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

火药司司长的脸变化真是快,钟进卫一问他专业的知识,马上又露出了自信的神态。他给钟进卫介绍道:“硫磺的提炼流程大致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将硫块捣碎,拣去沙粒、杂物。”

“第二步是将捣碎的硫磺放入锅中加淡水煮沸,去除杂质,倒入瓮盆内沉淀一天后,将沉淀物剔除,取得粗硫。”

“第三步是按十斤硫磺倒入两斤半牛油和一斤麻油的比例,进行煎煮,使油不粘糊硫磺。再用柏叶加入锅中与硫磺同煮,吸去锅中成黑色的渣滓。”

“第四步是将去渣的粗硫放入沸油中煎煮,待油面泛起黄沫后,放入盆中冷却。最后除去面上的黄沫和杂质,取出无渣滓、去油性的纯净硫磺。”

介绍到这里,火药司司长又指着他手下早已准备好的纯净硫磺给钟进卫看,是一种呈柠檬色块状结晶体。

钟进卫看得点点头,真不能小看了明朝人的聪明。

他想着剩下一种原料炭应该没什么了,很简单的东西。只是前面已经问清了两种,就顺便问了句:“还有炭呢?”

谁知火药司司长的回答又出乎了他的意料:“最好的炭乃是选用清明前后的柳条,将这种枝直条匀的柳条取下,去皮除节,自然封干,尔后再焙制成炭,碾成粉末。”

说到这里,他又指木炭粉给钟进卫看。钟进卫是真得吃惊了,没想到炭也有这么多讲究。

他不知道木炭粉是火药中的助燃物,其质量优劣能影响火药的燃烧速度。

清明前后的柳条叶芽将萌未萌,养分集中在柳条上。用这种木炭粉配制的火药,因木炭的去皮而无烟,去节而无树脂,从而提高了燃烧速度和各个方向的均匀性,增强了瞬时爆发力。

明朝的人经过反复试验,早就找到了这种最佳的木炭粉。

明末的科技真是远比满清要强大,这从火药原料的获取上就能看出来了。

钟进卫暗自赞叹了一句后,就自然地问起他们火药司是如何配置火药了。

火药司司长一听中兴侯的问题,当即一伸右手道:“请侯爷移步。”

钟进卫知道他应该是让自己现场看了,就点点头,按照他的指引走了过去。

在他的身后则跟着范俊,看着自己的手下殷勤地招待着中兴侯,心中微微满意。自己事先交代过的话,显然是听进去了。

火药司司长把钟进卫恭请到一些摆放石臼和木槽的地方,然后才说道:“配制火药的流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将精选和提炼过的硝、硫、炭,按配制火药的配方要求,秤准份量,分别放入石臼或木槽中。反复捣碾多次,使之成为细末。”

钟进卫听他所说,就在一边细细地观察,果然在这些石臼或木槽底部还能隐隐见到白色、柠檬色和黑色的粉末。

火药司司长走到另外一侧继续指着地上的木臼介绍道:“第二步是将碾细的硝、硫、炭三种粉末,混合放入木臼中。再加入适量的纯水或烧酒,将混合物拌合成湿泥形态,并用木杵捣碾成千上万次。”

火药司司长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显出庄重之色,看向钟进卫,说起注意事项道:“在捣碾过程中,严禁沙石杂入臼中,以免磕碰后生火成灾。”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得来的,为防万一,他们之前就决定不在钟进卫面前演示,只是说具体的过程而已。

当他看到钟进卫理解地点点头后,才继续介绍道:“当混合物将干时,加水再捣,使混合物充分匀和细腻,尔后取出日晒。”

说完这些后,他又恭请中兴侯回到刚才的长桌上,指着上面的火药道:“第三步是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选取一部分晒干的火药样品,放在纸上燃烧,如果迅速燃尽而纸张完好无损,则是合格制品。或者将样品放在手心中燃烧,火药燃毕而手心不觉热者,说明成品燃速快,是合格制品。反之,如果火药燃毕后在纸上留有黑心白,或手心感到烧灼者,则为不合格制品。需要反工再次捣碾,直到合格为止。”

说到这里,他指挥一个手下当场取少量火药演示给中兴侯看。

钟进卫看到这里,觉得好像已经可以了吧,但之前这火药司司长说是有四步,难道还有一步?

果然,火药司司长又说了:“第四步乃是筛选合格药粒,不同火器的使用必须有不同的药粒大小。如鸟铳的发射药,粗大者不用,下细者不用,只取如粟米一般大小的火药颗粒。”

这么细节的东西,钟进卫之前并不知道,他很感兴趣地问道:“具体说给我听听。”

火药司司长自然不敢不同意,他又邀请钟进卫到一个光线良好的大屋内,指着悬挂在空中不同种类的箩筛道:“将经过检验合格的药块破碎成粒,用这些粗细不同的箩筛,分别筛出大炮、佛郎机和鸟铳所用的大中小各种火药粒。不成粒状的可以用作火门引火药,剩下的细粉末全部剔除。”

他说完一挥手,手下马上就捧上几种不同的粒状火药给中兴侯过目。

钟进卫分别拿起几种火药凑到眼前,一边看一边点头。

这种按枪炮口径和药室大小,选用相应档次粒状火药的做法,既是为了提高发射威力,也是为了能保证发射时的安全。

钟进卫看完了火药的全部制作过程,心中叹了口气,真是太可惜了!

要是明末严格执行规范流程,从火药到火器统统这么严格的话,后世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了。

他想到这里,对火药司司长命令道:“别的我不管,以后提供给新军的火药必须是这种经过严格规范所配置出来的火药。”

没想火药司司长却一脸的难色,他不敢直接给中兴侯答复,只得看向他的顶头上司,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

范俊明白火药司司长这是什么意思,他呵呵笑了一下,吸引了钟进卫的注意,然后给他解释道:“侯爷,您要的火药量太多,没有足够的经费啊!”

说完之后,还两手一摊,表示实在是没钱或者是无能为力。

钟进卫一听,大手一挥道:“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缺钱就去找户部要,就说是新军的军费,他们会给的。只是这钱要是被挪用到了别的地方,你会后悔这么做的。”

范俊的面色一喜,连忙道:“哪里,哪里,就是借咱家一万个胆,也不敢挪用侯爷新军的费用啊!”

他说的这点倒确实出自真心,因为有关新军的事情,崇祯皇帝是最为关注的,要在这上面动手脚,那显然是脑残了。

钟进卫满意地点点头道:“走吧,接下来去看看火器制造。”

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34章 阎应芳第125章 发现刺客第357章 报应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79章 断人财路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166章 海盗问题第486章 徐霞客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460章 冰棍第56章 纸币第767章 诀别第340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515章 持久战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486章 徐霞客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187章 昌黎第二战第132章 开民智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573章 出发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47章 物价第844章 你是灯塔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72章 高瞻远瞩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567章 烦恼第69章 汰兵得行第88章 年夜饭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180章 三法独立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11章 昏迷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5章 相信(3)第17章 汉奸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66章 汰兵第323章 死营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43章 早朝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648章 吐血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374章 巡抚衙门第297章 赚钱的几件事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437章 练兵提上议程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40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67章 将爷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561章 找到了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121章 徐光启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570章 苦啊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