己是亡国之君,以前总有点想不明白,现在看起来还真的是这样,朕要是亡国,就是亡在他们手中。

“陛下,请息怒,臣明白陛下的心情。这些蛀虫,杀之不可惜。但眼下多事之秋,如此之多的高级官员被抓,恐不利于朝局的稳定。”温体仁还是劝崇祯皇帝先就此收手。

崇祯皇帝原本也不想如此大动干戈的,但看到一份份的供状如此触目惊心,把他的怒火勾了起来,决定非大力整顿不可。

“阁老,你想过没有,这些蛀虫占据官位,就算稳定了朝局又有何用,让他们一直趴在身上吸血不成?”崇祯皇帝还是不同意温体仁的看法。

“陛下,众多官吏被抓,已有不少事情无人处理而拖延数日。还望陛下暂且收手,一次只抓部分,不影响朝廷事务的处理为好。”温体仁苦口婆心地道。

“阁老啊,如若牵扯出的官吏罪行不大,朕依你便是。但你看看,这一个个,全都是大蛀虫啊,这贪到手中的家底,比朕都富裕。放过了他们,天理何在?”

两人谁也没有说服谁,各有各的道理。

当然,崇祯皇帝知道因为被抓而空出来的职位,影响了正常办事也不好。于是,他指示温体仁道:“内阁会同吏部,都察院根据历年考核与京察名单,择优选取候补官员,补上各类空缺职务,正五品及以上人员名单交由朕批阅。”

温体仁看着崇祯皇帝脸上一脸坚毅之色,知道再说也是无用,只好答应一声,告退前去做事。

他心里清楚,崇祯皇帝既然执意打掉所有大蛀虫,这场风暴只怕是会越来越猛烈,最后如何收场,是谁也不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关宁军精锐夜不收胡浩小队远远地望见勤王军大营,心里舒了口气,终于回来了。

他们一行,那日在昌黎地界现身后就往回赶,没想迎面撞见了大队出来打秋风的鞑子,被他们堵住了去路。

胡浩只好带着兄弟们一起和鞑子兜起了圈子,所幸他们比建虏熟悉地形,才没有伤亡,花了一天一夜摆脱了追兵,用了一个晚上才回归大营。

此时,他们已是人马具疲,只想回大营好好睡上一觉。

一行人进了营地,其他兄弟前去休息,胡浩前去禀告战况。

钟进卫这天也没再待在工地上,起床后,就带着东厂护卫,离开新水泥厂,只奔勤王军大营,去找孙承宗。

这几日,钟进卫一有空就翻孙承宗给的兵书,做梦都梦到自己带了一支新式军队,艰苦训练,征战四方,所向无敌。

更好笑的是,他竟然还梦到了许三多,梦到了钢七连。醒来之后,钟进卫想起梦中场景,不觉好笑,只是可惜了,穿越到明朝之后,像士兵突击这样的优秀电视剧是没得看了。

他带着兵书上的疑问,前去请教孙承宗,就是为了解惑后能带出一支适合明朝的强军出来。

当孙承宗见到钟进卫的时候,很是诧异了一回,想不明白中兴伯这么一大早跑来是想干什么。

他问钟进卫道:“你那些东西都烧制出来了?”

钟进卫刚想说明来意,没想孙承宗先问他事,只好回答道:“还没,不过也就这两天的事了。等几个新式窑封顶后就快了。”

孙承宗一边听他说话一边把他让到座位上,听完钟进卫的回答后,他把眼睛一瞪,大着嗓门道:“事情没做完,就跑来大营,难道又是来看你那大舅子不成?”

随在钟进卫身后的东厂番役一听孙承宗开中兴伯玩笑,表面装作无事,却暗自好笑。

钟进卫一听这个老家伙仗着资格老,年纪大,胡言乱语,很是无奈,不过也让他感到老家伙的亲切,你要无厘头,那我厚脸皮好了:“你不说我还真忘了,你这里有纸笔没有,我顺便写封情书让大舅子带给我未婚妻好了。”

孙承宗本来准备欣赏这后生脸红耳赤的表情,没想钟进卫这么回答一句,让他很是无语,只好问道:“说吧,找老夫到底是何事?”

