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策之论

主敬殿内,只有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两人,并无外臣在内。

如果有外臣的,就算崇祯皇帝要求,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魏忠贤刚倒下不久,宦官干政的下场啊。

王承恩想了想,回禀崇祯皇帝道:“陛下,奴婢记得陛下刚登基之时,有下诏要求臣工:章奏冗长,不便省览,以后各衙门条陈章疏,务要简明,其字不出一千,如词意未尽,不妨再本具奏。”

稍微停了停,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奴婢以为,陛下之意即为提高效率,而观钟先生之法,却补了断句之误。毕竟凡夫俗子没有陛下之天份,如若官员之间或者官员领会陛下之意的时候,因为断句之误而办错了事,也甚可惜。”

王承恩看看崇祯皇帝微微点头,于是,就做了自己的总结:“钟先生之法,与陛下之要求,相宜得章,此为奴婢的一点浅薄之见。”

“不错,大伴能一下看到钟先生此法之妙。”崇祯皇帝笑着表扬了王承恩,想了想,又道:“大伴去传礼部尚书温体仁前来觐见。朕想推广此法,还得征求下礼部尚书的建议。”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而退。

崇祯皇帝坐在御椅上,把两幅奏章摆开并排放在一起,再细细的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笑容:钟先生,胸有大才,想法一个接一个。但其文采,呵呵,笑着不自觉得摇了摇头,这大白话啊,童生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奏章来啊,假如童生有资格写的话。

不大一会功夫,礼部尚书温体仁奉召前来觐见,刚来之前,心里还在琢磨啥事,最近陛下很不开心的,不会有什么倒霉事吧。

到了之后,发现崇祯皇帝脸色舒展,微带笑意,就知道不会是什么坏的事情了。

看到温体仁过来觐见,想起他和钟进卫曾经的对话,一起救驾的事情,不由得有了跟温体仁说笑的想法:“可知朕传卿过来所为何事?”

肯定不是吏治,建虏,勤王军相关之事了,这些事的话,圣上不可能带着笑意的。那么是何事呢,让陛下开心的,也没听到朝中有何喜事。

温体仁一遍想,一遍梳理可能性。忽然想起了难道是钟进卫醒了,刚好和自己也有关联,所以让自己过来了。

“陛下,可是钟进卫醒了?”温体仁试探道。

“呵呵,爱卿果然聪明过人,猜对了一半。”崇祯皇帝笑着表扬了下温体仁,然后继续说道:“钟先生不但醒了,还给朕出了两个主意,其中一个涉及到礼部,故传你过来商议商议。”

哦,这小子竟然醒了,不错,老夫以后应该能多个盟友。

“不知是何主意,陛下,可否让臣一观。”温体仁躬身道。

王承恩一直退在一边看着这对君臣的对话,对于崇祯皇帝现在的好心情也感到开心,主子难得露出笑容啊!

没等感叹完,就听到了崇祯皇帝的说话,忙上前去接过一份奏章,转递给温体仁。

温体仁很是好奇,不知道那个奇怪的钟进卫会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主意。展开奏章一看,一行行秀丽的字体跃入眼帘,不由一愣,怎么写的字像个妇人写的。不过马上醒悟过来了:钟进卫的字当初在那个所谓的黑板上看到过,难看的字体怎么能与此相比,应该是他的丫鬟代写的。

温体仁看起具体的内容来,马上发现是有关文章断句用的一些符号,句子结束,疑问,关联等等都有不同的符号相区分开来。

说真的,这些东西他本人是不屑用的,断句,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基本功。但看陛下的意思,是比较看重这些东西,并想推广,要不然也不会叫自己来。

想了下,确实也存在因为断句问题而发生的一些误解事件,或者是故意误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比如对圣人之言的断句,都断句为对自己有利的读法。如果有一套符号来规范的话,或许就减少了很多歧义,与一些重要公文或对应的要紧事项中不止出现传达有误的情况,看来要推广还是有必要的。

想到这里,温体仁把奏章一合,然后对着崇祯皇帝躬身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此套符号用于正式公文或要紧事项的传达,能保证意思的正确传达。故臣恳请陛下推行此法。”

嗬,不用崇祯皇帝开口,温体仁就把他的想法先说出来了,真是人精。王承恩在一边如是想道。

“这么说,你们礼部是同意推广这套标点符号了?”崇祯皇帝确认道。

“是的,陛下。”温体仁想着,这套东西对于所有人,并没有切身利害关系,推广并没有难度。

“好,此事就交给卿去做了。推广之后,奏章,公文等官方正式内容,包括布告等都需使用此套标点符号。至于民间诗词歌赋文章之类,无须要求。”崇祯皇帝见温体仁确认没有意见的,就把这事吩咐给了他。

“是,陛下。”温体仁拱手道。

吩咐完这件事,崇祯皇帝低头看向御桌上剩下的那封奏章,一时没有说话。

温体仁等了会,没发现崇祯皇帝有给自己看剩下的钟进卫的主意的意思,于是,就想告退。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抬起头来,开口了:“这些天的事,朕想爱卿应该都有看在眼里,不知有何看法?”

