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

曹文诏用的对策就是牛刀杀鸡,猛虎搏兔,这样能有效节省战场时间,更重要地是减少已方的伤亡。

这个小部族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没有几个人有拿武器上马的机会,就被三支不同方向的骑军犁了一遍,战争便结束了。

死营的将士在战争结束后,开始迅速打扫战场。

左良玉的心情很好,他虽是升为游击之职,却喜欢去捡尸体。

翻一个就能找出不少金银珠宝,让他心中断定这个小部落是有份参与侵略大明京畿之地,否则不可能这么富。

于是,他打扫战场就更起劲了,他的亲卫都快跟不上他的步伐。

忽然,一个小孩的哭声传来,就在左良玉的附近。他循声一看,见一个小男孩正伏在一个满脸胡子的尸体上哭。

在这个小男孩的面前,正站着一个死营士卒,看样子应该是个小旗。手中拿着枪,想刺却刺不下去,僵持在那里。

左良玉翻完了面前的尸体,走过去打量了一下,直接抽刀在手,用刀锋顺势一拉,小男孩的哭声就嘎然而止,一颗头颅掉到地上,滚了几滚,最终静止不动。

那个小旗看到左良玉如此干脆利落地把小男孩杀了,有点不忍心,闭上了眼睛。

左良玉“哼”了一声,先不理他,手腕一转,刀转了一个漂亮的弧度,落回了他的腰间刀鞘里。

然后他弯下腰,从那个小男孩尸体上捡起一把小金锁,看了一眼后对那小旗说道:“看看,长命富贵金锁,这会是他们自己打造的么?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这把小金锁应该就挂在京畿之地的某个富家娃脖子上。你记住,这些不是人,是狼崽子,长大了就会来大明咬人。”

左良玉说完之后把金锁丢到自己的战利品堆里,不再管这个小旗,继续走到另外一边去了。

小旗没有说话,看着左良玉的背影发呆。

这时,他的一个同伴见到这个情景,走过来喊他道:“立位,东坡和狼的故事应该听过吧,想想大明百姓死了多少人在他们手里,我们是来干嘛的?别想了,走,我们去宰羊吧。”

张立位最后看了眼那小男孩的尸首,而后快步跟上同伴,往羊群而去。

不多一会,死营将士开始生火宰羊,准备饱吃一顿补充体力。

在小山坡上伏着的三个人里面的一个看到这里,开口对着伏在中间的那人说道:“老爷,快走吧,要不等会会被发现的。”

在另外一侧的人也劝道:“老爷,范二说得在理,要是被明军发现了,我们难逃一死。”

范文程一边盯着死营将士,一边微微摇头道:“不急,如若被发现,我等再逃也不迟,我想看看这些明军是来打草谷还是另有目的。”

“老爷,明军干什么关我们什么事。老爷是奉大汗之命前往张家口催促粮草军需而已。”范大觉得留这里太危险,还是劝范文程道。

“你们看,这伙明军全是骑卒,杀人不留活口。而且你们看那边,旗帜竟然是个死字,真是奇怪。明军多少年没有主动出来打草谷,这次竟然遇见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以我之见,恐怕不是打草谷那么简单,难道他们是来报复蒙古部族的?”

范文程说到后面,被自己推断出的结论下了一跳,明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魄力了?

他不由得认真思索起来,对于两个家仆的忠告也就充耳不闻了。

而曹文诏则一边派出警戒的哨兵一边召集三个游击开个小会。

他严肃地对满脸兴奋的曹、黄、左三将说道:“虽然此次战事只是轻伤了三人,但一则如此悬殊的比例,二则我们出其不意,敌方没有防备,有此战果并不意外。此后战事,不得因此麻痹大意!”

“是,大帅。”曹、黄、左三人听曹文诏教训,不得不站直身体,应付着抱拳回道。

曹文诏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眼下刚过完冬,蒙古鞑子开始分散游牧。虽然会花费我们更多的时间寻找敌踪,但敌人也因此比较分散,有利于减轻我军作战的压力。在开始阶段,蒙古鞑子料不到我军会来报复,因此不加防备。但随着战事的进行,此种情况必将不再,甚至蒙古鞑子还可能聚集军队,围捕我们。因此,后面的战事更应小心谨慎,明白么?”

