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李自成

第二日,钟进卫见洪承畴已利用自己给他创造的机会,基本收拾的那些乡绅服服帖帖了。就不再逗留榆林镇。

他先把张家口秦翼明所部的四百白杆骑军派回了张家口,而后又把剩余的军饷派送任务交给锦衣卫千户谢栋,令他护着军饷继续往西行,把剩余几个地区拖欠的边军饷银下发下去。

而他自己,则由自己的带刀随从,东厂番役和马祥麟率领的三百白杆骑军一道离开了榆林镇,准备南下经关中平原,过河南后返回北京。

因为在历史上,流贼就是闹到了河南,才成了大气候。因此那边的灾情如何,钟进卫要亲自去看看才放心。反正是顺路,或者说稍微绕了些路而已。

在他走后不久,洪承畴打听了李鸿基的特征,而后发海捕公文缉拿他。

在高家堡贫民区深处,有一处不起眼的小土房,在这大白天的时候,那糙纸糊着的窗户也没有支起来。

这种窗户透光性不好,显得屋内有点昏暗。

房屋中间的那张桌子上对坐着两人,点着油灯,正在下着围棋,和这房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年长一点的那人下了一子,另外一人一看,出言劝解道:“罗兄,您好像心不在焉地,这子下错了。”

“哦,是么!”罗汝才一听,定睛一看,发现把自己的大龙给堵死了。不由得苦笑了下,然后向他对面的这人说道:“算了,不玩了,下不过你李鸿基。”

说完后,他把手中的棋子直接丢在棋盘上,然后顺手拿过摆在桌边的一壶酒,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李鸿基看着面前这个曾称之为“曹操”的男人,之前是何等意气风发,给自己取名曹操,就是想学三国曹操那样,干一番大事业,在农民军中算是一个异类。

可自从兵败黄河渡口,逃过一劫,一起躲在这高家堡后,不但要自己不再称呼他曹操,也不得称呼他首领,只以兄弟相称。这前后一对比起来,真是判若两人。

李鸿基也学着罗汝才把手中的棋子丢在棋盘上,但他还把棋盘给放到了脚底下的空地中,腾出桌面,把放在边上的酒菜都摆到了中间。

然后双手端起自己那杯没喝的酒向罗汝才道:“罗兄请。”

罗汝才也不推辞,给自己倒满后又一饮而尽。

“罗兄,不必如此闷闷不乐,胜败乃兵家常事。黄河渡口之败乃是天意,不必太在意了。”李鸿基见罗汝才这样子,他实在看不过眼,只好把酒杯放下,劝解道。

罗汝才听了,看向李鸿基叹道:“是我们都没怎么重视你的意见,如果事先多派出一些探马,这一战肯定不会败得那么惨了。”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说又有什么意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李鸿基暗自在心中嘟哝了下。

“至少也可以让我有时间在跑的时候带上把那些钱财。”罗汝才这接下来的话,让李鸿基哑口无言,原来这厮是惦记着他那些收集到的钱财。

罗汝才说完之后,又去掂那酒壶,发觉空了,就喊道:“李过,没酒了,再去打一壶来。”

李鸿基对罗汝才已完全无语了,心中有了点看不起他的意思。以前以为曹操雄才大略,不但口才好,而且对每个人都有一套,能收拢人心。但他一遇到挫折,就变成这副熊样,真是一颗琉璃心。

“罗兄,我侄儿出去探听消息了。”李鸿基只好出言提醒道。

罗汝才“哦”了一声,经李鸿基提醒,他想起来了,正是自己担心朝廷通缉自己,把李过派街上去探听消息了,顺便打听官兵最近的动静。

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稍微有点疼,一下让酒精麻醉的脑袋清醒了点。

罗汝才稍微定了定神,向李鸿基苦笑道:“让贤弟笑话了,为兄并不是贪财之人。你知道的,人生在世,自当干一番事业。可做任何事情,都得有钱才行。”

“对对对,罗兄说得是。”李鸿基经过一次惨败,成熟了好多,并不驳斥罗汝才的话语,出口附和道。

罗汝才见李鸿基也同意自己的观点,就一指桌面的菜道:“来,吃。”

他看到李鸿基听言拾起筷子夹了菜吃,就继续发泄心中的牢骚道:“贤弟,现在没了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起事。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为兄身为义军首领之一,不像你一样是个小角色,我必然会被朝廷通缉,这东躲西藏的日子难熬啊!”