钟进卫的脸皮还有待加厚,没再嘻皮笑脸,他回道:“孙大人的兵书,我有些地方不懂,想当面请教下。”

没想钟进卫如此认真学习他的兵书,孙承宗心里很是赞赏。他指着亲卫刚端上来的茶道:“来,边喝边聊,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提出来。”

钟进卫并没有去端茶喝,而是对着去端茶的孙承宗道:“孙大人,这兵书上所说的车、步、骑相配合,还配备鸟枪、佛郎机、三眼铳、火箭、火炮的,这阵势,对付没有火器的建虏是不是太复杂了点?”

孙承宗一听,把手中的茶杯放了下来,看着钟进卫问他道:“哦,太复杂了?”

“是啊,这些多配置,后勤压力就大了啊,还不如简单点的好。”钟进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看兵书时候的一个疑问。

孙承宗点点头,钟进卫知道后勤这点可以看出来,他也不是一点不懂军事之人,于是,他问钟进卫道:“不知中兴伯以为,如何简单点为好?”

“就火枪兵和长枪兵两种就可以了,最多加上一些骑兵保护侧翼,打胜的时候也可用于追击敌军。”钟进卫把后世看到的穿越书中,一种最普遍的虐虏方法说了出来,他看那些书都这么写,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钟进卫怕孙承宗听不懂,就进一步解释道:“长枪兵是用很长的枪,排成紧密队列,近战之用;远程则靠火枪兵,分几排,或者三段击也可以,对了,孙大人,三段击你懂不懂,我再解释下好了。”

孙承宗一听,胡子一翘,打断道:“三段击从大明开国之初就有使用,你说老夫带了这么多年的兵,是懂还是不懂?”

“啊,开国之初就有了?”钟进卫一听,傻眼了,这不是西方学来的战术么,后世不少人都认为火枪配上三段击战术,所向无敌。

“洪武年间的黔宁王沐英首创三段击,大明火器部队一直有用此战术,其实这种战术,还有一名叫叠阵,主要用意都是一样的,即保持火力持续,只要带兵久一点的人都明白,战场上,没有人是傻子。”孙承宗考虑到钟进卫是海外归来的,对本朝历史比较孤陋寡闻,就给他解释了下。

钟进卫听得无语,自己早该想到,论智慧,古人并不会比现代人笨,战场上生死攸关的事情,不会不加以改进的。

孙承宗见钟进卫不说话,以为是自己说的重了点,就安慰道:“年轻人,了解的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不是还没说完简单的战法吗,说给老夫听听,或许能指点一二。”

“其实已经说得差不多了,火枪轮流远射,杀伤鞑子,紧密长枪阵再把剩下的鞑子捅个透心凉,接下来就是骑兵追着溃散的鞑子砍。孙大人,您,您说这么打是不是比兵书上说的要简单多了?”钟进卫被孙承宗打击后,说得有点不自信了。

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25章 拖拖拖第348章 要翻盘第55章 白话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748章 登莱出征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829章 严打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48章 结账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645章 这一年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336章 袁可立第81章 废墟新棚第730章 见不得别人好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311章 负隅顽抗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156章 刘兴祚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669章 危急万分第81章 废墟新棚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7章 变故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656章 第一次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695章 心肝疼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51章 我来了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93章 以一敌四第26章 再坑第172章 盐政会议(2)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17章 汉奸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621章 玄虚第15章 偷鸡不着第561章 找到了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67章 将爷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715章 追债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488章 朝鲜局势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311章 负隅顽抗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111章 水泥第701章 献宝第802章 直升飞机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47章 物价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109章 再议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