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新来的吧

唐大玄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来,打断了王天相的话,坚定地说道:“你不用再劝了,我家毁于建虏之手,我哥也被他们活活饿死。有此大仇,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为建虏卖命的!”

前几天的时候,他们终于打听到了唐大玄哥哥被饿死的消息。甚至连尸骨都被野狗吃了,只找到一件他哥还是关内穿过来的破烂衣服。

这让三人的情绪很不好,又因为建虏的再次大胜使他们不再对王师抱有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意外找到了一个铸匠窦守位,成了压垮王天相心底最后一点气节的稻草,他承认了自己铸匠的身份,认命为建虏效力了。

谷满仓听了唐大玄的话,也是抬起头来道:“我在关内也还有老母和老婆孩子,就是死,我也要见他们一面,否则心中牵挂,夜不得寐,你就不用再劝了。”

王天相听了两位兄弟的回答,沉默了一会后才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既然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了,你们自己小心。”

说完之后,他便转头走到门口,拉开房门,跨出门槛。

就在此时,王天相又忽然转头低声对两人道:“要是没有把握,最好不要动手,留着命才是最重要的!”

在差不多时间的一天,天亮没有多久,朝阳刚升起,天气还不是很热。进出大明京师城门的人很多,都是趁着天气凉爽好办事。

有一辆马车在离京师很近的地方停住,从车里面钻出一个年轻人。他就站在车上,带着一丝好奇,抬头看着北京城。

城墙巍峨,让年轻人忍不住叹道:“没想京师的城墙比金陵的还要高啊!”

驾车的是个中年人,他笑着说道:“公子,这北方经常打仗,当然是要建高大一些了。”

这年轻人就是奉父命前来京师游历的方以智,他一路行来,新鲜的事情是越听越多,也越来越频繁。这让年轻的他更是好奇,急于亲眼见见。

他听到老家人说话,正想说点啥时,只见城门口那边传来一阵喧哗,行人纷纷往两边避让。

随后一阵阵的马蹄声传来,很快看到一支很奇怪的骑兵出现,控制着马速慢跑出城而来。

那个中年人赶紧跳下马车,牵着马的缰绳避到一边,免得冲撞了军队,惹上大麻烦。

方以智也是跳下车,站在路边注视着这支奇怪的骑军。

他从未见过这么一支骑军,军士穿得不是大明军队传统的战袍,竟然是穿着花花绿绿地军服,并且斜背着一支火铳。方以智的眼睛比较尖,从那些军士头盔未盖住部分发现,他们竟然还是短发!

这支骑军中,每隔几对骑士之后,便有一匹或者两匹马是拖着一辆车。以方以智的见识,能看得出来那是炮车,只是上面都用布盖着,无法验证。

这支骑军的军纪不错,行军无扰民,目不斜视,整齐行进。边上避让的百姓也不是惊慌失措的表情,甚至有的还在喊着“万胜”的口号。从这些细节中,方以智得出结论,这支军队应该是一支受京师百姓欢迎的军队。

他等了好长时间,这支军队才过完,大概有一千五百人的样子。

方以智很是好奇,问那个驾车的家人,也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啥军队。他想了一下,便吩咐中年人先把车上的书送到京师的宅子里,他先去逛逛,回头自会寻去。

反正已到京师,中年人也没有不放心的,便依言先行离去。

方以智兴致勃勃地走向城门,向那边的百姓打听情况:“请问这位兄台,刚才出城而去的这支是什么军队?”

被方以智问话的那个年轻士子一听,笑着道:“中兴侯的和尚军你都没听说过,新来的吧?”

他边上另外有一个稍微年长点的士子,也是笑着说道:“听口音是从江南来的吧,这也怪不得你孤陋寡闻,买一份报纸或者多去茶馆酒楼之类的听听,就能知道好多,长见识。”

方以智被他们说得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时候,都是南方引领北方,江南士子鄙视北方士子。

现在倒好,这些北方士子表现出满满地自信优越感,让方以智颇为不习惯。但世家的修养使得他报以感激地微笑,抱拳一礼道:“多谢。”

然后方以智便进了城,就在城门不远处找到一座酒楼,进去吃早点,顺便也有按那俩士子所说去见识下的意思。

他刚一进去,在一楼大堂一坐,小二就马上跑过来了:“客官来点什么?”

方以智随便要了点吃食,然后便问道:“最近都有什么新鲜事情么?”

小二一听,笑着道:“客官少待,送报的马上就来,回头敝店里有专门的读报先生会读报,您只管听着就是。”

方以智是个年轻人,也有那么一点要面子。他不想显得自己太无知,就没有追根问底,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果然,没过一会,一个衙役进来大堂,还没说话,小二就已瞅见了。他连忙迎上去,笑着招呼一声,便一手交钱,一手交报纸。

那衙役看了下手中九思宝钞的面值,便笑着离开了。因为这家酒楼为了比其他店早点拿到报纸,便额外多给了衙役一份钱,因此衙役就先把报纸送到这里来了。这也算他跑腿能赚的一份合法外快,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小二拿到报纸后,便给在大堂上用餐的人说道:“请各位客官少待。”

一楼大堂内用餐的食客都理解的点点头,没有人问是什么事情,显然都是熟门熟道之人。

小二进入了酒楼后院,没过一会,一个说书先生,哦不,是个读报先生就出来了,拿着报纸来到大堂一个专门的台子上开始读报。

那读报先生的声音宏亮,虽然方以智坐得稍微有点远,却也听得清清楚楚:“今日刊登的登莱英雄,名叫张献忠...”

方以智一直坐到将近中午才离开,他听了很多内容,和江南地区的风气果然不同。基本上大众关心的不是诗词歌赋,不是才子佳人,而是英雄豪杰,时事政事。甚至还有一些专业的匠作之活,新奇器物。

这其中有不少是方以智感兴趣的,他决定先回宅子,回头再好好逛逛,看看能不能自己写点什么,刊登到那报纸上来扬名立万,不让这些北方人小瞧我江南士子。

这些北方发生的事情,通过报纸和其他渠道,开始慢慢地传遍全国.这也让福建的一些人了解到了不少情况,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90章 危机四伏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584章 海滩演讲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509章 绑架范文程么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16章 面圣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315章 立威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9章 查漏补缺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299章 新五军营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645章 这一年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242章 一天一换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134章 国营企业第268章 原来是你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600章 到此一游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406章 御厨第839章 我爱故我在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254章 白杆军第715章 追债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66章 汰兵第229章 下有对策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406章 御厨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227章 兄弟情第599章 汉民怎么办第810章 吃西瓜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283章 建虏并不笨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05章 义善社第156章 刘兴祚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848章 不愧为隆武帝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47章 郑成功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356章 死亦无憾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147章 数理化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271章 为什么而战第247章 思海战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43章 早朝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347章 战场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