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袁可立

钟进卫离开大同府前往陕西,一路上因为有了商人同行,速度慢了不少,他的心里有点急,不过也没办法。

从大同往陕西运物资,比起从张家口起运,已是近了一半路程。

不管如何,前半段的路程因为钟进卫的临机一动,改车运为骑卒分担,算是省下了时间,这么一算,比最初的计划还是快了不少。

这个时候,钟进卫心中虽急,但有人却很悠闲。

在河南归德府睢州南城,有一处大型别墅区,名曰“陆园”。

在园中的一汪碧水中仿山东蓬莱阁体制而建有一处建筑。由于建在水中,地势颇高,被主人称之为“仙峰滴翠”。

此建筑形似船舶,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建望月台,台上有八仙亭,台下还有一个纯阳洞。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青绿色嫩芽翠苗随处可见。

就在望月台中的八仙亭内,站着一个精神矍铄的道袍老人,意态悠闲地手捋三绺长须欣赏着这盎然春意。

他边上有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仆在陪着他说话:“老爷,这仙峰滴翠的名字多好听,那些百姓不识风趣,只叫袁家山,真是让人气愤。”

“阿洪啊,你都这把年纪了,陪着我一心向道,怎么还有那么多的气,看来你还得修心养性才行啊!”那个老人没有回头,自己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宽慰道。

“老爷,其实,老奴只觉得他们叫袁家山太俗气,哪怕叫个船山,让不知道的人问起来,能知道老爷是仿造当年巡抚登莱时的战舰而造,了解点老爷当年的丰功伟绩,老奴也觉得比叫袁家山强。”

或者是人老了,又或者是跟随老爷多年,彼此亲如家人,因此并不忌讳和老爷顶嘴,或者就想着替老爷报不平,阿洪喷着口水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老人就是当年的登莱巡抚袁可立,手下辖大将张盘、东江镇总兵毛文龙、都督同知沈有容,取得了策反刘爱塔(即刘兴祚)、夜袭金州、收复旅顺、智取牛毛寨等一系列战事的胜利,让建虏不敢全力攻打宁锦防线,始终防备沿海一线。

但由于阉党和东林党的轮番恶意攻击,使他心生去意,又恰好遇见神迹,便心往道家。多次请辞之后,终于在天启末年告老还乡。

他一回到家,就设计建造了这袁家山,并供奉吕洞宾等八仙众神,一心向道。

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也曾想起复他,却被他拒绝了。

别人都以为他的俗心已死,不再留恋凡尘。但只有从小跟随他,陪他各地做官,征战沙场的阿洪知道,老爷的俗心其实不死。只是阉党当道,朝中党争不断,才让老爷断了重新出仕的念头。

过了两年听说皇上把魏逆连根拔起,老爷又有所心动,但最后还是按捺没动。

自从去年听到建虏叩关,入侵京畿之地的消息时,老爷还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边叹气一边写写画画,最终却又用火付之一炬。

阿洪就知道老爷是想为国效力,只是因为还有一些顾虑才又打消了念头。

自那之后,老爷就不在袁府居住,经常在这仙峰滴翠中修行养心,不问世事。

袁可立听了阿洪唠叨自己当年巡抚登莱之事,没有答话,眺望着远处的房屋城墙,思绪又回到了辽东战场。

自己苦心经营的登莱防务,在自己一走之后,土崩瓦解,大将张盘苦战无援战死,沈有容病故,毛文龙被自己人所杀,登莱防区不复牵制建虏之效用。

袁可立想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现已天人永隔,在心里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转念又一想,那年自己在登莱看到的海上奇景,一直认为是八仙显灵,显蓬莱仙境指引自己。如今自己供奉八仙至今,却又无所见。这道家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家仆阿洪见老爷并没有说话,一直眺望着远方。他也不再发牢骚了,陪着老爷看着远景。

忽然,阿洪看到远处的城门处人群骚动,纷纷往旁边避让。过了没多一会,只见大队骑士控马往城中而来,观其方向,却是袁府。

“老爷,快看,这是往府上而来的,好像,好像是钦使。”阿洪一边指着那些骑士一边说,到后面忽然惊呼起来。

在这睢阳,袁府乃是大户,几世为官,袁可立又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这朝廷要是来人,十之八九就是来袁府的。因此,阿洪一眼就断定钦使是来袁府的。

“有可能是给伯应传旨,我们不用管,走吧,去大殿打坐去。”袁可立猜了下,然后吩咐阿洪道。

阿洪想着老爷已经致仕多年,而少爷却是官场中人,说不定还真是找少爷的。但是他又转念一想,可能是京畿之战有了结果,皇上说不定真得是来找老爷的。想到这里,他又对袁可立说道:“不会是圣上又想起复老爷吧?”

