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赌约

张家口集市西北,清水河畔,有一个很大的栅栏区围着近千匹马。

这些马是刚过完冬的一些部族拿过来易市,交换一些生活必需品用的。

靠近集市入口一侧扎着不少蒙古包,里面住着刚到的牧民和那些拿大明工资的敖剌赤。

要在以往的时候,有意买马的商人或者朝廷相关人员会进入这些蒙古包,在那些敖剌赤的安排下和卖马的牧民进行讨价还价,成交后一手付钱一手牵马走人。

如果识相的人先出钱收买那些敖剌赤,那么交易最后基本不会有岔子。但要是不这么做的话,付完钱牵马时,往往被他们强行调包,给你一些下等马。

那些卖马的牧民如果是从大部落来的,在敖剌赤的影响下,时间久了也学会了这套,经常以劣充好坑人。

这次来易市的牧民恰巧属于附近最大的两个部落,一个是位于张家口西北的四子部落,领头的是他们的头领之一伊尔扎木。

他听闻辽东女真攻入了明国京畿之地,好像连克明国好几个城池。因此他动了心思,趁着这个机会过来打听消息的。

另外一个则是林丹汗所在的察哈尔部落,为首的是林丹汗的儿子额尔孔果洛额哲。

他那无能的老爹打不过辽东女真,被迫从瓦察尔图察汉城(今赤峰)迁走,跑到了察哈尔边境。

堂堂成吉思汗的后裔,却统领不住各蒙古部族,使他们接二连三地投奔女真,打又打不赢女真,郁闷之余经常发脾气迁怒他人。

额尔孔果洛额哲作为第一继承人,陪伴在老爹身边,挨了不少无妄之灾,郁闷之余终于找了个借口过来繁华的张家口散散心。

谁知道刚到张家口后,刚好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戒严。在伊尔扎木和那些敖剌赤的怂恿下,当了出头鸟,首先对实施戒严的明军士卒发难。

临近入口的一个大商铺中,因为戒严同样聚集了不少人,他们刚好从一个窗户看到了集市入口冲突的场景。

一时之间,冲突就成了他们无聊的谈资。

“我敢和你们打赌,这次不管出于什么事情戒严,最终都不敢得罪这些蒙古人。”有一个中年商贾断言道。

“何以见得?”有一个貌似新来张家口的商贾问道。

“如果再早些日子的话,只是那些敖剌赤,他们人少,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军队戒严,说不定会在自个蒙古包内喝酒吃肉而已。他们平时再嚣张,也是有脑子的人。是吧?”

店内的人都点头,看这阵势,人少还敢闹事,真以为自己是成吉思汗在世啊!

“但眼下,你们看蒙古人都有五六百人,都是这几日到的。还有那些刚从蒙古包里面出来的人,看那衣着装饰,估计也是蒙古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中年商贾站在窗口,指着不远处的那群蒙古人说道。

已经有不少商贾早已发现这点,因此并不需要看,都点头同意他的观点。

“那些敖剌赤在平时都已经嚣张成那个样子了,现在有了这些蒙古贵族,更是无法无天。咱们大明那些怂包士卒,敢不让着他们么,搞不好这戒严最终就是虎头蛇尾。”中年商贾下了定论。

有一个年轻点的商贾有点不服气,说道:“也不一定的吧,看这架势,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说不定有大人物在。这些蒙古人在戒严的时候这么闹,说不定会惹怒了大人物,强行弹压他们也不一定。”

“怎么,你不服气,要不打个赌?”中年商贾一听,看向这个年轻商贾,挑衅道。

能来张家口和蛮夷交易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博一把的冲动,周围的人一看两人的架势,当即起哄。

年轻商贾本来也是和中年商贾一个想法,只是看中年商贾说得那么肯定,身为大明人,觉得有点不忿,因此才说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现在却被周围的人一起哄,面上下不来,就赶鸭子上架,硬撑着应了中年商贾的赌约。

他从怀里拿出一锭银两,然后红着脸对柜台那边喊道:“掌柜的,你做个见证,这二两官银就放你这。”

现在戒严期间,都被关在这店铺内,大家都无聊,见此赌约,常出入赌场的掌柜就凑热闹道:“好,我这里就开个赌注,买明军压住蒙古人的,一赔五,买明军拿蒙古人没办法的,一赔一。大家都来下注啊!”

