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祸福难料

钟进卫望见卢象升一行人没到城门口就停了下来,然后由于海静在和城头的建虏守军对话。

他的一颗心就提起来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城门口的动静。佛祖保佑,别让建虏发现后面那几个原来是冒牌货。

幸好过了没一会,就见于海静回头向卢象升说了句话,然后就往城门洞去了。

钟进卫马上又开始新的担心,屏住了呼吸,盯着他们的背影。

卢象升一行到了城门洞之后,应该会被守城的建虏发现,然后卢象升他们就占据城门洞死战不退,牢牢守住城门。

只要能坚持住,他们就会发出信号,自己这边就能下令支援了。

可这次他又料错了,他们进了城门洞后,稍微停留了一会,然后十个人直接就进去了。既没发出信号,也没有和建虏厮杀,毫无动静地消失在城门洞里。

这下钟进卫就纳闷了,这也太出乎意料了。他转头看向身边的阎应元,想问问大舅子的看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没想到钟进卫转过去一看,发现阎应元也是一脸疑惑地看向自己,他也在纳闷着。

钟进卫找不到答案,就只好转回头来继续盯着清水明月关。

关内还是静悄悄地,城门依旧洞开。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没有这么诡异,至少在城头弹个琴,城门洞里有人扫个地吧!

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就在钟进卫准备不顾一切地发动攻击的时候,城门处忽然有了动静。

有一人骑马跑了出来,直奔钟进卫的藏身之地而来,边跑还边喊:“中兴侯,侯爷,不要躲了,进关吧,侯爷,进关吧…”

钟进卫听得清楚,是卢象升的一个家丁。他惊讶地站了起来,等着那个家丁过来解释这一切。

那家丁跑近之后,滚鞍下马,向钟进卫抱拳一礼道:“报侯爷,关内建虏不多,已被我家老爷杀的差不多了,请侯爷带兵进关。”

钟进卫一听,很是高兴,也不问为什么建虏不多,先进关再说。他直接叫身边的传令兵前去传令,让八百民壮进关。

不一会功夫,八百民壮以冲锋的姿态向清水明月关进发。

路过钟进卫身边时,有几个民壮带过来钟进卫这边几个人的马匹,而后一起前进。

民壮军进了城门洞后,有家丁已在那边接应,指挥着进城的民壮分批占领一些重要的地点。

钟进卫进了城门洞后,发现于海静已经恭候在那里,他翻身下马问道:“九台呢?”

虽然天色已暗,但于海静脸上带着的笑容,还是能让钟进卫感觉到。他笑着道:“卢知府带着其他几个家丁去那边搜了,看是否有漏网的建虏。”

阎应元一听,马上叫过一批民壮,让他们去支援卢象升。

钟进卫见阎应元已安排妥当,就走向城头去,一边问跟在身边的于海静道:“没想到夺取关口之事会如此顺利,这建虏到底留了多少人守这险关?”

于海静此时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有过紧张,笑呵呵地回答钟进卫道:“大约有二十来人,被卢知府一刀一个结果了。卢知府的武艺,属下是佩服之极!”

他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到了钟进卫的手下,自称起“属下”了。

钟进卫也是笑着回道:“那是,你也不看九台的胚子,拿刀杀人是一点都不奇怪。就他来说,还能舞文弄墨,考了进士出身,这才叫一个奇怪呢!”

阎应元这时已回到钟进卫身边护卫,听自己妹夫称赞卢象升,也跟着赞道:“卢知府真是文武双全!”

此时钟进卫已走到城头上,看着城内,发现除了自己这边的人之外,真得是没有其他人影。

民壮们已经点起了火把,搜索着并不大的城池。

钟进卫看了一会,出声说道:“建虏如此大意,在这重要的关口都不驻守重兵,被我们轻易取得。看来是天助我们,要让建虏在关内血债血偿!”

其他人也是没有想到会如此轻松就取得了清水明月关,听到钟进卫的感叹,不由得都出声附和。

“是苍天有眼,不忍大明百姓死不瞑目!”

“善恶到头终有报,该是建虏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钟进卫想起那些枉死的百姓,也一起和他们感慨了一番后,转身走到外城头,看着自己来时的方向。

此时天已黑透,一轮弯月挂在空中,多少给这黑夜带来一丝亮光,只要没有夜盲症,基本能看得较远,虽然并不是很清晰。

钟进卫仔细看了一会,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动静。

他开口问于海静道:“你说建虏会在天黑之前就逃跑,那么从永平到这清水明月关的路程来看,还有多久会到?”

于海静一听钟进卫说到即将到来的建虏大军,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略微想了一下,才回答道:“侯爷,属下是根据建虏的处境和习惯估计出来时间。如果所料没错的话,此时应该已经在路上。这天色较暗,建虏不能放开马跑,到这清水明月关大概还需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也就两个小时而已,自己这边才刚刚占领关口,情况都还不熟悉。看来得抓紧了,那可是七千多建虏,差不多是已方兵力的十倍,千万不能马虎。钟进卫想到这里,就对于海静说道:“你去找下九台,让他把手头的事情放下,别光顾着杀敌,赶紧过来商量下防御的事。”

“监军,是找下官么?”钟进卫的话音刚落,卢象升的声音就在不远处响了起来。

钟进卫转身看过去,看到卢象升刚好走上城头,正往自己这边大步走来。

“九台辛苦了,搜索得如何,还有建虏不?”钟进卫问道。

卢象升摇摇头道:“没有再发现其他建虏,这关口基本就是一座空城而已。”

他满怀激情地准备厮杀一番,却没想到只有区区二十来个建虏而已。就像一个人饿了一顿肚子,然后准备吃个大餐,却发现店里只剩一点青菜萝卜而已,很是失望。

空城就空城了,这样最好,少了第一步原本以为是激烈地夺关之战。钟进卫一边想着,一边对卢象升说道:“我们按照最坏的打算来做,建虏估计就快要到了。据于海静推测,我们大约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做防御工作。你看,我们得尽快行动起来才行。”

这是自然,谁都不会以为时间还有得是。几个人碰头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要明白这清水明月关的具体情况才好决定具体的防御措施。

于是,几个人开始巡视起来,另外也有民壮不断得过来禀告各类事情。

花了几刻钟的时间,让他们对清水明月关的情况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没了解的时候还不担心,只觉得是老天帮他们,要在此挡住建虏。

等他们一了解到清水明月关具体的情况,心情一下就变得沉重起来,对于利用清水明月关来阻击七千多建虏的前景,感到有点不妙。

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731章 哥萨克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574章 应对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62章 义捐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10章 遇刺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315章 立威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66章 汰兵第454章 重视复社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10章 遇刺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12章 传言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686章 大明水师学堂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56章 纸币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41章 不成熟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30章 饷银(2)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609章 杀手锏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50章 死人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826章 两份银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380章 张缚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854章 请罪第72章 比对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1章 汉魂汉奸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208章 全军覆没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编队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751章 我来了第730章 见不得别人好第86章 理想第156章 刘兴祚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107章 乔迁之喜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670章 战事间隙第225章 再访教坊司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336章 袁可立第250章 红衣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