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

四小一起点点头,由李定国回答道:“义父也是赞成的。”

钟进卫一听,便沉默不语,认真考虑起四小的这个请求。

李定国见钟进卫在沉思就知道是在衡量他们的请求了,于是,他就带着一丝希望提醒道:“叔父,我们比赛都拿了前四名的。”

钟进卫一听,不由得笑了。看着四小那一脸渴求的神态,想着他们从小就被张献忠带在军中,又作为自己的护卫,参与过多次战事,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不会出现那种新丁上战场后,被战争的残酷性给吓到。

对这四小,不能以普通少年看待。于是,他就对四小道:“随我回官衙,我再考考你们有关火器部队的运用。如果能通过,明日我就去面圣替你们请战。”

四小一听,都露出大喜的神态。他们知道,只要叔父同意他们去辽东,皇上那里肯定没问题。四人当即七嘴八舌地道:“叔父,侄儿没问题的。”

“燧发枪、火炮的搭配,侄儿很熟练。”

“叔父,要不现在就考考我们吧!”

钟进卫看着四小的高涨热情,不由得有点无语。也不再理他们,自个先往官衙走去。

到了官衙之后,钟进卫还不紧不慢地处理了一些公务。直到天黑下来,看到四小还是劲头十足地在等待考试,便知道他们四人是真得吃了秤砣铁了心。

于是,他也不再耽搁,分别就火器部队的特点考核他们。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四小掌握得都非常到位。让钟进卫不禁暗暗感叹,还是年纪小接受新事物快啊!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他感觉到,四小对火器部队的特性及运用,比起曹文诏都要熟悉。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去兑现自己的诺言,前往紫禁城去面圣,替四小请战。

京营是拱卫京师的军队,四百京营士卒离京,就必须得到崇祯皇帝的允许才行。就算只要钟进卫同意了,崇祯皇帝肯定会同意,但这个流程是必须要走一遍的。关于这点,钟进卫心里很清楚。

当崇祯皇帝听到钟进卫的请战要求时,不由得有点惊讶,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他们四人,年纪最小的才十一岁多,年纪最大的也才十三岁,你就放心让他们去独自领军打仗?那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的!”

钟进卫听了也是摇摇头,他当然也是有这个担心的,但四小的表现又很优秀,已经向他证明了他们可以上战场。

“陛下,温室中养大的花朵经不住风雨的洗礼。他们四个已经向臣证明了自己具备展翅飞翔的能力,就让他们离巢去独自应对风雨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成长为替大明开疆扩土,镇守四方的人才!”钟进卫诚恳地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颇为感慨。想了一会,便同意道:“也罢,他们四人都是钟师傅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能力如何,你最为清楚。既然钟师傅要让他们飞,朕也不拦着。但最好他们四人不要直接对上建虏精锐才好,免得有啥意外。”

“这个臣考虑过,打算把他们派去登莱。辽东半岛的沿海那边,建虏的兵力不多,正可以让他们试试身手。”钟进卫听了就连忙回答道。

这事就这么定了,崇祯皇帝拿起御桌上的一份奏章,然后对钟进卫道:“钟师傅,新修好水泥路的沿途,都已在新建幼学。朕看这进度,也快完工了。但有一个难题,这新学的老师还没培训完!”

钟进卫一听,有点奇怪地道:“不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么,怎么还没培训完?”

崇祯皇帝听了,苦笑了一下道:“钟师傅,这新学的课程中,数学才学了一半,物理就更差了,三成学习进度都不到。”

“怎么可能,这新学的教材是臣和徐大人整理出来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内容啊!”钟进卫一听这培训进度,更是诧异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他也觉得简单。之前的时候,他都有学过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难点。

但现在反馈回来的情况,却不是一个、两个人学不会,而是绝大部分的进度都那么差。这种情况,有的时候,让崇祯皇帝不禁有点自恋,难道真的是朕天资聪明,所以才学得快!

“钟师傅,要不你走一趟,去看看到底是教材太难了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事情不能再拖了。”崇祯皇帝吩咐道。

“是,陛下,臣这就去看看,这里面肯定有古怪!”钟进卫百分百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教材难度的问题。

钟师傅办事,崇祯皇帝放心。

于是,钟进卫很快就出了紫禁城,往京师东城区安定门内的成贤街而去。因为培训班就设在京师国子监里面,而国子监就在成贤街。

成贤街的两侧都是槐树,虽然京师其他地方也种有槐树,却远没有这里的多。

“这国子监所在怎么这么多槐树,难道是树下读书比较凉快?”钟进卫和身边的护卫边走边闲聊道。

顾百川见中兴侯对这槐树感兴趣,便向他介绍了一番缘由。

原来,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即在皇宫大门外种植三棵槐树,分别代表太师、太傅、太保的官位。而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就是喻示着监生们可以考中高官之意。

“侯爷,一会进了国子监之后,还能看到元代槐树,有文昌槐,还有什么双生槐等都是在元初刚建立国子监时所种。”顾百川介绍得很是全面。

而李老四等人看着临近国子监这个大明的最高学府时,神情都开始肃穆起来。他们识字不多,对于这国子监,别有一番敬意。听着顾百川的介绍后,他们又对这路边的槐树也是肃然起敬。

自古以来,对读书人的尊敬,是一脉相承的。

一行人到达国子监大门,也就是集贤门时,却发现门口没有兵丁站岗。

“怎么大明的最高学府,没有士卒站岗的?”钟进卫不知道具体情况,就问身边的顾百川道。

“是由五城兵马指挥司分派兵丁过来轮值的。”顾百川先是回答了中兴侯的提问,然后马上指派了一个番役前去门房查看情况。

钟进卫也不在门口等着,翻身下马往里走去。

这应该是比后世的北大清华还牛的存在,竟然在门口看不到门卫,那岂不是随便让人进出了?他隐约觉得,这个大明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好像会让自己失望。

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236章 水泥商机第218章 昌黎战的意义第77章 胡正言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629章 阅兵仪式第247章 思海战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496章 藩王会议(6)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574章 应对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116章 陶瓷厂第9章 指点江山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865章 电第9章 指点江山第798章 收名人上瘾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178章 官官相护第228章 建虏细作第31章 京师之战第406章 御厨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225章 再访教坊司第460章 冰棍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54章 红会雏形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108章 挑选护卫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763章 侯爷到哪里了第223章 赎罪银第465章 大明聚宝盆第475章 检验新军第457章 杀神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537章 猪头参将第764章 此生无憾第323章 死营第736章 大明的优势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01章 虚张声势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31章 京师之战第81章 废墟新棚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147章 数理化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866章 看稀奇第95章 脱险第179章 兵书第423章 自己儿子怎么办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22章 攻守第660章 包了饺子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133章 历史教训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162章 战前气氛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34章 哪来的火炮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156章 刘兴祚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33章 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640章 粮食问题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