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藩王会议(3)

钟进卫听到唐王问这话,就出场解释道:“如果你们在那样的条件下,衣食无忧,还会想尽办法去改变么?”

宗室藩王们听到他说话,就都转头看向他,发现是一个年轻的侯爵。

有些知道中兴侯名号的人就低声告之周围的亲戚,加上钟进卫的一些传说已经有扩散的趋势,不少人,特别是那些无所事事,想着成仙得道的人,就更是闻名已久。

现在这么一个人物开口,都安静地听着。

“那边的印第安人,现在基本还处在母系社会时期。也就是说,由女人说了算,包括生了孩子也都随母亲。”

钟进卫的这番话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女人说了算,这太难以想象了。

不过因为说自中兴侯之口,所以没有人出来质疑。

钟进卫笑笑,接着道:“不过你们放心,他们不是那种身上长满毛的猩猩猴子。跟我们长得差不多,黑眼睛黄皮肤。穿上我们的汉服,除了肤色黑一些就没什么区别。”

藩王宗室们听了这话,大部分人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就开口说道:“你们过去之后,可以同化他们作为你们藩国的臣民。几代之后,就和大明这边的百姓一模一样了。”

崇祯皇帝这一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这边。

“海外的藩国,朕不会做任何限制。你想要多大的藩国,就靠你的能力。如果你有能力的,你的藩国可以比大明还大,朕也只会支持。只要稍微有点能力,你们的藩国就不会再如同大明境内,只有一府之地大小了。”

崇祯皇帝开始以封地大小来诱惑他们,不过他还是提醒了一句:“但是不能攻打抢夺其他藩国的领土,谁要是不顾亲情做出了这等事情,朕是要追究的。”

崇祯皇帝说得话,让这些藩王宗室感觉南北美洲已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各自手中拿着刀叉准备瓜分这块糕点了。

殿内的这些藩王宗室都是年轻人,自有一股冲动。听崇祯皇帝这么说着,就用眼睛瞄瞄世界地图,暗自打算什么地方就蕃会比较划算。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只要抢先占了地盘,就不用担忧其他藩王来夺了。

他们正在计较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话又传了过来,声音有点庄重:“等到多年以后,整个美洲还有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大明藩王的封地,拱卫着大明,再没有骨肉相残,这不就是太祖所希望的么?”

到这个时候,殿内的藩王宗室们都已经相信了朝廷不是试探他们的权力之心,是真的要改变大明宗室的国策,改为封建海外了。

否则不可能有如此阵势,让平头老百姓出面,首辅,中兴侯甚至皇帝本人都说着同一件事情。

另外那些文臣虽没说话,可他们站那,不惊讶,不反对的态度也已经说明了他们早已知道、赞成此事。

这么一来,所有的藩王宗室就开始真正的考虑起封建海外的得失了。

刚才已经听到了不少封建海外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到了海外藩国之后,自己就等于是一国皇帝了,再也不用受尽各种拘束了。而且藩国有多大都可以,不再局限一府大小。

但问题也有很多,那么远的地方,现在他们谁也没去过,到底有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好,谁也不知道。

不会是为了解决大明境内越来越严重的宗室问题,就把他们抛弃了吧。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有一些人有此担心。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到了那南北美洲之后,一切都要重头来过,房屋建造,田地开垦等等问题,好麻烦。

还有自己不可能一个人就跑去海外就蕃吧,肯定要带着军队,臣民过去,那这一路上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也终究心中没底。

温体仁一直在观察着殿内这些藩王宗室的神态表情,现在看他们听完崇祯皇帝的话后,一个个都在看着地图思索,有些人甚至面色颇为为难,还有的甚至有想反对的意思。

于是,他大声地宣布道:“宗室封建海外之策,乃是利国利民利宗室,既为大明开疆扩土,又少宗室之累,乃大明万世基业之柱石。因此此策必须实行之,绝无商量的余地。”

藩王宗室们在温体仁说话的时候,已看向他。听完了他的话,觉得这是同意最好,不同意也要做的意思了。被人强迫总归是不爽的,不少人的脸都沉了下来。

崇祯皇帝在这时为温体仁的话做背书道:“在大明本土除了留一个太子外,以后所有的宗室,一律封建海外,包括朕的儿子,也都不会例外。”

这些藩王宗室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刚才那被人强迫的感觉一下就消失了。连皇帝的亲生儿子都要这么做,那自己这些远亲还能说什么!

唐王这时开口表态了,他大声地说道:“藩王宗室封建海外,真乃百利而无一害之国策。为大明江山计,为祖宗基业计,虽有千险万难,臣也坚决拥护此策作为大明国策实行之。”

其实,就算没有钟进卫事先与唐王的威胁解释说明,以唐王的脾气性格和志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是会同意此策的。

他不想在南阳王府碌碌无为地过完这一生,男儿大丈夫,太祖的血脉,就是要去做一番事业出来。

见唐王说得这么大义凛然,慷慨激昂,不少不愿平凡一生的藩王宗室也表态了。

“臣愿为大明开疆扩土,打下大大一片江山!”

“臣愿为大明守四方!”

还有一些人,对宗室封建海外之事的态度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此时看到不少藩王宗室在表态,在那热烈气氛的带动下,也纷纷跟进了。

这么一来,少数就想混吃等死过一辈子也觉得不错的藩王宗室,在皇帝,群臣的虎视眈眈之下,心里就发毛了。

要是自己不同意这国策的话,说不定就是撤藩的下场等着自己了。搞不好还有可能被废为庶人,关到凤阳高墙去,那就惨了。

最关键的是,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让这些藩王宗室最终也不情不愿地表态赞同这个国策了。

如此一来,殿内所有的藩王宗室,不管自身愿意不愿意都同意了。

现在既然藩王宗室都同意此举了,那么就轮到他们提要求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心中很满意走出了第一步,他对底下的藩王宗室说道:“既然诸位如此拥护国策,那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朕能解决的一定帮你们解决!”

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279章 杀奴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790章 大赏第116章 陶瓷厂第386章 开封戏曲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731章 哥萨克第589章 城头厮杀第134章 国营企业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251章 打赌第596章 城破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295章 献俘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750章 祖大寿的愿望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26章 再坑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386章 开封戏曲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9章 指点江山第3章 相信(1)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745章 个人魅力不够么第74章 汰兵归去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501章 南京民变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291章 我们赢了第9章 指点江山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143章 《甘薯疏》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695章 心肝疼第36章 监军制度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126章 闯侯府第567章 烦恼第819章 陈子壮第704章 宣言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659章 竟然败了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730章 见不得别人好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784章 封赏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125章 发现刺客第547章 有喜了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279章 杀奴第71章 亲近第32章 反腐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487章 何以知道贱号第138章 永平第156章 刘兴祚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32章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