温体仁一愣,以为要给看那第二个主意呢,没想却是问过去几天事情的看法。低头想了一会,然后说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说的一句话可以概括。”

崇祯皇帝一听,来了兴趣,显得更关注了。

“即为岳武穆的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前些天的事绝不可能发生。”

是啊,朕的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话,那还有建虏猖狂的份。崇祯皇帝的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光叹气是没有用的,崇祯皇帝问温体仁道:“爱卿可有良策?”

“臣以为,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另倡导廉政,打压贪fu,提拔有为官员,严肃大明律,发挥督察院作用,会有好转。”

崇祯皇帝微微有点失望,意料之中,但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大部分言论都是老调重弹,大家都这么说。意料之外是说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引导廉洁风气。其他大臣还没有一个敢说的。

“爱卿生活清苦,乃廉洁之臣,朕心甚慰。之前卿救驾有功,朕一直未赏,今次钟先生已醒,并给朕推荐了几个人,朕甚满意,且又给朕出了两策,朕想一并封赏之。”崇祯皇帝站起来,微笑着对着温体仁说道。

“臣之本份,不敢当赏。”

“朕意让你入阁,协助朕做好吏治。可好?”

入阁是每个文臣的终极目标,也只有入阁之后,才有希望当上内阁一把手,那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能得以施展。想到这里,温体仁躬身拱手道:“陛下,替君分忧乃臣之本份,只是阁臣按规矩,乃需廷推。”

“这个不用爱卿当心,爱卿有一大优点,朕以此提拔爱卿入阁,谅他们也无话可说。”崇祯皇帝很有把握的说道。

温体仁见圣上如此说,也就不再推辞,忽然想起一事,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刚才所言封赏钟先生,不知如何向群臣宣布其来历?”

崇祯皇帝笑了:“这个,朕已和钟先生商量过,言其乃宋之后裔,来自海外,因思故国,特意回来的。”

“可何以到得宫中,因此得了救驾之功?”温体仁还是有问题。

“哦,这个,朕未深思,爱卿可有主意?”

温体仁没做细想,奏道:“陛下,臣路遇慕名前来京师之钟先生,交谈得知其见识广博,故引见给陛下,因此到得宫中,恰遇刺客行刺,故此有了救驾之功,不知可否?”

“哈哈,爱卿言之有理,事实确是如此!”崇祯皇帝一听,哈哈笑了起来,有此一说,就都圆起来了。

崇祯皇帝解决了又一个事情,心情很好,看到御桌上的奏章,就顺手说道:“钟先生另外一策,爱卿也阅下,看有何想法。”说完,示意王承恩把奏章转给温体仁。

温体仁想着,这个钟进卫又出什么主意,看圣上的意思,这份奏章,应该更为重要,前面如果言谈不欢的话,说不定自己还看不到呢。想到这里,不由有点好奇。

咋一看奏章之下,也是和崇祯皇帝一样的感觉,整一个奏章都是大白话,很是鄙视。不过对于内容,却越看越严肃,越看越认真。

虽然大白话很没有一点文学功底,可胜在直白,加之有标点符号作为辅助,整篇文章的意思一目了然,不会有误解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内容,让人震耳发聩,耳目一新。

自古以来,君主和武将之间一直是防之用之,防甚于用,以致于外敌入侵之时,武将之能力不能十全十的发挥,从而战事糜烂。此策却把监视将领之手段用到士卒军需上,掐将领之命脉却又不限制将领之发挥,且有层层监督,互相监督之手段,防其腐败。妙啊!妙啊!

不过,马上,他意识到这个奏章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当下就想向崇祯皇帝提出来,可又觉得有点不妥,一时有点两难。

不小心码过了十二点,就把今天的发了吧。

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662章 时间就是胜利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305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63章 荣誉榜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57章 货币第24章 防御第648章 吐血第299章 新五军营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147章 数理化第561章 找到了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6章 监军制度第334章 不摆谱第86章 理想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172章 盐政会议(2)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311章 负隅顽抗第337章 老骥伏枥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226章 宋应星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380章 张缚第42章 交易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767章 诀别第47章 物价第58章 货币战争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32章 反腐第35章 卢象升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143章 《甘薯疏》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79章 李自成第480章 明人去过北美否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767章 诀别第373章 应对宁锦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32章 反腐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88章 年夜饭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820章 论奢华风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841章 暴乳第512章 铁范铸炮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278章 伏击建虏第843章 回京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19章 中计第788章 朕要了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55章 白话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790章 大赏第67章 将爷第490章 愿往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