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

天才刚亮没多久,一名从山海关来的信使刚进了锦州城。

没过多少时间,辽东巡抚府内的聚将鼓声便传遍了全城。

只要不是建虏攻来的警钟,锦州城内的百姓该干啥还干啥,并不会再多一份关心。因为他们没有内地百姓的那份悠闲,活着的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很宝贵。

当众将到齐之后,辽东巡抚袁可立从后衙转出来。

在见礼完毕后,袁可立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一封信道:“孙阁老来信,事关关宁未来,因此召集众将过来宣布此事。”

堂上的众多将领听了都很诧异,什么事情那么重要,都关系到宁锦未来了。

他们彼此看看,发现对方都很迷惑,一幅求解的样子。只好把目光都集中到袁可立身上,听他宣布事情。

袁可立也没有坐到座位上,就站案几后面,一手撑着案几,一手举着手中的信,用冷峻地声音宣布道:“孙阁老前些日子向朝廷发出奏章,要求重建大凌河城。但多日之后京师才有了答复,要我们关宁证明有野战的能力,才会拨款。”

建大凌河城的事情,这些高级将领都知道,他们也很欢迎这个举措。

因为一旦大凌河城建成之后,前线就会前移,后面一大批田地就能被开垦出来。对于他们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就算以后被建虏攻进来搞破坏,多少都会有收获的。等建虏走了之后,又可以种些东西。至于付出和回报成不成比例,就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了。

可现在京师的回复,竟然没有马上拨款,而是要他们先证明自己,才会给款。

这个答复让这些一直到了点就拿钱的将爷们炸了起来,想当年,在袁督师的手下,他们的待遇在大明军中是最好的。不但薪水高,还不拖欠,想要什么就开口好了。

现在孙阁老竟然如此不给力,连他学生袁督师之前争取的待遇都搞不定了!

好多将领马上有喷朝廷薄情寡义的,也有说孙承宗没有能力。甚至有几个将领没有文化,骂得粗鲁,让袁可立都没法再等他们发泄完了。

只见他猛地一拍案几,发出很大的一声“啪”,惊到了堂上的这些将领,才纷纷住了嘴看向他。

“你们是想要造反么,敢对孙阁老、对朝廷出言不逊?”袁可立面沉如水,冷声喝道。

这些将头也就是说说而已,要让他们造反还真得不敢。见到袁可立发怒,一个个噤声不敢顶嘴。

只有资格最老,官位最大的辽东总兵祖大寿出列,向袁可立抱拳一礼道:“中丞休怪,他们也只是出于义愤,一时口不择言而已。我等在辽东舍生忘死,替朝廷抵挡勇猛无敌的建虏,但朝廷对我们却如此不公...”

祖大寿说着说着,发现袁可立的眼睛就直直地盯着他,一直盯到他心里去。不由得有点心虚,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停住了。

袁可立在锦州这些天,所建立起来的威信,还是有不少的。就算是祖大寿,也不敢再他面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中丞,末将以为朝廷的答复也不无道理,要是大凌河城守不好,让建虏绕城而过,建还不如不建,徒劳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大堂内的人一听有人竟然说这样的话,不由都循声看了过去,发现是副总兵何可纲。

袁可立看着何可纲点点头,心中暗道不愧是朝廷认定可以依赖的将领。

另外几个投靠袁可立的将领见此,也纷纷出言赞同何可纲的话。这让那些跟祖大寿一伙的将领不由恨得直咬牙,锦州什么时候如此不团结了。

大堂内的气氛马上从声讨朝廷的一边倒变成了两派观点,让袁可立也有了说话的基础。

因为要是所有的将领都反对的话,袁可立就不好应付了。

“本中丞来了辽东之后,甚至未到辽东之前,就从来没看到或者听过谁在舍生忘死的杀敌。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龟缩在城里,依仗着朝廷提供的坚城利炮固守而已。要说建虏勇猛无敌,谁来告诉我,是谁成全了建虏这个威名?”

袁可立的话一句句地打在这些高级将领的心里,特别是祖大寿,更觉得这话就是针对他刚才的话而言。一张脸马上涨成了猪肝色,想发作却又发作不出来,只好强自憋着。

袁可立扫视了他们一眼,自然也把祖大寿的表情看在眼里,他也不管,继续说道:“忠君爱国乃是臣子本份,谁若今后还敢乱嚷,本中丞认得你,朝廷律法可不认人。除非是要造反,或者是想叛国投敌。”

没有一个将领敢出言反对,否则被袁可立当场杀了,也只能落个不忠罪名而已。

“刚才之事,本中丞就当没听到。为了关宁的前途,朝廷的要求也必然要做,这点没有商量的余地。”袁可立说到后面,是斩钉截铁地说话,显示他的决定不容商量。

“当然,你们要是有人不服,想着投靠建虏的话,本中丞也不会拦着。只是奉劝一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切莫误子误孙,对不起祖宗。”袁可立说话时充满了自信,让在场的将领有了一种感觉,想投靠建虏的都是傻子。

祖大寿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脸色已经慢慢恢复了正常。他毕竟也是一方大将,自有他的本事。

他首先抱拳向袁可立道:“中丞说得对,只要中丞一声令下,末将一定遵命。”

立场变得倒挺快的,袁可立暗自说道。他知道要是建好了大凌河城,祖家受益是最大的。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对祖大寿的鄙夷,面色露出一丝笑容道:“不错,对于祖总兵,本中丞是放心的。”

其他将领一见,大势所趋,纷纷向袁可立表态,一定遵守军令。

袁可立看了点点头,然后宣布道:“大凌河城是一定要建的,朝廷也没有不同意。但本中丞知道,我军和建虏的野战能力是有差距。但至少要向朝廷表现出,我军有和建虏在野外对战的决心和能力。因此,本中丞决定...”

众将一听,“哗啦”一阵盔甲响声,全部都出列,面对袁可立,抱拳听令。

“各部派出夜不收大队,往东侦察建虏动向,争取以多打少,多少收割一些建虏的首级向朝廷有个交代。”

袁可立的命令一下,堂内齐声响起:“遵命!”

这些将领知道唯有如此,朝廷才会继续信任关宁军,对他们都有好处,又是规模小的战事,就是失败影响也不大。

因此,他们都积极响应袁可立的命令了。

第854章 请罪第496章 藩王会议(6)第512章 铁范铸炮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35章 卢象升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157章 贪心不足第77章 胡正言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34章 阎应芳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600章 到此一游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15章 偷鸡不着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179章 兵书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47章 物价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544章 威胁信第604章 六王议政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83章 喜从天降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协第829章 严打第718章 体检结果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141章 皇帝分赃第135章 与民争利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606章 懦夫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279章 杀奴第93章 以一敌四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297章 赚钱的几件事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820章 论奢华风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2章 相识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51章 难民营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854章 请罪第281章 形势依旧严峻第367章 洪承畴第506章 大明愤青讨伐的对象第443章 中兴侯的鬼点子多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173章 张母教子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27章 蓟州第597章 胜利者第34章 阎应芳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315章 立威第182章 虏逼昌黎第59章 厂卫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72章 比对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597章 胜利者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825章 时间紧迫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36章 监军制度第6章 难眠之夜第365章 收四小第99章 江阴八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