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皆大欢喜

钟进卫的话一下吸引了殿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

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知道他是要说那拆分的事情了。

果然,钟进卫说得就是拆分的那部分内容,只是稍微有了变化:“诸位大人,我建议由大家共同出资成立一家银行,就是票号、钱庄。不但能赚到俸禄以外的大钱,还能给大明所有的票号、钱庄做个表率,率先给管理机构交银,如何?”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这中兴侯毕竟是海外归来的。大明朝的规则,当官的不能经商,这是自降身价。

当然了,至少明面上不能这么提,大家都要脸不是!

“我都察院赞同,为了以后不再有票号、钱庄之坑民的事发生,为了让他们都能交这银钱,为了让他们受朝廷监管,我都察院赞同中兴侯的建议,挤出都察院的经费参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慷慨激昂,好像这投资银行之事,乃是上刀山,下火海之举。

当场就有几个人暗自吐吐沫,还有这不要脸的,打着大义凛然的旗帜,赚那银两。

要是刚才中兴侯说管理机构要收保管费而不是付利息,看你还会不会这么说。

不过这些臣子转念一想,又觉得曹于汴的一点说得不错,以衙门的名义投资,不就有好处可拿了。

不管以前是不是清水衙门,在崇祯皇帝刚发动过一次大的反腐风暴后又大赦天下,还言明如有再犯,老账新账一起算的威慑下,敢在这么短的时期内伸手的人不多。

这么一来,这来自正途的银钱就格外会引起这些人的注意。眼下中兴侯这提议,按照曹于汴的说法参与进去的话,既能打着舍身为民的旗号,又能不跌个人的身价,还能捞到一定的好处,何乐不为呢!

负责礼部的何如宠抢先站出来,面对曹于汴,不敢示落地道:“为民做主之事,我礼部从来就不会谦让。今日有此机会,算我们礼部一份。”

已经有衙门参与了,自己的衙门要是不参与的话,估计回去后会被那些下属给骂死,这位置也坐得不稳当。因此,不管他们本人愿意不愿意,在这个大势下,各部门纷纷表态要参与。

崇祯皇帝没想到钟进卫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提议,让原本他还以为这从未有过之事,会有不少老古董的大臣反对,可现在见到的情况却刚刚相反,不由得在心中暗自佩服钟进卫。

崇祯皇帝有一点没想到,如果钟进卫的这番话是别人说出来的,效果就肯定没有这么好。因为钟进卫捣腾出了好多东西都在赚钱了,他说这银行也能赚钱,那就肯定没错。

大明的这些臣子里面要说赚钱的能力,中兴侯说第二,其他人不敢说第一。这是由于钟进卫这过往所取得成绩作为背书,这些大臣才毫不犹豫地相信银行能赚钱。

钟进卫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个提议会引来这么热烈的反响,这么一来,他反而担心了。因为如果银行由这些强势部门所组成,那别人还怎么和它竞争。这种垄断性虽暂时有利,但长期肯定是不利银行业的发展。

但钟进卫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该怎么应对,心急了一会后,转念又一想,现在是推动这银行业改革的时候,只有这些强势的衙门都裹挟进来,才能顺利地推行下去。至于垄断不垄断的,以后再说吧,实在不行就找个办法来拆。

钟进卫想到这里,正待发言时,没想崇祯皇帝也插了一手道:“既然诸位臣工如此热心民事,朕也不能不表示,宫里也投资一份吧。”

钟进卫听得无语,连皇帝都参与进来了,这银行的背景可就大到天上去了。

他不管了,大家都参与吧,越多越好。

在群臣拍了一阵“皇上仁慈”、“皇上英明”之类的马屁之后,钟进卫才说话道:“诸位,既然大家都如此...如此地为民做主,那我来说说具体如何操作吧,看诸位是否有意见。”

“中兴侯当说无妨。”这个大臣支持道。

“中兴侯尽管说来,我等洗耳恭听。”那个大臣也表态道。

殿内的气氛非常热烈,让那些内侍宫女都很嫉妒,要有可能的,她们也想喊上一嗓子:“奴婢也要为民做主...”

钟进卫等声音静下来后,就把他和崇祯皇帝以及温体仁商量的那套拆分大明皇家银行的方案都说了出来,并且在细节上加以补充。

殿内的文臣自然会有疑问,但都在钟进卫的一一解释下得到满意的答复。

文华殿内的灯什么时候被点亮都没人知道,殿内的人都沉浸在中兴侯所描绘的这个赚钱方案中。这种无本买卖的经商之道,银行的运作原理及赚钱窍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的了解,让钟进卫给他们狠狠地上了一课。

后面大明皇家银行这一系列的事情运作,就变得毫无困难起来,获得了这些六部九卿的强烈支持。

未了,六部九卿都满脸笑容地向中兴侯告辞,向崇祯皇帝辞别,出殿散衙而去。

他们等着明日一早给各自衙门的下属说这个好消息,特别是曹于汴,都已想好了要广为宣传,是自己第一个响应,强力支持才有这个结果。

此时的文华殿内,又只留下了钟进卫和温体仁。

钟进卫看看崇祯皇帝的脸色,忽然抢先说话道:“陛下,臣家里的米饭不能浪费了。”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自己都还未邀请他一起用膳,他就先说上这话了。

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又差不多搞定了一件大事,他就向钟进卫开起玩笑道:“你要一直蹭饭吃,就你那吃相,朕也有一天会被你吃穷。温卿,你说是不是?”

温体仁的脑中马上闪现出钟进卫那狼吞虎咽的一幕,不由得笑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到钟进卫那红脸,他也不再开玩笑了,笑着问道:“钟师傅,京营那边如何了?”

“回陛下,臣刚看了一遍五军营的情况,还不错。接下来就要着手新军计划了。”

“好。”崇祯皇帝点点头,然后说道,“这银行一事,也算是顺利,这后面几天就趁热打铁,把这事办完吧。朕看着新军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钟师傅还是有时间来办这事的。”

“是,陛下。”钟进卫同意崇祯皇帝的观点,打铁还是趁热好。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银行推行之事绝不是如此简单,后面还有一场风波等着他们。

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300章 宣传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41章 不成熟第385章 开封府第86章 理想第24章 防御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618章 忧心第684章 凯旋回京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第573章 出发第45章 银子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487章 何以知道贱号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377章 叮嘱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406章 御厨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234章 鼠疫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489章 命运的改变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788章 朕要了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101章 论盐政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101章 论盐政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26章 再坑第57章 货币第825章 时间紧迫第5章 相信(3)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382章 烟草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771章 鞠躬尽瘁第386章 开封戏曲第320章 进士之祸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36章 监军制度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8章 结账第93章 以一敌四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547章 有喜了第73章 汰兵插曲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480章 明人去过北美否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604章 六王议政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406章 御厨第21章 汉魂汉奸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83章 喜从天降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编队第148章 教育部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314章 赌约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75章 汰兵完成第8章 担忧第506章 大明愤青讨伐的对象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430章 死营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