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

钟进卫一听,这请求还涉及到了国策,貌似不简单的样子。他眉头微微皱了下,鼻翼微张,沉声问蔡琳为道:“具体是何事?”

“国公,我大明下南洋百姓众多。但在南洋生活却极为不易,近几十年尤甚。”

蔡琳为说到这里,觉得说得太快,就马上又补充道:“这些下南洋的百姓都是在灾旱岁月中,迫不得已才去南洋讨生活的。虽说去了藩国不是很好,但如此也能减轻一点朝廷赈灾的负担。这个...”

钟进卫听了心中一笑,当即伸手摆了摆道:“下南洋的大明百姓到底有多少是迫不得已,有多少是追逐利润,这些就不用说了。我也不是迂腐之人,不会追究他们逃离大明之罪。”

蔡琳为一听,见兴国公如此好说话,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他当即接着往下说道:“南洋陆续被西夷占据,而后看到我华夏人人数众多,又因辛勤致富而眼红。平时不但对我华夏人索取无度,甚至还曾多次有组织的屠杀我华夏人...”

蔡琳为说到这里,声音变得低沉,情绪渐变愤概地道:“南洋华夏人犹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一个主心骨;又犹如砧板上的鱼肉,论人宰割。想回归大明,却又因种种问题而不得归。”

蔡琳为看着钟进卫,忽然声音重又高昂了起来,动情地道:“如若大明重振永乐年间的海外之策,派舰队巡抚南洋诸国,扬我大明国威,则西夷、土著绝不敢再为难我华夏人。此乃南洋华夏人多年的盼望,还请国公斟酌。”

黎遂球在蔡琳为说完之后,马上跟着补充道:“只要朝廷能重派舰队巡抚南洋诸国,震慑西夷和土著。朝廷要多少粮食,南洋的华夏人都会尽全力给大明收集。”

两人都说完之后,跪在地上,抬头看着钟进卫,紧张地注视着钟进卫的神态举止。

南洋华夏人的这种需求,其实刚好合了大明在付之实施中的东南亚战略。不过钟进卫并没有马上表现出狂喜的样子,而是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他才对跪地上的两人说道:“对于华夏人在南洋的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我也有所耳闻。据说在吕宋岛还被一次性被屠杀过几万华夏人,我闻之也甚是愤概。”

不过钟进卫马上话锋接着一转,对他们俩人道:“当时的朝廷并没有为华夏人去讨个公道,不是朝廷不想,其实是不能也。当时的朝廷国库空虚,北方不靖,实在是对南洋无能为力。”

跪地上的俩人对钟进卫这个说法,在心中其实很不以为然。特别是蔡琳为,他家族有好多在朝为官的。对于万历年间朝廷对南洋血案的反应,这其中的种种内幕都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当时可能是有钟进卫说的这个因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因素。不过现在兴国公这么说,他们也不会去争辩。

钟进卫说这些话,其实就是给朝廷一个脸面,为接下来要说的事做铺垫。至于刚才这些话,他们俩人信不信,不重要。

只听钟进卫继续说道:“现在朝廷竭尽全力,才平了北方之乱,解决了蒙古和建虏问题。但代价付出也不少,原本国库就空虚,现在更是一穷二白。偏偏老天爷又不关照,南涝北旱。西南还不太平,说不定还得再打几年战事。这么一来,又是要耗费无数钱粮。朝廷现在就是全力做好国内的事情,都是力不从心。”

这些困难,身为大明人,特别是算大明上层阶层的一员,基本也都是知道的。因此,听兴国公提起这些事情,他们不由得也在心中暗叹。

不过钟进卫此时的情绪却又变好起来,身子也稍微坐直了一点,继续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未正式公开的事情,就是皇上决定在国内的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对南洋的西夷开战,所有不再遵从大明为宗主国的藩国,也要一律讨伐之。”

看到蔡琳为和黎遂球的脸色变为惊喜,钟进卫心中一笑,继续拿话吊他们道:“你们细心的话,应该也能看出来,朝廷早已有这心思。”

钟进卫说完之后,一指身边的郑芝龙道:“大明为此专门成立水师学堂,调海战经验丰富的郑飞黄为副堂长,各地造船厂也在全力开工打造海上战舰。还有上次江南西夷之乱中的荷兰人,朝廷已经发了公告要追剿。这些其实都是朝廷有意南洋的举措,不知两位可留意了没有?”

自己留意是一回事,由国公口中说出来又是一回事。蔡琳为和黎遂球兴奋地连连点头,看来朝廷的海外国策真得在变了。

黎遂球虽然只是一个举人,可头脑还是很灵活的。他联系兴国公说得上下文,不用钟进卫再来引导,就跪在那里,向钟进卫抱拳道:“南洋华夏人必定会全力支持大明渡过眼前的困难,不管是钱还粮,有能力者必然不会吝惜。具体事宜还请国公示下,学生好写信去南洋,让那边尽力筹备。”

蔡琳为也跟着点头,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钟进卫听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俯视着他们俩人道:“好,南洋华夏人如若有此心,朝廷必不负他们。他们有什么困难,朝廷现在能给他们解决的,也必然会尽力解决!”

说完之后,钟进卫虚扶道:“都起来说话吧,我们一起商量个章程出来,尽快把事情落实,也能早日让朝廷解决了国内之事,早日出兵南洋。”

蔡琳为和黎遂球也不客气,当即起来和钟进卫商量起南洋华夏人如何捐钱捐粮。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总算有了结果。蔡琳为和黎遂球再去联系其他有亲友在南洋的士绅,尽可能多地发动南洋的华夏人出力,为大明筹钱筹粮。

而钟进卫则当着他们两人的面,把此事写上了奏章,让顾百川急递送往京师禀明皇上。

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钟进卫才准备带着那名年轻妇人一家前往市舶司,查证孙传庭贪没缉私兵丁抚恤银一案。

第103章 开中法第732章 那中兴侯本王认识第645章 这一年第539章 战后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576章 大灰狼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124章 话剧第491章 藩王会议(1)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547章 有喜了第563章 郑芝龙的惊诧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792章 在北方推广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265章 伏击中兴侯第772章 高瞻远瞩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460章 冰棍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179章 兵书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42章 交易第25章 拖拖拖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126章 闯侯府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52章 流水线和标准件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71章 亲近第672章 到嘴的鸭子又飞了第343章 众星云集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79章 断人财路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55章 白话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631章 授勋第36章 监军制度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692章 驱赶海贼搅局东南亚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852章 对日之策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402章 做起来难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7章 变故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567章 烦恼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47章 物价第40章 军需官第46章 东厂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102章 袁世振盐政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47章 物价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59章 厂卫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101章 论盐政第298章 京营改编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612章 血债血偿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11章 昏迷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