这么一来,就变成了掌柜开庄了。店铺内的人一起叫好。那中年商贾当即挤到掌柜那,然后回头看了下那年轻商贾,从怀里拿出一锭银子,大声道:“五两官银,买蒙古人嚣张依旧。”

其他人也纷纷掏钱买注,走南闯北多了,眼下这事情的结局基本可以确定,这钱不拿白不拿。

其中有一个人买了赌注后,转身对年轻商贾道:“小伙子,这事要放在太祖、成祖时期,哪怕是正德年间,都会是你赢,但现在呢,呀,小伙子,你的钱真多!”

说完还摇摇头,不知道是替小伙子的银子可惜,还是表示小伙子太败家了。

店内众人很快买完了赌注,掌柜一统计,竟然只有年轻商贾一个人买了明军能压住蒙古人。他略微一算,这是要亏的节奏,连忙道:“还有没有人买,明军能压住蒙古人,算一赔十,有没有人?”

众人听了一阵大笑,掌柜把赔率提这么高,显而易见是看好蒙古人。就算赔率这么高,还是没有人买明军。

他们一边笑一边看着那个年轻商贾,就像看一个傻子一样。

那年轻商贾之前涨红的脸刚褪下去,被他们这么一笑,脸“腾”地一下又红了起来。

他咬咬牙,又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对掌柜道:“加三两,买明军。”

有个年老的商贾看年轻商贾衣着朴素,看似不是那种有钱人,现在表现得这么冲动,就好心提醒一句道:“年轻人,别把你的货款都败完了。”

先前的中年商贾却阴阴地跟了一句:“是啊,年轻人,没见识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审时度势,该认输就认输吧。”

年轻商贾的脸更红了,他大声对掌柜道:“掌柜的,快些登记,我王岩说一不二。”

掌柜当然不会放过这送上门的银子,连忙接过后登记完毕,看众人不再买了,就挤到窗口,对大家道:“各位,买注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就看结果吧。”

然后他又对在窗口的一个人说道:“这位客官,能否让个位置,让那位年轻人站这。”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打了个眼色。那人明白掌柜是说让这个傻冒过来看看结果,让他输得不冤。他心领神会地把地方让了出来,让王岩站了过去。

掌柜有着一副好口才,边看边给店内其他人做现场直播:“戒严的明军汇聚到集市入口了,为首的好像是个千户,这级别好像低了点。”

“明军被蒙古人反包围了,明军人多却被挤成一团,外围的蒙古人好像很嚣张啊,正对着那些明军说着什么。”

“附近的明军都没有过来援助,装着没看见,嗨,真是怂啊!”

“有个明军骑马跑了,看来是去搬救兵了。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一个大人物。”

店内的人因为买了赌注,因此得获店内的伙计奉茶,但因为人多座位少,很多人都站着拿杯茶,边喝边听着掌柜实况直播。

当听到掌柜说大人物时,那语调有点戏弄地意味,都会心一笑。

只有王岩的脸色又红了红,他也不说话,就一直盯着外面看。

过了不到一杯茶的功夫,就听到隆隆的马蹄声从远而近传了过来。

原先开始小声交谈的店内诸人马上就不再说话,仔细听掌柜报道。

“来了来了,为首那个好像是个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咦,怎么只带来了三百来人。这怕是不够吧?”

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214章 万人敌第28章 浩劫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360章 灾情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337章 老骥伏枥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43章 早朝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36章 监军制度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87章 漱口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367章 洪承畴第564章 登莱的士气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69章 汰兵得行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558章 锦州军械监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772章 高瞻远瞩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784章 封赏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614章 这是咋了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566章 重组夜不收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573章 出发第407章 肉松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172章 盐政会议(2)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547章 有喜了第360章 灾情第6章 难眠之夜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223章 赎罪银第50章 死人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81章 废墟新棚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649章 跳雷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14章 趁机捞钱第790章 大赏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810章 吃西瓜第234章 鼠疫第767章 诀别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6章 难眠之夜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320章 进士之祸第236章 水泥商机第748章 登莱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