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骡子和马

“钟师傅,朕听闻新军乃大明第一强军了?”

当天下午,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内见到钟进卫时,第一时间笑着问道。

钟进卫听了一愣,谁的嘴这么快,就已向崇祯皇帝汇报了。

他心中对于大明第一强军这个称号是有野心的,甚至之前都喊出过天下第一强军的口号。可这么当面被崇祯皇帝提出来,却有点不好意思。

钟进卫稍微有点点脸红,向崇祯皇帝摇头道:“陛下,这大明第一强军恐怕还说得太早。现在的新军光说不练,没有百战百胜的战绩,没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威势,要说第一强军,怕是有人会不服。”

早已和兵部尚书一起在殿内的首辅温体仁一听钟进卫的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钟进卫说道:“这还不容易,去和建虏打一仗就能知道了。”

梁廷栋听刚才崇祯皇帝对钟进卫的夸奖微微有点嫉妒,凭什么他花这么多钱训练的军队,没立过一点功劳就说大明第一强军。因此听到温体仁这么一说,他就马上跟上道:“首辅说得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钟进卫没有感觉出梁廷栋话中的一丝酸意,他冲温体仁点点头,然后转身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也是这么想的,等着再练阵子就拉到战场去试试。”

崇祯皇帝倒有点担心,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如果一开始就去打建虏,新军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点?”

可要是不打建虏,好像大明北方暂时没有敌人可以打,这让崇祯皇帝有点犹豫。

确实,他也非常想让新军去把建虏灭了,可建虏的凶名也不是吹出来的。如果让如此之少的新军去对上那建虏,要是一去不回了怎么办?

温体仁也想到这点了,他当即说道:“中兴侯,刚才老夫只是开个玩笑,等新军扩大规模后再说打建虏的事好了。”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有点担心新军人数太少,怕新军吃亏,心里颇有点感动。

他其实担心的不是数量问题,因为建虏也不可能一次就出动几千几万人的,只要时机把握恰当,不让建虏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办不到。

钟进卫担心的是天气,雾天还好说,要是雨天的话,新军最大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让新军士卒去和建虏肉搏,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事情。

他正想解释一下,崇祯皇帝先说话了:“此事再议吧,新军配备完火器也才没多少天,还是先再练练吧。”

皇帝定了基调,其他人也不会再坚持。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对钟进卫说道:“孙师傅向朕报捷,说锦州出动军队,斩获了不少建虏。目前建虏都龟缩在各城之中,不敢应战。因此,他向朕请求现在正是建大凌河城的好时机...”

钟进卫听得非常诧异,忍不住打断崇祯皇帝的话问道:“陛下,您说关宁军主动出击,建虏躲城里防守?”

看钟进卫那惊奇的表情,崇祯皇帝呵呵地笑了一下,然后对他说道:“朕开始也颇为惊讶,但经梁卿的解释,朕就明白了。”

钟进卫听了就更奇怪了,按崇祯皇帝说得这话推断,就是说这是事实?可关宁明军和建虏突然互换攻防,这怎么可能呢?

他转头看向站他左后侧的梁廷栋,满脸都是疑问。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当即笑着对梁廷栋道:“梁卿就向钟师傅解释一下吧。”

“是,陛下。”梁廷栋先答应一声,然后侧转向钟进卫。同时心中暗想道,风水轮流转,以前就你在皇上面前侃侃而谈,现在终于轮到我了吧。

想归想,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地说道:“中兴侯,你有所不知,我大明遭灾,建虏也不能例外。他们缺粮,刚好又被登莱巡抚给烧了一批救命的粮食,得不到粮食补充,就只好待城里防守了。”

钟进卫一听,好像说得有道理。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没有粮食,建虏就是再凶狠,也抵不过饿肚皮的威力。

梁廷栋见钟进卫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也是同意自己的分析。他就再进一步补充道:“因为缺粮得厉害,奴酋还命在朝鲜的建虏先行把搜刮到的粮食运往辽东。不过中兴侯放心好了,登莱巡抚会再去劫了那些粮食,万万不会让建虏把粮食运回辽东的。”

钟进卫听了当即笑了起来,这对大明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他笑了一会,觉得这好像有点天下掉馅饼的感觉,就带着疑惑再问道:“这消息确实么?”

“登莱巡抚在前些天的时候,向朝廷上了份奏章,说是截获了奴酋派往朝鲜的信使才知道了这个消息。从种种迹象显示,建虏肯定缺粮。”

梁廷栋说了那么多,见中兴侯还是有疑问,不由得心中微微有点恼怒。你中兴侯说什么都是没错的,我分析得这么透彻还怀疑这、怀疑那的,是不是嫉妒我的才能?因此,他在最后的回答中,带了一丝的不耐烦。

钟进卫却还是一根筋,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肚里埋怨他了,还在问道:“种种迹象,还有什么迹象?”

梁廷栋很想不回答,但边上有皇上和首辅在,对方又是掌有实权的侯爵,不得不再次解释道:“要不是缺粮,为什么不等朝鲜建虏搜刮完了运回辽东而一定要派信使去催?要不是缺粮,锦州方向的建虏为什么会龟缩在城里?要不是缺粮,建虏会任凭我大明的军队在野外纵横?”

他一连三个反问,一声高过一声,气势十足,颇有想直接问倒钟进卫的架势。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也说话道:“钟师傅,建虏缺粮应该是确定了。朕就是想问问你,以你的经验,孙师傅那大凌河城能建成么?”

钟进卫听到说话,就转身面对崇祯皇帝。等他说完之后,钟进卫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是问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有没有建成大凌河城?毕竟建城不是小事,要动员很多民工。万一建了一半,建虏来袭的话,损失就会很惨重。

虽然现在历史已经不一样了,但多少都有一个参考,或者是说给他们心里一份安慰,一个下决策的依据。

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253章 数学的应用第19章 中计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81章 废墟新棚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437章 练兵提上议程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567章 烦恼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43章 早朝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88章 年夜饭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72章 比对第15章 偷鸡不着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772章 高瞻远瞩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234章 鼠疫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门总督的称呼第666章 发现明军弱点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106章 蛛丝马迹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编队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1章 布告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517章 宋氏镜片第336章 袁可立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292章 会师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839章 我爱故我在第108章 挑选护卫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323章 死营第688章 脑袋被驴踢了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182章 虏逼昌黎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31章 京师之战第101章 论盐政第133章 历史教训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334章 不摆谱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68章 银行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227章 兄弟情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81章 废墟新棚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173章 张母教子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731章 哥萨克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457章 杀神第763章 侯爷到哪里了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57章 杀神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448章 新式军礼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866章 看稀奇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