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战争理念

炮营中有四千五百多斤的红夷大炮(五千磅),极为笨重,因此拖慢了大军的行军速度。一天走不了多少路程,就到了傍晚,需要安营扎寨。

钟进卫跟在孙承宗身边,学习行军打仗之法。孙承宗也是毫不藏私,一心培养钟进卫,把他当作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导。

晚上,孙承宗处理完了当天的军务之后,又和钟进卫谈起了兵事。还不时地给钟进卫提提问题,看他是怎么理解的。

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谈了半个时辰之后,准备歇息。毕竟还在行军途中,不是去游山玩水,精神要保持好。

但钟进卫正准备从座位上起身的时候,又想起一事,他问道:“孙大人,我还有一个问题。”

孙承宗已站起身子,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就又坐了下来,然后问道:“什么问题,尽管说来便是。”

“孙大人,你的兵书上不是说要车、步、骑配合使用么,我们这次打仗,好像没有书中所提的车营。如果有这车营的话,这行军打仗又有何变化呢?”钟进卫问道。

他对于孙承宗在兵书中所说的内容,一直觉得是适合当下的军情,以后说不定得学他一学。因此,他趁此机会,想多了解些相关内容。

孙承宗点点头说道:“车营由偏厢车、准迎锋车和辎重车组成,眼下的大军中是没有。”

这些军队是由各地的将领拼凑而成,他们勤王时并没有带来车营。

“如若是按老夫兵书中所提的军伍编制,则行军扎营自是有所不同。对了,老夫这里还有一份具体军队编制配备卷册,还没有给你。”

孙承宗说到这里,起身转入后帐,过一会,拿了一份卷册递给钟进卫。

钟进卫接过后展开一看,是孙承宗兵书所说的车、步、骑三营具体配置说明内容。

粗略看了下,就让钟进卫大吃一惊,组建这样一支部队,那得花多少钱啊!

平时总以为一支军队,不需要多少东西,嘴皮子动动就能组建起来。甚至在后世看穿越小说,里面的主角很容易地就把无敌军队给拉起来了。

现在钟进卫算是明白了,说起来容易,真做的话,建立无敌军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同时,也让钟进卫又发现了一个明亡的原因,虽然以前也有想到过,但没有这时给钟进卫的影响深刻。

如果单纯是冷兵器时代,或者已经过渡到后世的热兵器时代,装备一支军队的成本都会比明末这时候要低。

因为在明末这个时候,刚好是冷热兵器过渡时期,火器还不能单独承担起战场的重担,有很大的机会要继续使用冷兵器。

因此任何一支部队,都必须配备冷热兵器。这么一来,不但军费激增,而且对于士兵素质也必然要增加。因为不可能一支军队同时配备大批使用火器和使用冷兵器的不同军士,必须要求一个军士能使用火器的同时,也不疏忽冷兵器的训练。

而这个时候的明军,缺得恰恰是这两样东西,即军费和士卒素质。可叹这个过渡时期刚好发生在大明内忧外患之际,没有挺过这个阶段,完成脱胎换骨,变成真正的东方巨龙。

否则,以大明的富饶,人力的丰富,爆起近代的火器部队,试问还有何人能敌!

钟进卫越想越是惋惜,太让人遗憾了。

孙承宗见钟进卫看着那薄薄的几页纸,过了好久都一动不动,脸色还变幻不定,不由得感到有点奇怪,不知道这个中兴侯在纸上看出什么花样来了。

他再等了一会,见钟进卫还在发呆,只好出言叫醒钟进卫:“中兴侯,可有什么疑问?”

孙承宗的嗓门向来是比较大的,这就有个优势,只一次就把钟进卫给叫醒了,不用再来第二次。

钟进卫略微有点尴尬,想得入神了。他想了下,问孙承宗道:“孙大人,当年你在辽东之时,没有把这军队给练起来么?”

孙承宗一听,摇摇头叹道:“军饷都凑不足,哪来的余钱练啊!配备火器的军队是最耗钱的,每打一发火枪,每开一炮,都是钱啊!”

