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

中间几个云梯上的鞑子爬到云梯一半之上时,重力通过云梯传递到城头上的木排上,压的木排“吱吱”直响,甚至有的木排被压得摇摇欲坠。

城头上防御的乡兵头领看光靠弓箭火枪不行,忙直着嗓子喊道:“砸,往云梯处砸。”

早就在边上蓄势待发的身强力壮之士纷纷抱起城墙上的滚木礌石,用力往城下砸下去。

罗霄砸出去的一块礌石越过木排,砸了下去,刚好砸到一个站在云梯前方等待登云梯的鞑子脑袋瓜子上。

蒙古鞑子的装备简陋,没有几个是穿钢盔铁甲,戴在头上的都是毡帽,被礌石一砸,人马上矮了一节,连声惨叫都没发出,就下十八层地狱去了。

但不是每个被砸中的鞑子都有这么好命的,很多都是被砸中肩膀或者脚之类的部位,疼得叽里呱啦的叫成一片,一下盖过了局部地区鞑子的喊杀声,无形中减弱了他们的士气。

罗霄一看大家都扔到了几丈远的城墙下,鞑子是砸到了,但没砸到城根下的鞑子,连忙大喊道:不是以前的砸法,是要用抛的,大家砸云梯啊!”

他嘴里在喊着,手脚没停,抱起一根滚木,用力往上抛,刚好抛过木排后成一个抛物线往下砸去。把登到云梯上部的鞑子砸得像个滚地葫芦,往下滚,连带着云梯上后面的鞑子一起往下滚。云梯虽然没有断,却空无一人了。

其他乡兵或者听到了罗霄的喊声,或者自行领悟过来,纷纷把扔改为抛,砸向云梯。

刚才差点被鞑子攻上城头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但紧接着后续的鞑子又开始登梯,攻击持续不断。

偶尔有乡兵被城下鞑子的神箭手射中,倒在城墙下。马上就被后面专门等候的民夫救了下去,替补的乡兵随后补上防守的位置。

云梯差不多成四十五角斜在城墙上,滚木礌石是用抛的方式,落到云梯上的时候,有大半的力会被斜向下卸掉,因此,没有多少云梯被砸坏。

登城的鞑子不停得被砸落,或者被火枪打下去,但又有鞑子不停的继续往上爬。

城头抛滚木礌石的乡兵渐渐地力气不再够用,有的马上被换下去歇息,有的还在坚持。

代善看着没有一处城墙被攻破,也不慌,反正死得不是大金勇士。

而蒙古各部首领也有一定伤亡得心里准备,此时也还沉得住气,只是之前谈笑风声地自如已经没有了,纷纷关注着战局的发展。

时间在不知不觉地过去,城下的滚木礌石越来越多,而城头上的就减少了好多。

左应选站得高,看到的地方就多,马上发现了这个情况。赶紧让衙役去传令,让城中的民夫往城墙上送滚木礌石。

有几处城墙上的木排最终没有抗住云梯的长时间重压,垮了下去,暴露出了城头上防守的乡兵。

城下的鞑子弓箭手看到这情况,纷纷集中到这几段城墙,集中往这些地方射箭,压制上面乡兵的防守。

乡兵头领一见,连忙让弓箭手和火枪手掩护,另有乡兵去推或者砸云梯。

底下的箭支“嗖嗖”的往上飞,不时有乡兵被射中抬了下去。

好不容易搞掉了云梯,等候着的乡兵连忙补上木排,但建虏的云梯也马上靠了过来。加上战时往上补的木排都比较匆忙,不能安心的绑,木排就没法再像原来一样固定。

因此,这些木排又成了鞑子和乡兵斗争的焦点。云梯上的鞑子使劲用长兵器顶这些木排,加上自身的重量,往往让城头上的乡兵疲于应付。

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头防御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而另外一方面,伤亡也慢慢地超过了蒙古诸部首领的预期。有的首领想鸣金收兵,却被代善制止了,他诱惑这些动摇了的首领:“你们看,有好多处木排已经被打掉了,现在昌黎城上的明军只是在做垂死挣扎,再坚持下就能攻进去了。”

