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加薪养廉

钟进卫对于这个问题已有考虑,因此没有犹豫,直接回答了温体仁:“廉政公署不设举报处,但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设有举报处,接受被监督对象犯法之事的举报。”

他说完后看温体仁没有再问话,就转头对崇祯皇帝道:“陛下,刚才所说的这些其实都是为了完善监督制度,即之前所说贪腐问题加重的第一点原因的改善。具体的细节可以再讨论,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温卿,你觉得钟师傅这想法如何?”崇祯皇帝心里衡量了一下,还是出口咨询首辅的意见。

钟进卫的这个想法,对于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的整体职能来说,其实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三个监察机构的职权范围都比以前缩小,但监察力度会增加。这种机制,比起以前的大而散,粗旷式的监察是更精确,更有效。

对于内阁和温体仁本人来说,这些监察机构职能范围变动的影响基本没有。

对各处衙门、军队来讲,原先由几个都管(也可以是都不管)的情况变成为有专一部门来管,也不能算是坏事。

温体仁想到这里,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或可行,不妨一试。但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的权限缩小,或者会有抵触。”

温体仁虽然说出了三个监察部门,但其实有问题的只有一个,就是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属于内臣,只要他们的领导崇祯皇帝同意,厂卫是不同意也得同意,没得商量。

“此次反腐一案,多少御史落马,就是手中权限过大的原因,缩小其权限,是他们咎由自取。”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耳目风纪之司的堕落,感到很是恼怒。

“陛下,臣想吐个嘈,啊,就是想提个意见。”钟进卫说出去后连忙改口,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网络用语,都是混论坛太多留下的后遗症。

“哦,钟师傅,你说。”

“就是听说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力,臣觉得不妥,这种权力很容易被人利用为攻击政治对手。再说,臣的家乡,对于没有证据的乱说叫诽谤,是不允许的,情节严重是要坐牢的。”

温体仁一听,就看着崇祯皇帝,看他怎么回答。近些年来的党争,都是由当权者的小弟们,那班御史开始发动攻击,反正言者无罪,把朝堂搞得乌七八糟。

朝堂上的党争,扯皮,互相攻击之事,崇祯皇帝是有体会到的。听了钟进卫的话,他想了下,然后问道:“钟师傅,如果不能风闻奏事,那御史的威慑作用就会少很多,文官岂不是更为所欲为?”

“陛下,现在的御史简单来讲,有什么权力?”钟进卫不是很清楚,就问道。

“监察百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点温体仁插话给解释了。

“哦,陛下,臣以为,如果都察院和锦衣卫一样,分别监察文武官员的话,应该具有相同的权限。就是取消风闻奏事之权,改为调查拘押之权,审判权交由刑部和按察使司,这样能防止权力滥用。这也是臣家乡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钟进卫现在是狡猾了,每当要重点强调,或者要让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说的很正确的时候,就推说后世怎么怎么。

崇祯皇帝听了,就会想着将来都会这么用,那应该是没错的。因为按照钟进卫所描述的,将来那个时代,是人口众多,生活安定,各种匪夷所思之事(比如飞机)普遍存在的一个时代,必然是好的。

加上现在的全民腐败的盛况,倒逼崇祯皇帝无法处置他们,听钟进卫说了这调整后的功效,就有点同意了。但事关重大,还是咨询温体仁道:“温卿,你看如何?”

