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

对于明军的突然逃走,最恨的不是那些刚冲上明军阵地的建虏士卒,而是那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损失了好多同伴才从山上翻过来的建虏士卒。

看着道路上的同伴骑马狂追而去,这些士卒纷纷挥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嚎叫。为他们的同伴壮声势,以期待同伴们能多杀几个明军,也算是为他们出口气。

可就在他们的嚎叫声中,只见不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冒出一阵硝烟,附近的骑兵纷纷人仰马翻,乱成一团,然后才听到几声巨响传来。

这些建虏赶紧扫视了下四方,没见到有明军,更没见到火炮,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在建虏将领的驱赶下,因为爆炸声而停下的骑军,避开官道上一地的尸体和受伤而鬼哭狼嚎的同伴,重新驱马开始追赶明军。

但是,建虏的骑军,主要是蒙古八旗的轻骑兵刚提起了速度,又见到官道上毫无征兆地发生了爆炸,一下又炸翻了一堆人。

蒙古兵都被吓到了,以为追击明军为老天不容,都下马向爆炸的方向膜拜,祈祷长生天谅解。

不过建虏中的老兵,并不相信这个,他们中的有些人以前见过明军使用地雷。

因此,虽然现在的爆炸威力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但他们多少都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有建虏的头目到爆炸点查看了一番,发现现场就符合他们的猜测。

于是,他们就向蒙古兵解释是怎么回事,这地雷是明军搞出来的,并不是长生天发怒。

蒙古兵在将信将疑之下,又被催促快点追击。

但蒙古兵的胆战心惊,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又发生了爆炸。这一下,蒙古人不干了,要建虏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没法追。

建虏只好告诉他们,发现地上有翻动过,埋东西的痕迹,就绕过去,因为很有可能明军埋了地雷。

无奈女真是蒙古兵的主子,他们只好牢记主子的吩咐,重新开始追击。

但是,这个追击速度就不能和之前的时候相比了,比人跑步快不了多少。就这还不时的绕弯子什么的,仿佛到处都是明军的地雷。

追击的速度如此迟缓,很快就被皇太极知道了。

他直接将前锋的蒙古八旗分为五组,那个组落后砍那个组的头目。

这命令一下,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蒙古兵也被催着往前冲。

虽是无奈,但所有的蒙古兵心中都有一股怨气,为什么女真骑兵就不先追,却用了如此歹毒的策略来对付他们。

这其实也是冤枉了皇太极,在之前的战事中,因为是攻击阵地,要近战,所以皇太极派出的多为女真族的人。现在是追击,蒙古人更擅长,当然是要用他们了。

地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炸??爆炸一个,到后面,不但是官道上,就连官道两边的四组蒙古追兵也都遇到了地雷。

这完全就是用人来排雷的节奏,但不如此,又没有其他办法。蒙古兵无奈之下只能祈祷被炸的倒霉鬼不是自己了。

幸亏明军的地雷不多,否则光这地雷就能把追兵折磨死。

不过牛头岗离海州也就四十里路左右,骑军放开马速快跑,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可是当建虏看到明军的背影时,海州城就在不远的地方了。

钟进卫看即将入城的时候,就要被建虏追上了。他看看两边的距离,眉头一皱,要是不管建虏而进城的话,后阵就会受到建虏的直接攻击,恐怕损失会不小。于是,他便吩咐新军迎敌。

新军迅速结阵,燧发枪兵掩护炮兵做好迎战准备。也多亏了平时有训练过结阵速度,因此当建虏冲过来时,已经准备就绪。

火炮怒吼,燧发枪策应,建虏的前锋一下倒了不少。建虏中的蒙古兵并没有女真兵的作战意志,一碰到这种情况,连忙往两边分散。就如同急流遇到中流砥柱,分成了两边流过。

前锋中的女真将领看到明军分成两组,一组防御,另外一组撤退,然后再就地防御,第一组接着撤退的轮流撤退方式在往海州城撤退。

正面进攻严阵以待的明军,并不符合现实。也不亏是作战经验丰富,他马上指挥骑军从两翼向明军冲击,以截断撤退中的明军。

可是,当建虏骑军企图执行这个命令的时候,海州城头的火炮响了起来,刚好能保护住撤退中明军的两翼。

建虏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明军撤入了海州城,他们的一路追击,仿佛就成了护送明军回海州。

奴酋们很快也赶到了海州城,看着城头飘扬着明国红色龙旗,知道海州城已落入明军之手,那支奇怪的火器部队也进城了。

一夜苦战,损失惨重,却好像没有一点收获。皇太极也来不及吐血,下令把海州城包围起来,然后又派出探马四处查看海州城四周的情况。

新军士卒刚撤进海州城内,知道到了安全地点,紧张的神情一松,便再也扛不住身体的疲倦,全都一头歪在路边睡着了。

士卒可以这么做,但钟进卫却还没福气一头倒地上,啥也不管地睡。

他对迎上来的三大将领说道:“马上组织人手把兄弟们抬屋里去睡,否则一定会冻病的。”

说完之后,他马上又对曹文诏道:“人在那里,带我去见他。”

在原海州城固山额真的官衙,钟进卫见到了崇祯皇帝派来的钦使。

这钦使带来的消息让钟进卫大为震撼,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穿越,导致了郑芝龙的失败,还出现了类似满清时期鸦片战争的状况。

但这一年多来的历练,已经锻炼了钟进卫。他闻此重大变化,并没有一丝慌乱。

钦使下去之后,钟进卫对跟随而来的三大将说道:“这事影响很大,但不会对大明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刺激大明这头东方的巨龙重新雄起。不用问具体的原因,我说了不会错。我很困,我要抓紧时间布置完事情。”

原本想问的三人只好闭了嘴,静听中兴侯的安排。

“第一,这个事情不能让你们之外的第四人知道,他们暂时只要守好海州城就可以,战事稳定后再说。”

“第二,祖、何总兵对守城有经验,海州城的防御,就归你们俩人指挥。”

“第三,车营中的红夷大炮都卸下,增加海州城的防御。”

钟进卫说到这里,就吩咐他们去做事,他要休息了。

正当三将告辞准备出门时,钟进卫的话又响了起来:“这次你们做得很好,能随机应变,能当机立断,让新军能这么早撤回来。”

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78章 东西方战船的差距第260章 首胜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599章 汉民怎么办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324章 己巳之变终章第354章 竞拍第84章 相逢而泣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90章 危机四伏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101章 论盐政第121章 徐光启第594章 陷阱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835章 赶往湛江第251章 打赌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98章 厂卫正式出山第227章 兄弟情第458章 又闻卢象升之名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门总督的称呼第91章 舍命相救第36章 监军制度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9章 指点江山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94章 一线生机第360章 灾情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632章 天朝上国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789章 睡吧乖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55章 白话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183章 劝降不成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92章 代善给明军创造机会第74章 汰兵归去第19章 中计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854章 请罪第119章 轻视复社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522章 人见人要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169章 内阁风波第806章 执着第258章 战争理念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315章 立威第682章 突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751章 我来了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854章 请罪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261章 简单任务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127章 侯府对持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255章 大奸似忠么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48章 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