孙承宗一说起这事,不由得连连感叹。钟进卫也很赞同,火器军队比冷兵器装备的军队所花费的费用多了不止一倍。

忽然,钟进卫问道:“孙大人,这打仗打得都是钱,那就是说,每打一次仗,朝廷就费钱费粮,做的是亏本买卖?” щщщ. ttκΛ n. ℃o

孙承宗点点头道:“中国自古以来,每一次大战,都是消耗国力之战。汉武大帝发动驱逐匈奴之战,耗尽了历代的积蓄,导致西汉的衰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但不打又不行,否则帝国北线无安宁。”

钟进卫笑笑,又问出了一个让孙承宗意外的问题:“那要是以后打仗,改为打不亏本的仗呢?”

“什么,莫欺老夫,打仗哪是买卖,还能讲究不亏本?”孙承宗一听钟进卫的怪论,不相信地反驳道。

“真的没有?”钟进卫确认道。

孙承宗见钟进卫说得认真,就沉思了下,然后说道:“要是把打仗当买卖来算的话,确实也不能说就都是亏本的。比如此次京畿之战,把建虏击退,让京畿之地恢复平静,对百姓,对朝廷都是值得的。”

“孙大人,你可能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这么说吧,如果每次打仗,朝廷提供给军队打仗的钱,能让朝廷在打赢战争之后,获得比事先提供的钱还要多的钱,会不会更好?”钟进卫说完之后,很有兴趣地看着孙承宗,看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承宗听了之后,皱起了眉头,问道:“你是说劫掠敌国以获取钱财么?这是蛮夷之举!”

钟进卫一听,连孙承宗这种深受军队无钱之苦的带兵之人,都持反对态度,那就更不用说立于朝堂之上的文官了。

他马上换了个说法,继续说道:“孙大人说那里话,劫掠敌国,赤裸裸地获取钱财,那是建虏正在做的事情。他们是越打越有钱,越打越强大,不是我们应该学的。我们应该打败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然后写个降表后班师回朝,等着以后他们象征性的进贡点东西,喊一声老大,这样比较好,是吧?”

孙承宗明显听出钟进卫说的是反话,但他这么一说,听着也是有道理的,建虏这些年来,真的是照钟进卫所说的,越打越壮大。

从理智上说,他不得不承认这种打法明显有利,但从感情上说,多年的儒家熏陶,让他认为这种是蛮夷之举。

其实孙承宗也知道,中原王朝的军队也有很多时候,会纵兵劫掠,以获得士气,打赢战争。可这种人往往会被官场上的主流不认可而排挤、或者弹劾,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钟进卫看孙承宗沉默不语,知道他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提法,就换了个说法道:“孙大人,我们两个也不说那种虚话,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是不是?”

孙承宗看着钟进卫那真诚地眼睛,点点头,钟进卫的个性,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早已是了解的。

“如果我打一场战争,让所有人受益,至少让掌权者受益。比如打赢了之后,获得很多钱财,分给各级文武百官和皇帝,那么他们会不会很高兴?如果再给他们一个听着正义的名份,那么是不是就会支持这种战争了?”钟进卫就用利益分析法来问道。

孙承宗没有摇头,只是看着钟进卫。

“如此一来,打仗就如做买卖,打赢后得到的钱比打一次仗的成本要多多了,打这种仗就是良性循环,不会因为打仗而导致国力衰退,这种仗你是打还是不打?”钟进卫说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期待着孙承宗的反应。

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11章 昏迷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647章 空城计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126章 闯侯府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种部队第20章 赵率教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36章 监军制度第645章 这一年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86章 理想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768章 突围第594章 陷阱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444章 皆大欢喜第864章 蒸汽火车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152章 流水线和标准件第122章 温育仁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864章 蒸汽火车第638章 产钳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333章 惊变第730章 见不得别人好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90章 危机四伏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81章 废墟新棚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12章 传言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67章 将爷第588章 偷城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648章 吐血第81章 废墟新棚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406章 御厨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54章 红会雏形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300章 宣传第59章 厂卫第49章 扁人第53章 集中供应第21章 汉魂汉奸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516章 阳谋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60章 猛虎出笼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27章 蓟州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62章 义捐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248章 鸟铳第223章 赎罪银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03章 水泥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