温体仁当然是欢迎的了,对他这种孤党来说,是最需要的结果。所以,温体仁毫无疑问地投了赞成票。

“那就等收拾了现在朝局瘫痪危机后,再进行此事的改制吧。”崇祯皇帝见首辅也和自己的意见一致,就没顾虑了。

“陛下,此事最好是现在就进行。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存在机会。如果在平时进行体制改革,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但如果现在来推行的话,我们可以在贪腐事情上让一步,和百官达成妥协来推进体制改革,顺便把之前所说的一条龙计划涉及的内容也进行公布。”钟进卫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怎么讲?”崇祯皇帝问道。

“如此众多的贪腐,从地方到京师,从宫内到外廷,从文臣到武官,还有勋贵都大面积的涉及,一一法办是不可能的,这点之前已经达成共识了,是吧?”钟进卫问崇祯皇帝道。

“嗯。”

“但贪腐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点,不管什么人,都是知道的。陛下真要以此来处置他们,也是理直气壮的。他们现在图的就是法不责众而已。所以,陛下可以以官员俸禄不足以过活为他们开脱,大赦天下,当然,他们必须同意体制改革为前提。”钟进卫说到这里才开始说出目前朝局的解决方法。

“钟师傅,这次的体制革新会比较大,包括了很多内容,监察制度的革新,道路衙门的建立,国企的建立,银行的建立,纸币的推行,全民教育的开展等等,就只是赦免他们就会同意么?”崇祯皇帝带着一丝疑虑问道。

“陛下,臣之前向您提过的国企利润的划分中就有一点,增加官员俸禄,这是给他们好处,让他们也能享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好处,我想阻力应该不会大。”钟进卫回答道。

温体仁听到这里,用疑惑的语气问道:“增加官员俸禄?”

上次钟进卫单独见崇祯皇帝时提的给官员加薪的想法,所以温体仁不知道。

他听到温体仁问话,就面向他,回答道:“就是把国企利润进行划分,留出其中一部分给大明所有官吏进行加薪。”

“大明官员这么多,每个人能分到多少?”温体仁不以为意地道。

“是啊,钟师傅,他们贪腐数目如此巨大,岂会看上这一点点小钱。”崇祯皇帝也适时插话道。

听到他俩的这话,钟进卫笑了。

“钟师傅,你笑什么?”崇祯皇帝见他忽然笑了起来,不由得问道。

钟进卫笑着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官吏贪腐来的钱毕竟来路不正,又有监督制度在,以后抓住了是要法办的。而且,这国企的利润,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为他是有国家支持的垄断企业,臣以后再想到赚钱点子,都可以慢慢加到这个国企里面。”

崇祯皇帝一听,又惊有喜,问道:“能有多少利润?”

钟进卫想起未来的科技发展,新鲜东西会不断涌出,特别是工业化的最终到来,国民经济总量会不断涌喷,以后成立的研究院,研究出来的好东西,也都加到国企来运营,那个利润是难以想象的。

但他一时解释不清楚,就只得向崇祯皇帝道:“很多很多,足够给官吏加薪和用作全民教育以及做些其他事情。不过,这国企也有不足。”

“什么不足?”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担心。

“在国企发展得久了后,会不思进取,凭垄断身份吃铁饭碗,生产、创造积极性就会降低。不过,这都是很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再进行国企拆分、改制能化解不足。”钟进卫回答道。

崇祯皇帝一听,担着的一颗心就放了下来,很久后才会体现的弊端,就等以后再说了,没有一项制度是长盛不衰的。

温体仁却在心里偷着笑了,对于他这种不贪不腐的官员来说,加了工资,生活就能好过多了,虽然他不追求奢华的生活,但谁不想过的舒服点呢。

“陛下,有关官员加薪的事,臣还有一点想法。”钟进卫对崇祯皇帝又说道。

第268章 原来是你第21章 汉魂汉奸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87章 漱口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561章 找到了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515章 持久战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227章 兄弟情第292章 会师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747章 郑成功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101章 论盐政第124章 话剧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810章 吃西瓜第38章 两策之论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266章 屠城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539章 战后第668章 明军等死吧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863章 有无学问第268章 原来是你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88章 年夜饭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699章 三路齐进打建虏第647章 空城计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20章 赵率教第86章 理想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357章 报应第47章 物价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52章 救灾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42章 交易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311章 负隅顽抗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609章 杀手锏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56章 纸币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83章 喜从天降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698章 建虏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