“是,大帅。”三将听到这里,都感到前途艰险,并不会如这第一仗那么轻松了,不由得认真起来,大声答复曹文诏道。

“等大军饱餐之后,本将计划沿河向北出发,搜索蒙古鞑子,争取把这一带的敖汉部族打残废了。”曹文诏用手指着远处的那条小河,给三个手下说道。

曹变蛟正待回应,忽然他看到派出去的哨兵好像不对,正包抄着冲向一个小土坡。

他连忙用手一指,对曹文诏道:“大帅,你看那边?”

曹文诏沿着侄儿的手指往那边一看,心中一紧,难道是有漏网之鱼?

他在战事开始之前就采用三面包围之势夹击这个小部族,就是不想有漏网之鱼。能晚一点被蒙古鞑子发现他们的行踪,就多一份安全。

他连忙对曹变蛟道:“你带人过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末将遵命。”曹变蛟却是有点兴奋,抱拳应了声,点上自己的亲卫,翻身上马,就往那边赶去。

小土坡的另外一面,范文程一边拼命骑马狂奔,一面大声对两个家仆道:“范大,你赶紧回辽东,向大汗禀告说明军至少有五六千骑军出塞报复蒙古部族,请他从政治联盟方面考虑是否出兵。”

喊完这话后,又扭头到另外一侧,再次大声说道:“范二,你去通知蒙古盟友,提醒他们小心明军报复。”

范大此时大声地回范文程道:“老爷,你呢,一起回辽东吧。”

“不,大汗之命尚未完成,不能回去。你们按我说得话去做,我独自一人赶往张家口也无妨。”范文程又扭回头解释道。

“老爷!”范大,范二有点担心,齐声大呼道。

“快走,辽东人口突增,粮食不足,只有寄希望于张家口,我是必去不可的。快散了,分头行事。”范文程大声喝道。

“老爷保重。”范大范二知道老爷的脾气,只好大声回了一句,一带缰绳,分往不同的方向跑去。

死营哨兵看到前面逃得三人忽然分开,往三个不同方向逃走,不由马速微微一顿。然后估量了下地形,就往最左边靠近小河的那人追了下去。

在营地中,曹文诏有点担心,不知道有多少人漏网,会是些什么人逃走,能否追上他们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后续的战事。

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此行不但要杀的蒙古鞑子胆寒,再不敢随建虏与大明作对,而且最好能把大部分将士都带回去,这些都是大明军队的精英,牺牲在草原上就太遗憾了。

一直等到死营其他将士都在大块吃肉的时候,曹文诏才看到自己的侄儿,领着出击的将士回来。

曹变蛟到达曹文诏近前后,翻身下马,把手中的一个首级给曹文诏看:“大帅,杀了一个,被逃走了两人。”

左良玉在旁边看得清楚,不由惊呼道:“建虏?”

曹文诏已看清,摇摇头道:“不是纯种建虏,想必是个汉奸包衣而已。”

真正的建虏和汉人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虽然他们的发式可以一样,但在老手面前,还是能一眼分辨出来。

“逃走的两人也是建虏么?”黄得功在曹文诏的另一侧向曹变蛟问道。

曹变蛟点点头:“看发式是的,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建虏。”

曹文诏的眉头皱了起来,思索了一会,对三将道:“你们也去吃点,兵贵神速,军队要马上行动。”

“遵命。”

第760章 老骥伏枥第38章 两策之论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357章 报应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172章 盐政会议(2)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30章 饷银(2)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180章 三法独立第21章 汉魂汉奸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70章 汰兵安置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742章 万事俱备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7章 变故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59章 厂卫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459章 锦衣卫政委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122章 温育仁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9章 指点江山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657章 关宁军的任务第460章 冰棍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866章 看稀奇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695章 心肝疼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863章 有无学问第767章 诀别第742章 万事俱备第539章 战后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604章 六王议政第560章 计划抢粮第323章 死营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143章 《甘薯疏》第576章 大灰狼第49章 扁人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50章 死人第179章 兵书第218章 昌黎战的意义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260章 首胜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223章 赎罪银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291章 我们赢了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174章 影响第10章 遇刺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560章 计划抢粮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77章 胡正言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