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

“以前的时候,朕强调过多次,登莱巡抚卢象升乃是我大金的心腹之患。因此朕还费尽心机,差点就围歼了他们。”皇太极等各路将领一到齐,就先做了个开场白。

一众奴酋被皇太极说得莫名其妙,正在前线打着仗呢,忍受着蚊虫鼠蚁的叮咬,等着明军入瓮,结果就招回来说这个?

“今日传来一个消息,证明了朕的先见之明。朕发誓,一定要将卢象升碎尸万段,方泄心头之恨!”皇太极说得咬牙切齿。

“这个,大汗,到底是什么消息?”济尔哈朗心中有点不好的预感,抓住重点问道。

“盛京被卢象升攻破了。”皇太极立刻用一脸悲愤地表情回答道。

中军帐内一片安静,过了一会,马上爆发出一阵喧闹声。

“怎么回事?”

“说笑地吧,就凭那卢象升?”

“卢象升怎么会跑到盛京去的?”

这些质疑地声音中,包括了城府最深的多尔衮的声音。由此可见,这消息实在太让人震撼了。

“朕就想着登莱明军可能会捣乱,因此让最稳重的大哥留守盛京,让三哥从朝鲜撤回丹东地区严防登莱明军。可没想到,盛京竟然还是失陷了!”皇太极一脸沉痛地说道。

“大哥、三哥是怎么回事,竟然会被汉狗打下盛京,都老糊涂了,打不来仗了么?”多铎跳起来就问道。

责任不知不觉地就转移到了代善和莽古尔泰身上,当然了,代善和莽古尔泰肯定是有责任的。但要认真说起来,皇太极是决策者,带走了那么多兵力,他才是第一责任人。

但现在说起来,好像皇太极是有先见之明,又有预防措施。只是执行的人太无能,以致造成今日盛京失陷。

“诸位,为今之际不是说大哥、三哥的时候。朕把你们都招来,就是要应对此次事情。”皇太极站起来,摆摆手说道。

“大汗,到底是怎么回事?”济尔哈朗还是不明白细节,再次追问道。

他虽是皇太极的心腹,可事关盛京,也不得不问清楚。

于是,皇太极把他了解到的情况都叙述了一遍,然后他又说道:“阿济格已在回盛京的路上,但其兵力不足以歼灭登莱明军。因此朕决定全军班师,把登莱明军都留在辽东大地,以后再没了这个祸患!”

“大汗英明!”济尔哈朗首先赞成道。其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底下士卒怎么可能还有心思打仗,结局只能是撤军。

皇太极那胖胖的小眼睛盯向其余几人,在得到和济尔哈朗类似的意见后,便发布命令道:“多铎,你即可挑选四千精兵,前去支援阿济格。就算不能把登莱明军歼灭,也要把他们堵在辽东,等大军一到,就让登莱明军彻底消失,从此再没有登莱的祸患!”

“遵命!”多铎心中早已气炸,老巢都能被那些汉狗端了。就算皇太极不给他这个命令,他也会主动跳出来提这个要求。

多尔衮想着多铎和阿济格两支部队加起来足有八千大金精锐,就算登莱明军不止两千多人马,也足以应付了。因此,他对于多铎的领命,并没有什么意见。

钟进卫采用的登莱明军在明,新军在暗的策略,使得传给建虏的消息一直不全面。

“其他人等速回本部安排相关事宜,明日一早随同朕一起回师灭了登莱明军!”皇太极最后对全体人员命令道。

散会之时,已是深夜,此时没法组织撤退之事。因为晚上的军营最忌讳有大动静,这事情为列代兵家所竭力避免,否则轻着容易造成混乱,重着有可能会有营啸。

但多铎是个急性子,他先找来手下的各级头目,命令他们暗自做准备。因此在天刚麻麻亮时,多铎就得以领着四千精锐出发了。

而皇太极领着的建虏主力则在天近中午之时,才陆续开拔。

大凌河城的守将祖大寿看到建虏主力大摇大摆地走了,开始还疑神疑鬼,派出夜不收进行确认。

建虏没管朝鲜仆从军,直接就丢弃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免得浪费粮食。明军夜不收接触到这些仆从军后,经过了解,才确认了建虏确实已撤走,大凌河城安全了。

建虏撤走当然不会公告全军有关退军的原因。因此祖大寿满脑子疑问,不知道为什么建虏费尽心血挖了三道壕沟,准备长期围困大凌河城的架势,结果这才没多少天就撤走了。

他想不通,便亲自赶到锦州,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辽东巡抚袁可立。

袁可立一听,当即哈哈大笑起来。他的心情非常好,一点都没有责怪祖大寿擅自离开大凌河城来锦州的事情。

袁可立给祖大寿解释道:“老夫早就知道建虏必退,因为中兴侯在建虏的背后捅刀子了。只是不知道这一刀捅在那里,是不是够狠!”

祖大寿一听,又是一肚子疑问,忙问袁可立怎么回事。

“你们都不知道,孙阁老告知老夫,中兴侯抓到了一个大汉奸范文程,审问得知建虏的所有内部情况。建虏此次全军而来,正好给了中兴侯一个机会。以他的性子,这么好的便宜岂会不占!”

祖大寿一听,暗道那中兴侯真是好运气,竟然能得到如此重要的情报。以祖大寿对钟进卫的了解,他也相信袁可立的判断,必然会趁机去建虏背后捅刀子。

之所以他们都会这么认为,是因为钟进卫是有一个著名的先例。

当初在京畿之战时,他就敢以八百民壮前去偷袭建虏控制的清水明月关,还坚守到大军到来,硬是把建虏堵在了关内,真可谓胆大包天!

袁可立没有理会祖大寿在那里发呆,对身边的亲卫命令道:“马上传我军令,着各部挑选精锐骑军,尾随建虏,拖延建虏撤军速度,以策应中兴侯。”

不管是从同为明军的角度来说,还是礼尚往来,回报中兴侯策应关宁军的角度来讲,又或是向皇上有个交代,这骚扰的骑军是必须派出的。

因为袁可立给关宁军的命令是骚扰,有关这点,关宁军在之前已经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胆子也大了不少,因此没有人拒绝这个将令。

军队就是这样,有胜仗,或者说不败的仗打多了,心中的底气就会增加。

这也是钟进卫在獐子岛的时候,提出哪怕是去沈阳城外撒泡尿而已,都是有必要的原因所在。

第722章 小心火烛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631章 授勋第46章 东厂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85章 密谋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88章 年夜饭第88章 年夜饭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745章 个人魅力不够么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624章 勋章第672章 到嘴的鸭子又飞了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33章 惊变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534章 哪来的火炮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134章 国营企业第93章 以一敌四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812章 宗族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477章 新军配置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377章 叮嘱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第204章 昌黎第四战(4)第13章 辽东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354章 竞拍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51章 难民营第265章 伏击中兴侯第292章 会师第601章 虚张声势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协第795章 粮食危机第92章 濒临绝境第638章 产钳第642章 扩招锦衣卫政委第695章 心肝疼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23章 勤王诏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840章 徐霞客归来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10章 盐政细节第81章 废墟新棚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637章 荷属东印度公司第407章 肉松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71章 亲近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406章 御厨第713章 灯下黑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92章 濒临绝境第97章 闻报震怒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9章 中计第399章 封建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