这些首领看看城墙上的战况,觉得代善说的也有道理,就再忍一下,期待着下一刻时间就攻上城头。

城头上所有的火炮,其实也就六门而已。其中的四门还是土炮而已,昌黎城自己铸造的,都开始一起怒吼了。

这些火炮最大的劣势是射程短,但现在用来防守城墙的话,这个劣势其实就体现的不明显。

这些火炮现在发射的都是霰弹,有的霰弹是数升铅铁小丸组成,但有的则是小碎石组成,没办法,物资不足,只能用现有材料来做。不管是什么材料,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杀伤。

虽然这些火炮的发射速度很慢,但因为集中在一起,效果可观。几次炮击之后,城墙前面成扇形的地面就扑了一大片鞑子尸体,还没断气的就撕心裂肺的喊爹喊妈喊长生天。

这些霰弹的威力非血肉之躯能抵挡,哪怕是举着盾牌都没有用。鞑子看着炮口下面大片大片的死伤,心胆俱裂,纷纷避开这段城墙,往别处攻去了。

石国柱看看自己面前的城墙已很安全,就指挥民夫帮着炮手或推或抬这些炮,换城墙再轰。

没有轮子的的几门火炮,需要抬着走。火炮发射后,炮管很烫,直接绕上绳子抬的结果,就是摔了一门炮。

原来炮管烫细了绳子,然后又因为火炮本身很重,所以没抬几步就断了。

民夫一时找不到其他包裹的东西,就直接解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往炮管上一裹,然后再绕上绳子就抬。

抬到一处城墙后,就重新摆炮,装填,发射,如此循环。

虽然火炮杀伤了很多鞑子,但鞑子实在太多,杀不胜杀。很快火炮就因为发射次数太多,无法再发射,需要冷却和清理炮膛。

这次的攻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久,昌黎城里的滚木礌石快不够用了。情况反馈到左应选这里,他马上命令拆城里的建筑,砖、木头等都拆出来稍加处理,就运到城头去。

喊杀声响彻在昌黎城的东南西北,不时有衙役把情况汇报到左应选这里,城墙上被破坏的木排越来越多。左应选心里暗暗焦急,看看天色,攻城的时间也不短了,这次的鞑子怎么不顾伤亡的进攻,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还没退。

城外的蒙古部落首领等了一段时间,还是没等到有部落攻上城头,加上成昌黎城头的火炮改为霰弹,每一声炮响都震动他们的心。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敖汉部的首领首先向代善说道:“贝勒,您看我们儿郎用于攻城的云梯折损的差不多了,再打下去也已无用,是不是先鸣金收兵?”

奈曼、巴林、扎鲁特等部落的首领一起附和敖汉部的提议,攻城战没云梯没法打,这是基本常识来的。

代善没回答他们的话,只是用马鞭指着昌黎城头给他们看:“你们看,那边,那边,还有那边,城头上的明军防御力量明显减弱了,他们快撑不住了。你们只要再坚持一会,就能攻进去了。至于云梯么,我帮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借你们用用。”

蒙古诸部首领相对无语,有的首领甚至开始后悔眼红昌黎城中的财物了。

代善也不管他们,吩咐亲卫领着蒙古首领的人去交接云梯。他就是要他们持续不断的攻城,看昌黎城能耗到什么时候!

第805章 义善社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691章 虽远必诛不是口号第829章 严打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27章 蓟州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62章 义捐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247章 思海战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826章 两份银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21章 汉魂汉奸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33章 苏醒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348章 要翻盘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263章 悔不当初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588章 偷城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173章 张母教子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234章 鼠疫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686章 大明水师学堂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13章 辽东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24章 妄想坐山观虎斗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784章 封赏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837章 运筹帷幄第226章 宋应星第56章 纸币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762章 兵变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517章 宋氏镜片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672章 到嘴的鸭子又飞了第539章 战后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91章 舍命相救第742章 万事俱备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59章 厂卫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496章 藩王会议(6)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715章 追债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574章 应对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271章 为什么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