袁可立看了眼自己的老伙伴,并不作答,只道一声“无量寿佛”,便自己往大殿而去。阿洪在后面叹息一声,紧跟老爷的脚步而去。

在他们到大殿未久,却听到殿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个身影很快出现在殿门口。

阿洪转头一看,叫了一声:“少爷!”

袁枢没有理会阿洪,急促地对仍在闭目打坐的袁可立道:“爹!圣上派钦使给您传旨,请速回府邸接旨。”

袁可立听了,不急不忙地看了儿子一眼,然后问道:“钦使是中官还是部臣?”

“是正三品的部臣,请爹速回。”袁枢一脸焦急地催促道。

部臣传旨意味着圣旨不是中旨,是经过内阁六科走正规流程而过来传旨的。

袁可立眉头皱了一下,心下略微无奈,只得起身回府。如果是中旨,他这会直接拒绝接旨,也是无碍。

阿洪和袁可立却不是一个心思,他心中暗喜,紧跟老爷而去。

府中早已摆好香堂,袁可立一到,换了衣服,便马上跪听圣旨。

钦使声音宏亮,很快就读完了圣旨。其意果如家仆阿洪所料,起复他为辽东巡抚。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袁可立并没有谢恩接旨,而是抬头对钦使道:“请钦使转奏圣上,老臣年老体弱,腐朽之年已无力担此重任,实在有负圣恩。”

也就在这时,袁可立才发现这位钦使甚是奇特,身穿正三品的绯袍文官服,人却高大健壮,肤色虽白却让带兵多年的袁可立感觉到一股杀气。他能感觉得出来,这位钦使上过战场,而且是厮杀过,见过血的人。

因此,袁可立更是奇怪,朝廷什么时候要高级文官上阵厮杀了,难道是京畿之战打得很残酷?

正当他在左思右想间,那个钦使把圣旨一收,对他微微一笑道:“少保先不别急着推辞。我这里还有一封书信,请少保过目。”

说完之后,他双手把圣旨交给身边的一个护卫捧着,然后上前搀扶起了袁可立。

虽然袁可立并没有老到要人搀扶的份上,但他刚说过年老体弱,就只好让钦使来扶了。

他能感觉到这位钦使的力大且稳,伸手过来时还能看到他手掌上都是茧子。袁可立明白,那是拿兵器习武所磨出来的茧子。

“少保,请坐。”钦使扶着袁可立坐到一边的椅子上,然后又吩咐随从道:“你们先出去。”

“是,中丞。”随从答应一声,告退出门,最后只剩下钦使和袁可立两人。

袁可立此时更是糊涂了,那些人称呼钦使为中丞,难道这位看似武将却是文官的人是巡抚?

钦使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封书信,双手奉给袁可立。

袁可立一边接过来一边看着钦使问道:“你是何地巡抚?”

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226章 宋应星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764章 此生无憾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459章 锦衣卫政委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60章 首胜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69章 阻击建虏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193章 诱骗成功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295章 献俘第269章 阻击建虏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101章 论盐政第47章 物价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143章 《甘薯疏》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852章 对日之策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379章 李自成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788章 朕要了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223章 赎罪银第26章 再坑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547章 有喜了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85章 密谋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292章 会师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69章 汰兵得行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843章 回京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第18章 算计第138章 永平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407章 肉松第543章 下马威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467章 登莱战报第768章 突围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467章 登莱战报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33章 苏醒第649章 跳雷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75章 汰兵完成第57章 货币第852章 对日之策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99章 新五军营第6章 难眠之夜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118章 温度问题第516章 阳谋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378章 一群猪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426章 谁主谁辅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51章 难民营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