李鸿基点点头,这点倒是的,眼下这种时节,朝廷如果出重金悬赏,搞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给告了。

想到这里,他颇有点同情地看着这位颓废的曹操,真诚地出口说道:“罗兄,你放心,只要我们同舟共济,一定会渡过这个难关的。”

罗汝才听了看向李鸿基,发现他眼中的真诚,不由有点感动,伸出手,握住李鸿基放在桌面的手,感激地道:“好兄弟,为兄东山再起之日,定然不负你,以后一起干出一番大事业。”

李鸿基见罗汝才看自己的眼神好像有点怪,仿佛看到了有情郎一样,不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想抽手回来,却发现罗汝才握得紧,几次都没挣脱出来。正待说话之时,外面忽然传来一个急促地脚步声。

这一下就遂了李鸿基的意思,罗汝才自己把手猛地缩了回去,然后站起来,抽出腰刀,躲到了门后去。

李鸿基已听得清楚了,只有一个人的脚步声,就连忙对罗汝才道:“罗兄别慌,应该是我侄儿回来了。”

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房门被人猛地一下推开,亮光和风一起随着那人跟进了屋内。

“叔,不好了,不好了…”那人的声音稍微有点大,不过看到他对面的李鸿基用右手手指竖到嘴边提醒他小声时,才收住了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

罗汝才在门后看得清楚果然是李鸿基的侄儿,李过回来了,就走了出来,一边把刀插回刀鞘一边问道:“什么不好了?”

李过的脸色有点焦急,又有点担忧,听到罗汝才说话,却没有转向他,仍然对着李鸿基道:“叔,出海捕公文了,街上贴得到处都是。”

罗汝才这时已把刀插回去了,听到李过的话,连忙转身把门给掩上了,然后小声对李鸿基说道:“你看,我没说错吧,朝廷通缉我了,真是没办法,为兄的名气太大了。”

李过一听,愕然地转头看了下罗汝才。只见他一边走回桌边,一边还问道:“朝廷悬赏了多少银两来抓我罗某人?”

“没,没抓您。”李过有点结巴地回答了罗汝才的问话。

“你年纪也不小了,又不是抓你,怎么还怕得说错话?”罗汝才见李过竟然说不是抓自己,就一边说他,一边坐回了桌子。不过他并没有坐回原来的位置,而是坐到了侧面,不再背对着李过。

“真得没抓您,是抓我叔的海捕公文。”李过也有点纳闷,连忙解释道。

“谁,你说是抓谁?”罗汝才不信地看向他,却发现李过还用手指向李鸿基,而李鸿基则一脸愕然地看着自己的侄儿。

“你没搞错么?”罗汝才确认道。

李过听了收回了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一边递给罗汝才,一边说道:“我也正纳闷,怎么会通缉我叔呢。这不,我从偏僻处撕了张布告回来,不信你看。”

罗汝才连忙从李过的手中接过那张纸,凑近油灯看了起来。

李鸿基也从刚听到消息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凑近罗汝才,一起看起布告来。

果不其然,布告上只通缉李鸿基一人,根本就没有罗汝才什么事情。

过了一会,三人围坐在桌子边,相对无语。

“这没道理啊,怎么会抓你呢,应该抓我才对啊!”罗汝才最终嘟哝起来,这有点伤他自尊心。

李过没理罗汝才,担心地看着李鸿基道:“叔,怎么办?”

李鸿基听到李过的问话,想了会决定道:“没关系,我决定了,养胡子,改名字,再小心谨慎点,应该会没事的。”

“叔,您准备改什么名字?”李过追问道。

“朝廷既然不放过我这种小人物,那就来吧。我决意以后自成一支义军,干出一番事业出来,你说我以后就叫李自成如何?”

第323章 死营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34章 不摆谱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81章 废墟新棚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78章 思念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254章 白杆军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354章 竞拍第784章 封赏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63章 荣誉榜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74章 建虏细作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746章 天津卫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624章 勋章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631章 授勋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103章 开中法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336章 袁可立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71章 亲近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97章 闻报震怒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789章 睡吧乖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247章 思海战第539章 战后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还是葡萄藤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89章 危险临近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266章 屠城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855章 雇佣兵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382章 烟草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315章 立威第624章 勋章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脸第577章 帮你借钱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771章 鞠躬尽瘁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63章 摸不着头脑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