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

京师虽然繁华,可在冬雪刚化,气温低得吓人的时候,街上并没有多少闲人,有得只是为生计而奔波的路人。

天近中午时分,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忽然在通往紫禁城的主干道上开始戒严。有经验的行人一看,便知道是有封疆大吏要到京师了。

昨天是登莱巡抚到京,今天又有封疆大吏赶来京师,这是咋了?

这些路人中如果不是有急事的人,本着一颗八卦的心,好奇地找个避风的地方看看是哪路神仙,竟然在这种天气进京。

没过多少时间,一队骑士便从城门那边飞马而来,呼啸着往紫禁城而去。

有眼尖的路人看到为首那人,不由惊呼道:“是孙阁老!”

“他老人家不是在镇守山海关么,难道建虏有大动作了?”

“切,建虏的都城都被中兴侯打下来过,还能有啥大动作!”

“话不是这么说,建虏的主力不是未损嘛!”

“怎么不能说,奴酋都死了几个,依我之见…”

“……”

京师的特色,哪怕每日为油盐酱醋操心的人,都有一颗替紫禁城操心的心。

再说孙承宗到达午门之后,城门处就有内侍在等待,见他来了,马上便领着他往文华殿而去。

看孙承宗那精神奕奕,腿脚有力地迈着步子,如果不是他那花白胡子,谁都不敢认为孙承宗已有六十八岁的高龄了。

一进文华殿,孙承宗就看到不少熟面孔已在了。他也不管,直接上前拜见崇祯皇帝,嗓门一如既往地大。

崇祯皇帝笑着抬手示意道:“孙师傅辛苦了,来人,赐座。”

内侍很快就搬来一条凳子,让孙承宗坐下。

等孙承宗一坐定,崇祯皇帝就带着点疑惑问道:“孙师傅,辽东巡抚不跟你一起来么?”

“陛下,辽东巡抚在动身来京师前一日,感染了风寒,因此不宜再冒着严寒赶路,正在锦州休养。”孙承宗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拿出一份东西,然后继续说道,“此乃辽东巡抚的告罪书和军医出具的诊断,请陛下过目。”

一边的内侍上前接过孙承宗手中的东西,然后转呈御前。

崇祯皇帝并没有去翻看,只是有点担心地问道:“病情如何,严重么?”

“陛下,军医说只要多加休息,注意保暖,按时吃药,应该会很快好的。”

孙承宗的话让崇祯皇帝放了心,有没有袁可立,对于宁锦前线来说,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接着转向一边的钟进卫说道:“钟师傅,那就开始吧。”

接到旨意,钟进卫就转身面对殿内的众多大臣,向他们说道:“今天的会,就是讨论反攻辽东的军事会议。因为这是从建虏造反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战事之一,很可能会决定今后几年内的辽东形势。因此,才邀请内阁、六部尚书和孙大人、辽东巡抚、登莱巡抚一起过来商议。”

原本按照钟进卫的计划,第一时间不会这么快,第二也没必要搞这么隆重。可当他把作战计划向崇祯皇帝一汇报,崇祯皇帝就兴奋了。

因为建虏和大明的战事,一直是建虏攻,大明守。虽然中兴侯在辽东取得了一次大胜,可那只是偷袭而已,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攻城略地。

现在按照钟进卫的计划,那是迈出了反攻建虏的第一步。从钟进卫以往的战绩来说,是很有可能会成功的。

因此崇祯皇帝一兴奋,便等不及了,又想让这次战事确保胜利,就开了这个扩大会议。

文华殿内的人差不多都和崇祯皇帝一样,脸上露有兴奋之色。谁都希望能早点反攻回辽东去,以结束这长达三朝的战事。

他们都看着钟进卫,静待他说出下文。

内侍在这个时候,已经推了一个屏风到殿中间,上面挂着一副大大的辽东地图。

钟进卫走过去,先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根细棍,然后说道:“目前各造船厂所完工的运输船,刚好能把五千新军都运到辽东去。下一批船只需要再等两个月以后,陛下的意思是不等了。趁着天气寒冷,建虏还不怎么活跃的时候发起战事。”

对于这点,殿内的人都没有反对。能早打就早打,他们都很期待。

钟进卫环视了下殿内众人,把细棍一指地图,然后说道:“此次战事的目标,经过斟酌之后,选定了海州卫。”

殿内众人看着海州卫所在,忍不住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孙承宗只是知道要对建虏发起一场大战,具体的内容并不知道。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说,他定睛看了下钟进卫所指地方,确信钟进卫没有指错,就大声地说道:“海州卫向西扼守辽西走廊,向北虎视辽阳,向南则可直航海上,朝鲜走陆路来大明必经过海州卫,因此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估计建虏至少驻扎了五千精锐。”

他是大嗓门,又提高了声音说话,因此殿内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些不懂兵事的文臣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中兴侯的第一战就定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

兵部尚书杨鹤也接着孙承宗的话,发言显示自己的存在道:“孙阁老说得没错,在历史上,曹魏大司马司马懿就曾在此灭了公孙一族;唐太宗征伐高句丽,在打下海州之后,兴奋之余为之赋诗。”

孙承宗等杨鹤一说完,便马上问钟进卫道:“中兴侯,就靠五千新军,能打下海州么,要多久能打下,万一还没打下海州,建虏主力前来救援怎么办?”

殿内的文臣一听,不由得都点点头。孙阁老是知兵之人,一张口就能问出这么多问题来。

他们听孙阁老的意思,这海州应该是很不好打。

钟进卫听了孙承宗连续的几个问题,却也不紧张,微笑着回答孙承宗道:“如果光靠新军的话,原先有七、八成把握,但卢大人带来的消息,让我调低了胜率,因此需要求助于孙大人。”

孙承宗一听,把目光转向他身后侧的卢象升,问他道:“是何消息?”

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618章 忧心第3章 相信(1)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6章 汰兵第36章 监军制度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574章 应对第354章 竞拍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121章 徐光启第391章 海兰珠第733章 荷兰人的反应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148章 教育部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695章 心肝疼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346章 兵败如山倒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68章 老少合谋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43章 早朝第19章 中计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08章 要拨款先出力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675章 束手无策第247章 思海战第626章 莽古尔泰的下场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745章 个人魅力不够么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573章 出发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434章 大家都来捧场第207章 祸福难料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77章 胡正言第760章 老骥伏枥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87章 漱口第23章 勤王诏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647章 空城计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648章 吐血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75章 汰兵完成第11章 昏迷第29章 饷银(1)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41章 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